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8)
2023(6323)
2022(5296)
2021(4811)
2020(3978)
2019(8782)
2018(8565)
2017(16224)
2016(8844)
2015(9400)
2014(8697)
2013(8411)
2012(7448)
2011(6579)
2010(6353)
2009(5494)
2008(5388)
2007(4552)
2006(3788)
2005(3222)
作者
(26214)
(22029)
(21863)
(20403)
(13806)
(10727)
(9598)
(8680)
(8354)
(7568)
(7480)
(7249)
(7211)
(6986)
(6771)
(6719)
(6696)
(6619)
(6284)
(6264)
(5704)
(5258)
(5188)
(5046)
(4974)
(4855)
(4841)
(4662)
(4470)
(4389)
学科
(31686)
经济(31653)
(25268)
管理(24646)
(18834)
企业(18834)
方法(15384)
数学(14051)
数学方法(13925)
(10659)
(10110)
中国(8529)
(8453)
贸易(8449)
(8278)
农业(7440)
(7201)
业经(7163)
(6339)
财务(6335)
财务管理(6326)
(6083)
企业财务(6014)
地方(5994)
技术(5708)
环境(5405)
(4987)
银行(4943)
产业(4736)
(4717)
机构
大学(117615)
学院(117357)
(48281)
经济(47559)
管理(44933)
研究(40509)
理学(40250)
理学院(39777)
管理学(38990)
管理学院(38794)
中国(29479)
(28584)
科学(27638)
业大(24064)
(23994)
农业(22953)
(21181)
(20395)
研究所(19718)
中心(18422)
财经(16700)
(16255)
农业大学(15856)
(15420)
经济学(15096)
(14760)
北京(14289)
经济学院(13905)
(13493)
(13012)
基金
项目(89492)
科学(69866)
基金(66908)
(62278)
国家(61790)
研究(57186)
科学基金(51874)
社会(38263)
社会科(36498)
社会科学(36488)
基金项目(36267)
自然(36019)
自然科(35269)
自然科学(35255)
(34788)
自然科学基金(34660)
(30097)
资助(26105)
教育(25669)
编号(20525)
重点(20387)
(19195)
(19152)
计划(19136)
(18715)
科研(18197)
创新(18050)
(16983)
国家社会(16909)
科技(16779)
期刊
(44691)
经济(44691)
研究(27915)
学报(27779)
(24673)
科学(22580)
中国(21065)
大学(20304)
学学(19756)
农业(16427)
(16338)
管理(14994)
(8868)
业大(8460)
经济研究(8436)
(8347)
金融(8347)
技术(8017)
财经(7972)
业经(7873)
(7490)
农业大学(7124)
教育(7012)
科技(6888)
(6833)
问题(6404)
(5848)
商业(5742)
林业(5579)
技术经济(5281)
共检索到160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峰  郑建岚  
【目的】通过新老混凝土的黏结剪切试验,考察不同界面处理方法对新老混凝土黏结滑移的影响。【方法】以自密实混凝土为新混凝土材料,通过自行设计的推出式剪切试验装置,考虑不同粗糙度(自然光滑面、粗糙面Ⅰ和粗糙面Ⅱ,对应粗糙度分别为0,2.0,3.2mm)和不同界面剂处理(不涂界面剂的粗糙面Ⅰ及涂刷界面剂Ⅰ和界面剂Ⅱ)对新老混凝土黏结界面的影响,利用测定的沿受力方向上新老混凝土各点处的应变值,推算黏结面上黏结应力的分布,进而分析不同界面处理下新老混凝土的黏结滑移关系。【结果】新老混凝土界面处黏结应力分布呈三段式曲线发展;自然光滑界面的黏结试件上,黏结应力传递不均匀;涂抹界面剂的试件黏结应力在加载端处增长...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淼  安雪晖  李鹏飞  张京斌  白皓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无需振捣便可通过自重填充模板的良好工作性能,但工作性能对原材料特性的变化具有高敏感度.现有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难度较高,生产环节与质量检测环节较为分散,导致原材料数据不准确,生产数据检测效率低.随着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智能化与智慧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包括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搅拌生产和流变性能检测在内的生产全过程,原材料智能检测技术可辅助原材料质量管理,配合比智慧设计方法可用以应对原材料性能的波动、高效准确地确定配合比,基于搅拌状态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搅拌过程中的配合比智慧调整,流变性能智能检测技术可以实时地通过非接触式方法获得不同尺度拌和物的流变性能.该文详细介绍了自密实混凝土全过程智能化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成果,并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石平  蒋秀根  剧锦三  
为了计算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截面滑移及其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提出了具有界面滑移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总荷载及截面总弯矩由2部份组成,不考虑滑移的组合梁承担整体荷载及整体弯矩,能自由滑移的叠合梁承担局部荷载和局部弯矩。基于Bernoulli梁理论和抗剪连接件线性剪力滑移模型,建立截面总弯矩分配的计算公式,给出均部荷载作用下简支组合梁的栓钉剪力及界面滑移近似计算公式,得到了考虑滑移的组合梁在弹性阶段截面弹性应力、跨中挠度的计算公式及挠度增大系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月华  冒刘燕  戴勤友  王明飞  
为有效模拟冻融损伤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内纵筋的滑移行为反应,在已有可考虑冻融损伤的纵筋应力-滑移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冻融损伤程度、单元划分长度和锚固长度对该纵筋滑移行为的影响,并提出纵筋滑移的3种行为模式。进而,通过参数分析分别建立了冻融损伤混凝土内纵筋最小锚固长度、最大锚固长度、纵筋屈服滑移和极限滑移的简化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开源有限元平台OpenSEES,建立了考虑纵筋滑移行为的冻融损伤RC柱宏观单元模型,并根据既有冻融损伤RC柱拟静力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纵筋滑移随着纵筋曲阜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混凝土冻融损伤程度、轴心抗压强度、保护层约束、箍筋约束、纵筋直径和锚固长度的增大而减小;所建立的冻融损伤RC柱宏观单元模型能准确模拟冻融损伤RC构件的抗震性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仲聪  安雪晖  
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的工作性能反映在其搅拌过程中,可以通过分析搅拌图像对工作性能的好坏进行初步的判断。该文利用双轴搅拌机搅拌了具备不同工作性能的8组SCC,并利用智能手机录制视频,采集了全部搅拌过程的图像信息。然后,从图像序列中选取感兴趣的图像和感兴趣的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利用图像分析手段进行量化的比较。搅拌机指定叶片与转轴呈45°时的图像选为感兴趣的图像。ROI中的SCC轮廓线形状可以用作区分SCC的SF值的视觉特征。利用轮廓线上横坐标为300像素的点的纵坐标Y300,可以提炼轮廓线特征,并用于推算SCC的SF值。研究结果表明:Y300与SCC的SF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推算结果误差较小,可以用于开发基于双轴搅拌机的SCC工作性能实时检测系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亚清  剧锦三  
针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问题,基于新拌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及模糊数学原理,提出了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FEM)和算法,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实例评判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可得到具体的量化等级,同时便于建立专家系统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秀根  剧锦三  王宏志  
根据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常用曲线方程,对受弯截面压区混凝土应力进行了矩形应力简化,推导得到了等效矩形应力图形高度及应力强度的一般公式。选取4种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计算得到了矩形应力图形的简化结果,并分析了单筋截面不同模型的相对抗弯强度及其与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简称《规范》)建议值的相对误差。分析表明,不考虑混凝土受压的软化性能将过高估计截面的承载力,《规范》建议值导致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值提高近5%,且在截面高配筋率下更为显著。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琏  
混凝土"双掺"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改善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新技术。本文通过对大量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总结,对其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期对"双掺"技术能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效,增加效益提供理论和试验上的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铁  张大利  陈辉  
为实现混凝土材料的重复循环使用 ,将石灰石作基体混凝土粗细集料制备了多种强度等级的原生混凝土 ,经破碎、筛分即得可循环粗细集料。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可循环集料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显著性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晓宁  王瑄  
为了研究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采用慢冻法对普通混凝土试件、掺2%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和掺4%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每个试件共进行20次冻融循环试验,每次冻融循环后均测定每个试块的质量,全部冻融循环结束后对每一试块的抗压强度都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对3种试件质量随冻融时间变化的规律及防冻剂的掺量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试件的质量随冻融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掺4%防冻剂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冻耐久性最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银辉  刘付华  张学兵  
综合再生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粘聚性和保水性好,低脆、韧性好的特点,而流动性差,强度稍低,抗冻性差。同时针对再生混凝土劣于普通混凝土的性质,介绍了改善措施及改善效果,总结出再生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志平  
在建筑业繁荣的背景下,建筑主管部门受到的投诉也多了起来,其中混凝土的裂缝是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在当前施工中如何克服混凝土裂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本文将对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和特性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振波   陶鑫   韩春绪   孙鹏  
针对混凝土材料实验教学中裂缝表征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DIP)技术的混凝土开裂性能实验教学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混凝土早龄期开裂(塑性)、高韧性混凝土多点开裂(固态)与混凝土裂缝自愈合(回归)等3个方面的教学实例。DIP方法能够使教师改进教学内容,更生动、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能够使学生开拓视野并更深刻理解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演变。DIP能够在涵盖混凝土从塑性到固态、裂缝从产生到回归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起串联作用,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创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萍  
解决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的关键是加快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进一步研究,以明确桥面铺装层各结构层计算模型、力学特性及相关参数,为桥面铺装的设计提供指导;其次,加强对各铺装层材料的材料性能指标和测试技术的研究,开发适应桥面破坏机理的新材料;再次,提高施工质量使设计意图得到完全实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禛   汪澍   刘昆华   赵佳玮   郭海峰   金龙哲   魏祎璇   欧盛南  
湿喷混凝土作为新Austrian隧道施工方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 NATM)中重要的初期支护方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氯等有害物质会严重危害工人健康。截至2023年,许多研究的重点为湿式喷浆技术粉尘来源与降尘措施,而关于湿喷混凝土射流产尘机理仍认识不足,有待深入研究。该文通过改变湿喷混凝土配方中聚羧酸减水剂(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PCE)的掺量获取不同流动性的混凝土,利用自行搭建的喷射射流多维测试平台进行不同流动性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实验和喷射实验。结合射流破碎、表面波动等理论,分析湿喷混凝土的射流破碎过程和产尘特性,以探究其产尘机理。该文基于射流状态将射流循环划分为初始期、剧烈期和结束期3个阶段。初始期和结束期未形成稳定射流,剧烈期射流形态变化较小且射流破碎、雾化程度较高,对粉尘浓度的升高起决定性作用;此外,次级破碎阶段平均粉尘浓度与初级破碎阶段相比提高了138%。该文得到了粉尘浓度最低、粉尘粒径分布最集中的混凝土配比,即水泥、水、细骨料、粗骨料、 PCE的质量比为1.000 0∶0.370 0∶1.837 5∶1.562 5∶0.011 5。该研究成果可为湿式喷浆降尘的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