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69)
- 2023(4871)
- 2022(4124)
- 2021(3646)
- 2020(2987)
- 2019(6696)
- 2018(6672)
- 2017(13100)
- 2016(6681)
- 2015(7590)
- 2014(7631)
- 2013(7785)
- 2012(7548)
- 2011(7298)
- 2010(7375)
- 2009(7060)
- 2008(6614)
- 2007(5940)
- 2006(5636)
- 2005(5318)
- 学科
- 济(55910)
- 经济(55875)
- 管理(18328)
- 方法(17682)
- 数学(15910)
- 数学方法(15868)
- 地方(14350)
- 业(13086)
- 地方经济(11396)
- 学(10869)
- 企(10747)
- 企业(10747)
- 中国(9176)
- 业经(8609)
- 贸(7971)
- 贸易(7964)
- 易(7705)
- 农(7102)
- 融(6367)
- 金融(6367)
- 经济学(6360)
- 制(6202)
- 财(6113)
- 银(5798)
- 银行(5791)
- 环境(5734)
- 理论(5733)
- 行(5646)
- 产业(5242)
- 和(5201)
- 机构
- 大学(110717)
- 学院(108933)
- 济(60058)
- 经济(59113)
- 管理(40353)
- 研究(40189)
- 理学(34047)
- 理学院(33689)
- 管理学(33307)
- 管理学院(33101)
- 中国(32417)
- 财(25095)
- 京(21850)
- 经济学(20765)
- 科学(20649)
- 财经(20284)
- 所(20035)
- 经济学院(18383)
- 经(18362)
- 中心(17882)
- 研究所(17834)
- 江(15964)
- 财经大学(15022)
- 北京(13934)
- 范(13546)
- 师范(13431)
- 院(13351)
- 农(12976)
- 州(12834)
- 融(12239)
- 基金
- 项目(64309)
- 科学(51411)
- 基金(49030)
- 研究(47085)
- 家(41712)
- 国家(41429)
- 科学基金(35825)
- 社会(33651)
- 社会科(32063)
- 社会科学(32057)
- 基金项目(25088)
- 省(22955)
- 教育(21110)
- 自然(21101)
- 资助(21096)
- 自然科(20643)
- 自然科学(20639)
- 自然科学基金(20314)
- 划(19037)
- 编号(17556)
- 部(14951)
- 国家社会(14863)
- 成果(14737)
- 发(14446)
- 重点(14245)
- 济(13988)
- 经济(13871)
- 教育部(13581)
- 人文(13296)
- 大学(12634)
共检索到17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丽 李琪
具有匿名性、即时性和跨国界性等特征的电子货币将有利于洗钱,并给反洗钱造成潜在的威胁,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发现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的实例。根据洗钱者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并用博弈论对电子货币反洗钱策略进行了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庆麟 黄任众
洗钱作为一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到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及经济发展,它的犯罪行为及手段随着货币发展以及货币制度的发展而变化。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犯罪开始出现并呈发展态势。如何寻求新的监控措施有效地防范和打击利用电子货币洗钱犯罪,已经成为电子货币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货币 电子货币 洗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鑫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的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洗钱犯罪已经越发严重,加大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本文分析了电子货币环境下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子货币对现行反洗钱法律体系带来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在电子货币流通下反洗钱的对策。
关键词:
电子货币 反洗钱 挑战 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顾辰欣
虚拟货币具有隐蔽性强、流通范围广泛、交易便捷等特性,为跨国跨境洗钱犯罪活动所利用,为毒品、恐怖主义、贪污腐败等上游犯罪服务,严重影响国际金融秩序与社会稳定。通过综述当前这一问题国际国内双层面的研究前景与研究现状,提炼涉虚拟货币洗钱行为在资金流动、资金监测、证据留痕等方面的风险特征;从交易特征、监管差异与技术壁垒等层面加以论证,涉虚拟货币洗钱犯罪的防控难点为隐蔽性强难于监测、流通性强难于管控、法律界限模糊易于规避、证据形式多样难于查处。针对相应难点提出涉虚拟货币洗钱风险的治理防控思路:一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风险点进行指数化的表达,以完善涉虚拟货币洗钱风险事前防控监测预警机制,二是加强信息共享、监管措施实践等关键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三是应用金融科技层面的先进理念与工具,推动有效数据的共享及监测预警手段的革新。
关键词:
虚拟货币 洗钱犯罪 金融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问陶 唐珺
本文从金融经济学的视角反思了反洗钱这一课题。金融固有的特征和运行规律使得金融系统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金融业承担反洗钱的社会压力。同时,为维持其稳健运行,金融业具有反洗钱的内在要求。虽然金融业是反洗钱的核心防线,但是将反洗钱局限在金融体系是不能实现目标的。我国急需立足金融业,全方位构建反洗钱制度框架。
关键词:
洗钱 金融系统 反洗钱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仁泽
基础货币对实体经济发挥作用需要通过特定的投放机制才能实现,西方主流经济学将此归结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形成“货币观”和“信贷观”两个解释流派。这些解释没有体现基础货币投放机制的本质特征。目前基础货币供给实质上是依照生息资本的逻辑运行,其投放机制本质上是生息资本与产业资本之间的投融资关系。现有理论模糊了货币作为“收入的货币”与货币作为生息资本的区别,进而将产业资本与生息资本的投融资关系错误地理解为简单的供需关系。在新发展格局下,我们需要改变依照生息资本逻辑投放基础货币的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涤龙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改革背景;从技术和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需求,从现有知识积累及其社会科学知识的进步、现存制度安排、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三方面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的制度供给;最后,分析中国货币与金融统计制度需求者和供给者。
关键词:
MFS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灵燕
中国人倾向于以不同的规则对待和自己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人,这种关系导向行为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加以解释。由于熟人之间的交往是持续的,且某两人之间的交往情形会被熟人圈中的其他人了解到,因此,当个人实施“送人情”这种看似利他主义的行为时,虽然栖牲了短期利益,却可以期望在未来获得他人的回报。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送人情”时都抱有未来从他人那里获得互惠性报偿的期望,只有家人之间在相互帮助时才不会计较对方回报与否。
关键词:
关系 人情 自利 互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航
利他行为可以分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与纯粹利他三种形式。对前两种利他行为,生物学已经给出了较为圆满的解释,而且,这种解释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关于纯粹利他,生物学存在着很大争论,至今没有圆满的解释。本文在“合作剩余”和“生物演化稳定策略”(ESS)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能够解释纯粹利他行为的模型,并利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这一行为内在的激励机制作出了说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翠萍 汪戎
本文从分析"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入手,通过四象限模型分析了个人行为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以及人的行为如何影响制度供给,反过来制度供给又是如何通过"生产"或"塑造"个人偏好而影响经济效率。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制度是微观个体行为的产物,宏观绩效是制度价值的落脚点,是个人行为选择的结果。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不能忽视对个人行为的研究,不能忽视制度供给是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影响经济效率。
关键词:
个人行为 偏好 制度供给 经济效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薇 王超 谢华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发展,但是数字货币登记交易机构的法律性质和责任尚不明确,再加上数字货币技术的隐私保护、去中心化等特征增加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笔者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两个层面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监管的做法,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的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范薇 王超 谢华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迅速发展,但是数字货币登记交易机构的法律性质和责任尚不明确,再加上数字货币技术的隐私保护、去中心化等特征增加了反洗钱工作的难度。笔者通过分析美国联邦和州政府两个层面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监管的做法,从中得出对我国的启示。美国对数字货币反洗钱的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新安
本文厘清了虚拟货币的概念、分类、实质与定位以及虚拟货币体系中的参与者,分析了虚拟货币潜在的洗钱风险,总结了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基本原理,以四账户为例模拟了跨境虚拟货币洗钱的模式。结合当前国内外虚拟货币反洗钱现状给出虚拟货币反洗钱方面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分散式和可兑换式虚拟货币更易于用于洗钱,虚拟货币发行方和交易服务应纳入反洗钱监管以有效降低虚拟货币洗钱风险。
关键词:
虚拟货币 风险 风险为本方法 反洗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师秀霞
利用虚拟货币洗钱已成为洗钱的新手段和新趋势。虚拟货币由于存在交易的非面对面与匿名性、使用范围的广泛性、注资方式的多样性、获取现金的可能性、服务的分割性、交易的快捷性与不可撤销性、识别利用虚拟货币洗钱的难度大、交易模式的复杂性等八个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洗钱风险。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从采用风险为本方法的义务、尽职调查客户身份的义务、保存记录与报告可疑交易的义务等方面,向成员国提出了规制虚拟货币洗钱风险的建议。根据这些建议,我国应着手制定虚拟货币监管办法或者专门的虚拟货币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建立虚拟货币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机制,明确规定虚拟货币管理商和交易商应履行建立反洗钱内部控制机制、保存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