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2)
- 2023(10817)
- 2022(8488)
- 2021(7841)
- 2020(6116)
- 2019(13251)
- 2018(13335)
- 2017(24589)
- 2016(13435)
- 2015(14640)
- 2014(14252)
- 2013(13639)
- 2012(11873)
- 2011(10888)
- 2010(10969)
- 2009(10503)
- 2008(9802)
- 2007(8885)
- 2006(8197)
- 2005(7266)
- 学科
- 济(51812)
- 经济(51764)
- 农(49090)
- 业(40051)
- 农业(32827)
- 管理(29035)
- 业经(19808)
- 企(19065)
- 企业(19065)
- 中国(15922)
- 方法(14380)
- 发(12904)
- 农业经济(12446)
- 地方(12423)
- 学(12323)
- 数学(12125)
- 数学方法(11960)
- 制(11080)
- 发展(10956)
- 展(10947)
- 村(9534)
- 农村(9514)
- 财(9474)
- 环境(9386)
- 土地(8993)
- 策(8870)
- 体(8743)
- 及其(8719)
- 贸(8458)
- 贸易(8452)
- 机构
- 学院(187907)
- 大学(178927)
- 济(71420)
- 经济(69821)
- 研究(67087)
- 管理(66536)
- 农(60726)
- 理学(57349)
- 理学院(56764)
- 管理学(55472)
- 管理学院(55185)
- 中国(51903)
- 农业(46520)
- 科学(45389)
- 业大(39976)
- 京(37843)
- 所(35298)
- 研究所(32455)
- 中心(32139)
- 江(30035)
- 财(29034)
- 农业大学(29004)
- 范(24957)
- 省(24953)
- 师范(24590)
- 院(23701)
- 州(23609)
- 业(23196)
- 财经(22789)
- 北京(22722)
- 基金
- 项目(131873)
- 科学(101743)
- 研究(95354)
- 基金(92760)
- 家(83725)
- 国家(82931)
- 科学基金(69077)
- 社会(59536)
- 社会科(55837)
- 社会科学(55825)
- 省(55045)
- 基金项目(49405)
- 划(44687)
- 自然(44330)
- 自然科(43209)
- 自然科学(43198)
- 自然科学基金(42359)
- 教育(41402)
- 编号(40555)
- 资助(35806)
- 农(34043)
- 成果(31105)
- 发(31039)
- 重点(30233)
- 课题(27604)
- 创(27371)
- 部(27192)
- 创新(25635)
- 计划(25419)
- 业(25209)
- 期刊
- 济(88379)
- 经济(88379)
- 农(66610)
- 研究(47481)
- 农业(45163)
- 中国(42151)
- 学报(37942)
- 科学(33285)
- 大学(28605)
- 学学(27624)
- 业经(22954)
- 业(21279)
- 管理(20190)
- 财(20105)
- 融(18799)
- 金融(18799)
- 教育(18115)
- 技术(15767)
- 农业经济(14792)
- 农村(14304)
- 村(14304)
- 版(13655)
- 问题(12880)
- 业大(12661)
- 经济研究(11431)
- 资源(10986)
- 农业大学(10923)
- 世界(10298)
- 科技(10191)
- 财经(9919)
共检索到27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铁运 郑淑君 王妍 刘云根
以3种污染负荷的农村黑水为研究对象,研究电气浮—电化学氧化—人工湿地系统对不同含量氨氮(NH_4~+-N)、总氮(TN)、正磷(PO_4~(3-)-P)、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1)系统对不同污染负荷下农村黑水的净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敏 贺锋 徐栋 何起利 梁威 吴振斌
研究了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氧化还原电位(Eh)的时空变化规律及不同功能区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湿地系统下行流池表层、两池底层、上行流池表层Eh的变化范围分别为402~585、-87~-130、308~432mV,沿水流方向依次形成了好氧A区/缺氧、厌氧区/好氧B区3个功能区。好氧A区是污染物去除的主要区域,BOD5、CODCr、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43.0%、48.4%、54.1%,特别是NH4+-N去除率占总去除率的79%;缺氧、厌氧区主要是进行反硝化反应和有机物的厌氧分解;好氧B区则主要是去除厌氧分解后的有机物以及进一步脱氮。另外,NH4+-N的去除率与系统各功能区Eh呈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蒋丽娟 佟金权 易心钰
用木本植物萼距花、杨树和旱柳作为泡沫板浮床栽培材料,研究其生长状况及对人工湿地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N、P含量较高的污染水体中都可以正常生长。在生长旺盛季节内3种植物对污染水体中的COD的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02%、46.41%和62.44%,对TN的月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0.27%、48.27%、63.29%,对TP月平均去除率分别27.76%、39.8%9和40.06%。其中对TN、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对照植物凤眼莲。同时3种植物对重金属Hg、Cd、Cr、Cu具有较强的富集力,而对Mn、Zn和Pb具有超富集潜力。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许永辉 崔正国 曲克明 王艳艳 王加鹏 李悦悦 胡清静
为了探究不同耐盐植物对海水养殖外排水的去污效果,选取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与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湿地植物,细沙、蛭石和珊瑚石为基质,构建了2套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比分析了2种挺水植物的耐盐性及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氨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硝态氮(NO_3-N)、高锰酸钾指数(COD_(Mn))和磷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芦苇耐盐度最高为20,而互花米草在盐度35以下均能正常生长,芦苇和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48±0.50)%和(95.01±1.18)%,对COD_(M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7.74±4.40)%和(72.84±2.64)%。互花米草湿地系统对NH_4-N和COD_(Mn)的平均去除率高于芦苇湿地,分别高9.53%和15.01%,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表明,在高盐胁迫下,互花米草生长状况和对无机氮(DIN)和COD_(M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芦苇,2种植物对磷酸盐和TP的去除率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人工湿地 耐盐植物 氮磷去除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颖 王琦 王艳 杨明 李慧 栾天新
为了解凌河流域人工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效果,探讨湿地进出水水质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凌河流域共6个人工湿地,于汛前(5月)、汛中(6月)和汛后(10月)对湿地布点采样,监测了湿地进出水前后水体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总悬浮固体(TSS)等指标变化,分析了各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大部分湿地对水体COD、NH3-N、TP和TSS等污染物具有较好地去除效果,部分指标去除率达90%以上。不同时期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其中5月去除COD的有效点位最多,6月去除TP的点位最多,10月去除COD和TSS的点位最多。不同类型的湿地对污染物...
关键词:
凌河流域 水体 污染 人工湿地 去除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盛辛辛 曹谨玲 赵凤岐 刘青
分别以芦苇、美人蕉和薄荷为植被,构建潜流人工湿地植物床,研究这3种植物对中水中的氮、磷和COD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①芦苇组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高可达85.43%,芦苇组和美人蕉组对硝酸氮的平均去除率(各测定时间的平均值,下同)都大于薄荷组和对照组,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表现为芦苇组(76.30%)、美人蕉组(76.19%)、薄荷组(61.60%)、对照组(46.99%)依次减小;②薄荷组对总磷和活性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1.11%、71.89%,是3个试验组中去除率最高的,其次是美人蕉组;③3种植物对COD的去除效果相近,都大于对照组,其中美人蕉组的去除率最高,最高可达77.76%。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淑君 王铁运 王妍 刘云根 马荣
以初滤池—垂直流人工湿地—光催化反应器构建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进水水质为低度富营养化水,针对湿地设置3种水力负荷(0.8、1.2、2.0 m~(3)·m~(-2)·d~(-1)),针对光催化反应器设置3种因素3个水平[紫外光照时间(3、6、9h)、pH值(4、6、8)及曝气量(0、2.5、5.0 L·min~(-1))]的正交试验,研究该系统对低污染水中氨氮(NH_(4)~(+)-N)、总氮(TN)、正磷(PO_(4)~(3-)-P)和总磷(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湿地在1.2m~(3)·m~(-2)·d~(-1)水力负荷下对NH_(4)~(+)-N、TN、PO_(4)~(3-)-P和TP去除率分别为54.73%、63.52%、75.66%和47.27%,对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2)光催化材料表面的TiO_(2)纳米颗粒可为催化剂在材料中的稳定性提供条件;(3)当光催化反应器pH值为8、曝气量为2.5L·min~(-1)、光照时间为9h时,该复合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65.00%,比单一垂直流人工湿地在1.2 m~(3)·m~(-2)·d~(-1)水力负荷下的去除率(47.27%)提高了17.73%,该研究可为低污染水的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低污染水 人工湿地 氮 磷 光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嘉波 施永海 刘永士
[目的]探究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及各级沿程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总氮(TN)、总磷(TP)的变化规律,探明系统对TN、TP净化效果的最佳运行水力负荷。[方法]对5 hm~2养殖池塘配套的约0.5 hm~2养殖尾水处理系统,采用低(0.012 m/d)、中(0.023 m/d)、高(0.035 m/d) 3种水力负荷运行,在系统各级沿程(表面流湿地(SFW)、一级净化池塘(PP1)和二级净化池塘(PP2))采集水样,检测TN、TP质量浓度,运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分析各水力负荷条件下各级沿程TN、TP质量浓度的差异变化,以及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整体和各级净化功能区对TN、TP的净化处理效果,通过PP2、TN、TP去除率与水力负荷的拟合函数关系计算最佳运行水力负荷。[结果]养殖尾水处理系统中TN、TP质量浓度在各级沿程、不同水力负荷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沿程与水力负荷存在交互作用(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陶玲 李谷 袁龙义 吴恢碧 李晓莉 赵巧玲
根据我国池塘养殖废水排放特点,研究了冬季人工湿地集中处理池塘养殖废水的效果。结果显示,在0.22 m/d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对池塘养殖废水中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T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5.0%,38.2%,34.7%,91.6%;水力负荷上升至0.36 m/d后,人工湿地对TN和COD的去除率显著下降为20.0%和27.9%(P0.05),分别为35.7%和和93.2%。经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TN浓度低于1.5 mg/L,TP浓度低于0.2 mg/L,COD浓度低于8 mg/L,TSS浓度低于5 mg/L...
关键词:
池塘养殖 人工湿地 污染减排 水力负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余家辉 李冰 王林 朱加宾 朱健
为研究氧化还原酶活性对人工湿地中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探讨将基质酶活性作为评判人工湿地整体去除效能的指标,本研究以生物陶粒和鹅卵石为基质并搭配种植再力花(Thalia dealbata)、美人蕉(Canna indica)和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至11月每月采样1次,对基质中4种氧化还原酶(脱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硝酸还原酶)的酶活性进行测定,并从酶学的角度探讨这4种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与养殖尾水中总氮(TN)、硝态氮(NO_3~–-N)、总磷(TP)、正磷酸盐(PO_4~(3–)-P)、COD_(Mn)去除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氧化还原酶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酶活性分别在植物生长高峰期的8月和9月达到最高;多酚氧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夏季(6—8月)变化不大,植物生长末期达到最高。空间分布上,脱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沿垂直方向分布表现出相同趋势,即表层最高,中层次之,底层最低。硝酸还原酶活性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脱氢酶活性与COD_(Mn)的去除率显著正相关(R~2=0.6783,P0.05)。结论认为,脱氢酶可作为人工湿地中去除COD_(Mn)的效能指标,硝酸还原酶可作为人工湿地中去除NO_3~–-N的效能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廷杰 齐增湘 罗军 甘德欣
在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栅与生物浮岛、生态砾石床技术和人工水草生态净化技术.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净化 机理 生态工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自干 李谷 吴恢碧 陶玲 李晓莉 姚延丹 赵巧玲 樊启学
由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组成复合人工湿地,与池塘有机结合构成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应用于草鱼苗种培育,研究了该系统对池塘水质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在760 mm/d的水力负荷率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NH4+-N、NO2--N、NO3--N、TN、TP、COD和T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56±3.71)%、(50.73±3.95)%、(46.33±4.95)%、(27.99±2.78)%、(58.15±3.38)%、(29.60±2.24)%和(84.49±1.77)%;湿地出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要求。结果表明鱼塘-湿地水循环系统对养殖用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养殖用水 净化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叶青 周钢 刘正华 胡霭堂
运用伏安法研究了表面包膜后的黄铁矿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黄铁矿电极在 0 2 0mol/LNa2 SO4 溶液 (pH4 5 )中 ,扫描电势在 0 15~ 0 5 5V (相对于标准氢电极SHE)内 ,无明显的阳极氧化电流出现 ;而当电势大于 0 6 0V时 ,电流呈指数式的急剧增加 ,作为阳极的黄铁矿电极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黄铁矿电极表面经pH 3 ,5和 7的 0 10mol/LH2 O2 与0 0 5 %配合剂混合液成膜处理 2和 6h后 ,电流—电势曲线上的电流明显减小。上述结果表明 ,表面膜有显著抑制黄铁矿氧化的作用 ,但阳极氧化电流不能消失。说明矿石表面形成的难溶膜不能杜...
关键词:
黄铁矿 表面膜 阳极氧化电流 抑制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加鹏 崔正国 周强 马绍赛 曲克明 毛成全
利用实验室规模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来处理海水养殖外排水,探讨了人工湿地对外排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氨氮、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并利用变形梯度凝胶电泳技术(DGGE)分析了人工湿地内部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对海水养殖外排水中的氨氮、磷酸盐和COD去除效果显著,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82±3.27)%、(72.53±2.31)%、(66.04±8.23)%;人工湿地系统内微生物组成较为丰富,且不同位置存在着种属相同、数量不同的生态幅广泛的优势种;人工湿地下行流池微生物多样性指数(H′)比上行流池高,且沿水流方向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系统中距离越远相似性系数越小;海水养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