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6)
2023(4720)
2022(4015)
2021(3571)
2020(3140)
2019(6717)
2018(6473)
2017(12297)
2016(6870)
2015(7171)
2014(7168)
2013(7002)
2012(6417)
2011(5837)
2010(5724)
2009(5109)
2008(5397)
2007(4580)
2006(3635)
2005(3440)
作者
(22380)
(18608)
(18489)
(17717)
(11882)
(9274)
(8279)
(7377)
(6874)
(6765)
(6511)
(6161)
(6145)
(6140)
(6003)
(5932)
(5727)
(5590)
(5410)
(5241)
(4986)
(4688)
(4570)
(4301)
(4277)
(4188)
(4145)
(4073)
(3914)
(3830)
学科
(24752)
经济(24729)
管理(18100)
(17570)
(14566)
企业(14566)
方法(12152)
数学(10888)
数学方法(10702)
(7529)
(6945)
中国(5692)
(5503)
地方(5199)
(4797)
财务(4791)
财务管理(4781)
业经(4686)
(4639)
企业财务(4576)
技术(4424)
(4238)
金融(4234)
(4204)
银行(4175)
(4160)
贸易(4159)
(4050)
(3987)
农业(3663)
机构
大学(96237)
学院(95923)
研究(36011)
(34022)
经济(33275)
管理(32270)
理学(28389)
理学院(27966)
管理学(27196)
管理学院(27020)
科学(26317)
(25722)
中国(25054)
农业(20953)
(20341)
业大(20038)
(19979)
研究所(18887)
(16260)
中心(15627)
(13767)
农业大学(13575)
财经(13310)
(13091)
(12810)
(12224)
北京(12171)
(12078)
科学院(12064)
(11769)
基金
项目(71501)
科学(54780)
基金(52292)
(49525)
国家(49205)
研究(44243)
科学基金(40142)
自然(28743)
(28656)
自然科(28154)
自然科学(28141)
社会(27817)
自然科学基金(27631)
基金项目(27513)
社会科(26460)
社会科学(26450)
(25056)
资助(21548)
教育(20135)
重点(16860)
计划(16619)
(15282)
科技(15272)
(15242)
编号(15237)
(14919)
科研(14601)
创新(14515)
(13497)
(12675)
期刊
(32854)
经济(32854)
学报(25857)
研究(23893)
(23264)
科学(19631)
中国(19187)
大学(17606)
学学(17119)
农业(15632)
(12952)
管理(11701)
(9251)
(7548)
金融(7548)
业大(7449)
教育(7419)
财经(6750)
技术(6630)
(6567)
农业大学(6296)
科技(5938)
(5741)
经济研究(5741)
林业(5156)
中国农业(4970)
业经(4957)
统计(4596)
(4455)
自然(4412)
共检索到13486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康向阳  晏增  马永涛  
采用电导法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广玉兰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其低温半致死温度(TLT 50)。结果表明:广玉兰6个类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曲线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曲线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其TLT 50,不同类型广玉兰的TLT 50分别为类型Ⅰ-18.86℃、类型Ⅱ-19.76℃、类型Ⅲ-19.47℃、类型Ⅳ-21.10℃、类型Ⅴ-22.56℃、类型Ⅵ-20.99℃。综上分析可知,广玉兰6个类型中,类型Ⅴ和类型Ⅳ的抗寒性相对较强,类型Ⅰ的抗寒性较差,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Ⅵ的抗寒能力中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康向阳  张江涛  
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又名洋玉兰、荷花玉兰,属木兰科(Magnoliaceae)木兰属,常绿乔木,原产北美东南部(火树华,1990)。1913年前后引入我国广州,故名广玉兰。广玉兰树姿端庄雄伟、枝繁叶茂、叶大光亮、花期较长且洁白芳香,耐烟抗风,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具有很高的抗性,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任惠  王小媚  刘业强  苏伟强  
利用半致死温度(LT50)探讨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出的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与土种酸杨桃品种枝条的抗寒适应性和抗寒能力。以3、5、7年树龄杨桃枝条为试材,分别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相对电导率,并拟合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杨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照组不作低温处理),评价这4种杨桃的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4个杨桃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树龄之间,随树龄的增加,当年生发育枝的抗寒性增加;同一杨桃品种不同枝龄之间,随枝龄的增大,抗寒性增强。不同杨桃品种抗寒性存在差异性,抗寒性顺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辉  崔鸿文  
用抗寒性不同的黄瓜品种,在子叶期和三片真叶期,研究了不同低温胁迫、低温胁迫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渗透时间对叶片电解质渗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叶期幼苗在一3℃低温下处理 18 h、渗透 90 min,是用电导法鉴定黄瓜品种抗寒性的适宜条件,三片真叶期与子叶期的鉴定结果一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钱仓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桂英  王四清  陈卿然  许建新  王成聪  
以组培出瓶10个月的8个品种大花蕙兰植株为试材,观测在10℃/0℃(日温/夜温)低温胁迫、25℃/15℃(日温/夜温)适温恢复条件下寒害指数、初始荧光值(F_0)、PSⅡ系统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对其抗寒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大花蕙兰的F_0、F_v/F_m、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且随着抗寒性品种的不同其变化幅度和速度有所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开跃  李晓储  樊亚苏  张双全  毕慧敏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自湘  王守宗  韩玉兰  
应用电导法测定电解质渗漏质,研究了青杨分布区内21个产地、每产地17个单株的三年生幼树上的一年生休眠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产地内单株间有差异,产地间抗寒的能力与纬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此外还调查了各产地青杨的封顶期及芽萌发期,发现不同产地青杨的封顶期、芽萌发期也与纬度呈正相关变化。说明不同产地的青杨秋末抗早霜、抗冬季寒冷及抗晚霜能力都是适应各自起源地生态因子的结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小勇  柳新红  袁德义  谭晓风  赵思东  张琳  魏来  
以5个种源的翅荚木叶为材料,采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制片技术观测叶片结构特征、电导率法测定其半致死温度、差示热量扫描仪测定其过冷点温度,并结合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种源翅荚木苗期的抗寒性及其与叶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湖南通道翅荚木种源抗寒性最强,苗期在湖南株洲无冻害,在浙江丽水冻害率为4·83%,极显著低于其他种源;其叶片半致死温度为-5·34℃,过冷点温度为-15·04℃,均低于广东翁源和广西忻城种源。不同种源翅荚木叶片细胞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与种源的抗寒性有一定的关系,CTR值越大、SR值越小,种源的抗寒性越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陆畅  李斌  刘儒  夏良放  祝良  林富荣  郑勇奇  
采集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4个种源的秋季和冬季的枝条和叶芽,测量抗寒生理指标,使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综合评价种源的抗寒性。结果显示:鹅掌楸不同种源的各抗寒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具体为,鹅掌楸冬季叶芽中的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均高于秋季叶芽,相对电导率和含水量均低于秋季叶芽。根据测量的生理指标数据,计算出鹅掌楸4个种源的隶属函数值作为抗寒性的综合评价值,大小分别为云南勐腊0.021,贵州黎平0.286,安徽大别山0.834,浙江富阳0.488。对4个鹅掌楸种源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排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正华  张晓红  陈秀斌  郑红裕  胡立勇  
以11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期、苗期喷施烯效唑、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量等栽培措施对油菜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越冬期发生-4~4℃低温时,早播(10月1日播种)条件下,不同品种均进入抽薹开花期,植株冻害明显,品种(系)间的抗寒性表现差异较大,冻害指数为25.0~82.5;以28-2010、中油116抗寒性最好;晚播(10月29日播种)条件下所有品种均处于苗期,冻害较轻,品种(系)间差异不大,冻害指数为24.2~29.2。早播处理幼苗5叶期喷施烯效唑使抗寒性明显提高,品种(系)间的冻害指数比对照平均降低4.76。氮磷钾配合施用,不同施肥量对油菜抗寒性影响差异不大,但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军武  唐和平  黄意欢  龚志华  肖文军  
为探讨正常栽培条件下茶树抗寒性与保护酶类活性的关系 ,以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槠叶齐、高桥早、凤凰水仙、乐昌白毛茶、云南大叶种、海南大叶种为材料 ,对其成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POD)等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抗寒性强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 ,抗寒性弱的品种其 SOD,CAT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 ,P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与茶树抗寒性强弱之间无明显规律可循 .S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用作鉴定茶树抗寒性强弱的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燕  李颖  张树航  张馨方  王广鹏  
为验证低温放热(LTE)法鉴定板栗枝条抗寒性的应用效果,以16个板栗品种(系)休眠期枝条为材料,采用LTE法分析各品种放热特征和LTE相关指标,三点法建立各品种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温度-伤害度回归方程(LT-I),利用LTE相关指标(木质部和韧皮部LT-I斜率、木质部和韧皮部的开始结冰和终止结冰点温度)结合隶属函数法分析了16个品种的抗寒性,并用传统组织褐变法和电导法对LTE分析法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6个板栗品种(系)枝条木质部和韧皮部的LT-I斜率在品种间和品种内均不同,并且各品种LTE相关指标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漫  黄敏仁  王明庥  封维忠  胡兹苓  
以自旋标记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氮氧基)标记杨树叶膜磷脂酰甘油(PG),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测定了杨树不同抗寒品种及其杂种后代PG的相变温度。同时用气相色谱法对PG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耐寒的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cv'Lux'I69/55母本)的PG在4℃左右发生相变,抗寒的欧美杨(PopuluseuramericanacvI-45/51,父本)的PG则在-12℃发生相变,6个杂种后代均在-2℃-11℃范围内发生相变。而且磷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抗寒品种叶内PG的饱和脂肪酸水与PG的热致相变行为相关。抗寒品种的PG饱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泽芳  洪亚辉  胡超  
以广玉兰的叶芽、花托、花被、雄蕊、幼叶为试材 ,用 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浓度的 2 ,4 - D,NAA,6 -BA,筛选适合其脱分化、分化、生根的培养基 ,结果表明 :最适外植体为叶芽 ,在 MS+2 ,4 - D 3.5~ 5 mg/ L +NAA3~ 5 mg/ L +6 - BA0 .8~ 1.2 mg/ L +AC0 .8g/ L 的培养基上都能很好地诱导出愈伤组织 ,其中速率最快的最佳培养基是 MS+2 ,4 - D4 .5 mg/ L+NAA3m g/ L+6 - BA1.2 mg/ L+AC0 .8g/ L;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为 MS+2 ,4 - D 2 .5 mg/...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