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9)
2023(10862)
2022(8722)
2021(8122)
2020(6649)
2019(14847)
2018(14981)
2017(29450)
2016(16458)
2015(18682)
2014(18834)
2013(18349)
2012(17087)
2011(15692)
2010(16537)
2009(15587)
2008(15959)
2007(15092)
2006(14159)
2005(13107)
作者
(48518)
(40934)
(40603)
(38703)
(26056)
(19572)
(18126)
(15645)
(15539)
(14940)
(14197)
(13574)
(13346)
(13205)
(13092)
(12378)
(11958)
(11946)
(11863)
(11786)
(10664)
(10294)
(10082)
(9652)
(9368)
(9281)
(9224)
(9115)
(8290)
(8290)
学科
(69261)
经济(69167)
(56010)
(47236)
管理(44266)
(35083)
企业(35083)
农业(31288)
中国(22110)
业经(21682)
方法(20094)
(17390)
(17276)
地方(16081)
数学(16056)
(15989)
数学方法(15689)
(14729)
(13384)
(12911)
银行(12893)
(12871)
贸易(12863)
(12504)
(12373)
(12186)
及其(11682)
理论(11650)
(11336)
金融(11335)
机构
学院(246783)
大学(242986)
(103038)
经济(100733)
管理(89838)
研究(89089)
理学(75427)
理学院(74595)
管理学(73191)
管理学院(72735)
中国(70398)
(58097)
科学(52832)
(52068)
(49661)
(46597)
农业(44083)
(41741)
研究所(41502)
中心(40632)
业大(39228)
财经(37497)
(35882)
师范(35640)
(33701)
北京(32973)
(32785)
(30394)
经济学(29848)
(29700)
基金
项目(148835)
科学(117211)
研究(114925)
基金(106121)
(91464)
国家(90513)
科学基金(76452)
社会(72583)
社会科(68247)
社会科学(68224)
(59307)
基金项目(54660)
教育(51879)
编号(49530)
(49079)
自然(46408)
自然科(45291)
自然科学(45278)
自然科学基金(44482)
资助(42878)
成果(42851)
课题(34690)
(34443)
重点(33691)
(33344)
(32199)
(30762)
(30075)
国家社会(29314)
(28703)
期刊
(132703)
经济(132703)
研究(80635)
(62466)
中国(55450)
农业(41672)
学报(38176)
(37520)
科学(36554)
管理(32346)
教育(31771)
(31203)
金融(31203)
大学(29923)
学学(27950)
业经(26306)
技术(20972)
(19789)
财经(19538)
问题(18920)
经济研究(18088)
(16821)
农村(15376)
(15376)
农业经济(14792)
世界(14764)
(14463)
(13233)
经济问题(12715)
技术经济(12312)
共检索到40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峰  
农民现代化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其不仅仅包括物质诉求层面的现代化,还包括其他非物质诉求层面的现代化。当今中国已基本具备了农民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但仍存在各种明显的价值局限,如生活方式奢俗化、迷信扩大化、身份迷失化和货币拜物教等。要实现中国农民的全面现代化,必须关注他们的身份认同与精神皈依、政治参与、文化审美等非物质诉求,并从政府、社会、农民群体或个体等层面实施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从外部制度政策、社会环境和内部主观意念等层面促进这个全面过程的实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世君  
我国近12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民的收入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了低速增长的阶段,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下降的现象。1985年至1992年,农民人年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仅为2.2%,1993年也只比上年增长3.2%。因此,深入研究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采取措施促进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莉敏  马建富  
要实现"四化同步"的发展目标,首先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民的现代化,这对全面造就新型农业、新型农村人才队伍,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学洙  
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我们面临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历史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爱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潜力在农村,而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民因结构不合理、非农经济发展缓慢、农民负担重、农业投入不足、农民素质不高、政府服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存在多元化、不均衡、不稳定等问题,农民增收困难。探讨阻碍农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蓉蓉  徐之顺  
当前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突破城乡二元结构而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然而中国农业发展的未来正遭遇工业化农业的困扰。实际上,现代农业发展存在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工业化农业,二是可持续农业。在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中,关于工业化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争论必将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生发,城市和农村所代表的两种生产方式将如何在农民的生产、生活以及交往活动中得以和谐共生,这是城乡文化和谐共生研究的一个基本命题。论文通过考察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影响农民决策的相关因素,进而在多元主体参与的农业决策网络中考察农民参与是如何形塑他们自己的决策以及如何认同城乡两种文化并实现其和谐共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小年  
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有关农民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民正在走向短缺,由此提出了新生代农民的培养问题。这既是一个学术上的新问题,也是一个实践上具有战略性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发生,既与经济现代化提出的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有关,也与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相关,还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利益分配机制相联。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口、经济与社会相协调的发展道路,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推进教育改革,制定新生代农民生产的规划。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君  周海春  
一、时间视野中的现代化从时间视野来看现代化,现代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因为任何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现代化就是肯定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本身有一个发展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本身是人类在自然环境里产生的求生方式。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现代化是包含过去和未来的现代,是在改革、扬弃过去的基础上迈向未来的现代。现代化中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区分既是静态的、绝对的,又是动态的、相对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丽荣  邹松岐  于茂荣  蔡文霞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应用,如大规模作业的现代机械的引进,生物化学农药、肥料和转基因等,农业现代化离农民的距离越来越近,其给农民带来的影响业是巨大的。农业现代化对农民都有哪些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民之间的冲突,如农业规模机械化与农民土地细碎化以及农民的自我保险;农业现代管组织化与农民松散的纪律和时间观念;农业新技术和手段的采用与农民的经验思维方式等等都存在着冲突。正视这些冲突,恰当解决这些冲突将会使农业现代化顺利、加速进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凯荣  
分析国内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提高农业生产力,满足当代人口对粮食和纤维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子孙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应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基本的目标,21 世纪的中国农业必须走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祝  
论科技教育在农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央党校研究生部王新祝所谓农民现代化,是指农民从一个落后的乡土社会进入发达的文明社会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传统农民自我扬弃和超越的过程,绝大多数农民将逐步离开农业,剩余的则变为现代农民。农民现代化,作为一种人的现代...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重  
劳力到哪里去 资金从哪里来──略论农业现代化滞后的影响、原因与对策郑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已基本上解决了十一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相对工业来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基本上仍然停留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秦晖  
已故美国农民学家丹尼尔·托尼曾说:即使在当代发达工业化国家,“农民与农民的子孙”仍构成人口的多数。而在中国,他们几乎就是人口的全部。我们常以“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为自豪,却很少提及它的另一面——以世界上40%的农民仅仅“养活”着世界上7%的“非农民”! 谈到中国的“国情”,中外皆首推以“人多”。连小学生都知道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强。然而很少人注意到中国的9亿农民占到了全球23亿农民的近2/5!当然,这个数据因中外“农民”定义的不同而并不准确,而更准确的数字或许会更令人触目:如果说作为一种职业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民市民化,已成为社会重要议题之一。应剖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基本诉求,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成人教育要强化投入与分配机制、宣传化、生活化、职业化成人教育等实践性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俊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成人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民市民化,已成为社会重要议题之一。应剖析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教育基本诉求,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成人教育要强化投入与分配机制、宣传化、生活化、职业化成人教育等实践性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