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72)
2023(15344)
2022(12919)
2021(12035)
2020(10326)
2019(23749)
2018(23296)
2017(43898)
2016(23682)
2015(26661)
2014(26242)
2013(25968)
2012(23672)
2011(21397)
2010(20786)
2009(19292)
2008(18877)
2007(16331)
2006(13620)
2005(11986)
作者
(69122)
(58140)
(57813)
(54877)
(36605)
(27954)
(26315)
(22900)
(21908)
(20266)
(19777)
(19315)
(18195)
(18185)
(18037)
(17906)
(17822)
(17272)
(16669)
(16599)
(14384)
(14056)
(14025)
(13275)
(13158)
(12962)
(12706)
(12505)
(11586)
(11578)
学科
(98208)
经济(98111)
管理(65986)
(63026)
(51063)
企业(51063)
方法(50320)
数学(45588)
数学方法(45062)
中国(26295)
(25277)
(25004)
(22917)
贸易(22909)
(22439)
业经(20072)
(19524)
(16730)
农业(16461)
(16230)
财务(16187)
财务管理(16152)
地方(15461)
企业财务(15290)
(14962)
银行(14906)
(14531)
金融(14528)
(14182)
环境(14152)
机构
大学(340345)
学院(337360)
(144806)
经济(142308)
管理(131827)
理学(115320)
研究(115082)
理学院(114078)
管理学(112081)
管理学院(111482)
中国(88538)
科学(71568)
(70491)
(62824)
(61659)
(58051)
业大(54288)
中心(53958)
研究所(53599)
财经(51820)
农业(49368)
(47475)
(46395)
经济学(45776)
北京(43810)
经济学院(41627)
(40931)
(40626)
师范(40064)
财经大学(38900)
基金
项目(236978)
科学(186696)
基金(176586)
研究(163928)
(157255)
国家(156074)
科学基金(133223)
社会(106844)
社会科(101604)
社会科学(101576)
基金项目(93353)
(89813)
自然(88837)
自然科(86915)
自然科学(86885)
自然科学基金(85374)
(77496)
教育(74973)
资助(72920)
编号(63227)
重点(53737)
(53075)
(49641)
成果(49551)
(49486)
科研(47071)
创新(46450)
国家社会(45963)
教育部(45304)
计划(45284)
期刊
(142417)
经济(142417)
研究(91008)
学报(59485)
中国(57210)
(53642)
科学(52695)
(48486)
管理(45375)
大学(43953)
学学(41879)
农业(36537)
(30451)
金融(30451)
技术(27725)
经济研究(25421)
财经(25356)
教育(24815)
业经(22295)
(21779)
(20821)
问题(19381)
(18413)
统计(18042)
(16932)
技术经济(16653)
(16218)
国际(16135)
世界(15686)
科技(15491)
共检索到474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强  唐安宝  
本文选取1990~2007年的中国相关数据,以狭义货币乘数为因变量,以现金漏损率、电子货币使用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为自变量,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进一步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动态系数展现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尤其在2002年以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丹  
电子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支付方式,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银行卡中的消费金额和转账金额数据代表电子货币,建立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模型,研究发现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作用,增大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电子货币对现金有替代作用,促使流通中的现金向活期存款转化,同时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光友  
本文选取我国1990—2004年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以及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军  
人类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社会商务活动的核心,也是internet应用的发展方向。而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货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电子货币的引入使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斌  王成珠  
电子货币的产生影响着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减少,货币乘数将变大。在货币供应量将难以测度和控制的电子货币时代,央行可以考虑选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朱丽娜  
本文主要研究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影响,文章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取决于两个效应的叠加。本文结合我国2003年至2011年3月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对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玉红  高铁梅  
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方法建立了2000年以来中国的季度可变参数IS曲线和LM曲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中国的动态货币政策乘数,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效应。并进一步估计了2000年以来中国的动态总需求曲线。得出结论: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在不断提高;而中国总需求曲线的形状趋于平坦,从定量的角度说明了中国近年来出现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文提出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偏好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来间接实现的。对我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存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现金持有偏好与准备金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波动规律,以国外净资产比重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再贷款比重不断下降及央行票据比重陡然上升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过快增加和货币乘数持续上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中文  朱芳芳  张晓义  
目前我国货币乘数的变化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货币乘数不稳定,不易控制;二是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存在反向运行,表现为当央行增加(减少)基础货币时,货币乘数下降(上升),使得相对于增加的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减少)并不明显。这两个问题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分析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地确定货币供应量目标,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邢哲  
货币乘数的变化是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各个国家由于金融制度及金融深化水平不同,央行影响货币乘数的能力自然会有差异,本文从货币乘数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2001年至2007年期间货币乘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货币乘数变化的分析,印证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翔  梁珊珊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帆  
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的月度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狭义货币乘数K1和广义货币乘数K2的趋势;推导出影响K1和K2的因子,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各因子与K1、K2之间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的机理;并剖析了各因子的变动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昌利  王艳萍  
自1980年代中期存款准备金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增长较快,并对货币供应量(M2)的过快增长有着重要影响;2003年之后,中央银行频繁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以之作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的增长变迁和背景;选取2003年至2012年1季度作为样本期间,研究了货币乘数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协整关系。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应对货币乘数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