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
2023(124)
2022(107)
2021(100)
2020(101)
2019(206)
2018(209)
2017(447)
2016(206)
2015(230)
2014(229)
2013(272)
2012(196)
2011(161)
2010(137)
2009(143)
2008(113)
2007(99)
2006(67)
2005(48)
作者
(469)
(417)
(410)
(366)
(306)
(232)
(192)
(154)
(149)
(148)
(148)
(145)
(143)
(136)
(135)
(134)
(124)
(119)
(117)
(113)
(112)
(110)
(109)
(101)
(100)
(96)
(89)
(89)
(87)
(85)
学科
(529)
经济(526)
管理(347)
社会(316)
(290)
(276)
中国(245)
(239)
(236)
(236)
婚姻(236)
(217)
心理(209)
行为(181)
会心(180)
社会心理(180)
农业(177)
家庭(175)
(175)
恋爱(167)
问题(164)
方法(159)
(157)
贸易(157)
(155)
生活(152)
(151)
企业(151)
人口(145)
(141)
机构
大学(2525)
学院(2448)
研究(1025)
(917)
经济(895)
管理(852)
理学(739)
理学院(718)
中国(701)
管理学(686)
管理学院(678)
科学(628)
(561)
(536)
研究所(500)
(479)
师范(477)
(473)
中心(429)
师范大学(405)
(399)
(398)
财经(383)
经济学(373)
北京(359)
(358)
经济学院(347)
(341)
社会(333)
业大(310)
基金
项目(1707)
科学(1378)
基金(1269)
研究(1239)
(1127)
国家(1107)
科学基金(960)
社会(857)
社会科(780)
社会科学(780)
基金项目(644)
自然(612)
自然科(601)
自然科学(600)
自然科学基金(594)
教育(578)
资助(539)
(536)
(520)
编号(459)
成果(418)
(391)
国家社会(386)
重点(365)
青年(359)
大学(342)
教育部(342)
科研(331)
人文(330)
(325)
期刊
(944)
经济(944)
中国(795)
研究(727)
学报(530)
科学(526)
教育(443)
大学(414)
(404)
(401)
学学(393)
管理(294)
人口(289)
农业(259)
(220)
(203)
财经(193)
中国人(188)
国人(188)
社会(184)
资源(179)
世界(170)
(169)
(163)
社会科(158)
社会科学(158)
人口研究(156)
技术(156)
业大(138)
(138)
共检索到4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园林  
一位男同学,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大家都觉得,这辈子没有哪个女人能降服他。得知他结婚,大家又暗暗为新娘捏把汗,担心争吵会成为他们婚姻的主旋律。没想到,结婚数年,他们两人虽然称不上恩恩爱爱,但也算幸福和谐,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此女到底有何独特的"御夫术"?同学一语道破天机:"她心思缜密,样样想得比我周到,人际关系处理得也好,什么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是真佩服她呀!"原来,由衷的欣赏让他格外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智波  李长洪  
本文利用1989—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研究我国男性工资婚姻溢价及其产生的原因。本文发现在控制相关特征变量之后,在婚男性工资比非在婚男性工资显著高出6.8%。究其原因,本文发现我国的男性婚姻溢价无法使用婚后家庭内部专业化分工、男性婚后责任感增强以及女性选择优秀的男性作为配偶来解释,但是可以由妻子的"相夫"特征所解释。这一发现传递出正能量,同等条件下已婚男性收入更高,不是因为好男人都结婚了,而是因为结婚了,他才成为好男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正  李玲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的数据,采用OLS、Ordered Logit和Ordered Probit三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婚姻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婚姻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的婚姻幸福感要高于男性,孩子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感,收入会影响婚姻幸福感,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下降,而高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无显著差别。本文探讨了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两种机制,一是婚姻能增进健康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二是婚姻能增进工作的幸福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袁正  李玲  
本文运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中国部分的数据,采用OLS、Ordered Logit和Ordered Probit三种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婚姻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计量结果表明,婚姻对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女性的婚姻幸福感要高于男性,孩子会降低婚姻的幸福感,收入会影响婚姻幸福感,低收入者相比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下降,而高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的婚姻幸福感无显著差别。本文探讨了婚姻促进幸福感的两种机制,一是婚姻能增进健康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二是婚姻能增进工作的幸福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文  
地处川藏高原东北边陲地带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是四川省藏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全县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左右,其中藏族人口约3万余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为8.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国芬  
一择偶的年龄偏好与婚姻挤压择偶是在一个男女都互为对方扮演供给者与需求者双重角色的"市场"中进行的。对个人的配偶选择来说,"婚姻市场"既为择偶提供机会与可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锋亮  陈鑫磊  何光喜  
本文利用2007年一项对于全国4个城市14所高校的博士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了女性博士毕业生的婚姻与生育对她们就业的影响。从就业结果来看,女性博士毕业生并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劣势,"女博士成了求职困难户"的论断有夸大渲染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充足的数据说明是因为需要结婚、生育从而造成了女博士的就业难;但是实证结果支持了社会上关于女博士"嫁得好"有助于职业发展的论断。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袁晓燕  
家庭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小单位,继Becker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于婚姻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微观个体的选择及福祉,而且也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配等影响社会不平等。通过梳理婚姻的匹配模型、婚姻的形成方式、婚姻带来的转移支付以及婚姻的解体,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立足于我国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这种特有现象,结合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由于户籍导致的城乡分割引致的特有的婚姻匹配模式,对于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袁晓燕  
家庭作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最小单位,继Becker的开创性研究之后,成为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对于婚姻的研究不仅涉及到微观个体的选择及福祉,而且也通过影响人力资本积累、收入分配等影响社会不平等。通过梳理婚姻的匹配模型、婚姻的形成方式、婚姻带来的转移支付以及婚姻的解体,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立足于我国婚姻是两个家庭之间的联姻这种特有现象,结合我国目前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带来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由于户籍导致的城乡分割引致的特有的婚姻匹配模式,对于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银娥  邢乃千  何雅菲  
文章利用核密度函数和Logistic模型,对婚姻与女性贫困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女性群体中,中低收入女性占较大比重,在婚有利于就业女性反贫困;教育对女性反贫效应显著,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在婚与贫困的交互效应呈现出递减趋势。因此,缓解女性贫困必须围绕影响女性婚姻的因素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人口普查时一般都列有婚姻状况项目,以反映某一时刻人们在婚姻方面所处的状态。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婚姻状况分为四类:未婚、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的人。有配偶是指已婚并处于婚居状态的人。丧偶是指已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而本人并未再婚的人。离婚是指已通过法律手续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没有再婚的人。有的国家还把“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大鹏  
婚姻,从本质上讲是男女两性的社会结合。在古代社会,缔结婚姻的动机和目的主要是生儿育女、延续后代。我们的先人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关于优生的科学认识,尽管这些认识还是感性的、不完整的,但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婚姻文化的宝贵遗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文强  杨小军  
当代中国的婚姻匹配模式存在明显的“门当户对”特征,即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决定着婚姻能否匹配。这种由家庭背景等“先赋型”特征决定的婚姻更加美满吗?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年数据,通过校正可能的“样本选择”偏误问题,发现“门当户对”对婚姻满意度并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门当户对”使得夫妻双方共同决定家庭事务的概率显著更高,对“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更高,最终“生活”满意度更高。因此,选择“门当户对”的婚姻可能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收益而非感情诉求。在由家庭背景决定的“正向匹配”婚姻会加剧收入不平等、降低代际流动性的时代背景下,“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并不值得提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玉玫  
在现实生活中 ,保险已成为居民家庭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解决婚姻关系中的保险问题越来越重要。为此 ,保险公司应大力普及保险知识 ,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立法机构应尽快完善法律、法规 ,保护夫妻双方合法权益 ,限制夫妻一方用共有财产购买保险时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保险单中的一定权利纳入夫妻共有财产范围进行处理。另外 ,保险公司还应加强经营管理 ,积极防范道德和法律风险 ,从而保护被保险人的生命安全和利益。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娃娃  
经常可以看到,婚姻中的男女虽然不断抱怨着对方,但还是将日子安安稳稳地过下去。如果你问他们,既然有这么多不满,为什么不离开那个人呢?他们会反驳你:人也不能要求太多啦!大家就这样幸福着或者是抱怨着,过下去。维系一桩婚姻真正靠的是什么?品质?责任?良心?道德?这些东西,到最后都是很脆弱的吧?天底下谁是傻瓜?真正什么也得不到,只是维持着一个婚姻的空壳,谁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