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69)
2023(2916)
2022(2425)
2021(2266)
2020(2081)
2019(4625)
2018(4422)
2017(7997)
2016(4244)
2015(4898)
2014(4930)
2013(4719)
2012(4485)
2011(4177)
2010(4063)
2009(3890)
2008(3796)
2007(3464)
2006(3079)
2005(2878)
作者
(12731)
(11029)
(10749)
(10400)
(6877)
(5076)
(4820)
(4263)
(4041)
(3967)
(3732)
(3594)
(3555)
(3413)
(3396)
(3243)
(3236)
(3177)
(3151)
(3106)
(2673)
(2647)
(2611)
(2526)
(2400)
(2390)
(2372)
(2279)
(2239)
(2213)
学科
(14599)
经济(14527)
管理(13586)
(12309)
(9530)
企业(9530)
(6046)
(5909)
方法(5866)
(5544)
数学(5083)
数学方法(4987)
中国(4728)
(3894)
农业(3836)
(3534)
业经(3412)
体制(3192)
(3010)
财务(3002)
财务管理(2995)
(2988)
制度(2957)
(2945)
金融(2944)
(2915)
银行(2913)
企业财务(2912)
(2828)
土地(2825)
机构
大学(65542)
学院(62266)
(24933)
经济(24398)
管理(23370)
研究(21839)
理学(20213)
理学院(19860)
管理学(19354)
管理学院(19211)
中国(16936)
(14049)
(13535)
科学(12472)
中心(11407)
(10773)
财经(10504)
(10367)
(10161)
师范(9967)
(9787)
(9630)
研究所(9255)
北京(9131)
业大(9057)
师范大学(8441)
经济学(8295)
农业(8128)
(7963)
财经大学(7830)
基金
项目(43671)
科学(34383)
研究(32844)
基金(32290)
(28267)
国家(27940)
科学基金(23916)
社会(21162)
社会科(19745)
社会科学(19743)
基金项目(16904)
教育(16273)
(15620)
自然(15134)
自然科(14775)
自然科学(14771)
自然科学基金(14549)
(14015)
资助(13173)
编号(12652)
成果(11815)
(10654)
重点(10017)
(9933)
大学(9661)
教育部(9451)
课题(9371)
国家社会(9020)
(8731)
(8644)
期刊
(28350)
经济(28350)
研究(19467)
中国(15409)
(10507)
管理(10229)
(9849)
教育(9733)
学报(9579)
科学(8961)
大学(7854)
学学(7278)
(6955)
金融(6955)
技术(6396)
农业(5919)
财经(5830)
(4992)
业经(4149)
问题(3878)
经济研究(3774)
世界(3150)
(3071)
农村(2904)
(2904)
(2811)
图书(2798)
(2602)
实验(2588)
社会(2588)
共检索到96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慧  汪斯妤  
文章利用实地实验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公平感和幸福度上的差异。根据儿童在独裁者游戏、最后通牒游戏和问卷调查中的结果,我们发现两类儿童对优势和弱势不公平的厌恶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留守儿童主观汇报的幸福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机制探究显示父母陪伴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幸福度较低的原因。若将留守儿童的定义扩大至父母一方在外务工者,以上差异均消失,说明双留守儿童是我们更应关注的群体。文章研究对补充现有留守儿童行为研究以及相应公共政策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强  赵俊  
儿童时期人力资本形成,对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竞争态度不仅是一种个性特征,也是重要的非认知能力,对个人性格养成和人力资本积累意义深远。笔者在中部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开展实地实验,研究儿童"留守"(缺乏父母陪伴)如何影响其竞争偏好。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并且,两者竞争偏好之差异,并非儿童在实验任务中的能力和表现所致,与儿童性别、体格(身高/体重)、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没有显著关系。证据指向"留守"状态,即缺乏父母陪伴,是儿童更加规避参与竞争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父亲陪伴对于儿童竞争偏好的形成更加重要。本研究发现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竞争偏好差异。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莉  申继亮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成分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仅存在消极情感上,而留守时间上差异不显著。(2)留守儿童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高年级留守女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女生。(3)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各成分显著相关,其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公正世界...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福利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儿童福利供应调查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6-9年级202名留守儿童和268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相对于非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和对积极情感的体验更低,对消极情感的体验更高,留守儿童对消极情感的体验存在年级差异。(2)留守儿童在资金、照顾性服务和保护性服务方面获得的福利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在福利方面存在年级和留守类型的差异。⑶福利提供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成分显著相关,照顾性服务可以正向预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亮  张丽锦  沈杰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状况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运用《主观幸福感阶梯量表》和自编《亲子关系状况调查表》对河南省周口地区8所农村中小学279名留守儿童和182名非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对自己未来主观幸福感的预期要好于当前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对过去主观幸福感的估计最低。(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差异,都处于中等偏上程度;不同年龄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没有差异。(3)父母与子女的联系及关系状况、对父母外出打工的认知和感受对留守儿童当前主观幸福感均有重要作用;同与抚养人的关系质量相比,与外出父母的关系质量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袁书华  邢占军  
为了考察不同福利范式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问题,本文采用儿童福利供给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选取5-9年级402名农村留守儿童和536名非留守儿童作为被试。结果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比非留守儿童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更多,对生活满意度的认知更低。(2)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从核心家庭、扩展家庭和社区获取的总福利得分均低于前者。(3)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与其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核心家庭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志愿组织提供的福利可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据此可以推断,农村留守儿童从不同福利供给主体所获取的福利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晓兰  C.Bram Cadsby  宋菲  
文章采用经典的信任博弈框架,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比较城市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的信任行为。实验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对他人的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儿童,而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信任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在控制了性别、民族、兄弟姐妹数量等人口学特征后,农村身份对儿童的信任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一方外出务工对信任水平均无显著影响。从被信任度来看,三组儿童中,城市儿童被信任度最低,农村留守儿童被信任度最高,但考虑人口学特征后,农村身份、留守身份均不影响被信任度。结合儿童在利他实验中的表现,文章还发现在利他行为中表现为无私型的儿童比平等型和恶意型有更高的信任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与同年龄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而不仅是农村留守儿童更信任他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覃仕莲  徐军华  
对10省20乡镇实地调研数据的分析表明: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面临闲暇时间课外阅读活动较少、课外图书获取渠道有限、阅读指导活动的缺乏影响阅读结构、网络化阅读活动较薄弱、基层图书馆难以激起其阅读兴趣等多重阅读方面的困境。鉴于此,基层图书馆可以从广泛合作、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多元主体阅读推广体系,深入指导、建立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内容体系,积极参与、拓展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活动方式,加大宣传、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覆盖对象等方面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工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宁娟  
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关注度近几年持续高涨,政府各部门也正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但是,孩子的问题是大事,关系着国家的未来,留守一代是国家转型时期的特殊一代,更需要特殊的关怀。对于留守儿童的幸福生活而言,与当下相对比较多的物质关怀、社会关怀和一时关怀相比,他们更需要精神的关怀、父母的关怀和长远的关怀。为了满足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作为个体健康成长幸福生活的正当需求,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涂艳国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儿童的幸福则是快乐的现在与美好未来的结合。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幸福,必须处理好儿童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通过儿童的生活和活动把儿童的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认识自己未来的意义,引导他们向着未来发展。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对如何处理儿童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我们认识教育促进儿童幸福的条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连云  
通过对264名留守儿童和213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感上没有显著差异;同学支持和母亲支持对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父亲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低自尊组;只有同学支持对于低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同学支持和教师支持同时对高自尊组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邵景进  张莉  张庆华  范李姣  张大均  
通过对536名5-8年级留守儿童公正感、自尊和心理适应(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考察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消极情感年级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在性别和留守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2)留守儿童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正感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月胜  郑希付  万晓红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与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9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1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安全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初中留守儿童中,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三年级,男生的A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N行为显著高于男生。(3)监护类型、监护人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亲子分离时间是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危险因素。(4)人际安全感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A行为具有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苏华山  吕文慧  黄姗姗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和2014年的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了因父母外出所导致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健康差异。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健康水平显著地低于非留守儿童,表明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同时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是显著的,而父亲或母亲单方外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通过对比发现,父母外出对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对城镇留守儿童的影响,对6岁及以下留守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对6岁以上留守儿童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申阳  孙晓冬  彭瑾  方奕华  
文章在"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的指导下,基于一个代表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分块群组随机"方法抽取的具有统计力度的大样本调查数据,借助分层线性模型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评定留守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技能。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好坏交织,无法得出留守儿童的社会心理健康劣于非留守儿童的结论;多变量分析显示,在30个结果变量的变化上,只有4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其中有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好,另两个表明留守儿童的变化比非留守儿童差;没有证据表明留守儿童与犯罪存在因果关系。文章指出,在留守儿童福祉和精神健康方面夸大问题是不可取的,特别是不能将留守儿童"污名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