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6)
- 2023(15489)
- 2022(12982)
- 2021(11875)
- 2020(9585)
- 2019(21868)
- 2018(21150)
- 2017(39432)
- 2016(21478)
- 2015(23900)
- 2014(23558)
- 2013(23461)
- 2012(22352)
- 2011(20991)
- 2010(21285)
- 2009(19731)
- 2008(19577)
- 2007(17681)
- 2006(16243)
- 2005(14932)
- 学科
- 济(111085)
- 经济(110983)
- 管理(58519)
- 业(57010)
- 企(44171)
- 企业(44171)
- 方法(38288)
- 数学(32945)
- 中国(32768)
- 数学方法(32667)
- 农(27598)
- 地方(27377)
- 业经(23515)
- 学(22950)
- 贸(21380)
- 贸易(21364)
- 易(20718)
- 财(20327)
- 农业(19011)
- 制(18518)
- 银(17201)
- 银行(17147)
- 融(17036)
- 金融(17035)
- 行(16685)
- 地方经济(16600)
- 环境(16528)
- 发(15656)
- 技术(14443)
- 和(14366)
- 机构
- 大学(328448)
- 学院(325951)
- 济(146612)
- 经济(144056)
- 研究(125303)
- 管理(116458)
- 理学(99151)
- 理学院(97877)
- 管理学(96326)
- 管理学院(95718)
- 中国(94441)
- 科学(75598)
- 京(71120)
- 所(65456)
- 财(63849)
- 农(60322)
- 研究所(59581)
- 中心(53476)
- 财经(50811)
- 江(49513)
- 业大(48225)
- 农业(47386)
- 经济学(46774)
- 经(46196)
- 北京(45735)
- 范(45449)
- 师范(44933)
- 院(44015)
- 经济学院(41879)
- 州(39150)
- 基金
- 项目(209679)
- 科学(165285)
- 基金(153757)
- 研究(149548)
- 家(136750)
- 国家(135605)
- 科学基金(113707)
- 社会(99222)
- 社会科(94222)
- 社会科学(94197)
- 基金项目(79935)
- 省(79767)
- 自然(71697)
- 自然科(70057)
- 自然科学(70031)
- 自然科学基金(68829)
- 划(68760)
- 教育(67832)
- 资助(62684)
- 编号(57037)
- 发(50811)
- 重点(48588)
- 成果(47346)
- 部(47050)
- 创(43393)
- 国家社会(42440)
- 课题(41608)
- 创新(40776)
- 发展(40574)
- 教育部(40095)
- 期刊
- 济(172492)
- 经济(172492)
- 研究(105256)
- 中国(68975)
- 学报(57013)
- 农(56093)
- 科学(52406)
- 财(46662)
- 管理(45839)
- 大学(42483)
- 学学(40066)
- 农业(38251)
- 教育(34740)
- 融(32710)
- 金融(32710)
- 经济研究(29185)
- 财经(27348)
- 业经(26389)
- 技术(26087)
- 经(23844)
- 问题(22832)
- 业(20948)
- 贸(20623)
- 国际(18977)
- 世界(18776)
- 技术经济(17529)
- 版(15879)
- 商业(15264)
- 科技(14603)
- 现代(14571)
共检索到510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沈其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严清华 刘穷志
本文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理论 ,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规律 ,试图阐释新历史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观。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锋 冯根福
经济低碳发展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推动中国经济低碳发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和评价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化、工业化、能源结构调整、居民消费模式变化、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价格上涨8个因素对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可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引导居民消费模式变化、促进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价格等政策来推动经济低碳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影响因素 碳减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洋 朱启荣
文章通过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9—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分析了全国,东、中、西部以及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实证分析影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情况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从地区情况看,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由沿海至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另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环境规制、财政支持政策、开放程度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加强环境规制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升银 王学义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稳定、创新驱动发展、市场机制完善、经济结构优化、绿色发展、资源高效配置、人民生活美好七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分别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GIS技术、空间杜宾模型(SDM)评估分析2007—2018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7—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逐年升高,各省份增速明显且增长轨迹相似,但发展不平衡,省域之间差异较大。(2)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空间分异明显,总体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级阶梯发展格局。(3)经济发展、科教水平、公路密度、“四大板块”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空演化的直接驱动力,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4)对外经济水平、投资水平、市场化程度、人口密度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有限,其中人口密度具有阻碍作用,政府规制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保平 邹起浩
经济发展韧性是长期发展视角下经济体适应变革、持续演进和稳定发展的素质和潜力的综合体现。基于对经济发展韧性内涵的理论阐释,从基础韧性、规模韧性、结构韧性、创新韧性和制度韧性5个方面确立经济发展韧性评价维度,测算2000—2021年的中国经济发展韧性指数及各分项维度指数,并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韧性在时间维度上呈现出稳步提升的演化趋势,在空间维度上不同地区间和各个地区内的经济发展韧性差异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基本特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影响因素和演化趋势,提出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韧性的维护策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本文对决定我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做出了中国经济在中长期还会保持快速持续发展的判断,同时提出了一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结构 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郭树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中国改革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每一轮改革都能够带来提高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水平效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贡献明显,规模效率则几乎没有影响。在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因素中,国有经济比重增加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会产生负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和科研支出比重增加则会带来正向效应。因此,要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关键在于提高市场化程度,调整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支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仲生
本文展望了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指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出了就业人口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以及频繁的劳动力流动等劳动力因素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率 劳动力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 郑京平 郑泽香 陈胜春 闾海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作者认为,从可比名义增长率看,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理想,不仅没有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未能缩小同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差距。症结在于质量改进速度和市场发育速度缓慢,必须选择高速质量改进制导下的高速增长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并尽快实现从追求高效益型发展战略向高质量改进发展战略的转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潜
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基本方针确定以后,重要问题是正确制定经济外向发展的战略,这涉及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决策。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以就教于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经济的成功与其采取的独特经济发展模式有关,这些模式概括为四个方面:增长优先、沿海先行、投资驱动和出口鼓励。这种模式在产生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历史阶段,这种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增长优先型应转为增长与公平并重,沿海先行转为平衡增长,投资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出口鼓励转为出口中性。实现模式转换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抛弃增长中心主义的思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和实施新的政绩考核体系。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战略思路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