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8)
- 2023(6671)
- 2022(5710)
- 2021(5391)
- 2020(4509)
- 2019(10263)
- 2018(10388)
- 2017(20105)
- 2016(11075)
- 2015(12367)
- 2014(12490)
- 2013(11993)
- 2012(11228)
- 2011(9898)
- 2010(9771)
- 2009(8896)
- 2008(8338)
- 2007(7476)
- 2006(6605)
- 2005(5817)
- 学科
- 济(44640)
- 经济(44594)
- 管理(25593)
- 业(22250)
- 方法(18299)
- 企(15465)
- 企业(15465)
- 数学(15427)
- 数学方法(15291)
- 农(13746)
- 地方(13218)
- 中国(12004)
- 财(10290)
- 农业(9877)
- 学(9613)
- 业经(8993)
- 制(8793)
- 理论(8075)
- 体(7522)
- 地方经济(6684)
- 银(6574)
- 银行(6554)
- 融(6530)
- 金融(6522)
- 环境(6515)
- 贸(6450)
- 贸易(6443)
- 行(6287)
- 易(6165)
- 教育(5556)
- 机构
- 学院(145258)
- 大学(142654)
- 济(55599)
- 经济(54259)
- 研究(51531)
- 管理(51011)
- 理学(43051)
- 理学院(42423)
- 管理学(41551)
- 管理学院(41251)
- 中国(39566)
- 科学(33000)
- 京(31665)
- 财(27319)
- 农(26108)
- 所(25729)
- 中心(24256)
- 江(23786)
- 研究所(23392)
- 范(22409)
- 师范(22145)
- 业大(21631)
- 财经(20817)
- 农业(20334)
- 北京(19740)
- 院(19434)
- 州(18898)
- 经(18742)
- 师范大学(17679)
- 省(17210)
- 基金
- 项目(98102)
- 科学(76223)
- 研究(72510)
- 基金(69184)
- 家(60829)
- 国家(60309)
- 科学基金(50842)
- 社会(45272)
- 社会科(42766)
- 社会科学(42760)
- 省(40174)
- 基金项目(37308)
- 教育(33084)
- 划(32983)
- 自然(32246)
- 自然科(31421)
- 自然科学(31411)
- 自然科学基金(30837)
- 编号(29864)
- 资助(28454)
- 成果(24112)
- 发(22591)
- 重点(22075)
- 课题(21434)
- 部(20723)
- 创(19833)
- 国家社会(18721)
- 创新(18576)
- 科研(18503)
- 发展(17994)
共检索到22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艳平 金丽
本文提出了旅游体验过程中被忽视的环节———界面增长问题 ,并以温泉旅游为例 ,通过对日本温泉旅游的比较 ,指出目前我国温泉地的温泉氛围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忽视“更·宽衣”界面建设有关的。因此 ,界面增长很可能是目前发展体验旅游的一个有很大潜在力的着眼点。本文最后对旅游体验界面增长的有关技术方面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界面增长 温泉旅游 “更·宽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振江
一、对电化教学性质的认识 十年来,我国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并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更快、更好地培养人才,是摆在旅游院校面前的紧迫任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力 陈浩
通过对590位有过安徽汤池旅游经历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使用多元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温泉旅游地认知形象对游客体验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旅游动机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温泉旅游地认知形象对游客体验和游后行为意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不同的认知形象因子有着不同的影响模式和效应,总体而言,旅游设施与活动和温泉品质2个形象因子的影响效应要大于旅游交通和整体环境2个形象因子的影响效应;旅游动机在特定形象因子影响游客满意和重游意向的过程中产生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地说,旅游动机正向调节了旅游交通形象对游客满意的影响,负向调节了设施与活动形象、正向调节了温泉品质形象对游客重游意向的影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旭
在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打造特色温泉旅游产品,进行温泉旅游深度开发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咸宁温泉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温泉旅游业开发现状,提出深度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策略:以文化为主题,加大温泉旅游关联度;以文化为线索,加大温泉旅游广度;以文化为内涵,加强温泉旅游深度,从而构筑温泉旅游业发展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温泉旅游 特色资源 文化内涵 主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礼 朴京玉
近年在倡导健康旅游的大环境下,Kurort旅游模式正在兴起。日本上山市参照德国的Kurort模式,综合利用山、温泉、森林、农产品等的地域资源,导入徒步自然疗法,创建了日本式的温泉保健疗养地。而我国亦拥有类似的地域资源,本文以青岛温泉镇为考证对象,依据其温泉、山林、海洋、农产品等优越资源,论证了温泉镇在开展Kurort模式旅游方面同样具有可行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宦震丹 王艳平 周梦杰
温泉旅游乃旅游科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处于潜学科阶段。对于潜学科而言,因知识分布较为零散,学术力量处于潜在状态,适合以知识共同体替代学术共同体,用线索追踪法这一创新方法来推进研究,以实现对相关知识的挖掘与综合,形成研究力量,发现新知识,最终走进学术化研究阶段。在知识共同体语境下,为推进温泉旅游研究进程,可以地理学的文化转向、社会学的弱势群体、计算科学的数据挖掘等为理论支持。旅游研究需要加强知识变革意识,关注旅游系统中主体的能动性,需要扶持弱势的潜学科,同时,潜学科也要通过自强以夯实自身建设,挖掘潜在的知识能量
关键词:
线索追踪 潜学科 知识共同体 温泉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艳平
本文针对目前温泉旅游理念单薄、缺少整理和提升,以及经营中未履行告知责任的欺诈行为等现象,指出应对温泉旅游的真实性进行结构性研究。文章从时代发展角度对温泉(旅游)真实性进行了逐次深入探讨,直接并具细触及了温泉旅游的真实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艳平
温泉旅游的内容不单纯是洗浴,也不能简单地扩充到常规观光与休闲产品上,温泉旅游还存在着其独有的基本构件。本文指出温泉旅游的基本构件包括泉源、温泉聚落、共有汤、温泉寺院、温泉地的线、入口和温泉故事等对象,应对这些对象进行文化挖掘和组合,从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和温泉旅游开发的文化含量。
关键词:
温泉旅游 基本构件 泉源 共有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艳平
近年来我国的温泉旅游发展比较迅速,然而关于温泉旅游的研究却不多,温泉旅游地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文章在对温泉地诸多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对策性论述,文章指出:呼吁出台温泉法,同时先行建设地方性资源管理条例,着手温泉村镇的自治性建设,开展区域性温泉地功能再布局研究,充分挖掘温泉地的展示效应,从而达到保护资源环境、发展温泉旅游的目的。文章还就如何建设"公益性"成分、关注开发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有建设性的阐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高鹏 刘住
温泉旅游是温泉与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在简要论述了我国温泉发展现状及其与旅游 业相结合所产生的新业态——温泉旅游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温泉旅游的开发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温泉 旅游 温泉旅游 开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艳平
旅游经济学家认为,旅游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在温泉旅游研究中,由于所消耗的温泉水是可以准确度量的,如果仅坚持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二分法,势必忽视温泉资源与各种收入的关联。本论文提出了温泉旅游经济效益具有四圈层结构,并给出了具有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的吨水效益指标。
关键词:
温泉旅游 经济效益 四圈层结构 吨水效益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冠贤 保继刚
温泉是一种异类资源替代性弱而同类资源替代性强的旅游资源,因而温泉旅游地开发的模式易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旅游地空间竞争异常剧烈。文章主要从温泉旅游地的特性研究出发,通过对邻近温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的特征分析,探讨温泉旅游地在不同层面资源竞争的一般规律,以促进温泉旅游地空间竞争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温泉 旅游地 空间竞争 从化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旗 钟家雨 郑焱
在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对温泉旅游产业链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类型和构成,探讨了其形成动因。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三大知名高温温泉旅游度假地之一的灰汤国际温泉度假区为实例,提出了创新体制机制;合理进行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内部产业链,增强核心吸引力;延伸外部产业链,增强综合经济效益;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等措施来构建和延伸温泉旅游产业链,以提高灰汤温泉旅游开发的综合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鹏 宗瑞波 刘鸽
温泉旅游是近些年新兴的体验旅游方式。温泉旅游度假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文化效应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温泉旅游理论研究层面缺乏对温泉度假地整体形象感知的深入研究,同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又影响着游客的旅游动机与旅游决策。基于此,本文结合温泉旅游特征,构建了温泉旅游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对游客忠诚度影响的理论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指出:温泉旅游环境形象、温泉旅游资源形象与服务形象存在相关关系,前两者都是通过服务接触与服务过程形成感知形象的认知,服务形象对游客忠诚度的影响显著,其他维度影响一般。
关键词:
温泉旅游 形象感知 忠诚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屹岩 刘利 张春鹏
绿道网络构建的乡村旅游空间是新型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网络化空间格局可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全域化、体验式发展。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以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GIS适宜性分析和可达性分析、多尺度绿道规划方法,确立适宜乡村旅游发展的绿道网络,多要素结合构建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景观资源、道路、水系、地形坡度和绿地斑块5个因子对绿道选线有重要影响,其中景观资源因子权重0.431,影响力最大;宽甸县域绿道适宜性用地多为水系或原有道路沿线的开敞空间用地,与山地地形肌理结合紧密。"一轴两带多线"的绿道网络提供了特色山岳景观线路、鸭绿江景观线路和多样化的乡村景观游览线路,结合空间节点设置3级服务站点,形成全域分布的旅游线路和设施。因此,构建乡村生态体验旅游空间需因地制宜的构建城乡生态绿道网络,拓展生态体验空间;规划多级绿道,增强城乡交通联系;融合城乡空间,推进设施共建;整合乡村特色景观资源,增加旅游深度体验;点线串联,促进多产业联合与多主体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