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0)
- 2023(10552)
- 2022(8950)
- 2021(8480)
- 2020(7097)
- 2019(16091)
- 2018(15697)
- 2017(30537)
- 2016(16494)
- 2015(18645)
- 2014(18551)
- 2013(18383)
- 2012(17437)
- 2011(16060)
- 2010(16439)
- 2009(15793)
- 2008(15913)
- 2007(14508)
- 2006(13211)
- 2005(12427)
- 学科
- 济(69913)
- 经济(69812)
- 管理(54986)
- 业(51204)
- 企(43087)
- 企业(43087)
- 方法(26238)
- 中国(23602)
- 数学(22321)
- 数学方法(22081)
- 财(21771)
- 制(20388)
- 农(20052)
- 贸(16332)
- 贸易(16321)
- 业经(16174)
- 易(16064)
- 策(14719)
- 银(14296)
- 银行(14291)
- 行(13805)
- 体(13538)
- 融(12766)
- 金融(12763)
- 农业(12415)
- 务(12181)
- 财务(12145)
- 财务管理(12116)
- 学(12031)
- 划(11587)
- 机构
- 大学(247326)
- 学院(244769)
- 济(114329)
- 经济(112224)
- 管理(92388)
- 研究(88965)
- 理学(77686)
- 理学院(76855)
- 管理学(75990)
- 管理学院(75477)
- 中国(71014)
- 财(57732)
- 京(52558)
- 科学(46611)
- 财经(44223)
- 所(43677)
- 经(40195)
- 中心(39012)
- 研究所(38693)
- 江(37636)
- 经济学(36604)
- 北京(34197)
- 财经大学(32663)
- 经济学院(32643)
- 农(32380)
- 范(32205)
- 师范(32026)
- 院(31724)
- 州(29246)
- 业大(27680)
- 基金
- 项目(148599)
- 科学(119638)
- 研究(115550)
- 基金(111109)
- 家(94822)
- 国家(94029)
- 科学基金(80983)
- 社会(77390)
- 社会科(73569)
- 社会科学(73555)
- 基金项目(56319)
- 省(53486)
- 教育(53115)
- 自然(47903)
- 自然科(46792)
- 自然科学(46782)
- 资助(46415)
- 划(46080)
- 自然科学基金(46031)
- 编号(45845)
- 成果(40642)
- 部(36130)
- 制(34193)
- 重点(33689)
- 国家社会(33218)
- 课题(32893)
- 发(32318)
- 教育部(32109)
- 性(31451)
- 中国(30884)
- 期刊
- 济(134111)
- 经济(134111)
- 研究(85898)
- 中国(52837)
- 财(45665)
- 管理(38383)
- 科学(32078)
- 农(31074)
- 学报(30745)
- 融(29142)
- 金融(29142)
- 教育(28157)
- 大学(25168)
- 财经(24268)
- 学学(23332)
- 经济研究(21804)
- 经(21008)
- 农业(20526)
- 技术(19969)
- 业经(19012)
- 问题(17793)
- 贸(17644)
- 国际(15921)
- 世界(14783)
- 技术经济(12279)
- 现代(11858)
- 坛(11330)
- 论坛(11330)
- 改革(11062)
- 革(11062)
共检索到394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海霞
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就实施宏观调控与治理产能过剩的国外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做一系统研究,对中国目前具体宏观经济调控实践思考,为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与政策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宏观调控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中国产能过剩已经形成严重后果。其直接原因是多种经济成分大举投资局部行业,地方政府的竭力推动。但宏观调控体系也存在重大缺陷。根据经济政策学的理论分析,其政策性缺陷在于,政策目标与工具不协调,依赖于公布限产目标,缺乏调控各种经济成分的公共政策工具;集分权政策使用不当,产业结构政策过度分权化等。文章提出完善调控政策的措施是,健全调控各类经济成分的公共政策工具,加强产业结构政策的集权等措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政策缺陷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俊杰
本文从产业政策视角研究转型时期我国产能过剩的发生机制。研究认为,当前产业政策刺激了大量的企业对少数具有政府偏好产业的集中进入,而企业自身的投资冲动行为又进一步加强了产能过剩程度。过剩产能形成后,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宏观目标的考量往往会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去库存、鼓励创新、限制退出,这种选择性的疏导策略又在客观上造成产能过剩化解机制受阻,从而使得产能过剩"日益严重",且"久治不愈"。进一步地,本文利用1999—2013年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其政策意义在于有效防范和治理产能过剩,为加快产业政策转型提供思路。
关键词:
产业政策 产能过剩 发生机制 制造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并对产能过剩的效应进行经济学分析;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效应 成因解析 政策选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业樑 盛文军
本文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分析了产能过剩的经济效应,深入探讨了产能过剩的经济金融成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信贷扩张 企业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建奇
一、引言观察中国经济近年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产能过剩问题尤其突出,特别是美国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以来,美欧经济出现大幅减速甚至衰退,美欧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美欧经济下滑引发的中国出口下降直接导致了中国总需求不足,结果是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对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委持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杰
产能过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提质"的一大掣肘,相关产业政策的不当引导与干预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形成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本文系统分析了产业政策调控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探讨了产业政策措施不当的特征与不良后果,以及产业政策对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验证了产业政策不当调控所引发的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产能过剩。从合理选择产业政策使用范围、优化产业政策调控措施和把握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发展规律三个层面提出应重塑产业政策调控理念,以从根本上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业政策 激励扭曲 竞争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柯 陆震
由于存在策略博弈、委托—代理等问题,企业自发的产能退出速率常常滞后于市场最优,产能退出机制改进了这种竞争带来的非效率均衡。文章将产能退出归纳为四个时间窗口,对应资本市场、企业内要素市场、产品要素市场等不同机制。我们发现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与市场力量间存在多处相悖,弱化了政策效果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反复性。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内要素市场的落后迫使产品要素市场承担着过度的产能退出压力,突出了社会保障、再就业等方面的不足。建立完整的产能退出机制迫在眉睫,在社保等短板得到改善前就贸然停止政府干预,将使社会承受过多破产引发的负外部性。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退出策略 产能调整 非效率均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柯 陆震
由于存在策略博弈、委托—代理等问题,企业自发的产能退出速率常常滞后于市场最优,产能退出机制改进了这种竞争带来的非效率均衡。文章将产能退出归纳为四个时间窗口,对应资本市场、企业内要素市场、产品要素市场等不同机制。我们发现当前抑制产能过剩的政策与市场力量间存在多处相悖,弱化了政策效果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反复性。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内要素市场的落后迫使产品要素市场承担着过度的产能退出压力,突出了社会保障、再就业等方面的不足。建立完整的产能退出机制迫在眉睫,在社保等短板得到改善前就贸然停止政府干预,将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退出策略 产能调整 非效率均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盛文军
本文试图对处于体制转轨特殊阶段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给出一个全新的解释,在界定产能过剩概念基础上,借鉴相关文献,参照和修正Betancourt(1985)的模型,给出了衡量产能过剩的理论标准。文章最后就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能过剩 经济效应 成因解析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娜 孔祥利
我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局部性的和可控的,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西方供给经济理论解释中国产能过剩会得出对体制背景的谬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谬解、经济建设价值取向的谬解,使我们丧失公有资本调节经济的最大优势,割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关系,干扰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选择。遵循马克思《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要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能过剩在我国有着明显的体制转型的历史印记,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是产能过剩成为可能的起点,资本过度积累为产能过剩奠定了物质基础,流通环节的中断加剧了产能过剩,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比例的失调则是产能过剩形成的根本原因。化解产能过剩最可行、最有效的政策选择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政策选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国平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在总结关贸总协定40多年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实施WTO协定,促进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平稳地运作而进行的一次积极的尝试。本文分析了这一机制建立的背景、主要内容及运作特点。最后,作者提出了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对这一机制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林林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重点目标,与此同时,国外的某些商品却在我国内地大肆倾销,使得国内某些企业甚至全行业都濒临险境。建立、启动和完善我国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
WTO 反倾销 产业 预警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灵芝
文章在分析我国产能过剩特征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经济增长与产能利用之间的关系,认为两者之间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错配"特征,近几年来则开始趋于"收敛"。出现这种变化态势,政府的角色定位是重要影响因素,过度干预市场的产业政策机制本身存在缺陷,导致产能过剩矛盾加剧。因此,我国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力争通过有效的政策制度来实现"去产能",例如严格控制源头、创新方式方法、扩大贸易市场、实施差别政策、实施要素改革、明确退出机制等。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产业政策 反思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