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4)
- 2023(1655)
- 2022(1425)
- 2021(1444)
- 2020(1245)
- 2019(2957)
- 2018(2797)
- 2017(5589)
- 2016(2833)
- 2015(3201)
- 2014(3408)
- 2013(3432)
- 2012(2950)
- 2011(2781)
- 2010(2778)
- 2009(2804)
- 2008(2801)
- 2007(2498)
- 2006(2352)
- 2005(2194)
- 学科
- 业(9314)
- 企(8786)
- 企业(8786)
- 制(8672)
- 济(8304)
- 经济(8295)
- 管理(7618)
- 银(5773)
- 银行(5764)
- 行(5151)
- 体(5144)
- 体制(4896)
- 业务(3952)
- 贸(3881)
- 贸易(3877)
- 制度(3790)
- 度(3790)
- 方法(3780)
- 易(3600)
- 银行制(3562)
- 数学(3306)
- 数学方法(3280)
- 财(2955)
- 业经(2766)
- 销(2338)
- 供销(2334)
- 组织(2245)
- 和(2228)
- 学(2158)
- 商业(2057)
- 机构
- 大学(41632)
- 学院(40473)
- 管理(14845)
- 济(14499)
- 经济(14170)
- 研究(13342)
- 中国(13196)
- 理学(12135)
- 理学院(11999)
- 管理学(11839)
- 管理学院(11757)
- 京(9748)
- 科学(8210)
- 财(7983)
- 银(7549)
- 农(7448)
- 银行(7314)
- 所(7109)
- 行(6920)
- 北京(6812)
- 江(6449)
- 研究所(6359)
- 财经(6134)
- 中心(5979)
- 农业(5944)
- 业大(5942)
- 经(5600)
- 州(5567)
- 范(5464)
- 师范(5409)
共检索到67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燕君
电视购物──美国零售商业新招术梁燕君在美国纽约,您打开电视机60频道或68频道就可看到"家庭购物俱乐部"节目:主持人推销的商品主要是家庭日常生活必品,如厨房用品、家用运动器械、妇女时装、首饰、化妆品等,荧光屏上除了从多角度展示所售商品外,还标明商品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闫星宇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多项利好政策的出台,2010年以来,网络购物正在为众多消费者所青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习惯,我国网络购物规模分别以55%和69%的年增长率增长,极大地挤占了电器实体店的市场份额,传统电器零售商的市场优势地位正在丧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电器零售商积极转型电子商务,出现了"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网上商城。文章指出,为更好地适应网络购物的日益增长,迎合消费习惯的变化,电器零售商仅仅转型网络销售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转型为零售制造商,介入生产,主导构建模块化生产供应链,通过商品价格、质量、快速反应优势,形成线上线下市场合力,共同打造线上线下市场的零售商品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路玉叶 胡保玲
本文以山东青岛市为代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居民购物决策风格维度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不同购物决策风格消费者行为特征的基础上,为农村零售商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者决策风格 消费心理 农村零售商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泗宗 迟锐
文章针对零售商如何选择入驻地点的问题,利用自主构建模型的方式确定了研究的总体思路与框架。自主构建的模型是采用高等数学、计量经济学、最优化理论等理论与方法确定的。通过在北京市基础调研数据,将上述基础数据与理论模型相结合,从而确定了零售商入驻购物中心的整体最优策略,为零售商有效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零售商 入驻 最优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殿国
购物中心零售业态是传统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交易平台。大型零售商通过整体租赁购物中心零售业态进行选址开店的模式,可以看作是双边市场中基于零售商一体化双边市场交易平台的行为。一体化结构下,大型零售商不仅成功实现零售业态的进一步拓展,本身也由单纯从事商品销售的零售商转变为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平台企业。作为平台企业,其运作机制遵循双边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倾斜定价机制和平台多产品组合竞争。但其核心竞争力依然来源于自身经营商品的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堃 谢占山 王德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卫平
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农村居民购物地选择行为信息,以帮助提升农村零售商店的竞争能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村居民购买烟酒时更倾向于在本村零售商店购买,而购买食品和日用品时则更倾向于外购。②农村居民选择购物地的首要考虑因素是商品质量,其次才是购物地的便利性、商品价格和服务。③村级零售店为农村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村级零售店未来还需超越便利,改善经营。④农村消费者可细分为消遣型农村消费者、经济型农村消费者、品质导向型农村消费者和淡漠型农村消费者4类。消遣型农村消费者多属于家庭收入中等、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和女性;经济型农村消费者的家庭收入偏低、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不高;品质导向型农村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高...
关键词:
购物地 选择 农村居民 村级零售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建华
购物中心已被业界看成是我国零售业在未来几年发展的重要变数之一。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聚集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购物中心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多业态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 ,代表了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新趋势 ,并为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和旧商业街的改造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多业态聚集 统一管理 城市中心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明峰 卢姗 邱娟
通过对高校学生的购书行为调查,比较了网上购物对不同规模传统书店产生的影响效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新技术环境中城市零售业空间演化的趋势。结果表明:由于网上购物影响消费群体的特定性、网购商品种类的局限性以及传统购物环境的不可替代性等原因,网上购物方式更多的是作为传统购物方式之余的一种补充形式。当然,网上购物也会替代部分传统的购物行为。对于不同规模的传统书店而言,网上购物对中等规模书店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网上购物 企业规模 书店 城市零售空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曾锵
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探究出一个可操作的方法对购物中心内零售集聚需求外部性进行度量,即用购物中心店铺客流社会网络的间距中心度替代租金指标来表征店铺的需求外部性。在购物中心租金决定因素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影响购物中心租金的三个指标,店铺面积、店铺类型和店铺品牌,然后以银泰城购物中心作为研究对象,用间距中心度替代租金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进一步验证了Brueckner(1993)的研究结论,即店铺面积越大,需求外部性越大,也证实了以商品零售、餐饮零售和服务零售为划分的店铺类型对需求外部性有显著影响,消费者角度的店铺品牌吸引力对需求外部性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购物中心 需求外部性 租金 间距中心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鹏熠
将消费者购物价值作为中间变量纳入商店环境与零售商品牌权益的关系模型中,并以超级市场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设计因子和氛围因子只对享乐型价值有显著影响,社会因子对功利型和享乐型价值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因子对购物价值的影响程度最大。同时,功利型和享乐型价值对零售商品牌资产的形成均有显著直接影响,但享乐型价值的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商店环境 购物价值 零售商品牌权益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刘天卓 黄荣 杨锋 王漫漫
在电子商务市场中,混合型电商平台已取得了较大成效.该平台不仅是一个电子零售商,还为平台上的其他电子零售商提供在线物流服务,而物流服务是电子商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对促进网上购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分析了平台与电子零售商之间物流服务共享产生的影响,并研究了两种模型的最优策略选择.研究发现,当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服务费用相协调,且两者处于中间区间时,平台与在线零售商可以达成物流服务共享协议,形成双赢的局面;当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收取的物流服务费过低或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物流服务过高时,平台和电子零售商都将选择不共享物流的战略模式.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平台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均衡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主要参数对均衡模型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平台运营策略研究的发展,并为企业物流服务战略选择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电商平台 电子商务 物流服务 竞争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星冉 曹磊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购物中心商业模式演进路径,结合当前新零售环境,从定位改进、以消费者体验升级和与商户合作关系升级的业务系统改进方面,提出有益于我国购物中心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商业模式演进路径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购物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以及更好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零售 购物中心 商业模式 演进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道平 郭文璇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为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络购物节。随着网络购物节销售额屡创新高,网络冲动购买和强迫性购买引发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为明确网络购物节到底是在降价让利提高消费者福利,还是在明降暗涨制造网购"狂欢",基于我国主流电商平台销售大数据和百度指数工具,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网络购物节对我国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商品线上销售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线零售商能够通过网络购物节调动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和强迫性购买行为,促进线上销售量增长,提高商品线上销售价格;网络购物节期间,在线零售商对不同类别商品的提价能力存在异质性,对于那些价格易受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影响、容易引发冲动购买与强迫性购买的商品,在线零售商能够提高线上销售价格;对于那些价格受消费者在线购物情绪影响较小的商品,在线零售商难以提高线上销售价格。因此,为更好地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部门要格外注意网络购物节带来的节前节后虹吸效应,加强对刺激消费者冲动购买、强迫性购买的促销行为的监管,特别是限制明降暗涨、先涨后降甚至表面让利、实际清库存的虚假促销行为,避免对消费者构成欺诈;零售商要清醒把握营商和展业契机,在坚守底线与诚信原则、坚决维护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前提下,创新模式,改善消费者购物体验,提高行业效率;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和参与网络购物节,保持良好消费心态,选择那些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实惠,避免冲动购物给自己带来经济或心理上的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