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6)
2023(10640)
2022(9642)
2021(9223)
2020(7705)
2019(18052)
2018(18065)
2017(34667)
2016(19135)
2015(21948)
2014(21955)
2013(21546)
2012(19711)
2011(17851)
2010(17863)
2009(16146)
2008(15857)
2007(14044)
2006(12310)
2005(10817)
作者
(54955)
(45244)
(45137)
(42869)
(29002)
(21820)
(20527)
(17961)
(17229)
(16386)
(15618)
(15202)
(14427)
(14390)
(13880)
(13848)
(13677)
(13528)
(12907)
(12851)
(11341)
(11281)
(11000)
(10419)
(10246)
(10156)
(10155)
(10057)
(9108)
(8924)
学科
(73382)
经济(73301)
管理(55784)
(53188)
(46382)
企业(46382)
方法(34425)
数学(28809)
数学方法(28403)
中国(19197)
(18404)
(17619)
(17531)
业经(16894)
理论(16771)
地方(15475)
(13768)
(13218)
贸易(13211)
(12818)
(12763)
教育(12689)
农业(12330)
技术(12215)
教学(11964)
(11472)
财务(11403)
财务管理(11385)
(11273)
环境(11177)
机构
大学(276108)
学院(273645)
管理(108603)
(100355)
经济(97907)
理学(94328)
理学院(93199)
管理学(91481)
管理学院(90968)
研究(87533)
中国(62192)
(58966)
科学(56028)
(45987)
(43777)
(40208)
研究所(40040)
师范(39878)
(39555)
(39221)
业大(39091)
中心(38430)
财经(37676)
北京(37474)
(34014)
(33143)
师范大学(32133)
(31502)
农业(30393)
技术(29912)
基金
项目(184373)
科学(143492)
研究(138205)
基金(130730)
(112733)
国家(111706)
科学基金(95819)
社会(83196)
社会科(78602)
社会科学(78580)
(72532)
基金项目(70071)
教育(65425)
自然(62621)
自然科(61123)
自然科学(61111)
(60950)
自然科学基金(60016)
编号(58421)
资助(53744)
成果(48723)
重点(40904)
课题(40737)
(40342)
(38391)
(38012)
项目编号(36336)
大学(35219)
创新(35158)
教育部(34824)
期刊
(112073)
经济(112073)
研究(82472)
中国(51031)
学报(43485)
教育(42201)
管理(40749)
科学(39725)
(35309)
(34412)
大学(32953)
学学(30117)
技术(25658)
农业(24964)
图书(19450)
(19033)
金融(19033)
财经(18901)
业经(18532)
经济研究(16701)
(16012)
问题(14534)
理论(13938)
书馆(13338)
图书馆(13338)
科技(13335)
实践(13003)
(13003)
技术经济(12905)
现代(12673)
共检索到396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秦健民  
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历朝共计7284所。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但书院的名称早在唐代就有了。据《新唐书·百官志)、(唐六典)记载,开元五年(71)年,唐朝政府组织文人于乾元殿校理经籍,乾元殿随之改为丽正修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又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徐寿芝  
藏书是古代书院的一个重要职能,书院藏书和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系我国古代藏书的四大类型。古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同书密切联系。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相比较,书院藏书更重利用,在利用中体现其价值,并在流通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东发  钟洪  王波  
概要地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形成历史与发展脉络 ,分析了书院藏书的来源、特点、管理、利用及藏书楼建筑之后 ,充分肯定了书院藏书在文化史及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段玲玉  傅荣贤  
书院是读书人围绕着书籍开展学术活动的场所,藏书是书院与生俱来的一种追求。华林书院是宋代一所闻名全国的家族化书院,它以其甚高的声誉和卓著的成果吸引着名公巨卿相继为其作诗题词。华林书院的组诗是由宋初多名文臣贤士同题唱和的一组诗歌,组诗诗歌内容成为勾勒华林书院藏书的来源、数量、特点、环境及其利用5个方面的依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桂香  高俊宽  
清朝末期,由于书院教育改革呼声日高,加之政治和行政力量的干预,兵燹战乱的持续破坏,我国书院藏书命运多舛。书院改制后,藏书多有散佚,或分流至省立图书馆、县级基层图书馆系统;或流入各级学校图书馆,成为其基础馆藏。在新时代背景下,书院藏书的传承不尽如人意,公共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系统均应探索书院藏书传承的新模式、新路径;政府和各级科研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科研扶持力度,推动和促进书院藏书在当代的开发利用与传承。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本文以元代为例,对号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四大支柱之一的书院藏书进行介绍,讨论了其藏书规模、藏书楼建设、制度化建设等问题,并分析了其藏书事业发展的原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肖东发  袁逸  
本文概要地回顾了官府藏书和私家藏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及缺陷;在论述官藏和私藏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影响的同时,特别肯定了清乾隆皇帝对中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关注、鼓励与利用;最后指出,取之不尽的文献资源在民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晓新  何燕  
通过对我国近代图书馆所颁布的九部章程的文本分析,笔者发现在我国近代图书馆彻底转型为西方式的现代图书馆之前,有一段向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学习的短暂却非常重要的时期。深入剖析这些章程中的条款,可以肯定其与近代书院藏书制度存在明显的继承与发扬关系,厘清这种关系,可以更客观地还原我国近代图书馆诞生、发展的历史场景,有助于当今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图书馆+书院"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历史理论来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莉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最初建于唐玄宗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绵延千年的书院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朵奇葩。书院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对我们当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洪波  
书院藏书与官府、私人、寺观藏书一起,并称我国古代图书馆事业的四大支柱,但世人对其了解甚少,本文介绍湖南几个书院的藏书目录,以供研究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贞涛  解辉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独具特色的学校形式,它涵育了深厚广博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精神的内涵主要是:德业并重的目标追求;自由活泼的为学品格;创新争鸣的开放气度;谨严纯正的治学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理念。本文对书院文化精神的这些内涵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晓新  邓洪波  
晚清书院藏书制度在纵向上传承古代书院藏书传统,横向上又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因此在整体上呈现出倾同性的特征,这是可以将其作为整体研究对象的前提。晚清书院藏书具有开放化与社会化的趋势,其制度重视内部规范化,有详细的管理流程、人事制度、文书制度、借阅制度等,这些制度带有近代化的色彩,体现了晚清书院藏书注重实用的导向。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尧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一方面为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而振臂呐喊,另一方面则集结极具文化眼光的图书编辑家、摄影家和建筑学者,"走入原野,奔波四方,去收寻散落于世却并不被人们珍视的建筑遗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晨   张社列  
古徽州学术渊薮,作为程朱阙里、文献之邦,历代理学家们曾于此处著书立说,故徽州书院事业一直为全国之翘楚。受徽刻的影响,徽州地区的书院既为教育机构又为刻书机构,广泛刊刻使得书院藏书丰富。私人藏书家与学者们为藏书、著书、刻书而广建书院,亦使徽州书院的藏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文章通过梳理古徽州地区一府六邑历代书院的建置与藏书情况,探究其藏书来源,分析其藏书特色,最后总结出书院藏书对徽州产生的积极影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翟桂荣  
文章通过考察“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爱如生·近代报刊库”中1840至1912年间的汉译相关文献,基于报刊视野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学意义上的“书院”“藏书楼”“图书馆”等专有名词的译介嬗变过程。文章认为晚清图书馆学翻译分为三个阶段:以“书院”为题名的归化译介输入阶段,以“藏书楼”为题名的启蒙译介展示阶段,以“图书馆”为题名的主动正名译介研究阶段。文章最后结合社会文化背景分析了晚清图书馆学翻译的特点与演变轨迹,揭示了翻译对近代新图书馆学的兴起和传统图书馆转型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