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086)
- 2022(9173)
- 2021(8531)
- 2020(6905)
- 2019(15426)
- 2018(15146)
- 2017(28748)
- 2016(15539)
- 2015(17466)
- 2014(17480)
- 2013(17264)
- 2012(16726)
- 2011(15507)
- 2010(16225)
- 2009(15299)
- 2008(15118)
- 2007(14595)
- 2006(13582)
- 2005(12460)
- 学科
- 济(89045)
- 经济(88975)
- 农(49564)
- 业(48318)
- 管理(42723)
- 农业(33205)
- 企(27972)
- 企业(27972)
- 地方(25419)
- 方法(23319)
- 业经(23241)
- 中国(21829)
- 数学(19295)
- 数学方法(19062)
- 学(16152)
- 制(15813)
- 财(15502)
- 发(14353)
- 地方经济(13703)
- 策(12831)
- 农业经济(12625)
- 体(12102)
- 发展(11351)
- 展(11321)
- 银(10976)
- 融(10972)
- 金融(10970)
- 银行(10967)
- 贸(10958)
- 贸易(10948)
- 机构
- 学院(237015)
- 大学(232920)
- 济(106355)
- 经济(104142)
- 管理(86567)
- 研究(85096)
- 理学(72959)
- 理学院(72124)
- 管理学(70925)
- 管理学院(70473)
- 中国(66941)
- 农(54992)
- 京(49308)
- 科学(49268)
- 财(47476)
- 所(43025)
- 农业(41400)
- 中心(39521)
- 江(39253)
- 研究所(38160)
- 业大(37298)
- 财经(35872)
- 范(33451)
- 师范(33233)
- 经(32255)
- 经济学(31947)
- 北京(30956)
- 州(30727)
- 省(29029)
- 院(28984)
- 基金
- 项目(143142)
- 科学(112386)
- 研究(110676)
- 基金(102145)
- 家(87515)
- 国家(86587)
- 科学基金(73584)
- 社会(72360)
- 社会科(67941)
- 社会科学(67922)
- 省(57098)
- 基金项目(53195)
- 教育(49147)
- 编号(46706)
- 划(45825)
- 自然(42984)
- 自然科(41923)
- 自然科学(41915)
- 自然科学基金(41145)
- 资助(40526)
- 成果(39192)
- 发(33848)
- 课题(32674)
- 部(31957)
- 重点(31807)
- 农(31013)
- 国家社会(29954)
- 创(28665)
- 性(28625)
- 发展(28428)
- 期刊
- 济(143047)
- 经济(143047)
- 研究(77205)
- 农(60946)
- 中国(56883)
- 农业(40978)
- 学报(36098)
- 财(36090)
- 科学(34325)
- 管理(31986)
- 大学(29275)
- 教育(27746)
- 学学(27521)
- 业经(26612)
- 融(25595)
- 金融(25595)
- 技术(21794)
- 经济研究(20133)
- 财经(19525)
- 问题(19085)
- 业(18782)
- 经(17039)
- 农村(15357)
- 村(15357)
- 世界(15272)
- 农业经济(15095)
- 版(14036)
- 技术经济(13732)
- 经济问题(13362)
- 图书(11969)
共检索到38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竟业
科技示范户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技示范户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先驱力量. 农业生产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最根本的是靠科技.要使农业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首先得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但我国的农村现状是:广大的农民还存在着相当保守落后和狭隘的思想意识,接受新事物慢,对新技术、新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裴长洪
市场经济建设中县级政府机构的改革裴长洪一、县级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特点(一)中国自秦建郡县制以来,县级政府作为基层政治单元的传统一直沿续下来,在政权建设中一直处在基础的地位上。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农村经济分散的特点,县级行政区划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冬梅
一年多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现行财政制度的缺陷是造成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必须从根源入手,改革和完善财政制度,方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分税制 地方税 二元税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吕杰 韩巍
农村公共卫生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广大农民身体健康、振兴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曾取得世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财政分权以来,农村公共卫生费用随着县、乡两级财政的逐步困难而有所恶化。“就医难”与“返贫”已成为社会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依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在农村公共卫生中的职责,强调政府应建立起一套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机制,以提供满足农民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公共卫生 公共产品 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治云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针对农村发展提出的重要指导方略,要求加强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途径。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程度依然比较低,文章提出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信息化建设策略,旨在以信息化工具的运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新农村 经济建设 信息化管理 策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要矛盾 政府 职能转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惠南 吴连干
新中国建立以来,无锡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以华西村为代表的农村经济领跑于江苏全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构建城乡一体化和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洪刚 杨伟坤 卢秀茹
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是助推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强大动力。本文全面分析了县域经济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新农村建设 地位 作用 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金楼 李曼静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几乎是各种经济监督的盲区,对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开展的审计工作刚刚起步,当前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运行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适应我国现阶段村级组织机构状况及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影响了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预期效果。成立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乡镇审计服务所或者农村审计分局等专门的审计机构和构建市(县)与镇(区)的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网络等审计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忆红
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是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与资金需求仍然存在矛盾。有效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服务不足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有关政策措施,创新金融产品,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大信贷投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服务 农村金融产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自发地组建起各种类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如何发挥政府在农村经济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慧荣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程,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引导和支持,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只有用循环经济的理论和相应的技术进行指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新农村建设 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庞淼
村级规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村级规划应体现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当地社区和农民为主体的新的规划理念,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参与式规划方法,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使规划符合农村社区和农民近期、中期及长远的实际需求,突出农村特色;同时,应高度重视规划的实施和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级规划 理念 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