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1)
- 2023(5674)
- 2022(5127)
- 2021(4748)
- 2020(4378)
- 2019(10312)
- 2018(10244)
- 2017(20283)
- 2016(11286)
- 2015(13002)
- 2014(13360)
- 2013(13398)
- 2012(12637)
- 2011(11564)
- 2010(11682)
- 2009(11029)
- 2008(11223)
- 2007(10371)
- 2006(8809)
- 2005(7763)
- 学科
- 济(50392)
- 经济(50336)
- 管理(33097)
- 业(32315)
- 方法(27090)
- 企(26060)
- 企业(26060)
- 数学(24197)
- 数学方法(24003)
- 农(13449)
- 财(12918)
- 中国(11618)
- 学(11120)
- 贸(9810)
- 贸易(9809)
- 地方(9529)
- 易(9473)
- 业经(9251)
- 农业(8883)
- 制(8708)
- 务(7973)
- 财务(7958)
- 财务管理(7931)
- 和(7779)
- 企业财务(7493)
- 理论(7282)
- 技术(7071)
- 银(6993)
- 银行(6967)
- 融(6798)
- 机构
- 大学(173238)
- 学院(170857)
- 济(69541)
- 经济(68001)
- 管理(65988)
- 理学(57856)
- 理学院(57034)
- 研究(56636)
- 管理学(55829)
- 管理学院(55529)
- 中国(42191)
- 科学(36847)
- 京(36485)
- 农(32652)
- 财(31265)
- 所(30184)
- 业大(27930)
- 研究所(27634)
- 中心(26335)
- 农业(26101)
- 江(25716)
- 财经(25289)
- 范(23466)
- 师范(23251)
- 北京(22938)
- 经(22860)
- 经济学(21345)
- 州(20509)
- 院(19588)
- 经济学院(19469)
- 基金
- 项目(112606)
- 科学(88274)
- 基金(81816)
- 研究(79413)
- 家(71627)
- 国家(71003)
- 科学基金(60200)
- 社会(49951)
- 社会科(47150)
- 社会科学(47130)
- 基金项目(44241)
- 省(44139)
- 自然(40197)
- 自然科(39290)
- 自然科学(39276)
- 自然科学基金(38596)
- 教育(37901)
- 划(37759)
- 资助(33834)
- 编号(32306)
- 成果(26437)
- 部(25694)
- 重点(25483)
- 发(23833)
- 创(23061)
- 课题(22270)
- 科研(22108)
- 教育部(21803)
- 创新(21492)
- 大学(21234)
共检索到244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邵景进 张莉 张庆华 范李姣 张大均
通过对536名5-8年级留守儿童公正感、自尊和心理适应(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考察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消极情感年级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在性别和留守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2)留守儿童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正感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公正感 心理适应 自尊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春妹 丁一鸣 陈雪 周长新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锋菊 罗旭芳
基于M镇341名农村留守儿童和74名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家庭功能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双留守儿童的家庭功能普遍较差、自尊水平较低、问题行为较多,单留守儿童家庭中成员的角色模糊、沟通状况较差;家庭功能各维度与留守儿童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其中,行为控制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自尊在此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滕秀芹 刘桂荣 宋广文
基于社会计量理论,本研究旨在考察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及自尊的中介作用。选取济南市606名四至六年级流动儿童,施测教师支持问卷和自尊问卷。结果发现:(1)教师支持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2)流动儿童的自我肯定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成绩,自我贬低显著负向预测学业成绩;(3)流动儿童的自尊在教师支持——学业成绩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支持通过增强自我肯定/减弱自我贬低影响学业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彭丽娟 陈旭 罗书伟
为考查流动儿童集体自尊的特点及其与学校归属感的关系,选取719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集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的总体集体自尊、成员资格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生;(2)小学阶段流动儿童的总体集体自尊、私密性集体自尊、公众性集体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3)流动儿童转学次数越多,其总体集体自尊和私密性集体自尊水平越低;(4)流动儿童集体自尊与学校归属感显著正相关,具体体现在学校环境、教师行为、学校投入、同伴关系和学校融入;(5)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对集体自尊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力为36.4%。
关键词:
流动儿童 集体自尊 学校归属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莉 申继亮
为考查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消极情感)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关系,采用公正世界信念问卷,生活满意度问卷和积极/消极情感问卷,选取5-8年级565名留守儿童和640名非留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各成分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内部主观幸福感各成分上年级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仅存在消极情感上,而留守时间上差异不显著。(2)留守儿童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高年级留守女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女生。(3)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各成分显著相关,其对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情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公正世界...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公正世界信念 主观幸福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美银 张建和
为探讨自尊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关系,并考察同伴关系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和学业适应量表对31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自尊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业适应;同伴关系在自尊与学业适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同伴关系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同伴关系在自尊与男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显著,在自尊与女大学生学业适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学业适应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学业适应 同伴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雪平 李双双
以1097名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使用SPSS20.0及LISREL8.70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公正世界信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公正世界信念与自尊、心理韧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均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2)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并不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而通过心理韧性与自尊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3)在公正世界信念作用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自尊及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景芝 陈段段 陈嘉妮
采用自我控制双系统量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和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对680名儿童进行调查,旨在考查流动儿童的自我控制与其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在控制系统和心理韧性上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年级高于初一;控制系统与心理韧性、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而冲动系统上则相反;心理韧性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自我控制可直接影响社会适应,也可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社会适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千保 龚琳涵
本研究考察流动儿童父母支持状况及其与社会文化适应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中介作用。采用主观感知父母支持问卷、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问卷和社会文化适应量表对62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流动儿童感知的父母支持及情感支持、陪伴低于非流动儿童;男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大于女生感知的父亲支持,学生年级越低,感知的父母支持越强;流动儿童父母支持与社会文化适应存在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积极心理品质在父母支持影响社会文化适应中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得出结论:流动男童更能有效地感知到父亲的支持,高年级流动儿童感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许传新
本文利用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数据,比较了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方法、学习环境、行为习惯和人际交往方面,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亲子关系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积极影响,而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学校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消极影响;在留守儿童中,男生、非独生子女以及高年级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差一些,而流动儿童则不存在这些差别。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留守儿童 学校适应情况 比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景欣 孙萍 丁彬彬 刘萌
采用父母支持、自尊和生活目的感量表对444名服刑青少年进行测评,探讨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对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预测作用,并检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父亲支持、母亲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地预测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2)自尊水平越高,服刑青少年的生活目的感越高;(3)自尊在父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母亲支持与服刑青少年生活目的感之间则不存在中介作用。这表明,父亲支持、母亲支持均为服刑青少年发展生活目的感的重要资源,但是对青少年生活目的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
父母支持 自尊 生活目的感 服刑青少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猛 叶一舵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对1739名城市农民工子女进行调查,考察城市农民工子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发现:(1)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自尊、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相关都非常显著;(2)城市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水平不仅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也可通过自尊对其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即自尊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3)自尊对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刘鑫梅 韩子荷
超常儿童作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父亲支持对提升其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水平具有独特作用。本研究选取了177名10-13岁的超常儿童为调查对象,考察父亲自主支持与超常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求和自尊在二者之间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介模型中,父亲自主支持对超常儿童创造性自我效能感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著;基本心理需求在父亲自主支持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量为20.455%;自尊在父亲自主支持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应量为35.227%;基本心理需求和自尊在父亲自主支持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效应量为12.500%。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父亲积极参与超常儿童成长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为提升父亲参与教养的主动性以及完善家庭支持结构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韬
为探索流动少年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的作用,采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对初中生进行测试,收回有效流动少年问卷462份。结果发现,流动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领悟社会支持和自尊存在显著相关,流动少年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1%,但自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领悟社会支持 自尊 流动少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人际交往能力与孤儿焦虑:自尊中介作用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同伴依恋、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安全感的调节作用
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自尊:社会支持与流动时间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父母歧视知觉和群际关系的特点——自尊的调节作用
高二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作用
自我隐瞒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反向自尊和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
初中留守儿童歧视知觉及其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城区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
新生代农民工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虐待经历比较及其关系研究——基于两维四象心理健康结构的分析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