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98)
2023(11463)
2022(8959)
2021(8268)
2020(6565)
2019(14856)
2018(14844)
2017(27209)
2016(15344)
2015(17148)
2014(17534)
2013(16330)
2012(14772)
2011(13185)
2010(13567)
2009(12767)
2008(12692)
2007(11512)
2006(10469)
2005(10025)
作者
(42494)
(35526)
(34968)
(33731)
(22401)
(16834)
(16097)
(13670)
(13525)
(12958)
(12190)
(12014)
(11668)
(11453)
(11188)
(10933)
(10544)
(10266)
(10255)
(10206)
(9061)
(8733)
(8470)
(8204)
(8193)
(7961)
(7871)
(7858)
(7131)
(6934)
学科
(53091)
经济(52985)
管理(47162)
(42392)
(34518)
企业(34518)
(19083)
中国(18984)
(18129)
(17632)
方法(16930)
业经(15511)
数学(13381)
数学方法(13144)
农业(12814)
(12326)
(11728)
理论(11287)
(11174)
银行(11158)
(11009)
财务(10967)
财务管理(10930)
地方(10887)
(10625)
企业财务(10340)
(10260)
金融(10257)
体制(9822)
(9391)
机构
学院(209911)
大学(208353)
(79834)
经济(77757)
管理(74049)
研究(70611)
理学(61686)
理学院(60953)
管理学(59681)
管理学院(59282)
中国(56320)
(44782)
(43248)
科学(41548)
(35666)
(35287)
中心(33302)
(33163)
财经(32407)
研究所(31061)
(29848)
师范(29557)
(29131)
业大(28674)
北京(28336)
(28316)
(26077)
农业(25414)
经济学(24873)
技术(24019)
基金
项目(132425)
科学(103551)
研究(102484)
基金(93319)
(80711)
国家(79925)
科学基金(68270)
社会(64219)
社会科(60514)
社会科学(60502)
(52442)
教育(49053)
基金项目(48344)
编号(43873)
(43593)
自然(41422)
自然科(40393)
自然科学(40386)
自然科学基金(39670)
成果(37619)
资助(36867)
课题(31640)
(30494)
重点(30440)
(29127)
(28351)
(27342)
(27163)
国家社会(26731)
(26428)
期刊
(99772)
经济(99772)
研究(66833)
中国(53486)
(36471)
教育(33642)
(32706)
学报(31625)
管理(30068)
科学(29030)
大学(25100)
(23055)
金融(23055)
学学(22905)
农业(21306)
技术(20083)
业经(17013)
财经(16482)
经济研究(14897)
(14196)
问题(13014)
图书(12624)
(11091)
职业(11058)
(10891)
(10240)
财会(9845)
现代(9793)
(9718)
论坛(9718)
共检索到339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大伟  
留地安置作为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在改革强调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它亦面临着与现行法律秩序难以兼容的现实拷问。为此,当前亟待对留地安置实践经验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智识和公共政策进行法治化改造。未来应该在法律上明确留地安置的地位,构建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留地安置规范体系,完善留地安置的规范内容,统筹考量留地安置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关联。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晓霞  
留地安置,是指国家在征收土地时,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给村集体作非农建设使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置失地农民。作为货币补偿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留地安置是在反思传统补偿标准过低、方式单一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留地安置制度的广泛推行,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地安置制度的困境留地模式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实践中,留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马晨  
从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的演进轨迹出发,基于2740份微观调研数据,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进行结构性解析。研究表明:不同安置制度存在不同的利益分配差序格局;"原子化"特征致使安置制度出现运行失衡;差异化供给不足、个体禀赋条件约束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诱使被征地农民无法或无力选择,甚至出现逆选择的境况。需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架构考量新时代安置制度,构建"套餐式"安置模式,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落实安置后期评估及拓宽安置帮扶服务平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段浩  许偲炜  
新型城镇化作为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需要"人地钱"挂钩制度的保障和推进。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中面临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需要通过将进城农民的数量、土地用地指标、政府财政补贴挂钩的制度安排进行现实回应,实现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合理配置。然而立法相对滞后和政府保障服务的缺失,加剧了"人地钱"挂钩制度的实施困境,应以激励性法律规制为导向,加强区域协调立法和政府保障服务功能,完善"人地钱"挂钩制度设计与配套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依标  
在分析福建省现有实物留地、留地货币化和货币换物业三种留地安置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考虑到相关主体意愿差异,本文提出创设"留拨"供地利用方式,其增值收益共享,赋予被征地农民选择权,并规范收入分配,实现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解瑞卿  武婷婷  
现代学徒制的本质属性是法治化,我国依靠政策推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制度,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存在着学校与学生(徒)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学生(徒)与企业之间的劳动法律关系,学生(徒)与师傅之间的教育、合同等多种法律关系。然而,由于具体法律规定的缺位,导致这四种法律关系在现实中缺失或存在瑕疵。因此,有必要以四种法律关系的分析为切入点,对现代学徒制的法治化建设展开探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舟  
地方税权是当代财政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的重要体现。实现地方税权配置法治化是加强地方税制改革的需要。解决全面落实地方税权配置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税收立法权缺位、立法层次低等诸多问题,应赋予省级政府限定性税收立法权、规范地方政府税收收益权、加快推进用税权法治化、参照税法确立新的地方税收征管模式,以提高地方税权法治化水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从主体角度表现为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正外部性,从客体角度存在公共投资的投机性、规模经济的两面性和风险转移的不确定性三个层面的负外部性。从外部性视角检视PPP热潮遇冷的落地难困境,可以发现公私合作制正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属性受制于主体有限理性的约束条件,负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不完全契约属性还囿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约束条件。但是目前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体量、制度供给和实践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现实龃龉,这一发展困境源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经济法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玖玖  
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失衡状态,从主体角度表现为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三个层面的正外部性,从客体角度存在公共投资的投机性、规模经济的两面性和风险转移的不确定性三个层面的负外部性。从外部性视角检视PPP热潮遇冷的落地难困境,可以发现公私合作制正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公共利益属性受制于主体有限理性的约束条件,负外部性问题的核心是不完全契约属性还囿于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的约束条件。但是目前中国公私合作制的发展体量、制度供给和实践效果三者之间存在现实龃龉,这一发展困境源于制度供给与需求的错配,经济法需要充分发挥回应型法律的能动性,通过多元善治的竞争转型优化公私合作制外部性问题的约束条件,以不同外部性为导向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综合运用不同部门法的联动均衡机制,丰富完善灵活契合的软法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唐健  李珍贵  王庆宾  王柏源  
留地安置,即政府在征收土地时,根据征收规模,将部分农转用土地(一般为10%~15%)直接安排给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经营、使用,鼓励和扶持其兴办产业,以期通过发展二、三产业为失地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作为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的一种新探索,留地安置模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深圳市政府为更好地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尝试了一项新政策,即规定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划出被征土地的5%作为留用土地,由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小君  蒋省三  
宅基地对满足我国农民的基本居住需求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农民的基本土地权利。我们近些年来所做的实证调研表明,现行法律关于宅基地使用权内涵以及取得、使用、收益、转让和消灭等的规定都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应在立法模式的选择、用途的法律管制、农民的无偿取得以及附条件退出机制等方面完善现行法律规定,以适应国家不断发展的农村土地政策,推动城乡土地市场的一体化,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振  
在保障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成为耕地治理的重点。当下的耕地“非粮化”治理面临立法理念冲突、法律禁令模糊、行政执法失范及治理依据存忧等现实困境。耕地“非粮化”的基础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该权利的“物权”基因意味着“非粮化”属于经济自由权,对其干预应当采取设定法律义务方式,同时对行政机关执法活动进行法律授权。具体来说,在法律约束机制方面,要明确“非粮化”的权利本位、建立效益与安全价值冲突平衡机制、完整列举“非粮化”的义务负担;在激励补偿方面,构建以财政补贴或行政奖励为核心的粮食补偿机制;在执法机制方面,规范“非粮化”执法主体及权限配置,建立“非粮化”行政执法暂停机制,尝试构建“非粮化”行政速裁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登喜  王凤彬  
本文从规制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性文件出发,针对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制的制度设计、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措施,以探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制的出路,从而使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制走出当前的困境,并为今后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规制积累更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加权  
回应性监管契合学生资助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顺应“三全育人”新常态、促进资助育人提质增效,但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面临着多样性监管主体缺位、一体化监管网络匮乏、监管机制建设滞后等实践困境。对此,高职院校应从壮大监管队伍、增强回应性监管主体力量,打造一体化监管网络、畅通回应性监管渠道,构建协同监管机制、激发回应性监管活力等方面,探索推行路径,大力推进学生资助回应性监管,实现资助育人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齐恩平  崔晓芳  
实行留地安置,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了较公正的权益分配。本文通过我国各个地区实行留地安置制度的实践,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现存的缺陷,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这一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推动滨海新区高效、和谐稳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