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4)
2023(4057)
2022(3245)
2021(3245)
2020(2732)
2019(6728)
2018(6891)
2017(13735)
2016(7054)
2015(8183)
2014(8156)
2013(8015)
2012(6782)
2011(6143)
2010(6512)
2009(5886)
2008(5740)
2007(5081)
2006(4486)
2005(4021)
作者
(19662)
(16138)
(15980)
(15510)
(10472)
(7709)
(7299)
(6343)
(6145)
(5789)
(5629)
(5423)
(5215)
(5178)
(5074)
(4838)
(4808)
(4736)
(4621)
(4530)
(3974)
(3971)
(3891)
(3793)
(3599)
(3595)
(3565)
(3515)
(3265)
(3108)
学科
(31591)
经济(31573)
管理(20425)
(19770)
方法(18364)
(17949)
企业(17949)
数学(16441)
数学方法(15958)
业经(7169)
(7164)
贸易(7160)
中国(7050)
(6940)
理论(6835)
(6690)
(6422)
(5924)
(4922)
地方(4850)
(4716)
技术(4524)
教学(4521)
(4482)
银行(4481)
(4272)
(4238)
(4229)
农业(4033)
经营(3761)
机构
学院(100070)
大学(99342)
管理(42500)
(39785)
经济(38899)
理学(37086)
理学院(36748)
管理学(35840)
管理学院(35657)
研究(28728)
中国(22599)
(20497)
科学(17458)
(17400)
(14472)
财经(13896)
中心(13857)
(13821)
业大(13636)
北京(12825)
(12642)
(12549)
研究所(12542)
(12048)
师范(11922)
(11869)
经济学(11819)
技术(11312)
经济管理(10640)
经济学院(10567)
基金
项目(67668)
科学(53702)
基金(49031)
研究(48871)
(42209)
国家(41946)
科学基金(37208)
社会(30404)
社会科(28970)
社会科学(28963)
(26872)
基金项目(25130)
自然(25000)
自然科(24531)
自然科学(24527)
自然科学基金(24066)
教育(23842)
(22310)
资助(21726)
编号(20358)
成果(16021)
重点(14969)
(14482)
(14270)
课题(13971)
(13515)
创新(13279)
大学(12934)
科研(12866)
项目编号(12836)
期刊
(40968)
经济(40968)
研究(26451)
中国(18970)
管理(17233)
(13348)
科学(12740)
学报(12621)
教育(12283)
技术(11909)
(10871)
大学(10329)
学学(9654)
(8022)
金融(8022)
农业(7507)
统计(7466)
业经(7160)
经济研究(7061)
(6895)
财经(6587)
决策(6206)
技术经济(5650)
(5643)
商业(5208)
问题(4986)
图书(4981)
理论(4744)
(4627)
科技(4550)
共检索到142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卢远瞩  张旭  
本文建立了一个电视平台竞争的理论模型。电视台、厂商和观众之间通过一个三阶段博弈决定了电视台的广告数量、收视费用(付费模式下)和节目质量。研究表明:虽然付费模式下电视台向观众收取费用,但是节目质量仍可能低于免费模式并且总是低于社会最优水平。当单个广告给观众带来的干扰成本和电视平台之间差异程度都充分小或者都较大时,付费模式下的社会福利比免费模式下更高。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霍红  白艺彩  吴绒  侯永  
近几年来,视频平台经济从提供免费视频过渡到提供免费和付费视频供用户选择。视频平台的收入也由单纯依赖广告收入过渡到包括会员费收入、广告收入等多方面来源,如何平衡会员费收入与广告收入是视频平台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边市场理论,从用户效用、广告商效用入手,构建视频平台的收入模型,确定其最优会员价格和最优广告量。结果显示:存在最优会员价格和最优广告量使视频平台的收入达到最大,且最优会员价格和最优广告量随着用户对广告容忍程度的增加而减少。此外,会员费收入随着用户对广告的容忍程度和非会员购买产品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减少,广告收入则相反。由此,视频平台可以调查非会员购买产品的可能性和用户对广告的容忍程度来作出收入最大化决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艾鹏亚  许耀心  
[目的/意义]随着分享经济的发展,以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为代表的知识付费产品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变现,本研究以这类平台为切入点,探索用户的付费模式及付费意愿,加深对用户知识付费行为的认识。[方法/过程]通过对分答、值乎和微博问答三大平台的比较分析,总结在线付费问答平台的用户付费模式,利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用户的付费意愿及其动机。[结果/结论]研究表明,在线付费问答平台主要有两种用户付费模式:提问付费和围观付费。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没有特别偏好,二者呈现不完全替代关系,且影响用户对这两种付费模式的付费意愿的动机因素有所不同。本研究认为,知识付费在本质上是知识驱动型的信息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明显的粉丝经济特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岩  赵希男  黄诗童  
基于信用评级行业的关键作用与改革争议,本文根据信用评级行业的双边市场特征,建立由信用评级机构、债券发行方、债券投资者组成的平台竞争模型,设定了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投资者付费且单评级、发行方付费且双评级的三种信用评级制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竞争行为与社会福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主流的发行方付费且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均为最高,社会总福利水平则居中。在单评级制度下推广投资者付费模式,可以在信用评级机构受冲击最小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社会总福利水平,不失为当前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改革的最佳选择。单评级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可以通过增加差异化程度来提高评级费用和利润水平,但在双评级制度下则面临全新竞争决策的挑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雨虹  吴建  王艳清  赵移畛  
郑州市DIP支付方式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在分析大数据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成本管理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胸科医院的实际应用,研究成本管理数字一体化平台建设整体框架及实施路径,探讨DIP付费模式下医院成本管理的价值赋能,为医院管理者探索智能成本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迎春  巢健茜  
目前,我国部分医院进行了单病种付费的试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存在的局限性也值得深思。借鉴国外实施的DRGs付费模式,将其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逐步推进单病种付费向DRGs付费方式的过渡,也许可以成为解决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盛  陈言  
现行的信用评级发行人付费模式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其客观性、独立性和评级水平饱受市场质疑。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评级市场声誉机制还未形成,评级机构之间过度竞争,这些因素加重了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评级虚高、信用评级质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考察了2014年至2016年的公司债发债样本,构建量化指标对比投资者付费模式与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实证表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分布过于集中,投资者付费模式下的评级分布形态更为合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同一信用评级发债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差别很大,表明评级的区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沈红  
一、单病种付费制度与程序(一)单病种付费制度单病种付费制度是美国耶鲁大学卫生研究中心最先提出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的定额预付制,它是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将住院患者病人的疾病按诊断、年龄、性别和治疗难度等分若干组,每组再根据病种病情复杂程度、并发症确定疾病诊断相关组分类标准、医疗服务强度及资源消耗程度等,结合循证医学依据,通过临床路径计算单病种每组各分类级别的医疗成本标准,并采用预先支付给医院或医疗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的一种支付制度。该支付制度的医疗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邢小强  周平录  
互联网知识付费是企业借助互联网工具与平台为付费用户提供各类知识产品与服务的新兴商业形态,其商业模式值得深入探讨。本文以知识付费行业内5家代表性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归纳出知识付费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与理论框架,为后续理论与实证分析提供比较与验证的基础。研究表明,互联网知识付费商业模式包含价值主张、价值网络、关键活动与盈利模式4个构成要素,其中价值主张反映时代变化引发的多样化知识需求,价值网络展现企业与知识生产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关系与结构,围绕价值网络的关键活动支撑持续的知识产品与服务提供,盈利模式则通过适当的付费机制设计与价值分配来促进商业的可持续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夏芳  
信用评级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立足于良好的声誉,然而随着声誉资本的累积,评级机构的付费模式逐渐发生转变,导致利益冲突问题日益严重,进而影响信用评级机构的声誉。由于金融市场的制约条件使得声誉机制受损,而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利益冲突又恶化了该问题,因而,信用评级业需调整付费模式并修正声誉机制,以利于整个信用评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不断出现高评级债券违约事件。为此,监管部门积极发展多种评级,以期提高债券评级质量。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付费模式信用评级如何综合发挥校验作用。基于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不同付费模式评级发挥校验作用的机制在于投资者的反应:当投资者付费和发行人付费两种模式评级差值增大,投资者不以单一评级结果进行债券定价,而是根据评级差值调整债券价格。基于2011—2020年企业债评级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随着评级差值增大,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会降低后续评级,且评级差值对单一信用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偏正面的私有信息会降低债券信用利差,而以中债资信为代表的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私有信息则不会显著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均体现出单一评级模式在定价方面的弊端。因此,监管部门应继续鼓励发展投资者付费评级模式,并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内部评级,以充分发挥多种评级模式的交叉校验作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涛  宋文斐  杨震  
通过对现行以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获得回报的PPP项目常见按效付费机制的利弊分析,提出一种改进的按效付费模式:将建设期绩效考核结果同建设成本与运营期绩效考核结果的挂钩率相关联,实现建设期与运营期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为此类按效付费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俊  鲁统宇  任婷婷  
本文以2009-2020年在我国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的非金融类发债主体评级为研究对象,研究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与投资人付费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变化及差异。研究发现:与发行人付费模式相比,以中债资信为代表的投资人付费模式评级显著较低;从时间上看,发行人付费机构的评级标准逐年放松,评级随时间推移逐渐提高;而投资人付费机构评级标准总体呈逐年收紧趋势,评级更加保守;此外,本文研究发现两种不同付费模式下的评级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呈扩大趋势,中债资信进入评级行业对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的评级标准变化影响十分微弱。进一步研究结论表明,非上市公司以及非国有企业评级逐年提高、评级标准大幅放松,这一反常现象的出现与发行人付费机构评级密不可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申盛  陈言  
现行的信用评级发行人付费模式由于存在利益冲突,其客观性、独立性和评级水平饱受市场质疑。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时间不长,评级市场声誉机制还未形成,评级机构之间过度竞争,这些因素加重了发行人付费模式导致的评级虚高、信用评级质量的下降等问题。本文考察了2014年至2016年的公司债发债样本,构建量化指标对比投资者付费模式与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信用评级。实证表明:发行人付费模式下的信用评级分布过于集中,投资者付费模式下的评级分布形态更为合理;在发行人付费模式下,同一信用评级发债主体的实际信用状况差别很大,表明评级的区分能力不够;在信用评级为AA的情况下,两种付费模式下的差别最大。为此,我们对未来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锴  
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其评级收费模式即发行人付费模式本身的内在缺陷,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和评级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比较信用评级的付费模式,分析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及现行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最可行的模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收费模式会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评级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