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20)
- 2023(7407)
- 2022(6133)
- 2021(5796)
- 2020(4696)
- 2019(10553)
- 2018(10332)
- 2017(19922)
- 2016(11090)
- 2015(12493)
- 2014(12185)
- 2013(12230)
- 2012(11524)
- 2011(10782)
- 2010(11240)
- 2009(10512)
- 2008(10452)
- 2007(10076)
- 2006(9271)
- 2005(8411)
- 学科
- 济(48985)
- 经济(48931)
- 农(48686)
- 业(42940)
- 农业(32525)
- 管理(26881)
- 企(22784)
- 企业(22784)
- 业经(18359)
- 方法(14145)
- 中国(13125)
- 农业经济(12357)
- 制(11600)
- 地方(11577)
- 数学(11318)
- 数学方法(11134)
- 策(10674)
- 学(10628)
- 发(10609)
- 财(9628)
- 村(9484)
- 农村(9464)
- 发展(9191)
- 展(9164)
- 体(8556)
- 技术(8434)
- 及其(8205)
- 贸(8111)
- 贸易(8106)
- 易(7938)
- 机构
- 学院(168518)
- 大学(163709)
- 济(67888)
- 经济(66417)
- 研究(61347)
- 管理(61271)
- 农(54527)
- 理学(52258)
- 理学院(51705)
- 管理学(50764)
- 管理学院(50477)
- 中国(47829)
- 农业(41772)
- 科学(38866)
- 京(34992)
- 业大(33772)
- 所(32647)
- 研究所(29511)
- 财(29000)
- 中心(28317)
- 江(28122)
- 农业大学(25420)
- 范(23732)
- 师范(23441)
- 省(22872)
- 州(22142)
- 财经(21975)
- 北京(21582)
- 业(21524)
- 院(20746)
- 基金
- 项目(107049)
- 科学(83286)
- 研究(79714)
- 基金(75705)
- 家(67351)
- 国家(66602)
- 科学基金(55240)
- 社会(49578)
- 社会科(46364)
- 社会科学(46348)
- 省(44291)
- 基金项目(39638)
- 划(36446)
- 教育(35222)
- 自然(35006)
- 自然科(34142)
- 自然科学(34133)
- 编号(34121)
- 自然科学基金(33557)
- 农(31113)
- 资助(30062)
- 成果(28220)
- 发(25283)
- 重点(24457)
- 课题(23941)
- 部(23722)
- 创(22477)
- 业(21954)
- 性(20881)
- 创新(20874)
共检索到267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所谓农村发展资金需求,应当是有“消化能力”的资金需求,只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消化能力”,才会通过劳力、资源、技术的重新组结,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开拓出新的资金“积累源泉”。没有可靠的劳力、资源、技术的科学组结的资金需求,是不具备资金“消化能力”的虚假的资金需求,它不能形成新的资金“积累源泉”。由于农村商品经济在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正客观地、有规律、有节奏地迅速发展,农村的资金“消化能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小笔
近年,人们在分析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要素中,诸如科技、土地、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等,已越来越意识到,农村资金逐步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瓶颈,资金短缺已深深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决策者和产生者,而农村资金在目前我国财政支出构成不可能进行大的调整以及其它渠道难以实行强制注入的情况下,其基本出路在于农村自身的积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基本目标是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现行的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祚祥 胡跃红 周丽
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内在的联系。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民工"通过"干中学"积累了知识,并在流动中使之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农民在社区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流动过程中依托特有的流动方式得以延伸,降低了农民获取工作的信息成本与在城市生存的交易费用。"农民工"的非正规学习及其知识普及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成为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源泉。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苑胜利
发展农业离不开资金,资金要靠积累来组织。而农村资金的积累,实质上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农村货币向农村资金转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研究和思考农村资金问题的时候,往往简单地从农村资金的需要与供给的角度出发,把解决需求供给的缺口落脚到由谁家拿钱上,结果不是因国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俞光
略论消费和积累量的控制俞光加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总量控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方法大致可归纳为:控制消费和积累的绝对额。认为根据历史经验,直接控制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绝对额简易可行。如人们一般认为,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省睁 刘惟煌 肖敏慧
农村资金的合理流向是发挥资金投入最大效益的关键。合理的农村资金积累率,是农村经济足额投入和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课题立足于赣南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分析,力求解决以下问题:1.农村资金合理积累率的标准取向;2.农村资金积累机制和农村资金流向引导保障机制的构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天宏
农村新旧体制更替,一方面旧的不适应的资金管理机制逐步瓦解;另一方面,新的资金管理机制正在形成与完善。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农村资金运行无序的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经济的正常运行。我们认为,应从纵横角度考虑,尽快建立农村资金积累多维性调控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秉新
发展农村小集镇经济,搞好农村小集镇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一个重要课题。当前,要把我国大多数处于比较落后的农村小集镇逐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繁荣的新型集镇,还需要在党的政策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多方面的关系,解决急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正确认识小集镇建设和解决它的发展资金问题已成决定农村小集镇建设速度和规模的关键问题之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仲崇金
在治理整顿过程中,由于信贷紧缩,市场疲软,企业生产资金严重短缺,已成为生产经营者和理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寻求解决资金短缺矛盾的途径,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经济理论界,纷纷提出要集中力量解决“相互拖欠”或者叫“三角债”,“债务链”的问题。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资金矛盾也就解决了。对这个问题,笔者不敢完全苟同。我认为“三角债”的问题必须花大力气解决,也确实能够缓解当前资金供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久光
收入是决定储蓄的主要因素,几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储蓄成倍增长,1984年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吸收的农民个人储蓄43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比1979年同期增长4.6倍。随着农村储蓄成倍地增长,有人提出疑问:农村储蓄这样增长,是否正常? 它是否影响消费? 甚至由于在思想上认为储蓄是待实现的购买力,好象“笼中虎”,一旦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芳玲
WMI(知识、企业体制、创新动力)是指知识在企业体制中生成、积累、利用,并且企业利用其知识产生创新。从知识、企业体制与创新的关系,通过企业积累知识的基本概念框架图,阐明了构成企业体制的企业组织和市场两大因素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利用。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创新 知识 市场 积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冰华
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仍然实行以土地生产资料功能为主的直接保障方式,农民难以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农村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结构的转型受到制约;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本文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重视农村土地的产权价值,实施农村土地产权货币化的政策,建立以农村土地产权货币价值为基础的可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土地保障 农地产权 货币化 农村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家林
论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运行的基础:农村资金积累许家林一、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与农村资金积累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提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我国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性意义的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该机制运行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奇葆
一、农业发展资金积累的新视角 改革开放大潮涌动使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给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无可回避的新课题。传统的农业积累机制已经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积累机制重新构建。以下几个方面似应充分考虑。 1.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现实 目前,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正在经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就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