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81)
- 2023(19856)
- 2022(16968)
- 2021(15754)
- 2020(13506)
- 2019(31154)
- 2018(30958)
- 2017(60134)
- 2016(32640)
- 2015(36752)
- 2014(36660)
- 2013(36327)
- 2012(33254)
- 2011(29842)
- 2010(29894)
- 2009(27827)
- 2008(27738)
- 2007(24790)
- 2006(21289)
- 2005(18844)
- 学科
- 济(135497)
- 经济(135346)
- 业(110337)
- 管理(103797)
- 企(96142)
- 企业(96142)
- 方法(66341)
- 数学(55794)
- 数学方法(54944)
- 农(39660)
- 财(39051)
- 业经(35666)
- 中国(32054)
- 学(27672)
- 务(27569)
- 财务(27477)
- 财务管理(27430)
- 农业(27274)
- 企业财务(26020)
- 制(25050)
- 理论(24856)
- 地方(24663)
- 贸(24013)
- 贸易(24005)
- 技术(23625)
- 易(23306)
- 和(22639)
- 划(20248)
- 环境(19593)
- 银(19371)
- 机构
- 学院(473678)
- 大学(470547)
- 管理(189110)
- 济(187836)
- 经济(183827)
- 理学(164180)
- 理学院(162403)
- 管理学(159251)
- 管理学院(158404)
- 研究(150757)
- 中国(113852)
- 京(99257)
- 科学(96156)
- 财(86693)
- 农(82007)
- 所(76529)
- 业大(73053)
- 财经(70135)
- 研究所(69795)
- 江(69719)
- 中心(69487)
- 农业(64699)
- 经(63707)
- 北京(62037)
- 范(59800)
- 师范(59194)
- 经济学(56370)
- 州(56195)
- 院(54654)
- 财经大学(52059)
- 基金
- 项目(321390)
- 科学(252836)
- 基金(233612)
- 研究(231073)
- 家(204005)
- 国家(202291)
- 科学基金(174653)
- 社会(144767)
- 社会科(137218)
- 社会科学(137182)
- 省(126626)
- 基金项目(123581)
- 自然(116185)
- 自然科(113541)
- 自然科学(113510)
- 自然科学基金(111492)
- 教育(107169)
- 划(105850)
- 资助(97547)
- 编号(94148)
- 成果(75009)
- 重点(71674)
- 部(70522)
- 发(67610)
- 创(67559)
- 课题(64214)
- 创新(62732)
- 科研(62132)
- 教育部(60273)
- 大学(59922)
- 期刊
- 济(202281)
- 经济(202281)
- 研究(131620)
- 中国(83360)
- 学报(75736)
- 农(74567)
- 管理(70605)
- 科学(69650)
- 财(69404)
- 大学(57306)
- 学学(54367)
- 农业(51346)
- 教育(48014)
- 技术(43466)
- 融(38027)
- 金融(38027)
- 业经(35499)
- 财经(34189)
- 经济研究(31950)
- 经(29319)
- 业(28988)
- 问题(26568)
- 技术经济(25043)
- 统计(23571)
- 版(22945)
- 科技(22130)
- 商业(21891)
- 策(21789)
- 图书(21597)
- 现代(21504)
共检索到67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彦 杨春
[目的]畜牧业适度规模是否存在阈值?为探究规模化养殖对畜牧业技术效率提升的具体作用路径以及规模化阈值存在性,分别分析区域畜牧优势、门槛值以及时期对规模化养殖提升效应的具体影响。[方法]本文使用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依次使用调节效应、门槛效应以及一阶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规模化对中国畜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与作用。[结果]研究发现:第一,规模化养殖对畜牧业技术效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效应;第二,规模化养殖对畜牧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效应受地区畜牧优势影响;第三,规模化对畜牧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效应存在门槛值(68.8%),提升效应曲线为倒U型,且大、中、小规模化养殖均有相应的门槛值;第四,规模化养殖对畜牧业技术效率的进步存在学习效应。[结论]中国畜牧业技术效率受规模化程度影响显著,且该影响受不同区域畜牧优势影响,且存在一定的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营刚 海梅红
[目的]测算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并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渠道路径。[方法]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畜牧业产业集聚水平,构建畜牧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模型,结合调节模型、中介模型来检验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并使用工具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畜牧业产业集聚具有门槛效应,只有超过门槛值之后,畜牧业产业集聚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在畜牧业要素禀赋多的地区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要素禀赋具有调节作用,畜牧业子产业具有中介效应。内蒙古、吉林、湖北与新疆4省区位于产业集聚U型曲线右侧,畜牧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明显;辽宁、湖南、海南、西藏、云南、贵州6省区刚过畜牧业产业门槛,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初步呈现;广西、四川、河南和安徽4省处于U型曲线左侧,需调整或改变他们的产业结构;江西、河北、青海、黑龙江的畜牧业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有倒U型作用,且这4个省区畜牧业产业集聚度已超过最优点,需注意规模不经济问题。[结论]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畜牧业要素禀赋与产业集聚情况,采用对应的产业政策,推动畜牧业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立中
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提高牧户经营收益的同时,有利于转变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利于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本文在充分考虑草原区人口、草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基础上,探索了实现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结合适度规模经营关键环节,提出了发展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中 潘建伟 陈建成
本文基于我国温性草原区牧户家计调查数据,通过家畜饲养成本与效益核算,运用边际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草原类型区家畜饲养的经济规模。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草原类型区户均占用草原面积、草地承载力、市场需求等限制因子,分别确定了温性草甸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荒漠草原区牧户绵羊、山羊或肉牛的适度饲养规模以及草地的适度经营规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LMDI指数 脱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旭峰 杨小东 冉启英
基于碳排放视角,探索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为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测算2000—2018年间中国30个省份畜牧业碳排放量,利用LMDI分解指数考查畜牧业碳排放的原因,并利用Tapio弹性分析中国畜牧业碳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LMDI分解结果显示,2000—2018年中国大部分省份的畜牧业碳排放实现减排,畜牧业碳生产率变化(ΔEI)、第一产业占比变化(ΔIS)、乡村人口变化(ΔRP)是畜牧业碳减排的主要原因,农业产业结构变化(ΔAI)、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ΔEL)、城镇化水平变化(ΔUR)是畜牧业碳排放的主要增加因素。Tapio弹性分析表明,全国和农区整体上呈现从弱脱钩到强脱钩变化,而牧区和农牧交错区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中国畜牧业碳排放总体波动较大,区域异质性明显;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变化、城镇化水平变化是未来畜牧业碳减排的重要方向;牧区和农牧交错区碳减排压力较大,仍然处于弱脱钩状态;畜禽品种结构对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畜牧业 碳排放 LMDI指数 脱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瑶 尚杰
畜牧业已成为全球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同时,畜禽粪便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本文在测算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基于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情况,并借助LMDI模型对影响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畜牧业CH4和N2O排放量分别由2001年的1 068.40万t和39.37万t变化到2011年的1 041.81万t和40.87万t,肠道发酵是CH4排放的最大贡献者,而粪便管理则是N2O排放的重要诱因;在肠道发酵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牛,其次是山羊和绵羊,最少的是兔子,在粪便管理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猪,最少的是骆驼...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继东
河南省是全国畜牧大省,培育发展畜牧产业、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对河南省实现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提升畜牧产业效益的同时,基本形成了"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本文在借鉴这3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实际,提出发展河南省畜牧业的认识与思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许荣 肖海峰
为推进我国草原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本研究以绒毛用羊为例,基于内蒙古、甘肃、新疆、辽宁、河北和四川6省371户绒毛用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分别从规模报酬、产出水平和生产成本3个方面研究了草原畜牧业适度经营规模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政府技术培训情况及禁牧政策实施情况下,现阶段调研地区绒毛用羊生产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现象,较大规模农牧户生产存在规模经济,为适度的绒毛用羊经营规模。此外,技术培训有助于农牧户生产产出和利润的增加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禁牧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从而对其生产利润具有负向影响。因此,应适当扩大草原畜牧业养殖规模,增加技术培训次数,开发饲料饲草资源,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俊能 许振成 杨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但是畜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同时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倒U型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模化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了解决问题根本出路。然而,畜牧业发展水平受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制约,过快、过急或"一刀切"地推进规模化养殖,我国将有可能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与严重的生产风险。我国畜牧业的规模发展模式应在空间上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在时间上保持"适度演进"趋势,通过建立优势产品、优势产区、生态养殖模式,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体制,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稳妥过渡。
关键词:
畜牧业 规模化养殖 发展模式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振 高雅罕 靳乐山
为探究牧户生计资本对其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的响应及作用机制,以牧户为基准视角,使用2020年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草原644份牧户调研数据,并通过构建“生计资本—风险感知—生计风险”理论分析框架,运用Tobit模型、工具变量、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风险感知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牧户生计资本对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户生计资本能够有效缓解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冲击,具体表现为牧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对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牧户风险感知对降低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具有显著积极作用。3)牧户风险感知在生计资本对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重为13.82%。鉴于此,要减少牧户的畜牧业冻害生计风险,应从完善牧户生计资本结构、提高牧户风险感知水平两方面入手,增强牧户生计韧性,推动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小莉 李永林
泰州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狠抓畜牧业发展的机遇,从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等多方面规范畜牧业规模养殖的发展。文章利用2006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泰州地区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特征有产值稳步提升、比重呈"倒U"型、养殖户数及规模趋于稳定、养殖结构不断优化等,并结合各阶段实际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运用经济学中蛛网理论、需求、供给、成本、弹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形成当前泰州市畜牧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畜牧业 规模养殖 产值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翠珍 胡娜
随着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进程加快,规模化生产布局议题越来越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运用区域产业布局理论为研究畜牧业规模养殖区域变动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说明了自然禀赋、比较收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和政府政策等影响规模养殖区域变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肉羊为例,结合中国肉羊规模养殖区域变动事实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演示。认为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正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 区域变动 影响因素 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高仁
西夏系由游牧的党项民族所建立的多民族政权。畜牧业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仅广大的民众仰之为衣食所需,产出的马、驼等驮畜又系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关乎国计民生。同时,游牧生产方式还对其社会政
关键词:
畜牧业 生产方式 畜牧经济 载畜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法竹 高昂
基于黑龙江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对黑龙江省畜牧业进行产业波及效应分析,确定黑龙江省畜牧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揭示黑龙江省畜牧业的产业特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在6个农业部门里属于中偏上,具体到畜牧业与农业的关系就是畜牧业的影响力大于农业(种植业),而感应度小于农业(种植业);黑龙江省畜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特点,但它在增加就业方面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畜牧业 产业波及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