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26)
2023(16536)
2022(13899)
2021(12452)
2020(10827)
2019(24400)
2018(23858)
2017(45443)
2016(25364)
2015(28244)
2014(27747)
2013(27545)
2012(25629)
2011(22954)
2010(23261)
2009(21770)
2008(22284)
2007(20091)
2006(17506)
2005(15749)
作者
(77210)
(64875)
(64762)
(61313)
(41293)
(31315)
(29227)
(25402)
(24396)
(23170)
(22273)
(21822)
(20637)
(20626)
(20529)
(19929)
(19798)
(19175)
(18844)
(18718)
(16546)
(16097)
(16001)
(14846)
(14703)
(14441)
(14436)
(14408)
(13120)
(13044)
学科
(108507)
经济(108377)
(95359)
(83057)
企业(83057)
管理(82623)
方法(52250)
数学(43157)
数学方法(42779)
(34275)
(33469)
业经(31440)
中国(25049)
农业(24398)
(23844)
财务(23825)
财务管理(23782)
企业财务(22602)
(21456)
(20647)
(20630)
贸易(20624)
技术(20039)
(20020)
理论(19351)
地方(19087)
(18211)
(16768)
(15962)
(15608)
机构
学院(374698)
大学(372749)
(152665)
经济(149786)
管理(144762)
理学(125582)
研究(124416)
理学院(124219)
管理学(122143)
管理学院(121475)
中国(94982)
科学(79854)
(77596)
(77358)
(70529)
(65295)
业大(62275)
农业(61686)
研究所(59581)
(57490)
中心(57087)
财经(56921)
(51802)
北京(47792)
经济学(46730)
(46051)
师范(45416)
(44946)
(44151)
经济学院(42737)
基金
项目(252470)
科学(198487)
基金(184679)
研究(177047)
(164119)
国家(162713)
科学基金(138862)
社会(112997)
社会科(107138)
社会科学(107105)
(99811)
基金项目(98116)
自然(92543)
自然科(90528)
自然科学(90496)
自然科学基金(89004)
(84260)
教育(81701)
资助(75059)
编号(69467)
重点(57668)
(55747)
成果(55517)
(55162)
(54220)
(51602)
创新(51067)
科研(49410)
计划(48124)
课题(48107)
期刊
(164252)
经济(164252)
研究(102882)
(70239)
中国(69010)
学报(66889)
科学(59492)
(57204)
管理(53614)
大学(49385)
农业(47625)
学学(47177)
教育(34881)
(32938)
金融(32938)
技术(31744)
财经(28950)
业经(28523)
(28461)
经济研究(25980)
(24884)
问题(22204)
技术经济(20383)
(19928)
(18277)
商业(17706)
科技(17658)
世界(17156)
业大(17086)
统计(17080)
共检索到544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倩  王士权  李秉龙  
为了解畜牧业纵向协作的基本特征与制约因素,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生产的调研数据,对养羊户精饲料采购和活羊出售环节纵向协作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养羊户外购精饲料主要为满足数量需求,同时受到资金、配比饲料能力、生产惯性和外部服务环境的影响;养羊户选择大型饲料企业合作社购买精饲料,一定程度上为满足质量需求,并受到交易费用和家庭特征的影响;养羊户活羊销售渠道选择受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交易费用的影响,且加入合作社对不同种类活羊的纵向协作影响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加大贴息贷款与服务水平,对养殖户饲料使用进行技术培训,饲料企业提高和改善服务水平,鼓励规模经营等路径以提高畜牧业纵向协作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耿宁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实证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影响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后向整合程度;(2)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屠宰及肉类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3)在影响因素方面,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企业政治关联、企业年龄是影响前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后向整合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剑   胡可欣   柴智慧  
[目的]科学分析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变化规律及驱动机理,为推进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格局,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提供支持。[方法]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涵盖5个维度14个具体指标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TOPSIS模型、墨兰指数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10—2022年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探究其发展水平及五大指标体系的时空变化规律特征,论证草原畜牧业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1)内蒙古33个牧业旗县的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2)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除2022年有所下降外,整体上呈现逐步上升态势,呈M型波动,且33个牧业旗县的时序变化差异较为明显。分维度看,创新能力、开放水平是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3)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特征整体呈现“东部高、中部低、西部较高”的格局。从空间聚集模式看,内蒙古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H-H”聚集旗县始终位于内蒙古东部,“L-L”聚集旗县常年分布于中部,“H-L”聚集旗县由西部逐渐向中部转移;(4)内蒙古各旗县草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因地制宜发挥地方优势,实施联动发展战略;提升创新能力,培育草原畜牧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倩  王士权  李秉龙  
本文采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肉羊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从品质和安全双重维度,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组织对生产者质量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养殖户主体组织形式的转变对生产者质量控制的影响是混合的:与传统庭院式养殖方式相比,场区式养殖有助于养殖户改善品质控制,但对其安全控制具有负向影响;紧密的主体间组织有利于养殖户质量控制的改善,加入合作社对养殖户品质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多项行为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合同养殖户在饲料营养和病死羊无害化处理方面均表现更好。此外,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外部环境、对兽药休药期的认知水平以及预期收益也会对其质量控制行为产生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德帅  胡振通  靳乐山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成吉  王国刚  张勇翔  董海宾  
为开展草食畜牧业产业空间转移与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分区新型种养关系。基于198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系统分析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转移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解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草食畜牧业的空间依赖特征显著,整体趋势自西向东北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重心整体上穿越了农牧分界线,总直线位移距离达505.36 km;空间面板模型显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总体受到生产性土地比重、土地生产能力、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等6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生产能力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将长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时期,发现机械化、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是各时期产业布局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可为构建合理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进而为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新  吕萍  张艳荣  
基于对生态脆弱地区牧户的实地调查,通过建立Logistic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牧户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现状及影响认知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牧户对生态畜牧业的认知程度较低,同时政府对生态畜牧业的宣传情况、政府技术推广情况、政府对疫病和药物残留的监管情况、牧户的专业化程度、牧户使用畜牧良种情况、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等因素对牧户的生态畜牧业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彭秀芬  白可喻  
畜牧业作为内蒙古的优势产业 ,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应该走畜牧业产业化的道路。本文从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出发 ,针对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推动畜牧业产业化、促进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瑶  尚杰  
畜牧业已成为全球人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同时,畜禽粪便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本文在测算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基于脱钩理论分析了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与畜牧业产值之间的脱钩情况,并借助LMDI模型对影响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畜牧业CH4和N2O排放量分别由2001年的1 068.40万t和39.37万t变化到2011年的1 041.81万t和40.87万t,肠道发酵是CH4排放的最大贡献者,而粪便管理则是N2O排放的重要诱因;在肠道发酵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牛,其次是山羊和绵羊,最少的是兔子,在粪便管理CH4排放中,排放最多的是猪,最少的是骆驼...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尚莉媛  崔姹  赵慧峰  
[目的]研究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明晰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因素,促进畜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2000—2020年京津冀13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EBM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畜牧业碳排放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1)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均值由0.45增长至0.88,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地区之间的碳排放效率差异呈现缩小趋势。(2)2000—2020年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呈现由“低值区集中连片,高值区分散”的格局向“高值区集中连片”的布局过渡的趋势,且相异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减弱。(3)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畜牧业碳排放强度分别为本地碳排放效率的主要驱动与抑制因素,城镇化水平和乡村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能改善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值。饲料用量、畜牧业技术进步、畜牧业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碳排放效率的阻碍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政策对其的驱动作用逐步显著加强。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产业结构对邻近区域碳排放效率的负向影响逐步显著加强。[结论]京津冀畜牧业碳排放效率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并加强区域合作,推动畜牧业低碳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强   张涛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动态时空演变,测度区域间公平性,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低碳、绿色、现代化转型。[方法]基于2000一2021年相关面板数据,运用IPCC排放因子法计算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碳排放量,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与莫兰指数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的碳排放时空演变进行分析,最后从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两个维度运用洛伦兹曲线构建碳排放公平性评价模型,来分析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的公平性情况。[结果](1)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核密度曲线表明各盟市碳排放由集中向分散演化,区域间差异性加强。(2)研究期内内蒙古自治区盟市间区域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呼和浩特市减碳效果最为突出,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碳排放涨幅最为明显。(3)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碳排放经济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4,生产效率的基尼系数为0.42,均超过了0.4的警戒线,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低。从经济效率与生产效率对畜牧业碳排放公平性分类结果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属于“高一高”型;兴安盟属于“低一高”型;锡林郭勒盟属于“高一低”型;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阿拉善盟属于“低一低”型。[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畜牧业碳减排的相关政策;优化饲料配比与管理方式;建立畜牧业低碳示范园区;建立畜牧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方式来促进畜牧业低碳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莹  肖海峰  
产业链纵向协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整链效益。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已经形成了市场交易模式、契约协议模式、合作社模式、纵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基于纵向协作理论假说,利用内蒙古、山西养羊户调研数据,运用多元选择模型,分析农牧户产业链纵向协作模式,探讨其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户纵向协作模式选择意愿最高的是书面合同模式,所占比例为34.65%。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年龄、养殖年限对农牧户选择合作社模式有负向显著影响,家庭成员是否担任村干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兼业化程度、养殖年限、信息可获得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收购者是熟人或亲戚的重要性对选择契约协议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云  李秉龙  耿宁  
本文以畜牧业产业链不同环节上市企业为样本,在测算了畜牧业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包括前向整合和后向整合)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估计方法进一步分析了交易成本和制度环境对前向和后向整合程度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畜牧业产业链前向整合程度和后向整合程度都在提高,但是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要高于前向整合程度;从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来看,养殖环节前向整合程度在降低,而后向整合程度在上升;饲料环节前向整合程度总体上在逐渐提高,后向整合程度总体上较低;屠宰及肉类加工、乳品加工环节后向整合程度稍有上升,而前向整合程度则非常低;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等交易成本变量和企业政治关联等制度环境变量影响前向整合程度;而影响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秋红  
基于对牧户这一微观经济主体的调查数据,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差异来初步探索草原地区生态敏感性形成的微观基础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过牧与粗放经营仍是目前牧民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的主要特征。牧户的畜牧业生产经营行为不仅受包括家庭规模、家庭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性质、是否兼业、拥有草场资源的数量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了地区自然禀赋、产业结构、草地利用的制度安排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不同状态下,牧户具有不同的畜牧业经营行为表现,进而对草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文胜  
现阶段我国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由草原存量和简单劳动的投入量决定,牧户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收入的行为会加大草原环境的负荷,必然导致简单劳动—资源掠夺式生产—牧户生产效率性下降的恶性循环局面。通过增加牧户人力资本存量来提高草原保护利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是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