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04)
- 2023(3382)
- 2022(2843)
- 2021(2694)
- 2020(2320)
- 2019(5226)
- 2018(5366)
- 2017(10419)
- 2016(6027)
- 2015(6888)
- 2014(6834)
- 2013(6826)
- 2012(6472)
- 2011(5903)
- 2010(6248)
- 2009(5790)
- 2008(6053)
- 2007(5980)
- 2006(5439)
- 2005(5061)
- 学科
- 济(25277)
- 经济(25166)
- 业(20222)
- 管理(19334)
- 企(16687)
- 企业(16687)
- 方法(9735)
- 中国(8769)
- 农(8629)
- 数学(7627)
- 数学方法(7483)
- 财(6137)
- 业经(5962)
- 制(5813)
- 农业(5616)
- 劳(5447)
- 理论(5437)
- 劳动(5429)
- 法(5069)
- 贸(4984)
- 贸易(4980)
- 策(4910)
- 易(4873)
- 学(4789)
- 教育(4484)
- 地方(4332)
- 银(4291)
- 银行(4284)
- 和(4094)
- 行(4085)
- 机构
- 大学(91821)
- 学院(91082)
- 济(36222)
- 经济(35343)
- 管理(32914)
- 研究(28741)
- 理学(27312)
- 理学院(26963)
- 管理学(26382)
- 管理学院(26178)
- 中国(22415)
- 京(19246)
- 财(18552)
- 科学(16181)
- 江(15101)
- 财经(14478)
- 所(14448)
- 范(14174)
- 师范(14099)
- 经(12857)
- 中心(12671)
- 研究所(12620)
- 北京(12343)
- 州(12191)
- 师范大学(11142)
- 农(11022)
- 经济学(10997)
- 财经大学(10412)
- 业大(10003)
- 院(9953)
- 基金
- 项目(50378)
- 研究(39549)
- 科学(39466)
- 基金(36009)
- 家(29903)
- 国家(29604)
- 科学基金(25318)
- 社会(25258)
- 社会科(23813)
- 社会科学(23805)
- 教育(19231)
- 省(19184)
- 基金项目(17952)
- 编号(17189)
- 划(16159)
- 成果(15842)
- 资助(15512)
- 自然(14853)
- 自然科(14496)
- 自然科学(14493)
- 自然科学基金(14230)
- 课题(12349)
- 部(11546)
- 重点(11092)
- 性(10744)
- 项目编号(10715)
- 教育部(10323)
- 发(10311)
- 年(10237)
- 人文(10116)
共检索到149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稳 勾一
作为世界上船员人数最多的国家,我国船员对世界航运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由于我国船员劳务市场缺乏相应规范,秩序混乱,船员权利往往无法得到相应的保护,船员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通过对国际立法趋势及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结合《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和《船员条例》的相关规定,详细阐述了《劳动合同法》对我国船员权利保障的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姚先国
本文对《劳动合同法》实施近三年的情况作了回顾总结,认为拥护者和反对者当初的预期均未得以实现,《劳动合同法》面临与《劳动法》一样被虚化的风险。而其根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合同法》某些规定与现实脱节,更在于《劳动合同法》权利调整所受到的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只有从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入手,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公民权利均等化,才有望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矛盾,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与体制基础。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利 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佑新 雷红
在强资本弱劳动的总体格局下,用人单位不愿意签订合同是劳动合同缺失的根本原因。虽然其他因素对劳动合同签订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它们并不足以构成决定性的力量。因此,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1)建立健全工会及相关制度,通过工人的联合来增强劳方的力量;(2)政府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察与惩处力度,增加其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成本;(3)加强农民职业技术、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相关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劳动合同的要求;(4)灵活处理劳动合同期限条款与中止条款以适应农民工的短期性与季节性特征;(5)进行相关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促使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董保华
《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裁员潮是立法思路缺陷的必然结果,需要对立法思路进行反思,有必要按照"雪中送炭"的思路对立法进行调整,以保护底层劳动者的利益为立法重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有必要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法。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立法思路 人力资源 裁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延园 宋皓杰 王甫希 谢鹏鑫 王畅 尹奎
本研究基于2007年与2012年中国职工状况调查,采用比率差异检验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不同文化程度、户籍身份与就业身份的职工群体在各项劳动权益保障上的差异变化。结果显示劳动合同法的制度力量推动了不同劳动者群体在某些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差异日益缩小,但在多数劳动权益状况上,差异现象依然显著。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权益 差异化 趋同 趋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莉 陈绍珍
《劳动合同法》从增加新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扩大适用范围、雇佣保护、稳定劳动关系、降低劳动者的维权成本等多个方面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了完善,为实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与利益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用工单位 劳动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平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劳动合同法》的修订需要将时代的背景与现实的需要作为整体语境中加以考虑,尤其是要将劳动者权益保障作为修订的重要着力点。应当在澄清《劳动合同法》本质的基础上对经济下行的劳动关系结构再定位,明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与立法原则,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解雇保护制度以及完善经济补偿制度等措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新常态下实现。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世诚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应当说,这部法是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成熟的劳动力市场、使企业和劳动者共同和谐发展为目标的一部法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6月29日表决通过了《劳动合同法》。这部备受关注的法律经历了向社会全文公布征求意见、四次审议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静
由于员工离职直接关系到员工与企业双方的利益,离职管理的不规范则极易引发劳动争议。本文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出发,归纳了员工主动离职与被动离职的两种形式,分析了员工离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阐述了员工离职管理的一般程序及在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合法防范员工主动离职的对策。
关键词:
员工离职管理 离职程序 防范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较《劳动法》更为详尽和具体,但是部分规定在立法中没有考虑到实施过程中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同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已经比较完善的做法背道而驰,这将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有待今后修订完善。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试用期 立法 缺陷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大卫 崔海英
《劳动合同法(草案)》涉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必须谨慎对待。但是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条款在立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对于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公告、知情权、试用期期限、约定服务期、合同终止的经济补偿等条款都值得商榷。本文从企业管理工作者的角度针对部分条款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立法 缺陷 分析 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雯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该法是继《劳动法》颁布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劳动法律,从该法实施的一年来看,它不仅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对我国劳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国良
何为劳动者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否属于《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的范围,不仅关系到当事人主体资格认定的问题,也关系到享有哪些实体权利义务,以及发生争议后通过何种渠道处理等。但我国的劳动就业统计相关指标与界定不能用于确定适用《劳动合同法》的劳动者,劳动立法也缺乏对适用对象的科学界定,导致了实践中对劳动者概念的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劳动者的内涵与边界界定进行统一规范,应尽可能从宽认定劳动者,加快劳动标准立法,并分层次、精细化地进行劳动法律规定的调整。
关键词:
劳动者 《劳动合同法》 适用范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连刚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7年6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施行。在《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笔者尝试从一名劳动争议仲裁工作者的视角解读总则部分内容对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影响和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