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0)
- 2023(16157)
- 2022(13361)
- 2021(12072)
- 2020(10160)
- 2019(23202)
- 2018(22505)
- 2017(43434)
- 2016(23910)
- 2015(26452)
- 2014(26691)
- 2013(26656)
- 2012(25187)
- 2011(22690)
- 2010(23164)
- 2009(21569)
- 2008(21944)
- 2007(20048)
- 2006(17641)
- 2005(16451)
- 学科
- 济(112982)
- 经济(112863)
- 业(91008)
- 管理(79612)
- 企(79352)
- 企业(79352)
- 方法(46204)
- 数学(36978)
- 数学方法(36665)
- 农(33850)
- 业经(32203)
- 财(32089)
- 中国(30236)
- 地方(27655)
- 农业(24177)
- 务(22886)
- 财务(22853)
- 财务管理(22815)
- 企业财务(21690)
- 制(21469)
- 技术(20575)
- 学(19890)
- 贸(19370)
- 贸易(19354)
- 和(19273)
- 易(18726)
- 理论(17805)
- 银(17090)
- 银行(17058)
- 融(16760)
- 机构
- 学院(353999)
- 大学(349179)
- 济(149623)
- 经济(146604)
- 管理(136147)
- 研究(121924)
- 理学(116100)
- 理学院(114749)
- 管理学(113038)
- 管理学院(112363)
- 中国(94159)
- 科学(74731)
- 京(74643)
- 财(69594)
- 农(65456)
- 所(63403)
- 研究所(57077)
- 江(56270)
- 中心(55853)
- 财经(54809)
- 业大(52771)
- 农业(51486)
- 经(49597)
- 北京(47190)
- 范(45595)
- 经济学(45466)
- 师范(45142)
- 州(44538)
- 院(43676)
- 经济学院(41160)
- 基金
- 项目(228111)
- 科学(180652)
- 研究(166447)
- 基金(165076)
- 家(143948)
- 国家(142654)
- 科学基金(122631)
- 社会(106712)
- 社会科(101254)
- 社会科学(101228)
- 省(91335)
- 基金项目(87232)
- 自然(78803)
- 自然科(76972)
- 自然科学(76949)
- 划(75726)
- 自然科学基金(75642)
- 教育(75511)
- 资助(67018)
- 编号(66747)
- 发(54147)
- 成果(53575)
- 重点(51950)
- 部(50231)
- 创(49635)
- 课题(46676)
- 业(46117)
- 创新(45773)
- 国家社会(44099)
- 科研(43618)
- 期刊
- 济(173489)
- 经济(173489)
- 研究(104546)
- 中国(72953)
- 农(60870)
- 财(56941)
- 学报(54075)
- 管理(53513)
- 科学(51493)
- 农业(41530)
- 大学(40570)
- 学学(38473)
- 教育(36417)
- 融(34868)
- 金融(34868)
- 技术(32130)
- 业经(30523)
- 财经(27645)
- 经济研究(26964)
- 业(24559)
- 经(23859)
- 问题(22978)
- 技术经济(20210)
- 贸(17911)
- 商业(17535)
- 统计(16872)
- 世界(16738)
- 现代(16724)
- 版(16594)
- 科技(16163)
共检索到540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姬一帆 何泽军 徐涛
[目的]测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明确其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状况,对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文章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2009—2020年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西藏)面板数据测度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运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和收敛性。[结果](1) 2009—2020年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指数由0.354上升到0.416。(2)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区域内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逐渐扩大。(3)各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α收敛演变,同时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趋势,落后省域对领先省域的追赶趋势明显。(4)全国及各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政府投资、饲料资源显著正相关,牧区发展水平还与产业结构相关,城郊农牧结合区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科技发展正相关。[结论]建议加强畜禽养殖绿色技术创新、因地制宜采取行动、优化政策环境以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熊学振 熊慧 马晓萍 孙雨萌 杨春
[目的]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秩序、保民生的现实需要,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开展测度分析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方法]本文依据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构建涵盖绿色循环发展、供给提质增效、经营管理优化3个维度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9年全国及31省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9.20%,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空间上呈现自西向东发展水平依次提高的格局;全国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总体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内差距扩大态势明显、东部与西部两地区间差距最大,地区内差距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单极化趋向逐步凸显,从长期看三大区域均存在发展差距扩大的倾向,但呈现中东部趋向多极化、西部趋向单极化的变化态势。[结论]发展畜牧业应当坚持生产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因地制宜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型体系,积极发挥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探索种养结合、草牧一体的现代畜牧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王欣
分析梳理了当下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并借助2006—2019年畜牧业R&D投入与科技奖励成果进一步呈现了相应的研发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畜牧业科技成果总量呈现平稳态势,主要类型成果数量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高校和农业科学院等机构是畜牧业科技成果研发主体,R&D投入与其产值不适配。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瓶颈,提出需从加大畜牧业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畜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和信息技术的联动发展、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等4个方面助力推进畜牧业科技优化,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技术瓶颈 技术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研
文章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为依据,通过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文本分析建立政府治理效能指数,将其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差异来源进行分解,并进行收敛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发展态势良好,但各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对于全国及东部地区来讲,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差异,而中西部地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生态文明差异;全样本及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收敛,中部地区在某种程度上存在α收敛,西部地区仅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兰勇 姚屹浓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2004~2012年间我国不同区域4种养殖模式下生猪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借以反应我国畜牧业生产效率现状,并提出相关改进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养殖模式下生猪养殖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呈现一定程度的正向增长,其中散养生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是技术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生猪生产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北地区生猪养殖优势日益凸显,西部地区优势地位逐步弱化。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未来要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需加强畜牧业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因地制宜调整畜种结构和规模、提高畜牧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及完善畜产品价格监测体...
关键词:
畜牧业 生产效率 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任智慧 刘俊盈
我国现代畜牧业转型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安全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和环境保护。制定畜牧产业发展政策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使政策回归到实现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上来。然而一些地区所制定的畜牧业发展政策在顺应经济学规律和畜种生物学规律、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公共财政投向、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还存在与客观实际相矛盾的诸多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决策、合理使用公共财政资金,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海 顾培亮 陈卫东
指出了我国农村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途径。首先从农村基础设施、人口素质、就业和产出、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及风险等方面阐述了农村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其次利用公共地博弈模型对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阐明政府在畜牧业发展中应发挥适度的引导和组织作用,最后针对畜牧业现状提出加快其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 博弈论 公共地悲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畅 桂亚婷 韩爱华
文章构建了中国城市民生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12—2021年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民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空间收敛模型考察民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空间相关性和收敛特征。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三大地区样本城市的民生高质量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市民生高质量发展差异主要贡献来源为地区内差异,东部、西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最大,并且东部地区城市之间的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城市;各地区城市之间的民生高质量发展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特征,且都具有显著的空间收敛态势;劳动收入要素是影响全国及各地区民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民生高质量发展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雷 杜祥 王刚毅
为探究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现阶段畜牧业转型的攻坚要点及保障政策,首先从畜牧业发展历程和外部突发事件冲击的视角,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为能够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优质安全畜产品需求的畜牧业发展动力结构、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和发展结果。在此基础上,阐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容应包含发展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随后结合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对照高质量发展内涵与内容,提出现阶段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攻坚要点,包括推动创新驱动改革、加大科技赋能、倡导绿色发展、促进制度创新、改善畜产品供给结构等方面。最后提出助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政策,包括处理好畜牧业政府部门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创新政策工具、因事施策、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建立畜牧业政策纠偏与容错机制等方面。
关键词:
畜牧业 高质量发展 攻坚要点 政策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瑞 王琴梅
文章在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围绕数字物流创新安全、结构优化、绿色高效、开放合作和环境共享五个维度梳理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省级层面数据,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法和空间收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结果表明:(1)我国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东部发展水平最高,且拉动全国平均水平上升,西部最低,东北和中部次之。(2)就地区差异来看,区域内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西部>东北>中部;区域间差异表现为东部与其他地区差异一直较大,西部与其他地区差异逐年拉大;总体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3)就空间收敛性来看,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结果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趋向稳态。
关键词:
数字物流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空间收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国刚 杨春 王明利
对产业发展水平和地域分异特征的把握是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做出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科学依据。构建现代畜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省域畜牧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揭示其地域分异特征及类型区。结果表明: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出从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畜牧产业地域分工逐步显现,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物质装备水平低,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数量少,饲料工业和种畜禽业支撑能力弱,科技人员配备不足,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短板;中国现代畜牧业发展水平可划分为六大类型区,各类型区应根据"区情、畜情"从不同的侧重点制定现阶段及未来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提升养殖场标准化水平;引导建立多渠道、多主体的科技推广机制,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扶持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和组织化程度;科学确定养殖区域布局规划,因地制宜指导各地畜牧业合理适度发展。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空间分异 规模化 分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孝新 孙自敏 刘戒骄
全面认识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的空间特性,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本文从新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测度2003—2018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其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小及其来源,并采用多种收敛方法考察其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在波动中呈总体上升趋势;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差异在波动中呈总体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交替成为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备典型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分区域和分时期的收敛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因此为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缩小区域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农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并通过“追赶效应”和“以高带低”拉动机制,推动粮食主产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跨区域协同提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泓钢 郑家喜 陈池波 卫增
[目的]补短板、强弱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方法]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系统阐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上游(良种繁育、饲料生产)、中游(医疗服务、养殖体系)、下游(物流运输、畜禽产品加工)、资源化利用(氮养分贡献率、磷养分贡献率、钾养分贡献率)4个维度26个指标的畜牧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至2019年湖北省各市(州、区)数据分析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同时测度了产业链视角下两两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湖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化特征,各产业间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中游—下游”系统间协调度最低,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各市(州、区)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结论]应重点建全湖北省畜牧业产业链,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向上游的育种、饲料延伸,向下游的加工后延,同时结合种养环节,构建生产、加工、环保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