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4)
2023(13823)
2022(12071)
2021(11340)
2020(9475)
2019(21685)
2018(21472)
2017(41936)
2016(22999)
2015(25532)
2014(25403)
2013(24951)
2012(22891)
2011(20726)
2010(20442)
2009(18623)
2008(18063)
2007(15589)
2006(13643)
2005(11765)
作者
(67491)
(55991)
(55445)
(52772)
(35696)
(26844)
(25175)
(21997)
(21276)
(19931)
(18827)
(18774)
(17681)
(17586)
(17276)
(17204)
(17167)
(16761)
(16083)
(15904)
(14162)
(13588)
(13566)
(12751)
(12618)
(12448)
(12368)
(12282)
(11206)
(11141)
学科
(85752)
经济(85657)
管理(65552)
(62326)
(51044)
企业(51044)
方法(40948)
数学(35925)
数学方法(35511)
(24752)
(22706)
中国(22129)
(19349)
贸易(19344)
业经(19328)
(19319)
(18861)
地方(17002)
农业(16400)
(15226)
(14248)
财务(14184)
财务管理(14163)
技术(14145)
理论(14132)
环境(13946)
(13490)
企业财务(13372)
(13361)
(13200)
机构
大学(321800)
学院(321695)
管理(129033)
(126463)
经济(123712)
理学(112571)
理学院(111350)
管理学(109415)
管理学院(108867)
研究(108223)
中国(79756)
科学(69497)
(67793)
(58083)
(56903)
(54942)
业大(52749)
研究所(50538)
中心(48896)
农业(46032)
财经(45937)
(45781)
北京(42565)
(41853)
(41273)
师范(40793)
(39124)
(37376)
经济学(36873)
财经大学(34195)
基金
项目(226040)
科学(176055)
基金(163326)
研究(161037)
(144171)
国家(142971)
科学基金(121690)
社会(99974)
社会科(94762)
社会科学(94738)
(88426)
基金项目(87328)
自然(81696)
自然科(79754)
自然科学(79731)
自然科学基金(78289)
(75136)
教育(73444)
资助(67503)
编号(65689)
成果(52224)
重点(50471)
(49127)
(47839)
(47023)
课题(44852)
创新(43814)
科研(43622)
计划(42158)
教育部(41571)
期刊
(133450)
经济(133450)
研究(92479)
学报(56088)
中国(55813)
(52005)
科学(49148)
管理(44956)
大学(41337)
(40863)
学学(39210)
农业(35904)
教育(32733)
(29306)
金融(29306)
技术(25957)
业经(23262)
经济研究(22134)
财经(21375)
(18147)
(17940)
问题(17393)
科技(16833)
图书(16398)
理论(15724)
(15484)
技术经济(14995)
业大(14886)
商业(14857)
实践(14549)
共检索到457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阮一峰  
本文以Q币为例,分析了电子货币的本质和特点,指出电子货币本质上是一种以电子形式用于支付的信用工具,除了电子化的特征外,还具有企业信用和私人货币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分析了电子货币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平  
本文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建立模型,深刻地剖析了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为了促进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防范和消除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在全新的货币政策环境中,应该通过监管尽快建立新的良好有效的货币政策实施机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庞然  
电子货币是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它以其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子货币的存在使得货币的定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此种变化必然引起对传统货币理论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由于电子货币无须缴纳准备金,并且没有法律的严格限制,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和企业成为了发行主体,会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保证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  马上  
网络的出现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不仅新兴的网络银行异军突起 ,传统商业银行也纷纷进军网上银行业务 ,并且网络支付及电子货币的发展还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为此 ,我们特编发一组“网络时代的银行业”专栏文章 ,以飨读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亮  纪明明  张茜  
电子货币通过对传统货币进行替代改变了货币流通速度,进而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较低时,替代转化效应起主导作用;随着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程度不断提高,替代加速效应会起到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流通速度会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特征。基于协整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电子货币对M0的替代程度较高,这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电子货币对M1的替代程度相对较低,这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整体来看,当前我国电子货币仍处于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阶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宋元  
本文将总体货币错配分为两种类型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和债务型货币错配,并分析了它们对一国经济与金融稳定的不同影响。对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严重的货币错配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的货币错配形势已相当严峻,由此形成的货币政策困境要求货币政策重心转移,即以内部目标取代外部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印文  裴平  
本文构造了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指标,选取1995—2013年的样本数据,计算对应年份中国的货币电子化程度指标值和宏观经济形势指标值。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计量模型,对相关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主要结论是:中国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较差,并且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作用具有滞后效应;但在中国货币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货币电子化明显改进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这种改进作用具有即时效应和滞后效应。因此,中国不仅要深化金融改革,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本身的有效性,还要在防范货币电子化可能产生风险的前提下,以积极的姿态,继续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从而更加显著地提高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有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海鸥  贾德奎  
本文介绍了国外学者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观点 ,并指出电子货币将减少公众对央行基础货币的需求 ,削弱以货币供给量为基础的货币政策效果 ,甚至可能使其失去作用。同时 ,本文分析了我国使用电子货币在短期内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 ,但从长期来看货币数量调控效果也会下降。因此 ,我们应尽早做好向利率调控转轨的准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俞雅乖  
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得到了财政分权改革的推动,伴随地区经济发展而来的是环境污染,这使得财政分权的环境成本成为值得研究的议题。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我国2001—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财政分权程度提高反而增加环境污染水平。进一步对财政分权与环境关系进行地区分析,发现因不同的地区特性而呈现不同的财政分权对环境质量影响机制。因此,需进一步改革财政分权制度和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以减少污染排放并提高环境质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光友  
本文将电子货币引入货币政策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电子货币降低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削弱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效用;增大了货币政策传导时滞的不确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亮  张磊  
随着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电子货币已对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国自1996年以来一直将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然而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已经大大弱化了货币供给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面对步步走来的电子货币时代,我国央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提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从而顺利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潇颖  冯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电子化成为新的趋势。为了研究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本文从微观主体持币动机的角度,分别应用鲍莫尔-托宾模型、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和惠伦模型来分析电子贷币对微观主体持币的交易、投机和预防动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展会对微观主体的现金交易需求产生替代,但是替代不完全;几乎完全替代现金的投机需求;在预防需求方面,电子货币不仅会对现金产生替代,还会对更高层次的货币产生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