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1)
2023(9953)
2022(8367)
2021(7430)
2020(6005)
2019(13860)
2018(13418)
2017(26958)
2016(14404)
2015(16315)
2014(16404)
2013(16485)
2012(15893)
2011(14969)
2010(15199)
2009(14092)
2008(14187)
2007(13094)
2006(11787)
2005(11015)
作者
(42252)
(35250)
(34899)
(33116)
(23022)
(16900)
(15892)
(13574)
(13356)
(12851)
(12205)
(12032)
(11460)
(11425)
(11260)
(10894)
(10314)
(10275)
(10273)
(9838)
(9137)
(8610)
(8593)
(8147)
(8083)
(8056)
(7944)
(7617)
(7146)
(6815)
学科
(78121)
经济(78061)
(44265)
管理(42726)
(35623)
企业(35623)
方法(31826)
数学(28055)
数学方法(27904)
中国(22792)
地方(20674)
(19264)
业经(16808)
(15965)
(14738)
贸易(14721)
(14607)
金融(14606)
(14166)
(13957)
银行(13946)
(13693)
(13531)
农业(12981)
地方经济(11759)
(11240)
(11222)
技术(10696)
理论(10635)
环境(10092)
机构
学院(220793)
大学(220727)
(100444)
经济(98550)
管理(83220)
研究(77111)
理学(69885)
理学院(69134)
管理学(68301)
管理学院(67866)
中国(62235)
(48139)
(46741)
科学(41322)
(38321)
财经(37869)
中心(34950)
(34498)
(34303)
研究所(33804)
经济学(32092)
(31197)
北京(30405)
(30215)
师范(29974)
经济学院(28850)
(28385)
财经大学(28059)
(27102)
业大(26025)
基金
项目(132298)
科学(105780)
研究(100905)
基金(96874)
(81951)
国家(81202)
科学基金(70623)
社会(66586)
社会科(63460)
社会科学(63446)
(50813)
基金项目(49697)
教育(47061)
自然(42626)
(42600)
自然科(41696)
自然科学(41691)
资助(41233)
自然科学基金(40994)
编号(40611)
成果(34340)
(33573)
(30679)
重点(29688)
课题(29372)
发展(28057)
(27576)
国家社会(27573)
(27366)
教育部(27329)
期刊
(119680)
经济(119680)
研究(75479)
中国(47019)
(36698)
管理(34196)
(32110)
金融(32110)
(29422)
学报(28683)
科学(28220)
教育(26261)
大学(22926)
财经(21495)
学学(21314)
业经(19811)
农业(19600)
经济研究(19498)
技术(19172)
(18495)
问题(15901)
(14519)
国际(12771)
商业(12004)
技术经济(11780)
世界(11558)
理论(11311)
(10375)
现代(10354)
经济管理(10077)
共检索到35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熙富  邓跃玲  
李鹏总理在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过大,通货膨胀潜在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从近几个月来的情况看,通货膨胀潜在压力还有日益加大的趋势。如何既有效地疏导通货膨胀潜在压力,避免新一轮通货膨胀发生;又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这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两种选择。从我国近年来治理通货膨胀的实践和这次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形成机理看,简单地再重复过去那种紧缩财政、紧缩信贷的双紧策略是难以妥善处理上述两难选择的。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举措之一是在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熙富  邓跃玲  
一、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消除政府方面给通货膨胀带来的潜在压力具有深刻的意义。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流通的实际,政府方面给通货膨胀造成的潜在压力主要有:(1)财政依然困难,赤字趋于扩大。改革开放以来,累计财政赤字达800多亿元,其中1991年达211亿元,比预算增加87.6亿元,创最高纪录。1992年计划赤字207.86亿元,其中建设预算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罗新广  
1990年是国家进行价格调整幅度最大的一年,调价措施涉及吃、穿、用等众多领域,1991年又相继出台一批价格调整方案。但是,1990年以来国民经济却呈现出近几年少有的市场物价平稳态势。1990年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总指数仅比上年上升了2.1%,1991年零售物价总水平仍然比较平稳,1—10月全国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同期仅上涨2.7%。这表明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那么,今后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反弹,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是否会变成公开的通货膨胀,这是人们关心的热点。在现实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如何计算潜在通货膨胀(隐弊的通货膨胀),是近几年来理论界试图突破的一个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货币流通速度,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若元  
略论投资与通货膨胀李若元改革16年来的高投资为经济迅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同时存在的高通货膨胀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困扰。高投资必然带来高通货膨胀吗?如果并非必然,那为什么两者在我国同时出现?怎样才能割断他们之间的链条?这是我们急需研究的问题。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业良  
试析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夏业良最近一段时期,全国各大中城市日用商品零售价格普遍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正进一步积蓄。城镇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已造成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恐慌。在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潜在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这种心理预期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兆星  韩铭珊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三年多的治理整顿,我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基于这样一个现实,目前大家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有三种不同的判断:一是认为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正在不断增长,如不采取趋紧的货币信贷政策,就有可能使通货膨胀在近期内再次出现;二是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存在的,但在近期内还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通货膨胀;三是认为随着社会总供求平衡的恢复以及大量产品库存的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不存在了,当前的主要矛盾仍是有效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尚学  
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和增长,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当加快改革和加速增长的鼓声作起时,“通胀反弹”的警钟也随之敲响,货币政策再度面临新的抉择。笔者认为,目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对潜在通胀压力的警惕,更重要的是认识这种压力的形成及其特点,寻求消除压力的货币政策途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威  吴军  
长期的超额货币供给积累了高额货币存量,导致了对中国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普遍担忧。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背景下,过快增长的货币供给所增加的有支付能力需求的一部分沉淀于储蓄状态,并未全数形成有效需求,因而不会在当期引致与之相对应的严重通货膨胀,但会形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累积。实证研究发现,沉积货币对通货膨胀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影响,且影响程度随着沉积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减弱。针对我国目前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较高的实际,为实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目标,本文提出了在维持经济7%以上增长的同时将物价上涨率控制在4%左右的宏观调控指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  
近日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再次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增长使中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同时也使央行的宏观调控更加复杂和困难。本文通过对外汇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以及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测度等的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秦岭文  
略论抑制通货膨胀秦岭文[关键词]通货膨胀,物价波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宏观调控市场价格涨幅偏高,通货膨胀压力增大,通货膨胀已成为举国上下街谈巷议的话题。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抑制通货膨胀。全面科学地认识通货膨胀,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治理,具有重要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在经受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后,地狭人多、资源贫乏的台湾和南朝鲜迅速克服了油价暴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经济重新恢复稳定增长的势头;而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拉美国家却陷入了恶性通货膨胀和债务危机,至今仍未完全摆脱困境。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迄今为止,大部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秀闳  
再论适度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郭秀闳通货膨胀是影响经济正常增长的一个综合病症,也是世界各国经济运行中普遍伴随的顽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通货膨胀的基本稳定期、温和期、通货膨胀的加速期,在“膨胀—收缩—膨胀”的怪圈中徘徊跳动,并呈加速强化的态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苏梽芳   陈雨莲   郭倩倩  
数字经济背景下,有效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内在逻辑,对实现我国稳增长、防通胀的政策目标至关重要。在阐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理论基础上,将互联网发展水平指标引入混合型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过广义矩估计模型验证,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会抑制通货膨胀,且该结论在更换核心解释变量后依旧稳健。进一步采用SVAR模型识别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特征,发现互联网发展对通货膨胀的长短期影响存在异质性,互联网发展短期内抑制通货膨胀,但长期会推动通货膨胀,且互联网发展已成为解释我国通货膨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调节优化供需平衡,加强通货膨胀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细化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其针对性和灵活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叶振鹏  丛安妮  刘保军  罗文光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入手,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经济增长速度与通货膨胀压力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现阶段我国居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用于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50%以上用于食品需求.由于受资源约束,人均食品供给并不能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步增长.这种食品需求与食品供给在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食品价格随经济发展而不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一方面带动工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引导农业以更高的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致使物价总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上涨.作者在分析我国现实经济情况后指出:我国消费系数为0.5,恩格尔系数大于0.5,人均粮食占有量所对应的食品需求增长率与食品价格指数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