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8)
2023(7808)
2022(6315)
2021(5791)
2020(4577)
2019(10249)
2018(9711)
2017(18309)
2016(9974)
2015(10872)
2014(10709)
2013(10105)
2012(9180)
2011(8330)
2010(8359)
2009(8064)
2008(7862)
2007(7076)
2006(6394)
2005(5928)
作者
(27243)
(23248)
(22750)
(21795)
(14431)
(10986)
(10220)
(8867)
(8692)
(8140)
(8005)
(7739)
(7421)
(7342)
(7268)
(6974)
(6712)
(6625)
(6592)
(6591)
(5705)
(5698)
(5391)
(5201)
(5126)
(5120)
(5090)
(5082)
(4567)
(4445)
学科
(34492)
经济(34415)
管理(33492)
(30133)
(24594)
企业(24594)
(13275)
(12979)
(12827)
方法(11461)
中国(10802)
业经(10129)
数学(9507)
数学方法(9349)
(9082)
农业(8703)
(7724)
财务(7700)
体制(7685)
财务管理(7681)
(7420)
银行(7412)
(7362)
企业财务(7323)
(7094)
(6893)
金融(6890)
(6653)
贸易(6650)
环境(6645)
机构
学院(138833)
大学(137220)
(55571)
经济(54290)
管理(51476)
研究(46925)
理学(43758)
理学院(43263)
管理学(42583)
管理学院(42316)
中国(36496)
(29998)
(28378)
科学(27062)
财经(22815)
(22767)
(22018)
(21902)
中心(21767)
(20573)
研究所(20304)
业大(19632)
(18096)
师范(17939)
(17764)
北京(17560)
经济学(17513)
(17094)
农业(16943)
财经大学(16839)
基金
项目(93687)
科学(74616)
研究(71550)
基金(68105)
(59170)
国家(58634)
科学基金(50364)
社会(46812)
社会科(44262)
社会科学(44254)
(36744)
基金项目(35737)
教育(33116)
(30888)
自然(30718)
自然科(29942)
自然科学(29937)
自然科学基金(29407)
编号(29133)
资助(26183)
(24569)
成果(24271)
重点(21556)
(21154)
课题(21032)
(20399)
(19962)
国家社会(19703)
(19146)
创新(18743)
期刊
(66613)
经济(66613)
研究(42242)
中国(32357)
(24449)
(21925)
学报(20564)
科学(20115)
管理(19910)
教育(16789)
大学(16613)
学学(15788)
(14690)
金融(14690)
农业(14258)
财经(11681)
业经(11628)
技术(11392)
经济研究(10099)
(10038)
问题(8497)
(7228)
(6836)
(6557)
科技(6426)
现代(6288)
财会(6050)
改革(5948)
(5948)
理论(5794)
共检索到21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晓霞  
留地安置,是指国家在征收土地时,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给村集体作非农建设使用,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置失地农民。作为货币补偿的一种重要补充模式,留地安置是在反思传统补偿标准过低、方式单一的基础上产生的,对于保障失地农民生活、缓解政府财政压力都有着积极作用。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留地安置制度的广泛推行,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留地安置制度的困境留地模式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实践中,留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大伟  
留地安置作为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较强的现实合理性和深厚的实践基础,但在改革强调于法有据的时代背景下,它亦面临着与现行法律秩序难以兼容的现实拷问。为此,当前亟待对留地安置实践经验及相关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并及时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地方智识和公共政策进行法治化改造。未来应该在法律上明确留地安置的地位,构建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的留地安置规范体系,完善留地安置的规范内容,统筹考量留地安置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关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济益  马晨  
从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的演进轨迹出发,基于2740份微观调研数据,对被征地农民安置制度进行结构性解析。研究表明:不同安置制度存在不同的利益分配差序格局;"原子化"特征致使安置制度出现运行失衡;差异化供给不足、个体禀赋条件约束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诱使被征地农民无法或无力选择,甚至出现逆选择的境况。需立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架构考量新时代安置制度,构建"套餐式"安置模式,健全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机制,落实安置后期评估及拓宽安置帮扶服务平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齐恩平  崔晓芳  
实行留地安置,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了较公正的权益分配。本文通过我国各个地区实行留地安置制度的实践,分析了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特点以及现存的缺陷,并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完善这一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推动滨海新区高效、和谐稳定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艳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土壤污染所带的消极后果逐渐凸显。我国农地土壤治理需要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政策相契合。由此,我国应当正视农地土壤治理所面临的困境,超越原有的治理路径,在解析农地之上农户、集体、国家等多元利益主体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以"约束——激励"的双重路径实现对农地土壤的治理,并完善农地登记、财政支持等制度加以保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卫民  
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存在着缺乏完备的法律政策保护、完善的流转服务市场、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等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农地金融制度的比较考察,为我国在政府支持、政策优惠、组织机构、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农地金融制度的创建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我国应从完善农地金融的相关立法,加大农地金融的政策扶持,构建农地金融的组织体系,规范农地金融的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朝霞  张安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自2006年实施以来,在政府、见习基地、高校等教育机构、见习高校毕业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还处于建设初期,其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使其积极作用不仅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甚至一度停滞不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而陷入困境。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力图找到解决途径从而走出困境,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持续有效运行。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魏彬彬  及小同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能够对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进行支持与监督,缓解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合法性危机,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存在价值取向、审查侧重、权益影响等特殊性。当前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面临条约缺少仲裁程序透明度条款、司法审查主体资格不明确、被撤销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存在争议、国内法律对仲裁协议内涵的界定狭隘等制度困境。为了实现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保护平衡,需通过在条约中增设仲裁程序透明度条款、明确东道国法院的裁决承认与执行司法审查主体资格、强调不予承认与执行被撤销裁决、在国内法中拓展仲裁协议范畴等路径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永军   袁潇  
职教高考制度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完善职教高考制度。针对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实践中学位制度及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法律制度尚待完善、统筹实施未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本科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比例有待提升、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影响因素和困难较多等问题,优化职教高考制度应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学位制度及推进立法进程、统筹加强对职教高考制度的类型化实施、扩大相关学校通过职教高考录取学生的比例、协同解决中职生参加职教高考的多重困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郑浩生  李宁  
现代财政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基础,作为财政制度重要部分的财政分权制度也被赋予现代化改革新内涵。制度法治化、权责划分科学化、运行规范化、管理民主化和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财政分权制度向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内涵及意蕴。纵观我国现行财政分权制度实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导向相距甚远。未来改革应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增强财政平衡功能、规范政府财政行为、合理划分财政权责以及推进财政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城市化背景下大量进城落户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通过建立承包地退出机制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承包地有偿退出制度改革试点,探索用承包地市场化退出路径代替组织化退出路径,改变了承包地退出制度。从试点实践来看,土地退出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为退地者和承退者的积极性较弱,以及土地供需错位。我国土地具有非完全商品属性,土地价值很难衡量、土地退出具有非排他性以及土地功能具有多样性,土地退出市场缺乏有效运行的条件。现行改革思路忽视了土地属性的特殊性,应采取与土地属性相适配的退出制度,发挥集体土地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海娟  
城市化背景下大量进城落户农民转变为城市市民,通过建立承包地退出机制推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承包地有偿退出制度改革试点,探索用承包地市场化退出路径代替组织化退出路径,改变了承包地退出制度。从试点实践来看,土地退出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为退地者和承退者的积极性较弱,以及土地供需错位。我国土地具有非完全商品属性,土地价值很难衡量、土地退出具有非排他性以及土地功能具有多样性,土地退出市场缺乏有效运行的条件。现行改革思路忽视了土地属性的特殊性,应采取与土地属性相适配的退出制度,发挥集体土地制度在资源配置中的独特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秋妹  
城市交通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着力点。虽然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法规控制城市交通大气污染,但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仍然严峻。考察了我国城市交通大气污染现状;从政府环境责任、大气污染立法、经济激励机制及城市交通结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导致我国城市交通大气污染严重的制度性原因;建议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城市交通大气污染难题:强化政府在城市交通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环境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以及打造城市绿色出行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长江  高彦彦  
面对当今农村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转型理论角度分析了原因,并由此认为乡村自治所依赖的非正式制度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而历史和现实因素又决定了正式制度在农村的匮乏,治理机制的空白导致了农村众多社会问题的出现。要破解农村转型困境,必须要依赖于政府对农村正式制度的建设和有效实施,有效的正式制度也是使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呈现正向反馈的主要保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平  
现代学徒制建设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育人是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制度障碍,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参与,如缺乏可信承诺制度,导致企业的培养产权难以保障、校企合作政策供给失衡、缺乏制度化的双赢机制等。为了纾解现代学徒制的制度淤积,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育人生态,应加快建立现代学徒培养的产权制度,推动校企合作的法规制度建设,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制定明晰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师傅的积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