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7)
2023(6465)
2022(5347)
2021(4810)
2020(4073)
2019(8849)
2018(8390)
2017(15537)
2016(8640)
2015(9321)
2014(8997)
2013(8634)
2012(7888)
2011(7103)
2010(6885)
2009(6475)
2008(6341)
2007(5375)
2006(4638)
2005(4023)
作者
(27922)
(23488)
(23427)
(21916)
(14568)
(11448)
(10352)
(9187)
(8915)
(8067)
(8047)
(7601)
(7518)
(7400)
(7290)
(7244)
(7009)
(6999)
(6685)
(6607)
(6115)
(5704)
(5476)
(5371)
(5345)
(5089)
(5059)
(5032)
(4838)
(4774)
学科
(31320)
经济(31244)
管理(25370)
(23822)
(18508)
企业(18508)
方法(14822)
数学(13459)
数学方法(13297)
(9736)
(9337)
中国(8157)
(7877)
(7833)
贸易(7832)
(7808)
(7669)
业经(7200)
农业(6527)
技术(5483)
(5362)
(5355)
财务(5347)
(5343)
财务管理(5338)
银行(5288)
环境(5219)
企业财务(5092)
(5071)
金融(5071)
机构
大学(125791)
学院(124126)
(49715)
经济(48885)
管理(46025)
研究(44245)
理学(41074)
理学院(40576)
管理学(39730)
管理学院(39523)
(32254)
中国(31527)
科学(30591)
业大(26516)
农业(26055)
(25840)
(23703)
研究所(22115)
(22095)
中心(19827)
财经(18024)
农业大学(17976)
(17226)
(16512)
(15849)
经济学(15660)
北京(15622)
(15269)
经济学院(14324)
(14258)
基金
项目(93080)
科学(71731)
基金(69068)
(64408)
国家(63898)
研究(58408)
科学基金(53085)
社会(38993)
基金项目(37188)
自然(37005)
社会科(36958)
社会科学(36950)
自然科(36157)
自然科学(36140)
(36055)
自然科学基金(35545)
(31085)
资助(27170)
教育(25988)
重点(21314)
编号(20592)
计划(19969)
(19937)
(19590)
(18884)
科研(18814)
创新(18444)
科技(17927)
(17623)
国家社会(17005)
期刊
(48577)
经济(48577)
学报(30757)
研究(30747)
(28888)
科学(24967)
大学(22027)
中国(21893)
学学(21491)
农业(19235)
(16342)
管理(14875)
(10394)
(9561)
金融(9561)
业大(9468)
财经(8964)
经济研究(8631)
业经(8548)
(8210)
农业大学(7973)
(7593)
技术(7188)
科技(7170)
问题(6969)
林业(6801)
教育(6742)
商业(5860)
(5499)
(5426)
共检索到169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雷  江鸿  曾代龙  李爱军  范静苑  闫双全  赵奕熹  
为了解在四川什邡烟区留叶数和烟叶采收成熟度对雪茄烟品种GH1的影响、探寻适宜的雪茄烟叶生产方法,就留叶数和采收成熟度对其烟叶的总氮、烟碱、总灰分和钾这四种化学成分和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留叶数对雪茄烟叶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的影响达显著,对灰分和钾含量影响不显著;成熟度差异对这几种成分含量的影响都不显著。留叶数和成熟度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成熟度作用>留叶数作用,由评吸结果来看,GH1适宜留叶数为16叶,其上部叶可在近熟或其后3 d内进行采收较好,而下部烟叶应在其达到近熟状态6 d后采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危跃  邢云飞  刘旭东  覃飚  
以‘古巴7号’雪茄烟中部叶为材料,测定3种编烟密度(30、35和40片/m)下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编烟密度的增加,雪茄烟叶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质重逐渐降低,含梗率、拉力和平衡含水率烟碱含量则逐渐增加;当编烟密度为35片/m时,蛋白质含量最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当编烟密度从30片/m增加至35片/m时,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升高,当编烟密度从35片/m提高至40片/m时,其含量降低45.74%,导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编烟密度为35片/m时,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形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危跃  邢云飞  刘旭东  覃飚  
以‘古巴7号’雪茄烟中部叶为材料,测定3种编烟密度(30、35和40片/m)下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编烟密度的增加,雪茄烟叶单叶质量、叶片厚度和叶质重逐渐降低,含梗率、拉力和平衡含水率烟碱含量则逐渐增加;当编烟密度为35片/m时,蛋白质含量最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当编烟密度从30片/m增加至35片/m时,烟叶新植二烯含量逐渐升高,当编烟密度从35片/m提高至40片/m时,其含量降低45.74%,导致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总量也降低;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编烟密度为35片/m时,雪茄烟叶的物理特性较好,化学成分较协调,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有利于雪茄烟叶品质的形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泳纬   吴永兵   袁华恩   阳苇丽   何正川   赵俊杰   董涵   张宇   赵铭钦  
【目的】明确不同光照强度对雪茄烟叶生长发育的光合特性、抗氧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川雪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5个处理(CK:100%自然光照强度;T1:85%自然光强;T2:70%自然光强;T3:55%自然光强;T4:40%自然光强)。【结果】雪茄烟叶在旺长期至成熟期阶段,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烟叶的叶绿素类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烟叶的MDA和H_(2)O_(2)含量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各处理烟叶的SOD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处理间随着光照强度降低,烟叶的光合色素含量、胞间CO_(2)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及抗氧化酶活性提升,MDA含量、H_(2)O_(2)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但过低的光照强度环境不利于烟叶光合性能和抗氧化特性的提升。处理间随着光照强度提升,烟叶中总糖、总氮、烟碱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氯、钾呈上升趋势,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两糖比呈下降趋势,过低的光照强度,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差,不利于烟叶品质。【结论】适度弱光(55%~70%自然光强)有利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升,能够促进光能吸收,维持稳定的光合特性,有利于烟叶的生长发育,同时抗氧化酶活性提升,烟叶膜脂过氧化损伤降低,抗氧化特性增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有利于烟叶品质形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维  崔国民  赵高坤  孙永华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表明:适熟的烟叶,容易烘烤,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适熟烟叶在烤后颜色、光泽、油份、厚度、叶片结构与各种化学成分的合理协调性及评吸质量都优于其他成熟度烟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文龙  琚绍煊  丁松爽  刘路路  潘勇  刘仡  卢瑞琳  时向东  
[目的]分析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为快速分析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发酵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调制后的德雪3号中部二级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堆积法进行发酵30 d,从发酵开始每隔5 d取样1次,直至发酵结束。测定发酵过程中烟叶颜色参数(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泽比(H)、色相角(H~0)、色差值(ΔE))、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及评吸质量(香气质、香气量、劲头、浓度、余味、杂气、刺激性、甜度、灰色)的变化,分析颜色参数变化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并建立动态变化预测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发酵进程的推进,雪茄烟叶多酚类物质(莨菪亭、绿原酸、芸香苷、总酚)含量、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与颜色参数L~*、a~*、b~*、C值均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H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H~0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ΔE值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发酵25~30 d烟叶的评吸质量较好,各评吸指标较未发酵烟叶均有明显提升。相关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参数与多酚类物质、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回归分析表明,多酚类物质和化学成分对发酵过程中雪茄烟叶颜色变化有直接影响,评吸质量与颜色参数关系密切。[结论]通过量化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颜色参数,建立发酵过程中评吸质量变化模型,提高雪茄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可调控性及烟叶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泳纬  金明珂  吴永兵  赵松超  阳苇丽  何正川  赵铭钦  
【目的】探究不同遮荫强度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差异。【方法】以川雪1号中部叶为试验材料,设置100%,85%,70%,55%和40%共5个遮荫透光处理,研究各处理雪茄烟叶晾制过程中含水率、相关酶活性、色素含量及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对烟叶颜色的影响。【结果】(1)变黄、变褐特性以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转化更顺利。(2)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失水速率适中、干燥速度适当,有利于提高颜色变化与物质转化的协调性。(3)5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晾制过程中LOX和PPO活性较高,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和质体色素降解。(4)55%~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质体色素降解量较大且降解速度快,促进了烟叶颜色的转化和品质的形成。(5)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在各阶段均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利于烟叶颜色转化和品质形成。(6)70%遮荫透光处理的烟叶颜色均匀饱满,烟叶正反面色差值小。【结论】70%遮荫透光处理烟叶在晾制过程中变黄变褐转化顺利,失水速率协调性好,维持有较高的酶活性,促进了色素降解与多酚转化,有利于酶促棕色化反应以及晾后颜色转化,烟叶颜色多呈棕褐色和咖啡色,提升了晾制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时向东  汪文杰  顾会战  张晓娟  
通过测定分析雪茄外包烟烟叶成熟过程中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其叶绿素荧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遮荫条件下雪茄外包烟烟叶成熟过程中光合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潜在活性均下降,qP呈双峰曲线变化,NPQ则随着叶片的衰老逐步下降;而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量子产量也呈双峰曲线变化。成熟后期,qP、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光量子产量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黎明  张丽英  黄广华  史久长  郑东方  许自成  
以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烤后烟叶物理特性、常规化学成分以及在烘烤过程中色素和总酚含量在不同成熟度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适熟烤后烟叶单叶重平均为13.55 g,填充值最大为3.88 cm3/g,含梗率最低为32.96%,叶长、叶厚适中,叶宽最小,拉力、抗张度适中,而欠熟、过熟烤后烟叶均有指标处于不适宜范围。2烤后烟叶糖含量以欠熟为最高,适熟烟叶较高,适熟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适中,氯含量较低、钾含量最高,糖碱比最低,钾氯比最高。3欠熟鲜烟叶的色素含量最高,在烘烤过程中降解量较大,不同成熟度烟叶中色素降解率表现为欠熟>适熟>过熟。4欠熟烟叶总酚含量在烘烤进程中规律不明显,适熟烟叶在干筋期之前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聂荣邦  唐建文  
为弄清烤烟品种 K32 6和翠碧 1号的烘烤特性 ,根据渗透原理 ,用阿贝折射仪测定经蔗糖溶液浸泡的 2个品种不同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组织前后的浓度 ,换算出烟叶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 .结果表明 :翠碧 1号自由水含量显著低于 K32 6 ,束缚水含量则显著高于 K32 6 ;烟叶着生部位自下而上 ,总水分含量和自由水含量渐次降低 ,而束缚水含量渐次升高 ;烟叶成熟度自欠熟至过熟 ,总水分含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均渐次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寇明钰  汪长国  戴亚  曾代龙  贾玉红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和等级的雪茄烟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以什邡、万源和印尼雪茄烟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方法对雪茄型烟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茄烟叶中胱氨酸(Cys)和蛋氨酸(Met)含量最低,天门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远高于烤烟烟叶;产地相同的雪茄烟叶,通常等级越低,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越低;产地不同的雪茄烟叶,烟叶等级和氨基酸含量没有明显关系;对于印尼雪茄烟叶,氨基酸在茄芯、茄衣和茄套3种烟叶中的含量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通过对雪茄烟叶游离氨基酸含量的研究,并结合其化学成分的含量特征,旨在为雪茄烟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以配合雪茄烟产品设计和开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岸芷   张乐毅   王平平   陈新颖   杜姗姗   李先锋   王辉   艾绥龙   张立新  
【目的】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鉴定与分析,为雪茄烟叶发酵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陕西汉中烟区川雪3号(CX3)、海研103(HY103)和青雪204(QX204)3个优质雪茄烟叶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HPLC-QTOF-MS),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不同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筛选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差异代谢物,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聚类分析、显著差异代谢物筛选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CX3、HY103和QX204 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分别筛选出310,329和260种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氨基酸、肽和类似物,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脂质及生物碱。各品种中已鉴定的差异代谢物分别富集在74,74和65条KEGG通路中,主要的代谢通路为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抗坏血酸和醛糖代谢,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甘油酯代谢,果糖和甘露糖代谢。【结论】3个品种雪茄烟叶发酵前后的代谢物存在一定差异,分别筛选鉴定了前20种差异代谢物,并获得了10条主要代谢通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连营  杨锦鹏  余君  李楠芬  杨荣洲  汪社亮  丁广大  杨春雷  徐芳森  
为探究雪茄烟叶自然晾制过程中青色斑点(简称"青斑")形成的生理机制及代谢差异,提高茄衣烟叶外观品质,改进晾制技术,以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烟叶"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的代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青斑"部位叶绿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部位,大量未分解的叶绿素和绿原酸在晾制末期沉积是"青斑"形成的生理基础;"青斑"和正常两组织部位间,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和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具有显著差异;绿原酸和二氢玉米素可作为"青斑"形成过程的化学标记物,晾制过程中可检测其含量高低来监测是否会出现"青斑";烟叶变黄期晾房湿度骤降且波动过大,可能是形成"青斑"的外部环境因素,建议采用湿度可控晾房晾制并适当提高变黄期湿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春  范宁波  王彬  张永辉  李峥  刘腾飞  张楠  典瑞丽  
探究不同成熟度上部烟叶烘烤过程中失水干燥特性及形态变化规律,基于田间烟叶落黄程度及SPAD值范围界定鲜烟叶成熟度,分析鲜烟叶组织结构及烘烤期间烟叶含水量及形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烟叶成熟度提升,叶厚、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细胞密度、海绵细胞密度和紧密度呈降低趋势,海绵组织厚度、疏松度逐渐增大.烘烤期间随成熟度提升,42~54℃叶片、主脉、整叶水含率及自由水、束缚水含量降低幅度逐渐增大,45~48℃叶片失水占比逐渐减小,主脉失水占比逐渐增大;42~45℃叶片横向、纵向收缩率增幅最明显,叶片厚度收缩率和主脉周长收缩率分别在45~48℃和48~54℃时增幅最大,且随成熟度提升烟叶形态收缩率增加量逐渐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含水量与形态指标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随烟叶成熟度提升,烟叶保水能力逐渐降低,形态收缩幅度逐渐增加.叶片综合变黄80%~90%处理的烤后烟叶具有较好的外观质量和适宜的化学成分含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铭钦  于建春  程玉渊  王玉胜  
以河南产烤烟为试材,研究了烤烟烟叶成熟度与香气质量关系。结果显示:1)烟叶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随烤烟成熟度的提高而增加,如3-甲基2-乙酰苯酚、香叶基香叶二烯、(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二醇、10异丙基-3,7,13-三甲基-2,6,11,13-十四碳四烯1醇、巨豆-4,6(E),8(E)-三烯酮-3、十四碳酸等,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缓慢下降;2)烟碱、十六碳酸、(1S、2E、4R、6R、7E、11S)2,7,12-西柏三烯-4,6,11-三醇、(1S,2E,4R,6R,7E,11S)8,11氧撑-2,6,12-西柏三烯4醇等香气成分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