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86)
- 2023(4359)
- 2022(3633)
- 2021(3571)
- 2020(3221)
- 2019(7125)
- 2018(7017)
- 2017(12923)
- 2016(7241)
- 2015(8505)
- 2014(8376)
- 2013(7657)
- 2012(7138)
- 2011(6529)
- 2010(6941)
- 2009(6593)
- 2008(6421)
- 2007(5769)
- 2006(5112)
- 2005(4690)
- 学科
- 济(20563)
- 经济(20515)
- 业(17101)
- 管理(13421)
- 企(11967)
- 企业(11967)
- 中国(10879)
- 险(10762)
- 保险(10671)
- 方法(9041)
- 融(8243)
- 金融(8243)
- 银(7844)
- 银行(7841)
- 数学(7610)
- 数学方法(7533)
- 行(7465)
- 贸(6915)
- 贸易(6913)
- 易(6822)
- 教育(6801)
- 制(6336)
- 财(6163)
- 理论(5627)
- 农(5487)
- 世界(5081)
- 各种(4431)
- 类型(4371)
- 种类(4315)
- 各种类型(4311)
- 机构
- 大学(101107)
- 学院(91642)
- 济(39200)
- 经济(38358)
- 研究(33899)
- 管理(32473)
- 中国(29147)
- 理学(26377)
- 理学院(26026)
- 管理学(25547)
- 管理学院(25355)
- 京(21964)
- 财(21572)
- 科学(16983)
- 财经(16519)
- 所(16248)
- 中心(15370)
- 经(15180)
- 北京(15071)
- 范(14901)
- 师范(14842)
- 研究所(14459)
- 江(13796)
- 经济学(12945)
- 财经大学(12644)
- 师范大学(12461)
- 教育(12292)
- 院(12108)
- 经济学院(11634)
- 融(11445)
- 基金
- 项目(54980)
- 研究(44876)
- 科学(43322)
- 基金(39612)
- 家(33734)
- 国家(32952)
- 社会(28728)
- 科学基金(27489)
- 社会科(26905)
- 社会科学(26891)
- 教育(22625)
- 基金项目(19680)
- 省(19332)
- 编号(18590)
- 成果(18214)
- 划(17750)
- 资助(16920)
- 自然(15670)
- 自然科(15318)
- 自然科学(15311)
- 自然科学基金(15042)
- 大学(13910)
- 课题(13786)
- 部(13631)
- 性(12848)
- 教育部(12420)
- 重点(12341)
- 项目编号(11907)
- 人文(11647)
- 年(11565)
共检索到160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亚当·R.尼尔逊 朱知翔
在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过程中,政治领袖们常常将教育视为国家进步的工具之一。学校和学院成为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统一的理想场所,教育的"功用"与对国家繁荣、安全、和谐的追求紧密结合。美国革命初期,民族领袖们就教育与国家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提议。其中,他们着重考虑了国立大学的提议——即建立一所确保美国立于世界开化国家之列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每一个关于国立大学的提案中都包含追求国家独立与清楚认识美国与欧洲的持续联系的深层矛盾。一些人认为欧洲能提供最好的高等教育机会,另一些人则警示国人有可能遭受来自海外的政治和学术"污染"。因此,美国独立战争后主要的矛盾就在于留学海外的可知风险。本文认为,1780~1800...
关键词:
留学 美国大学 国家主义 国际主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门洪华
国家主义、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之间存在着战略性张力,而地区主义扮演着联结国家主义与全球主义的桥梁作用。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谋划中国大战略的基本因素。如何将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这一对矛盾统一到地区主义思考上来,成为当前中国战略谋划必须审慎思考的重大议题,也隐然成为中国崛起的基础性条件之一。我们要强调国家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中的基础地位和全球主义的宏观视野,但更突出地区主义在中国大战略谋划的核心价值。中国应确立明晰的大战略框架,其中包含以富民强国为目标的国家主义战略,以创设、主导国际制度为目标的地区主义战略和以参与、分享为目标的全球主义战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曹雁
美国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从以个人本位为主导转向以国家本位为主导"和"教育管理体制由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向‘准中央集权制’靠近"。本文认为"制度层面条件——联邦政府职能的扩张"和"思想层面条件——民众对教育促进国家安全与繁荣的信念不断加强"是美国教育的国家主义倾向不断增强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以教育借鉴为主,但缺乏一种国家主义价值立场。比较教育研究自身的价值立场二重性,以及学习西方与抵制西方的矛盾心理使得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陷于国家主义与普遍主义这两种价值立场相互矛盾的两难困境。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来分析,教育借鉴对于后发展国家的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国家主义立场与普遍主义立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规定的辩证关系。基于国家主义立场的教育借鉴并不是封闭的,它是以开放的交流、普遍性为前提的。有效的借鉴需要一种"批判的理解":对别国的批判是教育借鉴的普遍性的表现,对本国的批判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的情感——这就是中国教育借鉴者的家国情怀。加强比较教育研究者的家国情怀是中国教育...
关键词:
教育借鉴 国家主义 普遍主义 家国情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晓范
本文旨在探讨加藤弘之国家主义思想的特色及其来源,进而揭示一些日本明治时期国家主义思想的源流及其特色。加藤国家主义思想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江户时期形而上学的儒家价值体系解体的影响和儒家特定的政治与伦理秩序在其思想中的残留,二是西方的国家有机体论、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三是由日本特有的社会与文化土壤形成的日本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加藤通过吸收西方政治思想与理论形成其国家主义思想的过程与日本在遭遇外来世界观时,往往会将这种外来世界观加以日本化的过程相似。
关键词:
加藤弘之 国家主义 西方政治思想 日本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荀振芳 汪庆华
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主题话语",处于不断建构、改造、变革与完善的过程中。世界高等教育普遍进入了"国家主义"时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建构具有更加深厚的国家主义体制文化传统。考察中国大学制度形成的逻辑路向,体现为"适应论"的制度实践逻辑、"同生互构"的制度结构特征以及"国家需要"的制度功能导向,对此,应从历史的、辩证的、批判的视角给予认识、尊重、变革和现实关怀。有理由认为: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仍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制度的现实途径,但是,要对"国家主义"予以重新认识和解读。目前,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为切入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构的转型期已经到来。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大学制度 实践逻辑 建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桂银
自由国际主义是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有着巨大影响的一种意识形态、国际秩序主张和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在不同时期,自由国际主义及其各项分支流派和理论,例如温和派和激进派,通过"旋转门"机制对冷战结束以来的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外政策纲领和议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自由国际主义始终有着两面性,包括温和派和激进派的共识与分歧,以及扩张和参与两种政策孰重孰轻。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乔新生
在保护国有资产的问题上,我们既要提倡主义,又要关注问题,从各个环节保护国有资产,使之不会因为法律制度设计的疏漏而被不法分子转移侵吞。国家主义不是空穴来风,国家主义也不是纸上谈兵,国家主义是一种建立在国家利益至上基础之上的立法原则。涉及国有资产的问题,无论社会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只要审计机关发现国有资产流失,就可以根据会计原始凭证,追查到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王发臣
日本与俄罗斯,无论在地区还是在全球政治中,都是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在历史与现实中,两国的国家主义传统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两国的国家主义对近代以来各自的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对地区和全球政治格局的构造与变迁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两国的国家主义在历史上既有冲突又有合作,在现实中既有竞争又有协调。作为邻国,日俄两国国家主义的取向和属性,无疑会对中国对日、对俄战略产生基础性影响,它会制约中日关系和中俄关系战略定位的层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石中英
影响20世纪中国教育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直接来源于18-19世纪欧洲现代民族国家在形成时所产生并依赖的国家主义及其教育理想,是欧洲近代日益高涨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中国独特社会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并与欧洲各国国家主义教育理想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的支配性影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主义教育理想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内容。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在20世纪中国现代教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值得关注的学术论争,主要集中在国家主义与国际主义、国家主义与个人主义、国家主义与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与人文主义等几方面。在21世纪,国家主义教育理想对于中国大陆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来...
关键词:
国家主义 世界主义 教育理想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磊明
20世纪教育中的国家主义思想,经历了从模糊到创造,从草创到丰富的输入与生产过程。出于应对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国家主义教育学培育以"国家"之名的新"精神联系",引导"国家至上"的价值意向。国家主义教育的具体策略包括选择能够表达联合意义的概念;专注于刻画共同情绪与意识的国家想象;将国家作为最高的社会单位,国家建构体现了全体国人渴望平等的诉求。教育中的国家主义是"解放的国家主义"和"自由的国家主义"的综合,不同于驯化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尚群
国家主义是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政治哲学观。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的渗透导致了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兴起,具体表现为发展职业教育成为了一种国家理性,而职业教育则要为解决国家的现实问题出力。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中,区域职业教育登上国家舞台,而与产业对接、为城镇化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等则是其重要任务。区域职业教育目前只能是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一种区域实践,它既要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又要彰显国家的教育特色。国家主义是区域职业教育最大的原则立场。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主义职业教育 区域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尚群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国家主义向职业教育的渗透带来了国家主义职业教育的兴起,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带来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兴起,而区域职业教育正代表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当下处境。国家主义是一种政治哲学观,它认为存在一种至高无上的国家利益,且对这种利益的维护具有最大正义性。国家主义作为一种主流意识向社会生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海刚
促进高层次人才回流是以色列重要的国家战略和政策目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色列实施了一系列政府主导的高技能人才回流计划,利用公共资源为高端人才回归提供帮助和经济激励。伴随着以色列社会经济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高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也经历了广泛的政策变迁和话语结构转向。从政策话语来看,从早期强调种族认同和国家利益这一"国家主义"的政治性描述,逐渐向强调个体职业发展机会这一"职业主义"的经济性描述转变;在组织模式上,从"政府主导"日益向公私合作模式转变,强调政策过程的多元利益主体参与;在战略转型方面,通过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乃时
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泛起一股“新国家主义”思潮,其目的是谋求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地位。在这股暗流的涌动下日本鹰派政治家们采取了一系列步骤,其主要表现为:加强以军事同盟为主的日美关系、修改和平宪法进一步强调集体自卫权、美化甚至否定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历史、向青少年灌输极端民族主义色彩浓厚的皇国史观、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并鼓吹拥有核武器等,令人堪忧。这股暗流必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局势的走向以及我国的国家安全产生不确定因素,颇值关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