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9)
2023(8392)
2022(7335)
2021(6647)
2020(5897)
2019(13877)
2018(14037)
2017(28269)
2016(15452)
2015(17284)
2014(17618)
2013(17605)
2012(16506)
2011(15070)
2010(15168)
2009(14517)
2008(14727)
2007(13462)
2006(11594)
2005(10689)
作者
(44385)
(37326)
(37289)
(35732)
(23589)
(17861)
(17154)
(14454)
(13960)
(13325)
(12622)
(12479)
(11869)
(11868)
(11851)
(11738)
(11528)
(10999)
(10971)
(10803)
(9392)
(9218)
(9079)
(8554)
(8466)
(8431)
(8388)
(8300)
(7487)
(7399)
学科
(63613)
经济(63523)
管理(47351)
(43295)
(35997)
企业(35997)
方法(30843)
数学(27525)
数学方法(27316)
(19883)
(17592)
(17353)
中国(15299)
(14383)
贸易(14379)
(14054)
业经(13350)
(12089)
财务(12060)
财务管理(12022)
(11738)
(11619)
(11473)
银行(11448)
企业财务(11342)
(10860)
(10790)
金融(10786)
农业(10631)
地方(10605)
机构
大学(225470)
学院(223865)
(96680)
经济(94633)
管理(85006)
研究(74396)
理学(72493)
理学院(71732)
管理学(70652)
管理学院(70226)
中国(59160)
(48238)
(46586)
科学(43445)
(38218)
财经(37540)
(37525)
中心(35174)
(34729)
研究所(34186)
(33847)
业大(32205)
经济学(30909)
农业(29505)
北京(29300)
经济学院(28049)
财经大学(27765)
(27169)
(27152)
师范(26895)
基金
项目(142473)
科学(111639)
研究(104713)
基金(103762)
(89362)
国家(88647)
科学基金(75626)
社会(66937)
社会科(63500)
社会科学(63480)
(55377)
基金项目(54925)
教育(48670)
自然(47769)
自然科(46616)
自然科学(46601)
(46511)
自然科学基金(45802)
资助(43161)
编号(42921)
成果(35961)
(32870)
重点(32187)
(30845)
(29947)
(29614)
课题(29399)
教育部(28449)
创新(27829)
国家社会(27716)
期刊
(106587)
经济(106587)
研究(67699)
中国(43995)
(39810)
(34066)
学报(33791)
科学(30475)
管理(30329)
(26130)
金融(26130)
大学(25718)
学学(24252)
农业(22031)
教育(20434)
财经(19442)
技术(19288)
经济研究(17438)
业经(16806)
(16606)
问题(14457)
(12256)
理论(11874)
(11557)
技术经济(11425)
(10833)
实践(10629)
(10629)
商业(10624)
统计(10368)
共检索到337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门洪亮  
电子货币的发行与传统的货币供给机制有很大差别,在网络经济下电子货币的供给有两种形式:一是电子货币仅作为支付手段时的供给机制,二是电子货币作为银行一般性负债时的供给机制。网络经济下电子货币的供给完全是一种竞争性的市场行为,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必将对传统的由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的机制提出挑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程杰  张雄  
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手段,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子货币的发展和使用在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挑战。在实行中央银行制度下,货币供应量是通过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李慧敏,陈金贤  
本文从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决定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货币供给机制,指出现阶段我国基础货币供给和货币乘数波动存在着内生性问题,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验证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宋芳秀  胡修修  
使用我国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的月度数据对电子货币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现金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对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因素的影响之后,电子货币仍然能够显著放大货币乘数。货币的电子化已经使得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供应量这一中介目标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受到阻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利率作用机制的逐步理顺,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推动货币政策从数量调控转向价格调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印文  裴平  
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替代所产生的货币供给创造效应,使中国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环境更加复杂。本文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一方面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中国人民银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本文选取1995-2015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电子货币替代流通中纸币的货币供给创造规模,进而为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靳超  冷燕华  
本文对有关电子货币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一定的综述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以是否发生借贷为基准对广义的电子货币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并分别讨论了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我们将电子化货币看作是一种电子金融手段的创新,并认为电子化货币作为一种媒介工具对央行通货和流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将更多的货币纳入到银行系统乘数创造的过程之中,从而总体上增大了货币乘数。如果允许发生借贷,电子货币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货币形式参与并增加货币总供给,其存量的大小将与其储蓄率和流转次数密切相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光友  张炳达  
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已经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电子货币为视角,通过对电子货币与交易性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1)电子货币对交易性货币有着明显的替代效应,它不仅改变了货币供给结构,而且给传统货币层次划分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2)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电子货币的存在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化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效果,从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弋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不仅改变了货币形态和支付方式,更给传统货币创造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的研究范畴中,考察了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发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构造了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研究发现,电子货币能够通过货币创造机制影响货币供给,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放大货币乘数方面尤为明显,需要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中更加关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帅林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越来越强。本文从货币供给决定模型和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会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路径、资本和金融项目路径、储备资产路径和我国货币政策的公开市场操作路径、信贷传导路径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最后,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耀辉  
总需求是建立在货币支付能力基础之上的对有用物品的需要。在经济生活中,人们提出的各种需要是无止境的,但倘若最终不能获得与之相应的货币购买力,这些需要就无法转化为实际的需求。只有有了货币供给的配合,人们才能获得相应的名义收入,也才能提出实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光健  
论文认为,央行控制货币供给的渠道是调整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但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央行基础货币的变化率与广义货币供给的变化率之间有很弱的相关性 这说明我国央行通过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给的效果是不明显的;另外,央行通过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也被证明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这对于货币当局运用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毛定祥  陈湛匀  余宏  刘令  
货币是能被普遍接受的、充当交易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对宏观金融调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对我国宏观金融与经济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回归方程模型并作了分析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延均  张志晖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选择的货币政策 ,因为其特殊的货币供给机理中存在内滞 ,从而导致货币政策收效甚微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内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阿思奇  
1994年货币供给分析阿思奇在物价高涨的1994年,金融部门为稳定经济作大量的工作,货币的供给仍然是适度的,因而物价上涨的货币原因并不强。但是在对1994年的金融形势的分析中,一些研究人员认为金融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货币供应量增长偏高”,广义货币和狭...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后启  汪义达  
一、引言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主要考虑作为整体的国家银行的资金收支平衡,从而导出货币发行量主要取决于存贷差的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两级银行存款准备金制的实行,人们开始从基础货币的乘数扩张效应来分析我国的货币供给,而且关于基础货币的定义以及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已成为货币供给理论研究中的争论焦点。这种基础货币乘数的货币供给理论基本上是接受西方货币学者提出的固定系数理论。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