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91)
- 2023(15410)
- 2022(12708)
- 2021(11606)
- 2020(9546)
- 2019(21597)
- 2018(21422)
- 2017(41493)
- 2016(22308)
- 2015(25374)
- 2014(25484)
- 2013(25176)
- 2012(23425)
- 2011(21463)
- 2010(21868)
- 2009(20912)
- 2008(20615)
- 2007(18963)
- 2006(17590)
- 2005(16408)
- 学科
- 济(115756)
- 经济(115630)
- 业(70083)
- 管理(65017)
- 企(48402)
- 企业(48402)
- 农(48213)
- 方法(37517)
- 中国(32929)
- 数学(32295)
- 数学方法(32038)
- 农业(31961)
- 业经(28054)
- 地方(26069)
- 制(24859)
- 财(24824)
- 学(20050)
- 贸(19672)
- 贸易(19656)
- 易(19157)
- 体(18211)
- 银(18154)
- 银行(18136)
- 行(17506)
- 融(17124)
- 金融(17121)
- 发(16976)
- 策(16312)
- 环境(15807)
- 地方经济(14648)
- 机构
- 学院(333715)
- 大学(332580)
- 济(157074)
- 经济(154284)
- 管理(123744)
- 研究(121217)
- 理学(104946)
- 理学院(103808)
- 管理学(102401)
- 管理学院(101763)
- 中国(95818)
- 财(71971)
- 京(70179)
- 科学(67046)
- 农(63336)
- 所(60726)
- 财经(55957)
- 研究所(54191)
- 中心(53955)
- 江(51855)
- 经(50722)
- 经济学(49760)
- 农业(48042)
- 业大(46782)
- 北京(44678)
- 经济学院(44463)
- 范(43773)
- 师范(43468)
- 院(42218)
- 财经大学(40787)
- 基金
- 项目(207852)
- 科学(165728)
- 研究(158021)
- 基金(153498)
- 家(132178)
- 国家(130990)
- 科学基金(112230)
- 社会(106398)
- 社会科(100769)
- 社会科学(100743)
- 基金项目(79619)
- 省(78666)
- 教育(71017)
- 自然(66665)
- 划(65496)
- 自然科(65089)
- 自然科学(65076)
- 自然科学基金(63975)
- 编号(63209)
- 资助(62145)
- 成果(52963)
- 部(48474)
- 发(47402)
- 重点(47018)
- 国家社会(45592)
- 课题(44379)
- 制(43940)
- 创(42394)
- 教育部(42143)
- 性(41513)
- 期刊
- 济(190929)
- 经济(190929)
- 研究(110963)
- 中国(72983)
- 农(65312)
- 财(55583)
- 管理(47806)
- 学报(47582)
- 科学(47136)
- 农业(43705)
- 大学(38265)
- 融(37945)
- 金融(37945)
- 学学(36125)
- 教育(33760)
- 业经(31970)
- 财经(30302)
- 经济研究(29853)
- 技术(28755)
- 经(26340)
- 问题(26094)
- 业(22007)
- 世界(21269)
- 贸(20582)
- 技术经济(18436)
- 国际(18293)
- 经济问题(16920)
- 版(16320)
- 农村(16162)
- 村(16162)
共检索到533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树春 王艳平
在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可证明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有着密切关系。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当前农业经济面临的问题,传统模式必须突破,在农业经营方式与组织制度上实现创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为考察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括市场化程度、非国有化率、产业合理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及城镇化率等五个指标在内的制度变迁评价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制度水平,并借助MS-VAR模型就制度变迁对我国农业经济影响的非线性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条件下,我国农业经济运行存在明显的状态转换和阶段性特征,其在平缓和剧烈两种波动状态下频繁转换,运行区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1979-1981年、1982-1986年、1987-1991年、1992-1996年和1997-2015年;制度变迁对农业经济具有长期影响,且该影响在两种状态下呈现出差异性,剧烈波动状态下农业经济所受影响较平缓波动状态更大;制度变迁对种植业经济的冲击影响总体表现为负,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经济所受影响为正;渔业经济所受影响最大,其次为林业和畜牧业经济,种植业经济受影响较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素云
2013年9月7—8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河南省农业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145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学术研讨会围绕"制度创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主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现将学术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张旭祥
运用 C— D生产函数法 ,对 1980— 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 :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 ,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 5 % ,并提出了实现 4 5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扬 吴鸣然 吴兆丹
基于1990—2016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IRF)、方差分解函数(VD)揭示中国农业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机械化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度与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资本-人口-技术-经济"四系统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此外,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增长对投资有着较大的依赖,而劳动力与机械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态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李光勤
本文构建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空间统计技术对全国1990—2014年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重点考察了2005—2014年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在1990—2004年为缓慢提升期,2005年后为快速提升期;(2)农村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贡献较大,而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3)从空间维度来看,各省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程度和发展均衡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东南沿海,而中南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相对较低。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 空间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盛济川 施国庆 梁爽
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对1952~2007年中国农业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制度下,农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从而农业总产出有较大不同。研究发现农地产权制度在1953~2007年的55年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从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其后续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增长。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农业经济增长 随机边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确定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为农业在财政分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增长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在该背景下的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婧 张红
在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财政分权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财政分权制度,提出假设,选取变量,并通过Dea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进行分析,利用Tobit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进一步深化指标选择,得到影响农业发展的指标因素为政府干预、劳动力、人耕面积、技术条件和农业规模。之后,在Griliche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模型,得到了政府干预和农业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影响最大,且呈正比;人耕面积次之;技术条件和劳动力虽然对农业经济具有影响,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华林 杨福霞 杨冕
文章研究了中国水土资源对农业经济的增长的约束力。基于Romer假说,探讨了由于单位劳动力资源占有量降低给经济增长带来阻滞的作用机理;并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测算了1978~2008年期间单位劳动力占有的农业用水量、农业用地面积变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尾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池泽新 郭锦墉 陈昭玖 傅小鹏 蔡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冠
通过对农业法律制度的概念及发展的描述,结合经济增长理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并通过分析农业灾害救济、农业社会保障、农业投入、农业收入分配与利益保护、农产品流通与市场交易等法律分析农业法律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农业法律制度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农业法律制度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伟斌 毛迎春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定,这是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农业农村充分发展、城乡均衡和融合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下,2017年12月15—17日,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浙江省农业经济学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