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6)
2023(6001)
2022(4475)
2021(4079)
2020(3204)
2019(7020)
2018(7111)
2017(13808)
2016(7708)
2015(8748)
2014(8861)
2013(8367)
2012(7504)
2011(6904)
2010(7121)
2009(6605)
2008(6727)
2007(6412)
2006(5912)
2005(5743)
作者
(21910)
(18257)
(18231)
(17441)
(11767)
(8691)
(8206)
(7093)
(6977)
(6635)
(6322)
(6135)
(6075)
(6068)
(5803)
(5631)
(5365)
(5311)
(5283)
(5119)
(4712)
(4472)
(4395)
(4271)
(4189)
(4161)
(4087)
(3926)
(3628)
(3548)
学科
(34682)
经济(34648)
(23353)
管理(22418)
(19500)
企业(19500)
中国(12260)
(11152)
业经(10043)
(8910)
方法(8158)
地方(8153)
土地(7928)
(7610)
农业(7537)
(7020)
(6999)
理论(6442)
(6298)
(5820)
数学(5658)
发展(5635)
(5635)
银行(5630)
(5613)
数学方法(5568)
(5411)
(5167)
技术(5165)
贸易(5159)
机构
大学(113231)
学院(112932)
(44419)
经济(43406)
管理(40301)
研究(40293)
理学(33243)
理学院(32807)
管理学(32235)
管理学院(31990)
中国(30964)
(25222)
科学(23663)
(21504)
(20368)
(19241)
研究所(18174)
(17993)
师范(17884)
中心(17461)
(17335)
财经(16634)
北京(15926)
(15334)
(14874)
(14686)
业大(14321)
师范大学(14207)
经济学(13538)
农业(13223)
基金
项目(67341)
科学(53261)
研究(52294)
基金(48002)
(41298)
国家(40911)
科学基金(34692)
社会(33614)
社会科(31740)
社会科学(31728)
(26093)
基金项目(24482)
教育(24058)
编号(22414)
(22251)
自然(20515)
自然科(20020)
自然科学(20016)
成果(19738)
自然科学基金(19674)
资助(18405)
课题(16325)
重点(15502)
(15440)
(14785)
国家社会(13779)
(13620)
(13471)
(13435)
项目编号(13255)
期刊
(58709)
经济(58709)
研究(37828)
中国(28834)
(18046)
(17349)
管理(17267)
科学(17258)
教育(17084)
学报(16829)
大学(13094)
学学(11963)
农业(11779)
(11339)
金融(11339)
业经(10288)
财经(9618)
技术(9512)
经济研究(8590)
(8385)
问题(8144)
图书(7492)
(6412)
现代(6344)
(6192)
论坛(6192)
(5999)
(5810)
书馆(5803)
图书馆(5803)
共检索到185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高峰  
土地私有制虽然出现很早,但秦汉时期土地的国有性浓厚,而私有性不足。土地私有权的强化始于东汉,魏晋之际迅速发展,西晋解体后,北方政权逆转了汉魏以来的土地私有化潮流;而南方政权一方面由于皇权衰落,大族势力膨胀,无力控制国有土地,另一方面,南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加快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土地私有权的强化表现在一是土地买卖现象的增加与土地买卖获得了法律的确认;二是私有化的国有土地,其私有权也得到了一定的保证。国有土地的私有化,有利于南方土地特别是山林川泽的开垦,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苏  王争  
1997年8月,一个国际财团以14亿美元的巨资从以色列政府手中购买了该国最大的国家金融机构———工人银行(BankHapolim)43%的股份。至此,以色列经济私有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工人银行在以色列建国前即作为一个工人运动的经济机构而存在,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肖甦  
本文对90年代以来俄罗斯教育领域出现的私有化趋势的产生背景和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俄国新时期出现的私立普通学校的产生与发展、现状与特点以及未来走向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亦可  
明清两代卫所屯田的所有权形态,以雍正五年(1727)至七年的屯田私有化政策为界,之前完全为国有制,之后转以私有制为主。在屯田国有制时期,以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二年(1437)"诏免正粮上仓"为界,屯田经营方式可区分为领种制和租佃制两个阶段。在租佃制时期,屯军逐渐拥有屯田的永佃权、田面权,分割、削弱了国家的屯田所有权,对屯田走向私有化起到关键作用。雍正年间,清廷颁布屯田私有化政策,起初试图采用"赎买私有化"的办法,结果遭到各省官民抵制,不得不改为"无偿私有化"。该方案在清代归并州县的卫所屯田中切实推行,只有尚未裁撤的漕运卫所、新建卫所屯田仍然保持国有制属性,禁止买卖。福建省的屯田契约文书展示了屯田交易实态的变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毛亦可  
明清两代卫所屯田的所有权形态,以雍正五年(1727)至七年的屯田私有化政策为界,之前完全为国有制,之后转以私有制为主。在屯田国有制时期,以宣德十年(1435)至正统二年(1437)"诏免正粮上仓"为界,屯田经营方式可区分为领种制和租佃制两个阶段。在租佃制时期,屯军逐渐拥有屯田的永佃权、田面权,分割、削弱了国家的屯田所有权,对屯田走向私有化起到关键作用。雍正年间,清廷颁布屯田私有化政策,起初试图采用"赎买私有化"的办法,结果遭到各省官民抵制,不得不改为"无偿私有化"。该方案在清代归并州县的卫所屯田中切实推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资本论》内含了丰富的土地流转观思想。从《资本论》的土地流转思想看,土地流转实质是以一定的土地所有权为前提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土地流转有不同的具体形式,私有化并非土地流转的必然前提。非私有化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必然选择,我国应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促使土地使用权按"依法、自愿、合理补偿"的原则进行流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裘元伦  
德国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裘元伦德国东部地区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的展开是在1991-1993年期间,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立法程序,指定“法定支配者”,把原东部地区的所有“人民财产”通通交给这些“法定支配者”管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柯昌文  
本文对上市公司壳价值进行计量,并提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赎回期权的概念。研究发现,一些目标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较高,其赎回期权的行使并不是在最恰当的时间点;从经济利益角度通过要约收购进行私有化不是最优的交易结构。控股股东私有化战略的主要目标是以牺牲一定的潜在经济利益为代价,解决子公司以及控股股东自身的股改问题,彰显国有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益和政治责任的平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颖臻  
2012年2月14日,盛大网络公司特别股东大会多数股东投票赞成,批准了CEO陈天桥拟以23亿美元收购盛大在美发行股份的提议,陈天桥成为了中国互联网业自创公司在美资本市场上私有化退市第一人。文章基于对盛大2008—2010年年度报告以及2011年前三季度报告主要财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就盛大网络私有化退市的动因及战略效果进行探讨,并得出相应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吟棠  王秀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连成  
俄罗斯、乌克兰私有化问题是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两国私有化的现状和若干特点,进而对两国的私有化做了较为详细的总体评价和前景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唐朱昌  
俄罗斯的私有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通过产权转换,形成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产权结构多元化的民营经济,在资本的占有、支配和使用上表现为多种“色层”。俄罗斯宣布放慢今年的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步伐,是俄罗斯私有化陷入误区后进行的一个调整。这些误区妨碍了俄罗斯私有化预期目标的达到,但可为我国的经济转轨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考察了俄教育私有化战略的制定过程及贯穿于该过程的两派争论与斗争,并就此发表了考察者的三则思索:(一)关于私有制下的国(公)立教育的性质与功能;(二)关于俄“国立”、“私立”教育之争的价值及成因;(三)关于我国公、私立学校的权重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汉魂  王泽应  
《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有着丰富而深刻的伦理意蕴。《资本论》指出土地所有权是因对劳动有意义而产生的经济权,因此,劳动者应成为土地流转的主体,公有制才是土地流转的应然的选择;《资本论》所谓的效率是服从人的发展的效率,私有化的土地流转不能实现此效率,从根本上看则是逆效率的;在资本主义土地制度取代封建土地制度的过程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运用各种手段强制性地开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道路,给广大农民与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人道灾难。《资本论》的土地流转观及其伦理蕴含论证了私有化的土地流转具有太多的不道德性,不是我国土地流转的应然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小强  
超越私有化逻辑(上)王小强一、自相矛盾的私有化方案如何改革国有企业?在绝大多数转轨经济国家,私有化是毋庸置疑的答案(Lipton和Sachs1991,第232页)。理论上,“只有私有财产才能够提供足够持久的激励以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Kornai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