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13)
2023(3674)
2022(3298)
2021(3201)
2020(2672)
2019(6060)
2018(6094)
2017(11616)
2016(6540)
2015(7553)
2014(7551)
2013(7543)
2012(7390)
2011(6902)
2010(7251)
2009(6954)
2008(7490)
2007(7404)
2006(6703)
2005(6422)
作者
(20550)
(17440)
(16717)
(16088)
(11153)
(8457)
(7695)
(6636)
(6534)
(6519)
(5876)
(5863)
(5735)
(5710)
(5555)
(5195)
(5159)
(5030)
(5025)
(4951)
(4637)
(4289)
(4194)
(4003)
(3931)
(3912)
(3873)
(3866)
(3533)
(3402)
学科
(26739)
经济(26705)
管理(21368)
(20771)
(19193)
企业(19193)
方法(9730)
中国(7830)
(7786)
数学(6966)
理论(6833)
数学方法(6748)
(6686)
(6641)
(6501)
业经(6438)
(6269)
(5811)
(5525)
贸易(5519)
地方(5517)
(5250)
教育(5085)
(4835)
银行(4819)
(4788)
金融(4786)
(4754)
(4547)
技术(4455)
机构
大学(107332)
学院(104119)
(37554)
经济(36542)
研究(36481)
管理(36035)
理学(29637)
理学院(29242)
管理学(28528)
中国(28517)
管理学院(28307)
(23747)
科学(22322)
(20040)
(19578)
(17812)
研究所(17226)
(16673)
师范(16547)
中心(15950)
北京(15518)
财经(15354)
(14970)
(14762)
(13574)
师范大学(13160)
业大(12571)
(12501)
(11505)
农业(11498)
基金
项目(56315)
科学(43308)
研究(42669)
基金(39512)
(34160)
国家(33799)
科学基金(28032)
社会(25387)
社会科(23909)
社会科学(23899)
(21193)
教育(20433)
基金项目(19806)
编号(18554)
(18531)
成果(17801)
自然(17671)
自然科(17285)
自然科学(17281)
资助(17129)
自然科学基金(16991)
课题(13258)
重点(12764)
(12515)
项目编号(11893)
(11759)
(11471)
(11122)
(10861)
教育部(10822)
期刊
(50821)
经济(50821)
研究(34985)
中国(23895)
学报(18274)
(17117)
教育(16683)
管理(16315)
科学(15669)
(14363)
大学(13707)
学学(12019)
(11611)
金融(11611)
图书(11357)
农业(9395)
财经(9260)
技术(9166)
书馆(8940)
图书馆(8940)
(8001)
业经(7244)
经济研究(6913)
(6689)
(6556)
论坛(6556)
问题(6345)
国际(6036)
(5686)
理论(5268)
共检索到177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乜小红  
《俄藏敦煌文献》中有两件买卖契券,经学者们的初步研究,属十六国前秦建元年间的买婢券与买田券,出土于吐鲁番,反映了高昌郡地区买卖交易的活跃。两券属最早的纸质买卖券,比之于汉代简牍上的买卖券,不仅发生了由简牍到纸质的变化;而且在内容上新出现了预防性文言,还出现悔约受罚条款,且强调私约性质,这标志着中国早期买卖券向中古演化的过渡,它开创了北朝、高昌国买卖券契的新型态,颇具时代特色。本文还对买卖券契中的"质剂"、"傅别"、"合同"、"右契"、"沽半"等概念作了论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郝二旭  
"驮"作为敦煌文献中常见的一个计量用词,与传统量制单位的换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在对敦煌地区的面粉加工业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敦煌P.T.1088号等文书中"罗麦"一词的含义,进而对"驮"与传统量制单位"石"、"斗"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得出了1驮=1石=10斗(汉制)的结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倪怡中  
敦煌石室藏书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它出土面世的情况,以及它的主要内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涌泉  徐键  
随着滨田德海旧藏敦煌遗书专场拍卖会的举行以及《滨田德海蒐藏敦煌遗书》的出版,这批隐藏了半个多世纪的敦煌遗书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文指出其中的伍伦36号《瑜伽师地论》残卷、伍伦1号《妙法莲华经》残卷可以分别与北敦14734号、杏雨书屋藏羽538号残卷缀合,乃同一写卷所撕裂,从而纠正了残卷定名及其性质判断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而对滨田藏卷的真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潘德利  王文风  
敦煌文献的发现,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骄傲,同时也带给中华民族被历劫无奈的悲哀。针对敦煌文献的发现及流失原因进行论述,重点揭示敦煌文献在海外各国的分布以及敦煌文献的再生性回归情况,记录敦煌文献的发现、流失与回归的艰辛历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乜小红  
敦煌唐五代及宋初一批农业雇工契,是雇主与被雇人双方基于彼此需求、平等自愿订立的约定,其雇佣关系是一种平等的价值交换关系。契约中的各项预防性条款,只作用于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不构成对被雇人的人身束缚和依附。雇契中所给的报酬是可观的,雇主基本上没有占有劳作者的自用价值,对佣作者所创造剩余价值的占有也有限。雇与佣在此实际上是劳动力盈与缺之间的一种调节,反映出一种互助、互惠关系。它是中世纪时期比较先进的一种雇佣关系。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谷更有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不少反映唐代乡村社会状况的资料。本文依据目前已刊布的敦煌文献和吐鲁番出土的户籍、契约文书和书信,特别关注了均田制下村民社会的经济状况、村民生活中的经济活动和村民社会构成的贫富分化,以期通过援引文书中记载的人及其日常经济活动,更加直接地反映长时段内唐代村民经济身份变迁的事实和过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赵元章  
微观的藏书布局,就是图书馆藏书的划分或书库的划分。藏书布局是否科学,将直接关系着藏书能否被充分地利用,能否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关系到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高低和图书馆社会效益的好坏。文章探讨了传统藏书布局、三线典藏制布局和阅览室三线藏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倩  
(1)其妻掩闭门庭,隔墙遥应,不相容纳。(《伍子胥变文》) 《校注》:原卷作“内”,即“纳”之俗字。(P.56) 今按:“内”当为“纳”之古字。《论语·尧曰》“出内之吝”陆德明释文:“内,今作纳。”《集韵·合韵》: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祥伟  
敦煌写本中存有大量便物历类文献,这类文献的起源与佛教的救济借贷无关,而是与政府的救济借贷密不可分。从相关简牍资料可知,早在先秦时期,便物历类文献就已经伴随着政府的各类借贷活动而产生了,只不过当时还没有用“便”字作为借贷符号,也没有用“历”来命名此类文献,故当时没有“便物历”之类的名称而已。便物历与契约在功能和性质方面密切相关,那种有画押、见人或口承人而发挥借贷契约作用的便物历是契约的简化形式,双方都具有会计凭据和法律证明等方面的功能,故双方的性质也是统一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金花  
唐五代敦煌绿洲形成以甘泉水为水源的灌溉系统,灌渠分布在敦煌四周,形成四个主要的灌溉区域。唐代前期均田制下,一切力役的征发均以"丁身"为准。敦煌有上百条灌渠,五所重要的斗门,都设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维修管理。随着两税法的实行,征发人力不再以"丁身"为准,而以"土地资产"为宗。唐后期五代,敦煌地区渠河徭役演变为地亩税的重要内容,担任渠河口作的人员称为"渠人",按渠道组织起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思佳  
近几年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飞速发展。其中,博物馆文创成为中国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文创起步较晚等原因,大部分博物馆在文创方面发展还不全面,存在大同小异的现象。文章将选取敦煌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创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典型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志文  
地方财政支出是吐蕃统治敦煌时期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出土古藏文支出帐的分析,吐蕃统治时期地方财政支出存在两种管理规制与三层管理体系;吐蕃王室对佛教的重视,一方面保证了地方寺庙开支,另一方面强化了对地方寺庙财产的控制。地方财政支出侧重地方行政、军费、宗教费用三项。对比汉、藏文书发现,吐蕃统治时期地方的财政支出核算周期与会计方式与陷蕃前存在较强的连续性,但也有其独特之处,处于会计发展的过渡时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招国  王雪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是《大乘百法明门论》的注释书之一,由唐代河西僧人昙旷所撰。根据普查,在敦煌遗书中,此书现存有76号,大部分为残片。本文通过对这些残卷的内容、裂痕、行款、笔迹、书风、纸张等方面的分析,发现其中有38号残卷可以直接缀合,或间接缀合,共可分为13组。这一缀合工作,为今后整理和研究《开宗义记》奠定了前期的资料性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