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2)
- 2023(8814)
- 2022(7402)
- 2021(6522)
- 2020(5199)
- 2019(11724)
- 2018(11542)
- 2017(21358)
- 2016(11737)
- 2015(13046)
- 2014(13273)
- 2013(13287)
- 2012(13045)
- 2011(12256)
- 2010(12920)
- 2009(12121)
- 2008(11964)
- 2007(11045)
- 2006(10389)
- 2005(10056)
- 学科
- 济(74472)
- 经济(74408)
- 管理(31822)
- 业(28560)
- 地方(24450)
- 中国(22133)
- 企(21198)
- 企业(21198)
- 方法(18098)
- 农(16562)
- 业经(15578)
- 地方经济(15467)
- 数学(15303)
- 数学方法(15177)
- 学(12747)
- 制(11881)
- 农业(11728)
- 融(11713)
- 金融(11713)
- 发(11558)
- 银(11485)
- 银行(11476)
- 财(11333)
- 行(11266)
- 环境(10117)
- 贸(9905)
- 贸易(9890)
- 易(9413)
- 和(8580)
- 发展(8500)
- 机构
- 学院(175897)
- 大学(174635)
- 济(83991)
- 经济(82252)
- 研究(70192)
- 管理(60992)
- 中国(54578)
- 理学(49688)
- 理学院(49057)
- 管理学(48394)
- 管理学院(48052)
- 京(38742)
- 科学(38723)
- 财(38237)
- 所(35969)
- 研究所(31697)
- 中心(31377)
- 江(30409)
- 财经(28584)
- 农(26998)
- 经济学(26687)
- 北京(25867)
- 范(25821)
- 师范(25619)
- 经(25562)
- 院(24930)
- 州(24361)
- 经济学院(23501)
- 省(22822)
- 业大(21111)
- 基金
- 项目(101619)
- 科学(79853)
- 研究(78742)
- 基金(71020)
- 家(60618)
- 国家(60042)
- 社会(51549)
- 科学基金(50807)
- 社会科(48940)
- 社会科学(48932)
- 省(40692)
- 基金项目(36035)
- 教育(35636)
- 划(33306)
- 编号(31812)
- 资助(29614)
- 发(29059)
- 自然(28826)
- 自然科(28095)
- 自然科学(28090)
- 成果(27714)
- 自然科学基金(27569)
- 发展(24291)
- 课题(24196)
- 展(23887)
- 重点(23530)
- 部(22157)
- 国家社会(21302)
- 创(20267)
- 性(20027)
- 期刊
- 济(112832)
- 经济(112832)
- 研究(66471)
- 中国(45384)
- 财(28686)
- 农(26821)
- 管理(26465)
- 教育(24548)
- 融(22850)
- 金融(22850)
- 学报(22790)
- 科学(22322)
- 经济研究(18766)
- 大学(17991)
- 农业(17969)
- 业经(17299)
- 技术(17134)
- 学学(16456)
- 财经(15410)
- 问题(14247)
- 经(13531)
- 贸(10927)
- 世界(10673)
- 技术经济(10437)
- 国际(10115)
- 图书(9242)
- 经济问题(9232)
- 业(9206)
- 商业(9018)
- 经济管理(8878)
共检索到309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迎水
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因此研究电能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和谐发展,建设现代化智能电网,不断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供电可靠性,对稳定社会、保障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能质量管理 劣质电能治理 智能电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优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 important issue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society.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me countrie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is area,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comments to their practice.
关键词: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绿色GDP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乐东
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是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涉及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等的水平和普及程度。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没有教育,没有人才,一切都无从谈起。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经济不发达,按人均GDP衡量,1997年排在世界第81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近13亿,居全球第一。教育事业相对落后,教育水平较低,目前全国还有27%的人口覆盖地区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部分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3~6年,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仅为50.7%,这实际上意味着全国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在农村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受满九年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田雪原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纪转换之际的最重要命题,提到包括学术界同事在内的世人面前。本文以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它的基本支撑点在于,寻求总体人口与生活资料、生产年龄人口与生产资料、人口质量与经济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人口地区分布与生产力合理布局的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实际,提出谋求人口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性勋 白桦
论投资信贷与国民经济发展之关系建设银行驻马店分行胡性勋,白桦提高我国投资率,保证足够的信贷资金供应,是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只要根据国情,采取行之有效的稳定政策和调整措施,提高国内投资率,保证信贷资金供给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国民储蓄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天勇
参考世界上人口和国土面积大国的经验,我国调水规模远远不足,作为一个水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调水改土工程能否有效发展,事关我国国民生活用水、粮食安全、生态平衡、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金融安全等各个方面。同时,随着人口少子化、经济主力人口收缩和老龄化,为应对经济增长压力、延长工业化阶段、维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无疑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当前调水改土工程具有紧迫性,且在技术、水源和土地等条件上已经较为成熟。应当将调水改土与深化改革相结合,促进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提高就业质量,并让人民获得土地等财产性收入,从而扩大国民消费能力与消费需求,延长工业化,顺利跨过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实现进入高收入国家的目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小云 ,简小鹰 ,李鸥
星火计划作为科技开发计划,以乡镇企业为主要开发目标,从人力资源开发到配套设施开发等一整套开发,是一个典型的部门发展计划。在国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的数年间,星火计划在动员社会资源,促进技术进步,加速农村发展方面可以说成绩显著。但是如何促进这一发展计划更有效地实施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晓斌
服务消费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实际数据的分析,揭示服务消费支出、比重及其增长速度的变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GDP增长的密切关系,阐明发展服务消费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扩大服务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消费 第三产业 GDP 关系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唐修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涵义农村经济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大致包括几个方面:(1)人与自然的和谐。(2)农村经济系统内部的和谐,包括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经济运行与经济制度的和谐,产业发展之间的和谐,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城乡发展之间的和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永文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进社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关系在80 年代被建立,从理论上分析这个统计关系能加深对城市与经济发展之关系的理解。从经济学的要素替代和需求收入弹性原理概括了城市化的发展机制, 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都遵从它。并构造了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它是普适的。如果假设城市、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分别引起的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总是占据了一个不变的份额,同时,城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乡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差与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那么, 就可以据此演绎出这个统计关系。第二个前提暗示了一个城乡发展差距的倒“U”字型过程
关键词:
要素替代 不变的增长份额 正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