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4)
- 2023(5167)
- 2022(4386)
- 2021(4063)
- 2020(3542)
- 2019(7777)
- 2018(7817)
- 2017(13873)
- 2016(7786)
- 2015(8974)
- 2014(8930)
- 2013(8659)
- 2012(8460)
- 2011(7717)
- 2010(7968)
- 2009(7337)
- 2008(7571)
- 2007(7217)
- 2006(6453)
- 2005(5958)
- 学科
- 济(28754)
- 经济(28716)
- 管理(24817)
- 业(23991)
- 企(20822)
- 企业(20822)
- 方法(13273)
- 技术(12080)
- 数学(10972)
- 数学方法(10678)
- 学(10647)
- 中国(7673)
- 农(7542)
- 贸(7259)
- 贸易(7255)
- 易(7126)
- 财(6708)
- 理论(6450)
- 技术管理(6415)
- 业经(6362)
- 制(5821)
- 农业(5112)
- 教学(4658)
- 和(4627)
- 银(4545)
- 银行(4508)
- 行(4274)
- 融(4192)
- 金融(4190)
- 务(4120)
- 机构
- 大学(121656)
- 学院(120153)
- 研究(47284)
- 济(41492)
- 经济(40400)
- 管理(40070)
- 科学(34500)
- 中国(34279)
- 理学(33719)
- 理学院(33214)
- 管理学(32207)
- 管理学院(32020)
- 农(30877)
- 京(28338)
- 所(27333)
- 研究所(25080)
- 农业(25053)
- 业大(24034)
- 中心(21079)
- 江(20225)
- 技术(18566)
- 财(17989)
- 北京(17891)
- 省(17602)
- 院(17049)
- 农业大学(15875)
- 州(15839)
- 范(15409)
- 室(15143)
- 师范(15040)
- 基金
- 项目(79857)
- 科学(60032)
- 基金(55845)
- 家(52723)
- 国家(52303)
- 研究(50798)
- 科学基金(42305)
- 省(32593)
- 自然(30724)
- 自然科(30066)
- 自然科学(30045)
- 自然科学基金(29493)
- 社会(28900)
- 基金项目(28617)
- 划(28082)
- 社会科(27311)
- 社会科学(27300)
- 资助(24384)
- 教育(23839)
- 编号(19474)
- 重点(19072)
- 计划(18429)
- 科技(17605)
- 创(17132)
- 发(17062)
- 部(16505)
- 成果(16373)
- 创新(16228)
- 科研(15814)
- 业(15005)
共检索到190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清源 何晓兰 柳成益 杨梅 郑林用
采用电子鼻嗅觉指纹分析系统、电子舌味觉指纹分析系统对不同种类块菌及其加工后样品进行识别,对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技术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种类块菌,并能够明确区分不同加工方式下的8个块菌样品;电子舌能够将不同种类块菌的新鲜和干燥样品区分开,对不同种类块菌的新鲜样品具有较好的识别和区分能力,但对干燥后的块菌样品识别能力较差,使用判别因子分析比主成分分析更有优势。此研究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均可用于块菌样品的识别,只是识别范围不同。
关键词:
块菌 电子鼻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 传感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哲 佟金
随着味觉和嗅觉传感器的发展,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得到了很多研究。电子鼻和电 子舌都由传感器阵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模拟人的味觉和嗅觉过程。本文阐述了电子鼻和电子舌系统的结构 组成,重点介绍了它们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子鼻 电子舌 食品 检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雁红 何秋中 叶晓丹 吴志庄
通过电子鼻技术检测不同竹笋间气味的差异性,以便初步建立一种可以快速区分竹笋种类的科学方法。以壮绿竹DenDrocalamopsis valiDa,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梁山慈竹sinocalmus affinis,马来甜龙竹DenDrocalamus aspera,芦竹arunDo Donax,撑绿竹BamBusa pervariaBilis×DenDrocalamopsis granDis,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和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8种竹笋为实验对象,采用电子鼻对它们具有特殊气味的挥发性气体进行分析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
关键词:
竹笋 电子鼻 主成分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霞 杨恒明 陈荣顺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绿茶饮料中的特征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为绿茶饮料风味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对12种绿茶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电子舌和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对绿茶饮料中的非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利用HS-SPME/GC-MS在12种绿茶饮料中共检测出135种香气物质,其中酯类40种,醇类21种,醛酮类27种,萜烯类31种,烃类8种,酚类4种,酸类1种,其他物质3种。共有的挥发性香气组分是柠檬烯、α-松油醇和芳樟醇,根据气味活度值(odour activity value, OAV)确定芳樟醇是绿茶饮料的特征香气物质,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赋予绿茶饮料独特的风味。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果表明电子鼻和电子舌可以区分12种绿茶饮料,第一主成分(PC1)与第二主成分(PC2)的贡献率之和分别达91.08%和92.58%。茶氨酸是绿茶饮料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茶氨酸含量与绿茶饮料整体滋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种类绿茶饮料的气味和滋味特征存在差异,通过HS-SPME/GC-MS、电子鼻、电子舌和氨基酸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可以较好地分析12种绿茶饮料中的风味物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秀辰
水产品的质量管理是水产加工企业的重要环节。传统上 ,水产品的鲜度主要是采用感官评价或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这些方法费时昂贵 ,而且不便于对产品质量的适时监测。因此 ,高效、快捷的水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的研究受到了很大关注。利用电子鼻监测水产品的鲜度 ,被公认是一种快速、可靠、可实现自动检测、而且对水产品无任何伤害的新型技术。本文阐述了电子鼻的工作原理和化学传感器技术的研究进展 ,并且讨论了电子鼻技术在水产品鲜度评价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电子鼻 水产品 鲜度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琼 徐宝才 于海 李聪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图对3种不同浓度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从整体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分析并验证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结果。【结果】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99.760%,大于85%,说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已经包含了
关键词:
培根 电子鼻 电子舌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尚卫娜 谢礼 王贝贝 徐德月 马杰 李倩倩 洪健
该研究在经典OTO技术基础上,探索比较5种可直接用于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观察的包埋前块染色生物样品制备方法。通过优化试剂和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四氧化锇、亚铁氰化物和硫代甲酰二肼等试剂的添加顺序及浓度对样品亚细胞结构有影响;OTO法虽有很强的图像对比度,但是不适用于果蝇眼睛这类较难固定渗透的组织;OFTO法(改自HUA的方法)在多种制样方法中成像效果最佳,可满足TEM及SEM双重成像要求;ROPA法制样过程中添加甲酰胺、连苯三酚可在无铅、铀等重金属染色情况下,得到较理想的对比度。
关键词:
生物样品 块染色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梦醒 曹荣 殷邦忠 雷敏 刘淇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mamei为实验对象,研究电子鼻对不同保藏时间的凡纳滨对虾虾头和虾肉的气味响应,并与感官指标、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一种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对虾新鲜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对虾的鲜度和气味发生变化;电子鼻能将不同保藏时间的对虾区分开来,而且与感官评定、TVB-N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一致。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s)显示,不同传感器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不同;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所得的总贡献率高于主成分分析(PCA)所得的总贡献率。电子鼻对虾头和虾肉的气味均有较好的响应,因此虾头和虾肉都可以用于电子鼻评价对...
关键词:
电子鼻 对虾 新鲜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春霞 何明霞 高锋 刘静 曹旸 许欣景 王文兵 王云
在天然思茅松林下,尚未发现印度块菌的生长。在温室条件下,用印度块菌孢子悬浮液对思茅松和云南松树苗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印度块菌和思茅松、云南松均可以形成典型的块菌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生菌根呈二叉分枝状或单支棒状,初为浅褐色,后变为黑褐色;菌丝套及外延菌丝结构明显,菌丝套内部迷宫状,外延菌丝直角分支;哈蒂氏网明显。同时,在含有自然石灰土和腐殖质的基质1中,思茅松的菌根感染率为100%。在p H值6.5、7.0、7.5的条件下,印度块菌均能侵染思茅松,且菌根感染率均为100%。本研究为印度块菌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印度块菌 思茅松 菌根合成 人工接种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赛麒 王锡昌 张晶晶 毛健桢
采用电子鼻对阳澄湖、松江、崇明的不同等级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可食部位香气轮廓进行了检测。特级、1级、2级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体肉、钳肉、足肉、性腺4部位香气轮廓区分显著。采用软独立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基于单部位及联合多部位的阳澄湖中华绒螯蟹产地鉴别模型,结果表明应用联合多部位模型,对非阳澄湖蟹的识别率达到100%。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建立了电子鼻响应信号与中华绒螯蟹等级评分的回归模型,相关系数为0.96,表明基于此模型可判定中华绒螯蟹蟹样等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花 周彬静 彭菁 屠康 吴菊清 徐静 武杰 潘磊庆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基于电子鼻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冷鲜牛肉中微生物生长曲线拟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4 ℃恒温贮藏下冷鲜牛肉中的菌落总数,并采集其电子鼻和高光谱数据;采用Huang模型和Baranyi模型建立基于传统平板计数法、电子鼻和高光谱特征信息的生长模型,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基于传统平板计数法构建的生长模型精度较高,模型决定系数R~(2)高达0.993;与平板计数法相比,基于电子鼻特征信息的方法ⅰ和ⅱ所建的生长模型精度略低,R~(2)大于0.871,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17~0.994。基于高光谱信息的方法Ⅰ所建模型R~(2)与之相当,r高达0.998;而基于高光谱响应值的方法Ⅱ所建的模型表现稍差,R~(2)为0.749~0.918,r为0.761~0.859。[结论]电子鼻和高光谱特征信息可用于冷鲜牛肉微生物生长曲线拟合,这为无损检测技术在预测微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易久
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使企业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 ,按企业既定业务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出完成任务所需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的各种技术 ,分析了数据挖掘在电子商务中的使用方法 ,并讨论了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使用数据挖掘的若干关键技巧。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数据挖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春模
项目教学法能够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因此将其应用到"电子技术"这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当中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能使教与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电子技术 课程改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燕 任晓健
多媒体技术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商品查询、网上交易这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讨论如何把电子商务与多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动态的商务活动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赵玲 刘淇 曹荣
通过电子鼻获取鱼露、鱼酿酱油和生抽的气味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s),并结合氨基酸态氮、盐分、全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比分析3种调味品的品质。结果显示,3种调味品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鱼露中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甲硫氨酸、赖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鱼酿酱油和生抽;生抽和鱼酿酱油中鲜味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鱼露,但生抽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远低于鱼酿酱油和鱼露;3种调味品挥发性成分复杂,电子鼻10个金属传感器能很好地区分3种调味品的挥发性气味,W5S、W1S、W2S号传感器比其他7个传感器有更高的响应值,其中W2S号传感器的响应值变化最显著。这说...
关键词:
电子鼻 鱼露 鱼酿酱油 生抽 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