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72)
2023(5149)
2022(4259)
2021(3792)
2020(3101)
2019(6708)
2018(6345)
2017(11730)
2016(6490)
2015(6712)
2014(6293)
2013(6089)
2012(5463)
2011(4803)
2010(4549)
2009(4144)
2008(3949)
2007(3205)
2006(2713)
2005(2140)
作者
(21312)
(17862)
(17774)
(16498)
(11158)
(8772)
(7812)
(7152)
(6754)
(6092)
(6017)
(5778)
(5765)
(5719)
(5520)
(5411)
(5405)
(5347)
(5200)
(5010)
(4757)
(4380)
(4086)
(4080)
(3968)
(3845)
(3816)
(3807)
(3759)
(3598)
学科
(23082)
经济(23053)
管理(18234)
(18230)
(13920)
企业(13920)
方法(11709)
数学(10768)
数学方法(10701)
(7184)
(6672)
(6441)
贸易(6441)
(6302)
(5863)
中国(5684)
业经(5437)
农业(5084)
技术(4524)
环境(4393)
(4287)
财务(4286)
财务管理(4282)
企业财务(4094)
产业(3762)
(3762)
(3563)
地方(3442)
(3402)
(3391)
机构
大学(91606)
学院(91015)
(36318)
经济(35810)
管理(34620)
研究(32151)
理学(31440)
理学院(31086)
管理学(30478)
管理学院(30346)
(25756)
科学(23770)
中国(22481)
业大(21599)
农业(20832)
(18510)
(17473)
研究所(16635)
农业大学(14577)
(14210)
中心(14016)
财经(12295)
(12119)
(11923)
(11414)
经济学(11223)
(11120)
(11062)
北京(10897)
实验(10611)
基金
项目(72384)
科学(55979)
基金(54142)
(51600)
国家(51188)
研究(43630)
科学基金(42347)
自然(30385)
自然科(29714)
自然科学(29700)
基金项目(29681)
社会(29318)
自然科学基金(29212)
(28242)
社会科(27899)
社会科学(27891)
(24489)
资助(20818)
教育(19198)
重点(16534)
计划(16415)
(15589)
科技(15110)
(15091)
科研(15046)
(14895)
编号(14748)
创新(14647)
(14434)
国家社会(12901)
期刊
(31675)
经济(31675)
学报(24760)
(22022)
研究(20237)
科学(20130)
大学(17603)
学学(17337)
农业(14659)
中国(13571)
管理(10453)
(10123)
(8058)
业大(7949)
农业大学(6521)
林业(6456)
经济研究(6283)
(6219)
业经(6143)
科技(6036)
(5890)
金融(5890)
财经(5767)
技术(4907)
(4883)
商业(4877)
问题(4660)
中国农业(4588)
自然(4396)
资源(4149)
共检索到116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贵波  丁明星  郭妮妮  卓国荣  张倩倩  国程  
【目的】了解电针复合静松灵麻醉对山羊麻醉痛阈值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杂交山羊,体重22—27kg,随机分为0.5mg·kg-1静松灵组、2mg·kg-1静松灵组、电针复合0.5mg·kg-1静松灵组、电针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公母各半。分别在给药后0、5、25、45、65和85min(单纯药物组),或电针后0、25、45、65、85、105min(电针组或电针复合药物组)采用钾离子透入法测定痛阈值,并测定呼吸频率、心率、平均股动脉压、体温等生理指标,于试验前及试验后1.5、24、48、96和168h,采集山羊血液分别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血清...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鑫  丁晨雨  叶勤  吴荣华  张倩  李虹  李云  
为研究CO_2麻醉对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的生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设置充CO_2、充O_2实验组,并以持续充空气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鲢的生理生化指标、神经递质含量和神经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O_2麻醉处理后,鲢呼吸频率降低37%,血清K~+浓度显著升高4倍,肝糖原含量降低86.96%,血清中乳酸、尿素氮浓度分别升高1.08和1.57倍。以上指标在充O_2处理下变化趋势与充CO_2处理下相似,但是测定值高于充CO_2处理组。CO_2处理组血清皮质醇水平无显著变化,但充O_2处理组皮质醇显著升高2.41倍;CO_2处理组的脑组织多巴胺和5-羟色胺水平下降。qPCR结果显示,CO_2麻醉后脑组织双孔K~+通道蛋白kcnk3a、kcnk9和缺氧相关hif-1α和epo基因表达量均升高。结果表明,CO_2麻醉鲢可以有效降低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富生  杨博  塞务加甫  华松  蔡金霞  张涌  
【目的】筛选适合于山羊胚胎移植的速眠新静脉注射麻醉剂量。【方法】以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速眠新Ⅱ注射液为麻醉剂,研究静脉注射麻醉时,不同剂量速眠新Ⅱ注射液对不同体重组(28~35,36~45和46~55kg)山羊的麻醉效果;同时比较了速眠新Ⅱ注射液2种麻醉方法(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对山羊生理指标,心电图,麻醉山羊的诱导期、麻醉期、苏醒期,麻醉苏醒后山羊的采食、反刍及精神状况的影响。【结果】(1)山羊胚胎移植受体静脉麻醉时,山羊体重为28~35,36~45及46~55 kg时,最适宜麻醉剂量分别为0.4,0.4和0.5 mL/只。(2)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山羊的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和心率均降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徐滨  
设置5个麻醉组(15~35 V)与1个对照组(0 V),研究直流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13项生化指标的影响。随着电压强度升高,西伯利亚鲟麻醉组总蛋白与白蛋白质量浓度逐渐升高,35 V组总蛋白质量浓度显著高于15 V组与20 V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在15 V组中最低,在35 V组最高,35 V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15 V组。对照组总胆固醇浓度为(2.35±0.69)mmol/L,15 V组与35 V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血糖浓度为(2.21±0.30)mmol/L,低于各麻醉组的浓度。尿素与总胆红素浓度在15 V组最低,35 V组最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与乳酸脱...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滨  庄平  章龙珍  冯广朋  石小涛  陈丽慧  
通过化学麻醉剂丁香油、MS-222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71.2±8.9g)]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和麻醉试验,同时研究了丁香油、MS-222和直流电对施氏鲟幼鱼的麻醉效果,并在行为学基础上探讨了以上三种麻醉方法对鲟的有效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丁香油和MS-222对施氏鲟幼鱼的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26.37mg/L、22.17mg/L、18.00mg/L、16.22mg/L和61.67mg/L、58.22mg/L、56.90mg/L、56.90mg/L。MS-222的毒性明显小于丁香油,MS-222的安全浓度为15.57mg/L,丁香油的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之发  边力  刘心田  常青  阮晓红  陈四清  李凤辉  葛建龙  刘长琳  
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镁、乙醇、氯化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Octopus minor)成体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硫酸镁、丁香酚、MS-222、氯化锰、利多卡因、盐酸普鲁卡因、乙二醇苯醚、薄荷醇、苯佐卡因和三氯叔丁醇对长蛸无麻醉作用。在0.2~0.6 mL/L乙二醇苯醚、0.05 g/L和0.06 g/L薄荷醇、0.5 g/L苯佐卡因、40μL/L丁香酚和50~500 mg/L MS-222浓度的溶液中,长蛸出现中毒现象。2 mL/L乙醇和2 g/L氯化镁溶液对长蛸无麻醉作用; 6~40 mL/L的乙醇和6~35 g/L的氯化镁溶液中长蛸出现麻醉现象。根据长蛸在4~40 mL/L乙醇和4~40 g/L氯化镁溶液中的麻醉和复苏过程将麻醉程度分为5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长蛸在15~35 g/L氯化镁和10~40 mL/L乙醇中能够达到第4期麻醉,此时期适于观察和操作。在4~35 mL/L乙醇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在40 mL/L时长蛸产生应激反应麻醉时间变长。3~35 g/L氯化镁溶液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麻醉时间逐渐缩短,复苏时间逐渐增加。10 mL/L乙醇和20 g/L氯化镁对长蛸的麻醉和复苏总时间最短,分别为26 min和40 min。实验证明,乙醇和氯化镁均可作为长蛸的麻醉剂,在麻醉效率方面乙醇好于氯化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岩  张建民  易文波  
1对象与方法1.1病例选择60例拟择期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的病人,ASAI~II级,年龄55~65岁,体重60~72 kg,将病人随机均分为3组:静脉靶控麻醉组(T组)、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长敏  陈建国  刘东明  丁明星  
探讨3种麻醉方法对犬应激性神经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影响。18只杂交牧羊犬随机分为静松灵麻醉组(Ⅰ组)、氯胺酮麻醉组(Ⅱ组)、静松灵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组(Ⅲ组),分别在3种麻醉方法下行空肠肠侧壁切开吻合术,于麻醉前、切皮后30 min、术后4 h、1 d、3 d、7 d、15 d采血测定白细胞数和白细胞分类、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C3bRR)率、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皮质醇及血浆β-内啡肽(β-EP)浓度。结果表明:(1)术后4 h、1 d各组白细胞总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数比麻醉前增加(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权富生  赵晓娥  刘风军  李相臣  杨春花  张涌  
在绵羊胚胎移植供、受体麻醉中,用速眠新麻醉剂以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2种方法给药,测定了麻 醉绵羊进入麻醉期的各项生理常数,观察了麻醉诱导期、麻醉期、苏醒期绵羊的表现及其所用时间,综合评定了麻 醉效果。结果表明,两种麻醉方法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麻醉保定效果。与肌肉注射麻醉相比,静脉注射麻醉的用药量 只有肌肉注射的1/5-1/7,麻醉绵羊进入麻醉期时间短(平均1.03-3.82 min),手术后苏醒早,有利于提高胚胎移 植手术的效率,而且安全性较高。研究还发现,不同品种绵羊对速眠新的反应有差异,体重、体况、气候等因素均影 响麻醉剂的用药量和麻醉效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卢德章  范宏刚  胡魁  马海鲲  张建涛  李静  王洪斌  
【目的】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对小型猪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含量及部分心肺指标的影响。【方法】14头实验用小型猪肌肉注射小型猪复合麻醉剂0.15mL·kg-1,并在注药前及注药后5、10、30、45、60、80、100、120min分别进行无创血压和心率(heart rate,HR)的监测并同步采取前腔静脉血样。采用放射性免疫分析法测定小型猪血浆中ET和CGRP的含量,并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无创血压、HR主要是在注药后5-10min及80min时变化明显(P<0.01或P<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英振  姜怀志  宋先忱  栾新红  赵鹏  于立辉  郑旭  
探讨不同药物处理对辽宁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健康的4岁辽宁绒山羊母羊12只,随机分为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3组皮下埋植褪黑素(60mg.只-1),第3,4组肌肉注射环磷酰胺(26mg.kg-1)[1]。分别于试验开始后0,30,50d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血常规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试验2,3组白细胞数量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各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组间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3组血清总胆固醇呈降低趋势,50d与0d相比分别降低21%和45%,试验1组1与试验2组呈升高趋势,50d与0d相比分别升高10%和47%。各试验组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蛋白含量降低,钙、磷含量升高。...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秀华  张烨伟  杨春志  
以MS-222为麻醉剂,在13~14℃水温条件下,用浸浴麻醉方法测试了不同麻醉剂浓度和不同麻醉时间对牙鲆复苏时间、复苏率和24h存活率及长时间麻醉对复苏率的影响以及超有效浓度麻醉剂(60mg/L)麻醉后的抗露干能力。预备实验证明,本试验条件下麻醉剂的有效浓度为50mg/L。实验表明,将麻醉剂浓度从50mg/L提高到200mg/L,供试鱼被麻醉的时间由288s缩短至50s,复苏时间由94s延长至106s;用60、100和200mg/L的麻醉液持续麻醉后,可获得100%复苏率的最长麻醉时间分别为64、32和32min,牙鲆经MS-222麻醉后抗露干时间延长。牙鲆麻醉后复苏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谢晶  曹杰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各地鲜活鱼类的需求,鱼的保活运输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降低运输损伤、提高运输存活率,麻醉保活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四种常见渔用麻醉剂在鱼类麻醉保活运输中的应用,讨论影响麻醉保活运输存活率效果的主要因素,麻醉剂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麻醉剂残留的检测技术,并概括了现阶段麻醉保活运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目前,针对渔用麻醉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水产品的麻醉效果以及对鱼体生理生化的影响,针对鱼肉风味方面影响的研究少。新型渔用麻醉剂和针对麻醉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广朋  庄平  章龙珍  陈宁宁  姚志峰  孟彦羽  
研究了不同强度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行为特性与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西伯利亚鲟电麻醉阶段包括部分失去平衡期、完全失去平衡期、完全麻醉期和鳃动停止期等4个时期。电麻醉时西伯利亚鲟呈现趋阳性;随着电压升高,到达各麻醉阶段时间与恢复时间逐渐缩短。西伯利亚鲟到达完全麻醉期时间在15 V、20 V、25 V、35 V组间均有显著差异,在30 V与35 V时分别仅为97.0 s和68.8 s,而恢复时间为0 s。各试验组西伯利亚鲟在电麻醉时鳃动频率均增加,而恢复阶段均降低。电麻醉对西伯利亚鲟摄食与活动状态均无显著影响。随着电压升高,钾离子与镁离子浓度先下降后上升,钙离子则先上升后下降。钠离子与氯离子浓度变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汤保贵  杨思楷  郑素碧  倪芙镕  周星星  徐月容  谢伟莹  
分别用3个浓度梯度的MS-222和苯唑卡因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6.050 0±1.710 3)g进行6 h浸泡式麻醉(水温30.7~32.3℃),然后抽取尾部静脉血,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重点分析了与生物携氧功能密切相关的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1)较高浓度(25 mg/L、40 mg/L)MS-222导致红细胞数目(Er)升高,而苯唑卡因导致该值大幅下降;(2)两种麻醉剂对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都无显著影响,且MS-222处理后,血液的血红蛋白浓度(Hb)也无明显变化,但经苯唑卡因麻醉处理后,Hb显著下降,且降幅随药物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