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9)
- 2023(11773)
- 2022(9822)
- 2021(8865)
- 2020(7874)
- 2019(18106)
- 2018(17997)
- 2017(35292)
- 2016(19217)
- 2015(21766)
- 2014(21587)
- 2013(21935)
- 2012(20446)
- 2011(18236)
- 2010(18216)
- 2009(17310)
- 2008(17608)
- 2007(15946)
- 2006(13737)
- 2005(12306)
- 学科
- 济(91189)
- 经济(91089)
- 业(84354)
- 企(75041)
- 企业(75041)
- 管理(69048)
- 方法(45456)
- 数学(37115)
- 数学方法(36874)
- 农(29466)
- 财(29147)
- 业经(27824)
- 务(21959)
- 财务(21935)
- 财务管理(21899)
- 农业(21168)
- 企业财务(20760)
- 中国(18739)
- 技术(17506)
- 地方(17032)
- 制(16640)
- 和(15869)
- 贸(15866)
- 贸易(15861)
- 易(15346)
- 理论(14625)
- 划(14409)
- 策(13838)
- 学(13441)
- 体(12463)
- 机构
- 学院(286235)
- 大学(281684)
- 济(121326)
- 经济(118997)
- 管理(115935)
- 理学(100075)
- 理学院(99092)
- 管理学(97805)
- 管理学院(97274)
- 研究(88198)
- 中国(70010)
- 京(58284)
- 财(56666)
- 科学(53501)
- 农(52295)
- 财经(45540)
- 所(44478)
- 江(44053)
- 业大(43223)
- 中心(42139)
- 农业(41532)
- 经(41218)
- 研究所(40030)
- 经济学(36992)
- 北京(36027)
- 州(34788)
- 经济学院(33882)
- 财经大学(33406)
- 范(33381)
- 师范(33053)
- 基金
- 项目(186754)
- 科学(147882)
- 基金(136583)
- 研究(136310)
- 家(117842)
- 国家(116774)
- 科学基金(101622)
- 社会(87483)
- 社会科(82959)
- 社会科学(82936)
- 省(74417)
- 基金项目(73374)
- 自然(66233)
- 自然科(64693)
- 自然科学(64675)
- 自然科学基金(63595)
- 教育(61926)
- 划(61234)
- 资助(55559)
- 编号(54900)
- 成果(42917)
- 部(41822)
- 创(41456)
- 重点(41302)
- 业(40518)
- 发(40468)
- 创新(38021)
- 课题(36904)
- 科研(36198)
- 教育部(35919)
- 期刊
- 济(134570)
- 经济(134570)
- 研究(79706)
- 中国(49358)
- 财(48315)
- 农(47952)
- 管理(43650)
- 学报(41410)
- 科学(39435)
- 农业(32567)
- 大学(31310)
- 学学(29843)
- 技术(26005)
- 融(25920)
- 金融(25920)
- 业经(24256)
- 财经(23239)
- 教育(21477)
- 经济研究(20466)
- 业(20436)
- 经(19964)
- 问题(18620)
- 技术经济(17213)
- 财会(14882)
- 贸(14282)
- 商业(14278)
- 现代(14228)
- 统计(13663)
- 版(13448)
- 世界(13305)
共检索到415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勇 杨露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以内蒙古33个牧业旗草畜平衡状况为例,建立了可食饲草储量模型、适宜载畜量估算模型和畜禽载畜量预警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载畜量超载率。通过主要加入畜禽利用率、标准干草折算系数、草地利用率等参数弥补现有模型的不足。最后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载畜量 草畜平衡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文胜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牧户人力资本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争平 苗宗义 史培军
农牧交错带的畜牧业在国家的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十分重要,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对科技的需求强烈,应加强开展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高芬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修长柏
草原畜牧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草原退化严重、自然灾害更加频繁、家畜个体重量减轻、牧民收入增加较慢和牧区社会发展缓慢等。因此 ,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 ,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政府在资金、法律、政策和制度上的保证对实现牧区发展目标非常重要。
关键词:
牧区 草原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照 郭健
基于对草原生态系统和牧业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胁迫、动态演进关系的认识,采用熵权法对2009—2011年我国五大牧区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的草原生态安全和畜牧业发展做出定量的综合评价。建立耦合度模型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和畜牧业经济系统的关系进行动态平衡分析。结果表明:1997年以前"草畜"协调发展,而后人类活动以内蒙古政府的"围封禁牧"政策为表现形式,使耦合系统从1998年的极限发展阶段越过下一阶段,直接进入低级共生阶段;之后从2008年至今,由于政策的调整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草畜"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进入再生阶段。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秀芬 白可喻
畜牧业作为内蒙古的优势产业 ,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应该走畜牧业产业化的道路。本文从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出发 ,针对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推动畜牧业产业化、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恩和 阿拉坦格日乐
新中国成立以来草原传统畜牧业经济一直寻求新的转型方式,但至今传统游牧经济体系的内部机制还没有被更高一级的自我发展方式所替代。反而,外在原因(如矿产开发)的影响下草原畜牧业可继续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现代草原畜牧业走出"困惑"的对策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强 张涛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动态时空演变,测度区域间公平性,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低碳、绿色、现代化转型。[方法]基于2000一2021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计算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量,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与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碳排放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最后从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两个维度运用洛伦兹曲线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的公平性情况。[结果](1)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核密度曲线表明各盟市碳排放由集中向分散演化,区域间差异性加强。(2)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盟市间区域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呼和浩特市减碳效果最为突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碳排放涨幅最为明显。(3)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4,生产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2,均超过了0.4的警戒线,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低。从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对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分类结果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属于“高一高”型;兴安盟属于“低一高”型;锡林郭勒盟属于“高一低”型;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属于“低一低”型。[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畜牧业碳减排的相关政策;优化饲料配比与管理方式;建立畜牧业低碳示范园区;建立畜牧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方式来促进畜牧业低碳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动态演变 公平性 内蒙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贺贺 祁晓慧 乔光华 蔡祺
[目的]在宏观政策、行业动向、发展路径和市场环境等均发生全新转变的情境下,分析农牧交错带农牧业生产的演替规律,合理规划农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成为关乎农牧交错地带实施乡村振兴成败的重要环节。[方法]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化德县为研究对象,利用SWOT分析方法,梳理农牧业资源配比优劣,外部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农牧产业发展提供分析思路。[结果]突出绿色和健康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态化、集约化、链条化、智慧化、品牌化和融合化为原则,打造现代种植业产业链和现代养殖业产业链,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服务产业链,形成现代健康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结合本地资源环境基础和“三区三线”约束,打造“两轴”“五区”和“多极”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结论]通过对化德县农牧产业的发展规划研究,明确农牧交错地区农牧业发展应走现代产业要素集聚、产业融合与循环农牧业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采取以城关镇为中心,现代农牧业融合区为外围圈层,农牧业专业化增长极点状相间分布,产业发展要素集聚程度向外围递减的“类杜能圈”空间结构,为北方农牧交错地区县域农牧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银鹏 季劲钧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熏内蒙古草地在过去50年里产生大面积的退化沙化。论文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穴AVIM雪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区域评估模型AVIMia。该模式包括陆面物理过程、植被生长过程和草地利用模式,用来评估放牧利用和气候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和载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地区域生产力剧烈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密切相关,而与温度没有明显相关关系。模式估计内蒙古草地总的地上生产力为771.7×108kg/a,可食地上生物量为498.1×108kg/a,典型草原和草甸草原占了大部分的生产力。据此推算的内蒙古地区总的载畜量为45.51×106羊单位,与1997年实际载畜量比较,超载100%。因而...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草地生产力 模型 载畜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倩 王士权 李秉龙
为了解畜牧业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生产的调研数据,对养羊户精饲料采购和活羊出售环节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养羊户外购精饲料主要为满足数量需求,同时受到资金、配比饲料能力、生产惯性和外部服务环境的影响;养羊户选择大型饲料企业合作社购买精饲料,一定程度上为满足质量需求,并受到交易费用和家庭特征的影响;养羊户活羊销售渠道选择受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交易费用的影响,且加入合作社对不同种类活羊的纵向协作影响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加大贴息贷款与服务水平,对养殖户饲料使用进行技术培训,饲料企业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鼓励规模经营等路径以提高畜牧业纵向协作效率。
关键词:
畜牧业 纵向协作 影响因素 养羊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达丽 田新茹
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近中国国土面积的八分之一,横跨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高平原为主,有68万平方公里的可利用开然草场,18.7万平方公里森林,是中国北部的天然生态屏障,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畜牧业在这里有着独特的优势,是自治区的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包利民 杜富林 原英
近年来 ,内蒙草地退化严重 ,直接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也对内蒙经济及广大牧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探讨今后内蒙草原畜牧业的经营方式 ,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草原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经营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笑春 陈智 刘敏 叶立国 董华 张君 聂馥玲
目前 ,内蒙古草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且总体上呈不断恶化的态势。这种状况的持续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总体发展 ,同时也威胁着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其内在的深层次的根源就在于包括生态意识在内的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本文针对锡林郭勒退化草地现状与历史的分析 ,揭示了其中的文化特征与哲学内涵 ,并且指出生态意识的确立和生态文化的形成对于保护草地、建设草地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蒙古族 生态意识 草地畜牧业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民族地区现代农牧业发展评价研究——以内蒙古为例
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近20年来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化管理浅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牧业大省(区)农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研究——基于内蒙古的实证分析
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以内蒙古四子王旗查干补力格苏木为例
农牧交错区农户作物选择机制研究——以内蒙古太仆寺旗为例
牧区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
粮农综合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种植业农户为例
农户意愿灌溉水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为例
分项收入不均等与城乡贫困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