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30)
- 2023(5613)
- 2022(4700)
- 2021(4183)
- 2020(3411)
- 2019(7424)
- 2018(7047)
- 2017(12969)
- 2016(7102)
- 2015(7337)
- 2014(6922)
- 2013(6641)
- 2012(5845)
- 2011(5138)
- 2010(4858)
- 2009(4399)
- 2008(4372)
- 2007(3633)
- 2006(2920)
- 2005(2332)
- 学科
- 济(24094)
- 经济(24065)
- 业(20492)
- 管理(20367)
- 企(15788)
- 企业(15788)
- 方法(11980)
- 数学(10889)
- 数学方法(10821)
- 农(8455)
- 贸(8394)
- 贸易(8394)
- 易(8250)
- 财(7957)
- 中国(6072)
- 学(6020)
- 业经(5876)
- 农业(5656)
- 务(5462)
- 财务(5461)
- 财务管理(5456)
- 企业财务(5150)
- 技术(4855)
- 环境(4500)
- 制(4059)
- 产业(3941)
- 出(3742)
- 划(3702)
- 银(3649)
- 银行(3613)
- 机构
- 学院(98407)
- 大学(97912)
- 济(38714)
- 经济(38151)
- 管理(37256)
- 研究(34575)
- 理学(33612)
- 理学院(33224)
- 管理学(32587)
- 管理学院(32444)
- 农(29178)
- 科学(25004)
- 中国(23975)
- 农业(23904)
- 业大(23283)
- 京(20008)
- 所(19183)
- 研究所(18001)
- 农业大学(16421)
- 财(15439)
- 中心(15410)
- 江(13806)
- 财经(13144)
- 省(12670)
- 业(12553)
- 经(12112)
- 院(12099)
- 室(12014)
- 科学院(11835)
- 经济学(11772)
- 基金
- 项目(76917)
- 科学(59298)
- 基金(57131)
- 家(54318)
- 国家(53849)
- 研究(46665)
- 科学基金(44620)
- 自然(31984)
- 自然科(31310)
- 自然科学(31295)
- 基金项目(31107)
- 社会(31061)
- 自然科学基金(30774)
- 省(30756)
- 社会科(29574)
- 社会科学(29566)
- 划(26408)
- 资助(22095)
- 教育(20454)
- 计划(17790)
- 重点(17665)
- 创(16725)
- 发(16265)
- 编号(16250)
- 科技(16039)
- 业(15979)
- 部(15974)
- 科研(15850)
- 创新(15709)
- 农(14285)
共检索到128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庞嘉 张海清 刘爱民 贺记外 刘烨 刘俊龙 张艺馨 刘虹
2017年,以2015、2016年生产的N两优华占、望两优6号种子以及2014、2016年生产的Y两优9918种子为试材,对杂交水稻种子进行电晕场处理、介电分选及电晕场+介电分选处理,通过测定种子的活力及部分生理生化指标,以筛选适宜的电晕场与介电分选处理。结果表明:当场强200 k V/m,处理时间4 min时,种子活力显著提高,其中Y两优9918种子(2014年产)发芽势和发芽率比对照分别提高47.22%和23.53%;电晕场处理使种子的电导率及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升高,根系活力增强,且电导率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滚筒转速为30 r/min,介电分选电压为4 500 V时,分选效果较好,各级种子活力差异显著;电晕场优化处理结合介电分选优化电压处理,分选的各级种子活力均比单独介电分选明显提高,其中望两优6号(2016年产)组合处理比单独介电分选出的Ⅰ级、Ⅱ级和Ⅲ级种子发芽势分别提高14.28%、18.42%和15.52%,发芽率分别提高7.78%、9.64%和14.71%。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电晕场处理 介电分选 种子活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楚宙 张桂花 谢方平 李明
以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为发芽特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杂交水稻种子分别进行静电、磁、电磁处理.结果表明,3种处理都能提高种子活力.最佳的处理为:静电处理中选电压100 V,频率2,处理45 min,放置6 h播种;磁处理中,磁化3次,放置6 h播种;电磁处理中,选电压220 V,处理15 min,频率为3,磁化4次,放置4 h后播种.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电磁处理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宽 戴良英 廖晓兰 黎定军
为了解杂交水稻种子带菌情况及保活剂处理后贮存 2年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收集了湖南长沙、沅江、常德、临澧等地的杂交水稻种子 ,保活剂处理前后通过组织分离了解种子带菌情况 ,同时测定了种子水分含量与发芽率 .结果表明 :不同来源杂交稻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为曲霉、毛锥孢、链格孢与镰刀菌 .不同地区不同组合携带的真菌种类有很大的差异 .1999年收获的杂交稻种用保活剂处理后保存 2年 ,携带真菌数量减少 ,发芽率比对照高 1.8%~ 15 .9% ;2 0 0 0年用保活剂处理的杂交稻种保存 1年后 ,发芽率比对照高 0 .3%~ 11% .
关键词:
杂交稻 种子 病菌 生活力 保活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骞 樊恩达 王静 杨勋毅 雷杨 蒋茂春
本文研究了用不同浓度的Ce(NO3)3、La(NO3)3、KNO3、KH2PO4、青霉素、IAA、NAA浸种对水稻种子Q优6号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NAA外,其他几种外源物质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均有一定的效果。经IAA、KNO3浸种处理能极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Ce(NO3)3、KH2PO4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La(NO3)3、青霉素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不显著,而经NAA浸种处理对种子的发芽有一定的副作用。
关键词:
外源物质 浸种 浓度 发芽率 效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述波 林伟 萧浪涛 李再军 童建华
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为材料,研究了外源GA3和ABA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质量浓度为50~110mg/L时能明显促进种子萌发,而ABA质量浓度为70~110mg/L时则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生理生化检测表明,GA3和ABA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植物激素含量变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赤霉素 脱落酸 杂交水稻 萌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廖晓兰 罗宽 黎定军 戴良英
为延长杂交稻种子的寿命,自行研制了杂交稻种子保活剂,将其处理威优46,威优56和培两优288等杂交稻种子,并对种子保活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号配方B浓度种子保活剂可作为杂交稻种子维持其活力、杀灭病菌和促进发芽的优选配方.经此配方处理的杂交稻种子贮存一年半后,其电导率,呼吸强度,MDA含量均低于未处理种子,SOD酶活性高于未处理种子.
关键词:
杂交稻种子 种子活力 种子保活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生 程金平 王健康 詹成芳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子活力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提高水稻种子活力对我国目前水稻轻简栽培模式推广,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水稻种子活力评价指标、种子活力关键基因鉴定和克隆、种子活力调控的分子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基于分子标记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学技术等已经克隆了23个种子活力关键基因,包括转录因子基因和脱落酸(ABA)、赤霉素(GA) 2种植物激素代谢相关的基因等,通过2种激素的代谢平衡控制种子胚的成熟、种子休眠、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等过程,为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改良水稻种子活力提供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种子活力 基因克隆 分子机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年伟 邓伟 李小林 徐雨然 张锦文 吕永刚 谷安宇 鲁志良
选择影响杂交水稻种子风筛精选中的3个主要因素,研究了各因素对杂交水稻种子精选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在所选因素水平区间,上筛孔尺寸是杂交粳稻滇杂31获选率、杂交籼稻冈优827净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上筛孔尺寸与净度负相关,与获选率正相关;下筛孔尺寸不是净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却是获选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与之负相关;风速既不是净度也不是获选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筛孔尺寸 杂交水稻种子 精选质量 贡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雨
本文以种子价格形成和变化链条为线索,通过分析、比较各种子生产经营主体所处种子产业链环节的价格水平,判断种子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情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产业 利润分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燕娟 袁国保 邓岩
与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无核心竞争力、发展不可持续的一般外贸产品相比,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优势十分明显,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杂交水稻种子技术国际领先优势与发展机遇,分析制约杂交水稻种子出口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一系列推进中国杂交水稻种子进一步"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杂交水稻种子 出口 机遇 问题 对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龚庆维 刘雪源 蒋宏华
为了探讨种衣剂“适乐时”对杂交稻生产的应用效果,2000年以2.5%悬浮剂按1∶150,1∶250,1∶350,1∶500药种比对三系杂交稻金优402,两系杂交稻香两优68和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进行了种子包衣,并储存10,30,90,180,360和540d,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包衣对90d内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180至540d较对照显著提高,储存540d后,3品种对照发芽率分别降至0,14%,17.5%,而适乐时包衣处理后,发芽率最高仍然可达81.5%,96.9%和84.2%;(2)各处理区与对照区比,秧苗株高、鲜重、茎基粗等有一定的差异,但多数情况下不显著;(3)适乐时包衣和浸种都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郫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水稻制种经验。郫县种子公司与科研单位紧密合作,加快了新组合、新品系的开发利用,吸引了广大用种客户,使种子销售量年年都有增加。 郫县种子公司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根据市场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公司和农户契约关系规范,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完备,成为以专业化公司为核心,以农户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以利益合理分配为纽带,内联农村千家万户小生产,外联国内外大市场的生产经营联合体和经济利益共同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世龙 马庆 王阳 林昕 杨蕴力 葛梦妍 顾宸瑞 刘桂丰
[目的]为了研究紫叶桦和裂叶桦叶片目标性状的显隐性以及基因型,筛选优良杂交组合,为种子园营建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紫叶桦、裂叶桦以及白桦和欧洲白桦为杂交亲本,分别设计了不同杂交组合进行杂交制种。针对各杂交组合的种子千粒质量、种子活力以及杂种子代的生长量等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研究各组合子代叶片目标性状的分离比例及规律,采用X~2法对该分离比例进行可靠性检测,进而验证亲本基因型的推测。[结果]分析表明,杂交组合间种子千粒质量、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地径等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