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93)
- 2023(10637)
- 2022(8886)
- 2021(8294)
- 2020(6850)
- 2019(15227)
- 2018(14911)
- 2017(26912)
- 2016(14954)
- 2015(16505)
- 2014(16119)
- 2013(15379)
- 2012(14039)
- 2011(12777)
- 2010(12590)
- 2009(11541)
- 2008(11174)
- 2007(10073)
- 2006(8673)
- 2005(7425)
- 学科
- 济(53727)
- 经济(53655)
- 管理(46892)
- 业(46297)
- 企(39435)
- 企业(39435)
- 方法(25362)
- 数学(22021)
- 数学方法(21808)
- 中国(16874)
- 技术(16751)
- 财(14934)
- 农(14189)
- 学(13063)
- 业经(12881)
- 技术管理(12378)
- 贸(11279)
- 贸易(11272)
- 易(10940)
- 理论(10189)
- 制(10049)
- 教育(9958)
- 农业(9928)
- 地方(9285)
- 务(9235)
- 财务(9229)
- 财务管理(9211)
- 银(8928)
- 银行(8869)
- 企业财务(8857)
- 机构
- 大学(213440)
- 学院(206751)
- 济(80646)
- 经济(79060)
- 管理(78040)
- 研究(72833)
- 理学(69123)
- 理学院(68202)
- 管理学(66730)
- 管理学院(66383)
- 中国(51554)
- 科学(48376)
- 京(44779)
- 农(43766)
- 所(37627)
- 业大(37376)
- 农业(35155)
- 财(35074)
- 研究所(34894)
- 中心(32184)
- 江(31035)
- 财经(28502)
- 范(28392)
- 师范(27939)
- 北京(27896)
- 院(26621)
- 经(26201)
- 经济学(24518)
- 州(24225)
- 农业大学(23593)
- 基金
- 项目(148606)
- 科学(117881)
- 基金(108513)
- 研究(101376)
- 家(98483)
- 国家(97602)
- 科学基金(82987)
- 社会(65330)
- 社会科(61859)
- 社会科学(61843)
- 省(59684)
- 基金项目(58010)
- 自然(56907)
- 自然科(55738)
- 自然科学(55718)
- 自然科学基金(54843)
- 划(51600)
- 教育(48786)
- 资助(42748)
- 编号(37677)
- 创(37161)
- 重点(34074)
- 创新(33708)
- 部(32353)
- 发(31217)
- 计划(30247)
- 成果(29944)
- 业(29469)
- 大学(29082)
- 科研(29049)
共检索到303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秦红霞 许燕 杨颖 蒋奖
为评估留守经历大学生儿童期创伤对抑郁的影响,选取1423名大学生,其中有留守经历547人。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Young图式问卷简版中文修订版及SCL-90量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结果得到:(1)留守经历大学生在儿童期创伤各维度、分离和拒绝图式类别、人际关系敏感及抑郁上的得分与症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各变量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2)分离和拒绝图式类别和人际关系敏感在留守经历大学生儿童期创伤与抑郁间起链式中介作用,链式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5%;(3)链式中介模型在留守与非留守经历大学生两群组中均适用,但在模型的路径系数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魏淑华 张兆杰 董及美 王荣 冯晶
为探讨儿童期创伤对人格障碍倾向的影响机制,采用心理测量法对521名男性犯罪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儿童期创伤对人格障碍倾向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儿童期创伤还通过人际信任和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人格障碍倾向间接产生影响,该中介作用包含三条路径:人际信任的单独中介作用、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人际信任—不成熟型应对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社刚 郭浩然 杨萍萍 汪明阳 刘小先 丁笑生
为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宿舍人际关系在家庭环境和大学生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对4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环境、宿舍人际关系分别与消极策略、抑郁显著负相关,家庭环境、积极策略、宿舍人际关系彼此显著正相关。(2)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和宿舍人际关系在家庭环境对抑郁的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家庭环境会影响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进而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最终影响抑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侯金芹
为考察同伴拒绝对抑郁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感恩问卷、自尊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109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同伴拒绝、感恩、自尊对抑郁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同伴拒绝通过三种途径影响抑郁。首先,同伴拒绝直接预测抑郁;其次,同伴拒绝通过影响感恩间接预测抑郁;再次,同伴拒绝通过感恩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抑郁。即,同伴拒绝是抑郁的风险因素之一,会引发连锁的不良反应。教育教学中建议从培养感恩特质和提升自尊水平入手,阻断不良同伴关系对抑郁的影响。
关键词:
同伴拒绝 抑郁 感恩 自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朱贺 刘爱书 刘天牧 田志鹏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对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调节困难和特质愤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特质愤怒量表和父母体罚行为问卷对52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儿童期虐待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儿童期虐待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特质愤怒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通过情绪调节困难与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大学生潜在体罚倾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顾思梦 郭本禹 杜文东 王福顺
为考察大学生抑郁、成人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135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偏差矫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对自尊在不安全依恋影响抑郁情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均能正向预测抑郁情绪;(2)高外显自尊在成人依恋对抑郁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86%。本研究对于探索大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并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张璐 乌云特娜 杨宏 刘振会 黄明明
目的:探讨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以403名童年期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社会性创伤问卷、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及大学生攻击性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社会性创伤、述情障碍以及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3)社会性创伤通过述情障碍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述情障碍在社会性创伤对童年期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金玲 卢林鑫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留守听障学生作为留守儿童中的特殊亚群体,是同伴欺凌与抑郁的高发人群。为探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96名留守听障学生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1)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社交焦虑以及抑郁均处于较低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留守听障学生同伴欺凌与抑郁、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留守听障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在同伴欺凌与抑郁的关系之间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分别是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的简单中介路径、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的链式中介路径。基于此,社会各界应为留守听障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环境,保护他们免遭同伴欺凌,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保障体系,为留守听障学生提供系统服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金童林 陆桂芝 张璐 范国沛 李肖肖
目的:探讨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大学生500名,采用儿童期心理虐待量表、网络欺负问卷以及道德推脱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儿童期心理虐待、大学生网络欺负以及道德推脱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2)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直接效应显著;(3)儿童期心理虐待通过道德推脱对大学生欺负的间接效应显著。结论:道德推脱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对大学生网络欺负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霞红
探讨了高职生自尊、拒绝敏感性、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自尊量表、社交焦虑量表、修订后的拒绝敏感性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测量了720名在校高职学。结果显示拒绝敏感性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r=0.23,P
关键词:
自尊 拒绝敏感性 人际信任 社交焦虑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张蕾 李姗泽 王智 邵景进
在相互作用模型的理论框架下,为系统探讨留守儿童亲子亲合对其孤独感和抑郁发展的影响,采用亲子亲合问卷、儿童孤独感量表和儿童抑郁量表对556名农村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小学四年级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等在一年间存在着显著减少的发展趋势;而亲子亲合水平出现显著增加的趋势。(2)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亲子亲合与孤独感和抑郁呈互为因果关系。即亲子亲合可以负向预测一年后的孤独感和抑郁状况,而孤独感和抑郁也可以预测一年后的亲子亲合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斐 张宏宇 袁莉敏 许燕
目的:探讨在弱势大学生群体中,本土化乐观各成分对心理韧性和抑郁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问卷调查法,对2011名本科大学生集体施测乐观、心理韧性和抑郁问卷。根据10个危险/压力因素得分,确定弱势大学生521人,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探索乐观、心理韧性和抑郁之间的关系,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乐观转换、努力、积极预期三个子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乐观积极预期、消极预期和接纳三个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抑郁;抑郁能部分中介乐观积极预期、接纳、消极预期对心理韧性的作用。
关键词:
乐观 弱势大学生 心理韧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炎芳 陈庆荣
研究基于情绪Stroop范式和点探测范式设计两个实验来深入考察留守儿童对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机制,结果发现:(1)情绪Stroop任务中,留守儿童对拒绝词产生显著的注意偏向,非留守儿童对接纳词产生显著的注意偏向。(2)点探测任务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都没有出现注意定向加速;留守儿童对拒绝词存在显著的注意脱离困难,而非留守儿童对接纳词存在边缘显著的注意脱离困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英敏 李亮 刘晓然 张仁杰 韩磊 高峰强
采用大学生羞怯量表、负性自动思维问卷、情绪调节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对8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负性自动思维和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羞怯和抑郁关系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1)羞怯、负性自动思维、表达抑制与抑郁两两显著正相关,认知重评与抑郁、负性自动思维显著负相关,与表达抑制显著正相关;(2)羞怯不仅能够通过负性自动思维、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分别影响抑郁,还能够通过负性自动思维-认知重评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抑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范志光 袁群明 门瑞雪
为探讨儿童期虐待、孤独感、安全感对听力障碍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中文版儿童期虐待问卷、孤独量表、安全感量表以及自杀意念量表对329名听力障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儿童期虐待、孤独感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安全感与自杀意念呈负相关。(2)儿童期虐待既可以直接作用于听力障碍学生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安全感的中介作用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3)孤独感、安全感在儿童期虐待对自杀意念的影响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