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74)
- 2023(10495)
- 2022(8901)
- 2021(8382)
- 2020(6958)
- 2019(15748)
- 2018(15558)
- 2017(29457)
- 2016(15759)
- 2015(18094)
- 2014(18093)
- 2013(17951)
- 2012(16708)
- 2011(15468)
- 2010(15454)
- 2009(14632)
- 2008(14385)
- 2007(13019)
- 2006(11428)
- 2005(10379)
- 学科
- 济(74568)
- 经济(74497)
- 管理(49097)
- 业(47793)
- 企(40878)
- 企业(40878)
- 方法(30097)
- 数学(25451)
- 数学方法(25267)
- 中国(22438)
- 农(17987)
- 业经(16929)
- 贸(16008)
- 贸易(16000)
- 财(15687)
- 易(15617)
- 制(15087)
- 学(14843)
- 地方(14167)
- 体(12217)
- 银(12105)
- 银行(12078)
- 融(11821)
- 金融(11813)
- 理论(11781)
- 行(11708)
- 产业(11705)
- 农业(11082)
- 和(10971)
- 技术(10864)
- 机构
- 大学(237049)
- 学院(236102)
- 济(105897)
- 经济(104070)
- 管理(88629)
- 研究(86143)
- 理学(75836)
- 理学院(74961)
- 管理学(73907)
- 管理学院(73450)
- 中国(65448)
- 京(51204)
- 科学(49407)
- 财(46548)
- 所(43388)
- 研究所(39450)
- 财经(37273)
- 中心(36410)
- 农(35147)
- 江(34596)
- 经(33883)
- 经济学(33392)
- 北京(32996)
- 范(32102)
- 师范(31818)
- 院(31042)
- 业大(30652)
- 经济学院(29891)
- 州(27587)
- 农业(27488)
- 基金
- 项目(152124)
- 科学(121182)
- 研究(113090)
- 基金(112104)
- 家(97804)
- 国家(97031)
- 科学基金(82587)
- 社会(74578)
- 社会科(70883)
- 社会科学(70870)
- 基金项目(57475)
- 省(57101)
- 教育(51809)
- 自然(50957)
- 自然科(49824)
- 自然科学(49808)
- 自然科学基金(48977)
- 划(48736)
- 资助(46818)
- 编号(44194)
- 成果(36639)
- 部(34904)
- 重点(34372)
- 发(34007)
- 课题(32097)
- 创(31824)
- 国家社会(31729)
- 教育部(30375)
- 中国(29798)
- 创新(29707)
- 期刊
- 济(119980)
- 经济(119980)
- 研究(75475)
- 中国(48432)
- 管理(36235)
- 学报(35757)
- 财(35566)
- 科学(34892)
- 农(32315)
- 大学(27435)
- 教育(27284)
- 学学(25670)
- 农业(22075)
- 经济研究(21032)
- 融(20842)
- 金融(20842)
- 技术(20726)
- 财经(20213)
- 业经(19285)
- 经(17716)
- 问题(16142)
- 贸(15716)
- 国际(14342)
- 世界(13877)
- 业(12860)
- 技术经济(12096)
- 商业(11598)
- 坛(10952)
- 论坛(10952)
- 统计(10837)
共检索到36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艳丽
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形成是国际分工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中国产业在国际分工的低层次地位使得寻求产业升级的路径变得更加迫切。通过对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产业在其中地位的分析,提出在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中加速中国产业升级的措施。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外包 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肖刚
近年来,中国的传统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着转型与升级的内外部双重压力。本文提出大力发展云外包这一新兴产业模式,通过系统阐述云外包内涵、优势及升级路径,得出如下结论:(1)云外包相比传统服务外包具有两大优势:能够提高价值链的技术租金和大幅度降低产业运营及服务成本。(2)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云外包的升级模式是基于链条升级,将传统的BPO、KPO和ITO服务外包模式逐渐转变为基于云计算的SaaS、PaaS和IaaS模式。(3)云外包面临产业价值链环节洗牌,产业内各个企业将按照是否拥有云计算资源分为两大类:全方位发展型和垂直行业精细化发展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维安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外包这种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凭借经济全球化、I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要素在经济活动中显现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斌 黄昭昭
随着产业的国际分工不断发展,各国对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争夺日益激烈。当前,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大体处于生产环节,而生产环节的不利局面,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认为,要增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能力,必须实现产业的功能升级。这就需要我国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决内部能力不足和外部阻力巨大的问题,采用迂回的方式,达成功能升级的目标。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生产环节 产业 功能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盛勇 李晓华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促使全球产业链出现重构,传统"微笑曲线"发生变形,国际分工出现新格局。中国既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存在难得机遇。顺应变革,中国应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培育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全球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的领军企业;加快互补性制度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扩大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构建中国主导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新工业革命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重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杨 黄艳希 谷玮
研究目标:更精确地反映全球价值链下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和升级情况。研究方法:运用2016年WIOD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将中间品投入与吸收产业一一匹配以构造更微观的分类,计算出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技术复杂度等指数,并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供需匹配的影响。研究发现:2001年以来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程度高速增长,但增速不断降低,中国需求层面的技术复杂度水平普遍高于供给层面,而美国则正好相反;全球价值链地位、垂直专业化水平对供需不匹配程度的影响效果在不同收入水平国家间存在差异。研究创新:通过新产业分类从更微观的层面了解中国产业供需不匹配情况。研究价值:为中国未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供给侧改革 产业转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生辉 孙国辉
利用代工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吸收和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本文指出,代工企业在跨国公司指导下的组织学习,是一个借助四个知识转移平台、利用四种知识转化机制,充实和提升自身知识资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受代工者和跨国公司各自特征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组织学习会推动代工企业的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却无助于其进一步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要实现持续的产业升级,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学习的拓展,采用多种组织学习方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代工企业 组织学习 产业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龙 王磊
研究目标:归纳全球价值链体系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规律。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通过多元面板回归分析寻找GVCs嵌入位置与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将14个制造业产业按GVCs主导环节归类。以40个经济体嵌入位置的时序变化,讨论升级方向对各国产业升级幅度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4个制造业产业可以分为上游环节主导、下游环节主导和混合主导三类;以三类产业的主导环节作为产业升级方向能够提升产业升级幅度;高级生产要素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传统生产要素。研究创新:根据14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龙 王磊
研究目标:归纳全球价值链体系下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规律。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通过多元面板回归分析寻找GVCs嵌入位置与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将14个制造业产业按GVCs主导环节归类。以40个经济体嵌入位置的时序变化,讨论升级方向对各国产业升级幅度的影响,分析有利于制造业升级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14个制造业产业可以分为上游环节主导、下游环节主导和混合主导三类;以三类产业的主导环节作为产业升级方向能够提升产业升级幅度;高级生产要素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强于传统生产要素。研究创新:根据14个产业的主导环节,提出了不同于"二元驱动"的GVCs混合主导型产业。研究价值:明确了三类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俞荣建
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性与紧迫性。现有全球价值链升级理论与长三角代工产业的转型升级研究虽然重视了"自主技术与品牌"路径,但却忽视了自主价值体系的构建路径。文章运用全球价值网格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中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价值体系的现状,认为存在"价值链断层与跨区域价值整合商角色"、"价值节点离散与跨区域价值整合体系"两大突出矛盾,提出了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自主价值体系构建的对策,包括战略定位、多元主体、价值创造与实现体系、价值模块创建、跨区域协同机制以及价值实现的具体方式等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邓春平 徐登峰
发展国际服务外包对于缓解我国环境和资源短缺的瓶颈问题,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力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还存在不足,整个产业还处于国际服务外包价值链的低端。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出发,归纳分析了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升级路径,即专业服务型、自主创新型和技术拓展型这三种路径,并提炼了相应的升级机制和驱动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升级 价值链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