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0)
- 2023(12919)
- 2022(11272)
- 2021(10496)
- 2020(8505)
- 2019(19734)
- 2018(19807)
- 2017(37870)
- 2016(20577)
- 2015(22994)
- 2014(23118)
- 2013(23012)
- 2012(21393)
- 2011(19457)
- 2010(19458)
- 2009(17575)
- 2008(16914)
- 2007(14793)
- 2006(13139)
- 2005(11686)
- 学科
- 济(86945)
- 经济(86860)
- 管理(57203)
- 业(54743)
- 企(43808)
- 企业(43808)
- 方法(35034)
- 数学(29885)
- 数学方法(29574)
- 中国(25662)
- 农(24003)
- 地方(23768)
- 业经(20186)
- 学(18736)
- 财(18315)
- 农业(16520)
- 贸(16117)
- 贸易(16104)
- 易(15562)
- 环境(15114)
- 和(14690)
- 制(14092)
- 技术(13887)
- 理论(13695)
- 银(13570)
- 银行(13530)
- 融(13267)
- 金融(13265)
- 发(13084)
- 行(13040)
- 机构
- 大学(289583)
- 学院(288933)
- 管理(115621)
- 济(114134)
- 经济(111556)
- 研究(100762)
- 理学(99448)
- 理学院(98312)
- 管理学(96724)
- 管理学院(96213)
- 中国(74604)
- 京(63446)
- 科学(63016)
- 所(50838)
- 财(50759)
- 农(47050)
- 研究所(46252)
- 中心(45131)
- 业大(43220)
- 江(42591)
- 北京(40870)
- 范(40290)
- 财经(40265)
- 师范(39920)
- 院(36877)
- 经(36570)
- 农业(36559)
- 州(35386)
- 经济学(32793)
- 师范大学(32222)
- 基金
- 项目(197298)
- 科学(154445)
- 研究(146484)
- 基金(140840)
- 家(122336)
- 国家(121240)
- 科学基金(103853)
- 社会(90338)
- 社会科(85548)
- 社会科学(85528)
- 省(77956)
- 基金项目(75373)
- 自然(67187)
- 教育(66221)
- 自然科(65587)
- 自然科学(65574)
- 划(65483)
- 自然科学基金(64368)
- 编号(60989)
- 资助(57713)
- 成果(49313)
- 发(46242)
- 重点(43857)
- 部(42679)
- 课题(42081)
- 创(40957)
- 创新(38120)
- 科研(37309)
- 项目编号(37286)
- 发展(36931)
- 期刊
- 济(130881)
- 经济(130881)
- 研究(88037)
- 中国(58343)
- 学报(45024)
- 农(43484)
- 管理(43239)
- 科学(42050)
- 财(36006)
- 教育(35777)
- 大学(33808)
- 学学(31192)
- 农业(30841)
- 技术(25840)
- 融(25597)
- 金融(25597)
- 业经(23152)
- 经济研究(20614)
- 图书(19332)
- 财经(18471)
- 问题(16721)
- 业(15714)
- 经(15651)
- 理论(14917)
- 科技(14784)
- 技术经济(14224)
- 实践(13842)
- 践(13842)
- 商业(13553)
- 现代(13434)
共检索到434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许小虎 邹毅 綦玖竑 王阳 何博 黄瀚
新能源并网发电现已成为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转变用能方式具有突出意义。文章分析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效益创造机理,依据发电侧和电网侧的有效投入提出新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减排贡献分析方法,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试算分析。案例研究表明,电网通过新建送电线路、改扩建变电设施、配套通讯装置等工程,有效促进新能源并网发电,减排贡献率约为1%,随着减排量计入期增加,电网的减排贡献将更为显著。
关键词:
电网 新能源并网 碳排放 减排贡献率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蔡强 汪涛 李玏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投资决策不仅受到技术、成本、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相同和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间的竞争关系将对决策施加重要影响。针对两种不同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构建投资时机选择期权博弈模型并分析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投资决策特征。结果表明,电网对两种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收购歧视度将决定可再生能源双寡头企业在投资时机选择博弈中的均衡类型。一定参数条件下,电网收购歧视度呈由小到大变化时,博弈所产生的均衡类型相应地表现为同时投资均衡、占先均衡和顺序投资均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毕大强 郭瑞光
设计了一种功能完整、上位机界面友好的三相光伏并网技术教学实验平台,详细阐述了实验平台的整体硬件结构和上位机实时监控界面。采用光伏模拟器代替实际光伏电池模拟不同工况下的光伏特性曲线。实验平台根据需求可切换不同控制策略。设计了上位机监控系统易于光伏并网控制的各项功能,实现对测试结果的实时波形化监测。该平台操作简单、控制精确,可方便完成三相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的实验教学内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磊 赵明冬
参照实际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工程的项目,创制了一套面向光伏应用专业的开放式模块化光伏并网发电实训平台,介绍了该平台的技术方案、构成、可完成的实训项目、调试步骤及其应用。该实训平台融识图、设计、装配、调试、应用于一体,可分层次、分类别使用。实践效果表明:该平台对学生由知识掌握型向知识灵活应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转化有很好的过渡作用,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价值。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实训平台 光伏发电 电气系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牟初夫 王礼茂 屈秋实 方叶兵 张宏
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对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新能源发电替代减排是碳减排最为重要的形式之一,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新能源发电替代减排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从新能源资源潜力评估、发电替代减排量测算、产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和减排的成本效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整理。综述发现已有的新能源发电减排量测算方法各有利弊,新能源产业自身碳排放核算缺乏统一的界定范围,而且新能源的开发成本和效益也缺乏明确的核算标准。最后,本文从如何对新能源的技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替代减排 成本效益分析 综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丽 杨睿
在不考虑发电量变化和考虑发电量变化两种情形下,分别研究了调峰权交易机制对具有高调峰能力的火电机组主动完成深度调峰任务的激励作用。通过经济学理论分析及实例计算得到如下结论:设计调峰权交易机制可激励具有高调峰能力的火电机组主动完成深度调峰任务,从而有利于提高风电利用率、减少弃风。
关键词:
风电发展 调峰权交易 风电并网发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迎春 孔杰 喻小宝 杨康 章天浩
输配电价核定以提供输配电服务的电网企业相关资产、成本为基础,对电网建设及投资布局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的电力环境下,输配电价差异化制定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输配电价与有效资产关系,构建基于输配电价约束下清洁能源发电入网模型,并通过设置多场景投资组合,探讨电网投资、输配电价、碳排放之间关系,探索减排效益最优的组合模式。然后,对风电、光伏等相关指标变化下输配电价、碳减排效益变动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输配电价随新增投资线性增加,但输配电价约束条件会制约清洁能源电力发展;从长期来看,为适应清洁能源电力发展,输配电价增加约束条件应适当上调;减排效益在发电能源结构调整初期是显著的,但随着火电比例进一步降低,新增投资带来的减排效益有所降低。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光伏利用小数时变动率37%、风电单位造价变动率2.5%时减排效果最显著。基于此,对光伏来讲,应遵循前期政策的延续性,结合储能等新技术应用,逐步提升光伏供电时间;对风电建设来讲,要通过合理确定风电项目工期、优化技术方案等措施,减少风电单位造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钢
面对未来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以及当前传统石化能源价格高企的威胁,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无疑是我国节能环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光伏发电并网价格的制定,则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光伏并网电价,才能一方面保证光伏产业的利润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我国光伏产业;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光伏产业进行技术研发,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光伏发电进入常规能源体系的时间。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光伏产业 并网光伏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永学
新能源发电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产生结算大于预算,预算大于概算,概算大于估算的情况,这既增加了项目投资,还导致工程经济效益受到极大影响,在该种情况下,对项目造价进行管理显得特别关键。文章基于项目造价的理论,分析了关于项目造价的组成和相关管理理论,根据工程建设各过程的造价管理特征,提出了项目造价要遵守的原则,从多角度阐述了项目造价管理措施。
关键词:
新能源项目 工程造价 措施 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洁芬
随着政府提出绿色能源发电战略,微网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对电力市场进行深层次的改革。面对不断增加的市场压力,南方电网只有不断改进营销策略,服务质量,才能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保证效益最大化。本文在目前缺乏针对微网的营销系统情况下,概述了微网在其他国家和我国发展建设情况,根据南方电网公司推进营销现代化的战略思路,提出了针对微网新型电力营销系统改进建议。有助于帮助电网拓展电力市场份额,提高电网的效率,增加南方电网收益。
关键词:
新能源 微网 营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 王礼茂 张英卓 牟初夫 方叶兵 杨慧敏
低碳经济背景下,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提高。中国风力发电建设迅猛发展,风电装机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三北"地区"弃风"现象严重。而跨区并网风电外输是目前解决"弃风"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弃风"省份的"弃风率"、"弃风"电量和风电负荷省份"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能耗增量控制目标,以及空间距离为变量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改进,进而探讨在"弃风"区域风电溢出效应作用下全国风电跨区并网的复杂网络特征。发现:"弃风率"和"碳排放量"是风电跨区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水平 王枫 邱国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开发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正成为国际社会各国的新目标。在发电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中,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改变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结构。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家,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把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5%。文章主要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清洁能源发电的CO2排放强度(g/Kwh),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能源发电结构评估清洁能源的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我国要完成上述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这需要我国对低碳能源发电大力投入,其中水电、核电和新能源发电(风电、光伏和生物质能)分别要以每年6%、20%和50%年均增长。为此,我国应当充分利用金融资本的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艳伟 王润 肖黎姗 刘健 余运俊 庄小四
太阳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但光伏发电系统高昂的成本,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应用净现值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工具,建立了光伏发电成本的计算模型,以我国34个省会城市作为研究案例,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一半的情况下,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间。即便在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网光伏发电仍无法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影响并网光伏系统发电成本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政府初始投资补贴额度、水平面太阳能辐射量和投资密度的敏感性最强;CDM资金的注入对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励政...
关键词:
并网光伏发电 净现值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博 朴在林 周东升 郭丹 王哲媛 张涛
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势必增加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诸多不确定性,实现新能源并网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的合理优化模型;提供其稳定运行的电压极限区间和系统合理的"承载容量",因此,提出将区间优化算法应用于光伏并网系统运行参数的优化。以光伏发电并网节点电源容量为目标函数,配电网节点电压和支路功率特性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区间优化的非线性模型;利用区间可能度和区间序关系实现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的确定性模型转化,实现光伏并网节点电压波动最小和全网有功损耗最小为两层嵌套的区间优化函数,以光伏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继勤 于佩显
利用EEMD和BPNN预测2020年我国秸秆产量,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85%和90%3种情景下,综合利用秸秆对节能减排的贡献情况。结果表明,在基线情景下,当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可节约3 000万t煤,并减少6.15亿t CO2排放。由此证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秸秆 露天焚烧 生物质能源 节能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