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25)
2023(4039)
2022(3388)
2021(3306)
2020(2748)
2019(5884)
2018(6256)
2017(10630)
2016(6555)
2015(7696)
2014(8149)
2013(7319)
2012(7104)
2011(6448)
2010(6565)
2009(6194)
2008(6272)
2007(6035)
2006(5333)
2005(4862)
作者
(20358)
(16860)
(16850)
(16017)
(10636)
(8156)
(7745)
(6720)
(6531)
(6202)
(5802)
(5647)
(5453)
(5443)
(5440)
(5205)
(5063)
(5049)
(5005)
(4752)
(4471)
(4255)
(4227)
(4022)
(3940)
(3867)
(3776)
(3653)
(3653)
(3629)
学科
(18871)
经济(18830)
管理(16893)
(12786)
(10882)
企业(10882)
(7282)
(6894)
中国(6802)
方法(6425)
理论(6211)
(6126)
(6086)
(5621)
教育(5208)
数学(4818)
教学(4815)
数学方法(4622)
(4558)
银行(4539)
(4376)
(4274)
金融(4267)
业经(4210)
地方(3989)
体制(3739)
(3501)
农业(3490)
(3408)
(3126)
机构
学院(91298)
大学(91230)
研究(34311)
(27530)
管理(27433)
经济(26487)
中国(25058)
科学(23573)
理学(22471)
理学院(22107)
(21367)
管理学(21305)
管理学院(21139)
(19685)
(18828)
研究所(17028)
(16386)
师范(16156)
(16067)
中心(15827)
农业(15619)
业大(15143)
(14815)
技术(14263)
北京(13770)
教育(12913)
(12756)
师范大学(12622)
(12396)
(12316)
基金
项目(56086)
科学(41991)
研究(41791)
基金(36530)
(32852)
国家(32509)
科学基金(25915)
(23599)
社会(22625)
教育(21763)
社会科(21112)
社会科学(21107)
(20339)
编号(18638)
基金项目(18376)
成果(17657)
自然(16789)
自然科(16413)
自然科学(16405)
自然科学基金(16067)
资助(15814)
课题(14806)
重点(13294)
(12353)
(12084)
(11949)
(11356)
项目编号(11257)
计划(10927)
(10923)
期刊
(37184)
经济(37184)
研究(28610)
中国(26520)
教育(23024)
学报(20187)
(18825)
科学(15611)
大学(14760)
学学(13678)
(12764)
农业(12483)
管理(11603)
技术(9475)
(8027)
金融(8027)
(6379)
职业(6346)
(6250)
业经(5973)
图书(5921)
业大(5843)
财经(5799)
经济研究(5289)
(5104)
(5065)
论坛(5065)
农业大学(4965)
科技(4598)
问题(4472)
共检索到151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和平  刘志超  
在近三十年来以教师生活为题材的电影中,教师的身体通常被刻画为一种悲情式的美学符号,以此来彰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崇高性。本研究透过电影中关于教师的种种病例,发现电影镜像中教师的身体遵从着一种"非死即残"或"非残即病"的古怪逻辑。电影艺术一方面实现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礼赞与师德语义的时代建构,与此同时,电影学与医学结合起来给教师"造病"的方式,值得电影创作人员与观众的集体反思。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晓丽  
人类世的显著特征是在“人类能动性”视野下,后工业时代技术发展对地球产生的不可逆转之影响,以及“身体”与“社会”在“归化”和“社会关系重塑”的双重变化之间再次交替。在此影响下,身体的边界不断扩展,身体正在转变为一个与技术、文化和社会交织的物质网络,这一特征引发了身体在当代艺术中的转向,即身体—环境、身体—技术,以及物质—话语三个主要向度,这三个向度同时触及了身体的重新定义对当代艺术创造性发展的拓展之维,以及身体政治的有效性对未来艺术发展的引导之维,它们共同为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打开了新的面向。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欣  
“身体图像”作为一类重要的作品形态,很大程度上体现并代表着艺术家群体的艺术实践风格,中国现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自画像”受到身体文化隐喻观念的影响,其主体性与身体图像呈现断裂状态;中国当代女性的身体图式则转向“自我图像”,这种图像确立了女性艺术家自知与自治的主体性,内含着“我”与“世界”的交织,然而,女性艺术家在女性个体与人类共性的差异问题上陷入一种悖论式困境,这导致其身体图像表意上的局促;如何将异质性因素纳入身体图像的创制之中,并生成图像文化的普遍价值,是女性艺术家群体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明  
长期以来,我国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是以主流意识为重要目标,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要手段来进行的。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导向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然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是十分乐观。很多从事思想道德教育的一线教师都有一个直观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静华  田志诚  
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采取有的放矢,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的有效武器。由于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过程及效果直接关系着教育效果,因此,探讨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和方法,讲求教师与学生个别谈话的艺术非常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皖生  
有效教师的教学艺术(美)唐纳德·E·兰露易斯夏洛特·拉普·扎莱斯在对八十年代发表的7000多篇论文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概括出了有效教师的一般特征。这一特征虽不能完全描述每一个优秀教师的全貌,但却可用此判别教师的工作是否高效,即是否能把大部分有效的时间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潘毅  
艺术伦理对主体艺术作品以及与艺术作品密切相关的艺术活动的各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价值干预作用。艺术伦理不仅对艺术主体的艺术作品本身提出价值要求,为艺术主体的艺术活动设定伦理原则和规范,而且最终会要求艺术主体在展开各种艺术活动时要具有艺术德性和品格。因此,艺术伦理不仅是关于艺术主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的伦理,而且是关于艺术主体之人品的伦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  
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与观影体验,已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关注和喜欢。从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出发,探析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可以促进我国微电影的良性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山  洪基军  
首先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对旅游景区的艺术属性进行讨论后认为:景区不仅仅是风景画,也不仅仅是剧院,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景区更像是游客参与演出的电影。其次从7个方面阐述了景区与电影艺术之间存在的一系列类比关系:相关人员之间,旅游资源与剧本素材之间,景区主题与电影主题之间,旅游活动与故事情节之间,景观与场景之间,景区空间结构与电影演进结构之间,景区类型与电影类型之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宁  
微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观影方式与观影体验,已受到越来越多现代人的关注和喜欢。从微电影的艺术特点出发,探析微电影的传播机制,可以促进我国微电影的良性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雷水莲  
张爱玲以擅写女性题材小说著称。其小说文本注重视觉感受的表现,语言富有镜头感和声乐色彩,适于改编成影视剧,素有"纸上电影"之称。张爱玲的小说作品被多位港台电影导演关注、改编,并取得成功。以小说与电影改编文本为观照对象,将两种文本对照细读,当能阐释不同艺术样式互动产生的独特艺术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玉新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功能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指导、控制和疏导。由于社区教育对象的成人性,应当将社区教育教师的功能定位于指导。指导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表明把被指引人的主动趋势引导到某一连续的道路,既能适应成人学员的主动趋势,也能促进发展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因此,在社区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教师指导的艺术是一个关键问题,触发教师和学员共同参与反映性的社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希冀促进社区教育教师和学员成为自觉的、熟练的反映实践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熊璐  
对于国内许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无论是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实践活动还是专业定位都尚处于试验与摸索阶段。这使得"构建教学体系"、"设置专业课程"、"探索教学方法"等成为当前公共艺术、设计专业不可回避的现实性问题,而从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科定位不难看出,清晰准确并且具有专业特色的目标设定是该学科的核心要求,处理作品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塑造空间形态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荣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这是所有艺术类院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要让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的话,必须将这个学科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种背景下,任戬主编了《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一书,此书对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课程整合有一定的启发。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建立以"形态学"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将形态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课程体系的主线,而其他学科则对其进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平  
数字内容产业也被称为“创意产业”或“信息产业”,具体来说,是创作、开发、打造和预售信息产业的服务型行业,在科学技术日趋发展的当下,文化艺术产业的数字化逐渐成为社会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对此,有必要展开文化艺术管理体系中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结构体系研究》一书作为华北电力学院的科学研究成果,立足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系统分析文化艺术管理体系中数字内容产业的成长内因、资源管理等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