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7)
2023(7204)
2022(6026)
2021(5450)
2020(4523)
2019(10066)
2018(9505)
2017(18309)
2016(10208)
2015(10872)
2014(10203)
2013(9981)
2012(9083)
2011(7824)
2010(7541)
2009(6964)
2008(6801)
2007(5745)
2006(5041)
2005(4341)
作者
(29238)
(24325)
(24249)
(23112)
(15319)
(11971)
(10668)
(9570)
(9160)
(8626)
(8417)
(8032)
(7853)
(7770)
(7615)
(7556)
(7471)
(7305)
(7111)
(6744)
(6290)
(5862)
(5697)
(5636)
(5572)
(5368)
(5265)
(5184)
(4939)
(4935)
学科
(34337)
经济(34290)
管理(29513)
(29027)
(21896)
企业(21896)
(21838)
(21023)
税收(20400)
(20235)
方法(16548)
数学(15143)
数学方法(15054)
(11416)
收入(10022)
(9778)
财务(9773)
财务管理(9752)
企业财务(9359)
中国(8971)
农业(8371)
(8092)
(7760)
贸易(7759)
(7584)
财政(7435)
业经(7157)
地方(6428)
(6368)
(6353)
机构
学院(134914)
大学(134904)
(56412)
经济(55587)
管理(50945)
研究(45829)
理学(45420)
理学院(44938)
管理学(44222)
管理学院(44006)
(34036)
中国(33808)
科学(30150)
(29957)
(26824)
财经(25232)
业大(24797)
农业(23914)
(23814)
(23199)
研究所(21752)
中心(20120)
(19258)
财经大学(18900)
经济学(18415)
经济学院(17098)
(16794)
农业大学(16573)
(16354)
北京(16306)
基金
项目(98261)
科学(77150)
基金(74508)
(68489)
国家(67979)
研究(64436)
科学基金(57502)
社会(43954)
社会科(41889)
社会科学(41877)
基金项目(40200)
自然(39020)
自然科(38178)
自然科学(38164)
自然科学基金(37553)
(36856)
(31958)
资助(29402)
教育(28102)
编号(23424)
重点(22060)
(21458)
(20832)
(20021)
科研(19726)
计划(19714)
国家社会(19697)
创新(19630)
教育部(18071)
大学(17866)
期刊
(53549)
经济(53549)
研究(41201)
学报(29223)
(26983)
(25504)
科学(23374)
中国(22889)
大学(20812)
学学(20401)
农业(16958)
(15327)
管理(15317)
(15149)
税务(13588)
财经(11736)
经济研究(10858)
(9921)
(9299)
(9065)
金融(9065)
业经(8229)
业大(7922)
(7770)
问题(7428)
技术(6815)
农业大学(6774)
财会(6676)
科技(6435)
国际(6283)
共检索到191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辉   肖新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预算编制科学性是现代预算制度的原则要求。基于1997—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人事变更对税收收入预算偏离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人事变更前后,税收预算偏离呈现出“扩张-收缩”的周期特征。原因在于,地方官员预期人事变更前的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较强,职务调整不确定性较高,收益与风险的失衡约束着地方官员的经济行为,理性的地方官员更偏好“留有余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地方人事变更后,地方官员预期监察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会有所减弱,职务调整已完成,晋升竞争和财政增收共同激励着地方官员选择“积极进取”的经济政策。机制分析表明,地方人事变更会通过GDP超计划增长和税收努力的渠道影响税收预算偏离。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地方主要税收来源,但它们的征管权限安排和税收制度设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增值税收入预算偏离主要体现在地方人事变更前1年,企业所得税收入预算偏离的周期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约束地方财政行为,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建明 ,李玲  
“留有余地”在制定计划、考虑问题时经常用这句话,这是一种领导艺术。然而,有人在统计数字上“留有一手”也美其名曰“留有余地”,也当成一种“艺术”而沾沾自喜,其实这与前者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鹰  
地方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往往是"留有余地"的,"留有余地"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且这个程度差异在时序上存在波动性。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现象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预测方法技术导致、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导致、保守性估计导致和政绩评价压力导致,其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对2003—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会牺牲部分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余地";造成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三次产业的增长预期都比较保守,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增速对预期目标的准确性非常敏感;投资需求不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留有余地"程度的主要因素,但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承冀  
这是一座天然海滨浴场。海滩上铺满细沙,厚厚的、软软的,赤脚踩上去,舒服极了。从海边向海里游去,大约一百七八十米就到了"禁区"。所谓"禁区",就是说,这一百七八十米之内的海底是平缓的、安全的,水深处最多不过一米七至一米八;而在一百七八十米之外,海底就像山崖一样,突兀而笔直,齐刷刷地深入下去,深不见底,深不可测。此处水温骤然下降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昊源  王蓓  郭沛廷  
区域间的税收背离是大国经济中的普遍现象,其使得一个地区潜在的税收收入能力与实际获得的税收收入出现了偏差,总部经济因素是影响地方税收收入能力实现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不管是否考虑征管因素,或是分税种考察,总部经济因素对地方税收收入能力的影响效果要显著大于人均GDP增加和其他影响因素的作用,是导致地区间相对财力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在短期内,对税收流出地区进行纵向和横向的税收转移支付是解决税收背离问题的手段之一;而在长期,需要在深入研究税收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借助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时代契机,使税收收益与税源贡献相匹配,从源头上彻底解决区域间税收背离问题。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胡晓奇  李守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万鹏  
伴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河北省经济增速下滑,税收收入增速也随之减缓,分析经济结构调整对地方税收收入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税收收入水平成为关注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税收收入的现状,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三次产业总增加值与税收总收入的关系以及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的关系,并从探索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财税管理的新机制、争取政策重构地方税体系、增强自身税收收入能力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霍军  
本文将部分国家依照发达和发展中、单一与联邦制国家进行分类,比较分析了这些国家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划分的最新数据,探索其中的一般规律,并且总结其中的经验。从中可以看到,税收收入划分制度要服从国家体制、有利于行政管理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原则。我国中央与地方税收收入划分制度的改革也要遵守这些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我国发展中、单一制和大国的特点。税收划分制度也要达到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合理的税收收入划分制度,使之能够提高中央及地方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带来国家政治社会稳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杨  王蔚  陈昱锦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的公共服务,收入的稳定性对于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税收收入稳定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地方税收收入多样性有利于消除地方税收收入波动的非系统风险;在经济基础较为稳定的地区,单一主体税种有利于收入稳定,而经济基础不够稳定的地区,则需要增加税收收入的多样性。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尽相同,忽视各地的具体经济基础而制定全国统一的多样化税收组合,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杨  王蔚  陈昱锦  
由于地方政府承担着基本的公共服务,收入的稳定性对于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税收收入稳定性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地方税收收入多样性有利于消除地方税收收入波动的非系统风险;在经济基础较为稳定的地区,单一主体税种有利于收入稳定,而经济基础不够稳定的地区,则需要增加税收收入的多样性。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尽相同,忽视各地的具体经济基础而制定全国统一的多样化税收组合,可能是缺乏效率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艾华  徐绮爽  王宝顺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的征税原则下对地区间的税收管辖权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地方政府间的税收收入带来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使用2015—2018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在促进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增长的同时,某种程度上拉大了地区之间的税收收入差距,且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对税收收入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强。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数字产业的税收优惠支持力度,并将数字经济因素纳入中央与地方税收分享的制度设计中。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志光  侯雅虹  
增值税转型会影响增值税收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产生深远影响。针对增值税转型对税收收入波动产生双边作用的问题,根据增值税及以增值税为税基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建立增值税转型影响地方税收收入模型,以统计年鉴作为数据来源对增值税非试点省份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仅仅相对实行生产型增值税而减少了,在预期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会明显增加。增值税转型对地方政府税收收入波动影响较大的省份是河北、江苏、山东、宁夏、新疆,其余省份影响较小,增值税转型不会导致各省份财政收入的剧烈动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强  卜祥来  郭顺民  
北京地税收入增速变化与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周期是基本一致的。在现行以货物与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下,经济增长较快时地税收入增速加快上升,而经济增长放缓时地税收入增速加快回落。本文提出五条建议:保持北京经济适度增长,是实现地税收入稳定增长的根本保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地税收入可持续增长;逐步构建完备的地方税体系,实现地税收入制度性增长;挖掘地税收入征管潜能,实现地税收入内涵式增长;加强收入分析预测,更好地服务政府预算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包健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得要素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流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同时带来税收的持续同步增长,产业结构优化与税收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研究、把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与速度,有助于进一步做好财政税收工作。一、产业结构变化与税收收入增长的关系产业结构是税源结构的基础,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GDP的变化,进而影响税收收入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演进通常是沿着第一产业主导向第二产业主导,再到服务业、信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