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35)
2023(5150)
2022(4077)
2021(3660)
2020(3146)
2019(6986)
2018(6420)
2017(12805)
2016(6893)
2015(7541)
2014(7454)
2013(7547)
2012(6564)
2011(5537)
2010(5693)
2009(5764)
2008(6265)
2007(5773)
2006(5326)
2005(5113)
作者
(18709)
(15721)
(15267)
(14760)
(9951)
(7365)
(7008)
(5841)
(5705)
(5656)
(5415)
(5389)
(5239)
(4961)
(4808)
(4690)
(4587)
(4497)
(4440)
(4382)
(3796)
(3778)
(3731)
(3640)
(3576)
(3571)
(3477)
(3371)
(3052)
(2969)
学科
(63719)
企业(63719)
(56783)
管理(44048)
(30104)
经济(30037)
(22732)
(21774)
税收(20332)
(20161)
(17488)
财务(17487)
财务管理(17482)
业经(16970)
企业财务(16626)
方法(14209)
企业经济(11605)
技术(11499)
(9970)
经营(9474)
(9271)
(9265)
技术管理(9260)
理论(8443)
(8005)
决策(7877)
数学(7384)
数学方法(7353)
计划(7199)
经济理论(7033)
机构
学院(103029)
大学(98141)
管理(46159)
(44494)
经济(43794)
理学(39283)
理学院(38999)
管理学(38759)
管理学院(38550)
(30544)
研究(25660)
中国(22947)
财经(22402)
(20070)
(19140)
(17205)
财经大学(16273)
商学(14887)
商学院(14772)
经济学(13422)
(13139)
科学(12781)
经济学院(12218)
北京(12056)
(12051)
中心(11551)
(11481)
经济管理(11436)
工商(10764)
公司(10485)
基金
项目(59516)
科学(48955)
研究(45990)
基金(45505)
(37833)
国家(37372)
科学基金(34668)
社会(31641)
社会科(30045)
社会科学(30035)
基金项目(23710)
(22905)
自然(21462)
自然科(21063)
自然科学(21057)
自然科学基金(20778)
教育(19993)
编号(18791)
资助(18169)
(18070)
(16584)
成果(15050)
(14782)
(14673)
(14333)
企业(13924)
(13807)
项目编号(13625)
创新(13526)
国家社会(13423)
期刊
(53827)
经济(53827)
研究(34241)
(29106)
管理(23245)
中国(16473)
(16093)
(15330)
税务(13596)
财经(11424)
科学(10964)
技术(10213)
财会(10073)
学报(9911)
(9765)
业经(8695)
经济研究(8247)
大学(7976)
(7965)
金融(7965)
会计(7917)
学学(7868)
技术经济(7235)
通讯(6665)
会通(6662)
国际(6107)
问题(6089)
(6077)
现代(6021)
经济管理(5945)
共检索到161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姗  张琪  段维娇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为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提振市场发展信心、助企业纾困发展,国家出台了包括留抵退税在内的一系列缓税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截至2022年5月末,宝鸡市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企业共5610户、金额19.94亿元,其中,4877户企业成功办理,累计退税金额达到17.53亿元。
关键词: 成效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怡  
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预计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这是在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国家助企纾困、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振市场信心的有力举措。增值税留抵的产生与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关。我国增值税采用税款抵扣的计算方法,先分别计算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然后用销项税额抵减进项税额后的净额为企业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史剑春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执行以来,企业待抵扣进项税由远期不确定收益直接变成了现时存款,引发了众多企业对涉税业务的思考。公交企业作为民生公益企业,营收少、支出大,财政补贴多,对税收政策的敏感度较高。本文就公交企业留抵退税存在的问题,对其涉及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事项进行分析,提出公交企业强化税收管理的建议,以期合法合规降低企业税负。一、公交企业留抵退税存在的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俞杰   李璐露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我国构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举措,凸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变革。增值税留抵退税为企业带来政策红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税收征管与纳税不遵从问题。基于2013—2021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有效地激励企业提高自身纳税信用等级,进而提升企业纳税遵从度。机制分析发现,留抵退税政策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企业治理水平两个方面促进企业纳税遵从,且企业声誉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更能体现留抵退税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的政策效果;规模较大的企业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激励下,其纳税遵从度更高;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当地企业纳税不遵从行为发挥更大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覆盖范围,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以纳税信用评级激励企业主动提升其纳税遵从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刘浩萍  宋尚彬  
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头戏”,在盘活企业流动资金、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劳动者收入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2018年在部分行业实施留抵退税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留抵退税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平均而言,使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增长约3.6%。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显著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了技能劳动力的互补式增加、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最终提升了企业劳动力平均薪酬,直接引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异质性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普通员工、非国有企业、留抵程度较高企业和税收征管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效应更强。本文为全面认识留抵退税的政策效应,完善留抵退税政策,有效发挥税收保障劳动者福利、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奕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在减税降费政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适用条件上也对企业提出了相应要求。本文重点阐述了在当前大数据、金税四期背景下严格的智慧型税务监管环境中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面临的企业划型判断有误、增量与存量留抵税额理解错误、企业隐匿收入及进项税额抵扣不合规所带来的四方面税收风险,并提出企业应建立包含识别、评估、应对税收风险并完善税收风险管理的税收风险防范程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祎曈  梁鹏  
以财税[2018]70号为契机,基于双重差分模型,采用2016—2020年的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商业信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显著降低上市公司对商业信用的需求;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可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降低其对于商业信用的需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经营活动现金流较低、融资能力较差、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较强、内部风险较高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中,留抵退税政策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需求的降低作用更加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静  傅明宸  
本文利用2016—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绩效影响及其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政策实施通过增加企业投资、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以及“效率工资”渠道提高了企业绩效;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实施对销项税额较大的企业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但对于销项税额较小的企业实施效果显著。因此,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使增值税链条更加畅通,有助于避免由于政府占用企业资金而导致的税收中性偏离,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深化增值税税制改革、提高留抵退税水平,对于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小勇   蔡昀珊   卢国军  
税收优惠是政府“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16~2020年全国税调数据建立多期DID模型评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控制组企业相比,留抵退税政策使得处理组企业就业规模扩大3.41%~5.85%;(2)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就业规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政策实施后,非国有企业、年轻企业、服务业行业企业就业规模扩张更为显著,而未对国有企业就业产生显著影响;(3)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通过放松融资约束、扩大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企业创新进而扩大企业就业规模;(4)在运用“异质—稳健估计法”、“PSM-DID”方法后,基准模型回归结果依然稳健;(5)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增加了平均劳动成本和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理解留抵退税与企业雇佣规模的关系,进而更有效地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同斌   刘文龙  
全面落实大规模留抵退税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投资活力以及提升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我国大规模留抵退税改革为背景,基于微观企业增值税购销发票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重要战略举措对企业产业链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留抵退税改革能够增强企业后向产业链关联和前向产业链关联,对企业产业链扩张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留抵退税改革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促进企业投资,增强了产业链的纵向联系,有利于推动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高税负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改革的产业链扩张效应更为突出。本文不仅从财政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展视角拓展了“减税降费”的产业发展效应研究,还为进一步优化完善增值税制度以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朝阳  李傲洋  王硕  王贺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企业纾困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笔者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改革为契机,利用2014—2019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留抵退税政策对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投资和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但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显著的“挤出”效应;留抵退税政策通过降低企业资本成本、提高主营业务专注度促进制造业企业研发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对民营企业作用相较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更为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要系统认识留抵退税政策的“光”与“影”,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与稳就业政策协调配合,降低制造业企业社保缴费比例,并适度给予财政补贴,以进一步提升制造业广义投资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贯春   吴佳其   叶永卫   黄馨  
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当前经济环境下,政府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而做出的重要举措,因而科学评估留抵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对进一步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对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就业规模,该结论在进行动态效应分析、安慰剂检验、排除其他同时期政策影响以及替换模型设定形式四个维度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留抵退税的就业创造效应主要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实现。此外,异质性分析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融资约束高、劳动密集型、税收征管强度大的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员工占比和员工工资水平,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文章结论为政府部门通过留抵退税政策实现“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丁东生  许建国  
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也称增值税超额进项退税制度),是指纳税人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超过了当期销项税额,税务机关就超额的进项税额予以退还的一项制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采用超额进项退税制度。我国为了进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由于该制度正处于试行阶段,大多数纳税人反映,存在着门槛过高、期限较长、比例偏低、范围偏窄等问题。为此,本文结合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进一步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谭伟  姜青青  
2022年,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以来,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其一,留抵退税依赖的纳税人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瑕疵;其二,留抵退税新政自身存在政策“盲点”;其三,留抵退税新政与既有政策的关系有待理顺;其四,留抵退税新政的具体实施有待改进;其五,留抵退税新政的立法技术有待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信用评价与风险防控双“兜底”,为留抵退税新政保驾护航;完善政策规定,将信用等级为M级的新办纳税人纳入留抵退税范围;改进制度设计,将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和留抵退税政策有效衔接起来;治理违规税收返还,制止地方间财力非正常转移;尊重纳税人留抵退税选择权,建设良好营商环境;提高立法针对性,简化留抵税额退税相关概念设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课题组   孟军   牛涛   李飞   包玲   孙健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是我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落地实施,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该政策在进一步落实落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因此,加强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范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本文聚焦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的风险防范,对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系统总结典型国家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范的先进经验,进而从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深度利用纳税信用等级、优化增值税留抵税额处理方式等方面提出加强我国增值税留抵退税风险防范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