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71)
2023(2343)
2022(1901)
2021(1659)
2020(1454)
2019(3144)
2018(2985)
2017(5785)
2016(2831)
2015(2950)
2014(2791)
2013(2702)
2012(2322)
2011(2173)
2010(2079)
2009(1852)
2008(1749)
2007(1575)
2006(1308)
2005(1133)
作者
(8283)
(7130)
(6960)
(6615)
(4404)
(3409)
(3018)
(2743)
(2561)
(2453)
(2327)
(2267)
(2235)
(2201)
(2197)
(2137)
(2115)
(2109)
(2037)
(1990)
(1678)
(1675)
(1674)
(1647)
(1566)
(1549)
(1510)
(1463)
(1407)
(1405)
学科
(12860)
经济(12847)
管理(8893)
(8126)
(6642)
企业(6642)
方法(6489)
数学(6034)
数学方法(5972)
(4518)
贸易(4517)
(4453)
(3990)
中国(3033)
(2974)
业经(2693)
电子(2643)
(2440)
财务(2434)
财务管理(2431)
网上(2337)
网上贸易(2337)
企业财务(2317)
环境(2291)
(2096)
(2093)
金融(2093)
银行(2091)
技术(2069)
(2009)
机构
学院(41707)
大学(41462)
(19477)
经济(19231)
管理(16241)
理学(14685)
理学院(14530)
管理学(14257)
管理学院(14179)
研究(12651)
中国(9133)
(8841)
(7796)
科学(7789)
财经(7622)
(7086)
(7070)
经济学(6972)
业大(6555)
经济学院(6503)
(6041)
中心(6000)
财经大学(5913)
农业(5666)
研究所(5649)
(5425)
商学(5131)
商学院(5077)
经济管理(4639)
(4575)
基金
项目(31913)
科学(25859)
基金(25051)
(22275)
国家(22146)
研究(21228)
科学基金(19556)
社会(15251)
社会科(14698)
社会科学(14696)
基金项目(13279)
自然(12892)
自然科(12684)
自然科学(12680)
自然科学基金(12457)
(12008)
资助(10194)
(10050)
教育(9640)
编号(7345)
(7173)
国家社会(7166)
重点(6973)
(6834)
(6606)
创新(6410)
教育部(6395)
科研(6295)
人文(6168)
大学(5969)
期刊
(17266)
经济(17266)
研究(11544)
学报(7899)
科学(6504)
(6212)
(6207)
大学(5934)
管理(5779)
学学(5751)
中国(5515)
农业(4272)
经济研究(4056)
财经(3798)
(3604)
金融(3604)
(3333)
业经(3328)
技术(3218)
商业(2807)
(2347)
(2339)
问题(2336)
统计(2218)
(2085)
技术经济(2077)
业大(2018)
(1895)
商业经济(1841)
科技(1837)
共检索到5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玲  王丹  闵可怜  陈敏  黎熠睿  湛晓蝶  杨青青  崔正旭  田甲  陈浩  黄敏  
【目的】本试验以研究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辐射诱变效应为目的。【方法】以剂量分别为25、50、75、100 Gy,能量为2 MeV 10 Ma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红花石蒜和韭兰种球,统计分析辐照后的发芽率、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面积、根长、根数、可溶性糖、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结果】不同剂量的辐照对植株均有损伤效应,主要表现为发芽滞后,植株变矮,叶片数量变少,叶面积减小,根长变短,根的数量减少;处理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均大于对照组,红花石蒜的还原糖含量低于对照组,韭兰的还原糖随着辐照剂量的升高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处理组之间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展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相似,但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较大,红花石蒜和韭兰在经电子束转靶X射线辐照后生长均受到抑制。【结论】本研究主要探索不同剂量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红花石蒜、韭兰的生长发育影响,以期为成功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为辐照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莉萍   石雅茜   朱璧合   杨永佳   黎嘉琪   陈奕诺  
为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以软籽石榴突尼斯为材料,分别采用0.5、1.0、1.5 kGy剂量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石榴进行处理,并设置不经处理的对照组(CK)。试验货架期共20 d,每隔5 d测定1次品质指标。比较常温货架期间各处理组的品质指标,从而得到最佳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结果表明:在常温货架期间,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可以显著抑制pH值上升;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0.5 kGy处理组石榴的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最小;呼吸强度在试验结束时最低;果皮总色差△E~(*)上升程度最小;0.5 kGy处理组石榴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为缓慢,总体稳定,且褐变度显著低于其他组;在同一时期,0.5 kGy组石榴的感官评定分最高。综合分析比较,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有望将其用于石榴的常温贮藏保鲜,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寇莉萍   石雅茜   朱璧合   杨永佳   黎嘉琪   陈奕诺  
为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以软籽石榴突尼斯为材料,分别采用0.5、1.0、1.5 kGy剂量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石榴进行处理,并设置不经处理的对照组(CK)。试验货架期共20 d,每隔5 d测定1次品质指标。比较常温货架期间各处理组的品质指标,从而得到最佳的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结果表明:在常温货架期间,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可以显著抑制pH值上升;电子束转靶X射线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0.5 kGy处理组石榴的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最小;呼吸强度在试验结束时最低;果皮总色差△E~(*)上升程度最小;0.5 kGy处理组石榴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较为缓慢,总体稳定,且褐变度显著低于其他组;在同一时期,0.5 kGy组石榴的感官评定分最高。综合分析比较,0.5 kGy电子束转靶X射线剂量为本试验最优处理,有望将其用于石榴的常温贮藏保鲜,延长石榴的常温货架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炳超  童磊  杜昭昌  胡家菱  张欢  陈燚  刘伟  张新全  黄琳凯  
#N/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海春  李奇  柯永培  袁继超  余学杰  曹林志  梁德凤  
用3种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2个玉米自交系种子,对其诱变后代M1生物学效应及其M3株系主要性状的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玉米自交系M1植株均受到明显的抑制及辐射损伤,具体表现在,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叶面积减小,并且这种抑制损伤效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它们的M1雄穗长和雄穗分枝数均降低;低剂量处理就能引起RO8的穗长和48-2的穗行数在M1代产生较大变化。②诱变后代M3株系各性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正向突变和负向突变,其中株高、穗位高及叶面积平均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的M3株系频率高于主要雄穗及果穗性状,说明这些性状的诱变效果更好;诱变后代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变异系数增大,表明辐射诱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文平  宋军  徐利远  陈谦  张莲  余桂容  
为了促进四川高产小麦的发展,拓宽种质资源,用四川小麦川麦58等与北方小麦济麦22等杂交的F1代幼胚为材料,利用辐射诱变产生突变体,探讨4、6、8、12 Gy等不同辐射剂量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任何剂量的~(60)Co-γ射线对小麦幼胚离体后胚状体诱导率、愈伤组织的增值倍数及植株的再生率都有显著影响,所有处理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显著下降,其中愈伤组织诱导率从0 Gy 96.04%降到12 Gy 74.74%,愈伤组织增值倍数从3.22倍降到1.41倍,增值后绿点率从54.44%降到33.36%,剂量4和6 Gy的绿点率显著低于对照,而二者无显著差异。剂量6 Gy的植株再生率为19.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柳觐  孔广红  倪书邦  贺熙勇  肖晓明  陈丽兰  范秋红  张海文  
在前期低剂量辐照试验的基础上,分别用剂量为300、600、900、1200、1500 Gy(2011年)和400、500、700、800 Gy(2012年)较高剂量的60Co-γ射线对4个品种的澳洲坚果种子进行了辐照,剂量率为10 Gy/h。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所有品种的发芽速率显著减慢,部分处理在播种后12周才开始发芽,且发芽率显著降低;辐照后的幼苗表现出茎干分叉、根系变短、第一对真叶消失、茎干矮化粗壮、叶片畸形等性状;不同品种的致死剂量和适宜诱变剂量也有明显差异,‘云澳57’和‘云澳58’的60Co-γ射线致死剂量均为800 Gy,‘云澳51’的致死剂量为900 Gy,‘云澳4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孙其信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目的】了解γ射线诱变对棉花后代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利用39个多态性SSR标记分析了3个棉花品种辐射诱变后代M5材料(共74份)的遗传多样性。【结果】3个品种诱变后代的成对相似系数变幅分别为0.6129~0.9848、0.6212~1.000、0.4857~0.9905,其中Arcot-1和Su9108两个品种诱变后代的成对相似系数大于或等于8.000的比例达到60.0%以上,J11诱变后代的成对相似系数主要集中在低相似性区域,其对成相似系数小于7.000的比例达62.5%。3个品种诱变后代材料与其未辐射处理对照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分别为0.6515~0.9697、0.697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志锋  杨文香  刘大群  
为获得60Coγ射线与EMS对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0的复合诱变体系,研究以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应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并用EMS溶液进行处理,对小麦的发芽率、三叶期、致死率及抗病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的诱变剂量对小麦近等基因的发芽率影响不显著。所用处理中到达三叶期的时间基本相同,但三叶期到四叶期的时间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当辐照剂量达到或大于0.15 kGy时,致死率显著增加。在EMS浓度为0.4%,60Coγ射线辐照剂量为0.15 kGy时,得到了3株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的突变体所得最佳诱变组合为EMS浓度为0.4%,60Coγ射线辐照剂量0.15 kGy。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平平  叶开玉  龚弘娟  王发明  莫权辉  蒋桥生  李洁维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孔广红  柳觐  倪书邦  范秋红  宫丽丹  陶亮  陶丽  陈丽兰  贺熙勇  
以澳洲坚果品种‘Renown’、‘own choice’、‘hAeS900’、‘hVA16’的接穗为供试材料。用6种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嫁接,以未经辐照的接穗为对照。对嫁接成活率、植株生长变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15~90 Gy辐照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加大,对嫁接成活率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不同品种的澳洲坚果对辐射的敏感性差异较大。4个品种(‘own choice’、‘hVA16’、‘Renown’、‘hAeS900’)枝条的辐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9.68、18.23、18.04和10.81 Gy。本研究可为澳洲坚果辐射诱变育种适宜剂量的确定提供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君灵  杜雄明  周忠丽  潘兆娥  庞保印  
利用250 Gy的Co60γ射线对3个棉花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4,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4,M5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阐明了辐射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果存在变异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所有表型性状,以及衣分、单铃重、株高、2.5%跨长、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等性状的M4与M5群体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证明了诱变后代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可以遗传,M4和M5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趋于稳定。3个品种诱变后代M5材料间的表型性状遗传距离变幅分别为1.83-34.68,1.26-34.55,2.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品芳  陆茂林  
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辅酶Q10产生菌——三孢布拉氏霉JSF 4菌株的孢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诱变剂量1.5 kG y对孢子的致死率为85%,具有较好的诱变效果。经复筛,分离得到了1株F 4-3菌株,其发酵平均单位达24.766 m 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76%,且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戚玉涵  徐佳鹤  张星梅  葛浙东  李早芳  周玉成  
【目的】研制一套基于扇形X射线束的立木CT成像系统,将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对立木的扫描,实现立木的高分辨率断层成像,便于科研人员全面、准确了解木材的内部结构与缺陷特征,为木材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立木CT成像是根据木材不同构造对X射线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测定X射线在木材内的衰减系数,求解衰减系数值在立木断层上的二维分布矩阵,并将其变换为人眼可见的灰度图像,实现立木断层图像的成像。立木CT成像系统包括X射线源、X射线探测器、电动旋转台和中控计算机等,中控计算机作为控制处理单元对系统进行整体控制。在对立木进行扫描的过程中,X射线源与X射线探测器保持静止,被测立木置于电动旋转台的旋转中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贾爱平  张振华  宋通洋  鲁继青  黄伟新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是研究催化剂表面的化学组成及其电子态的重要分析技术之一。然而常规XPS表征技术很难鉴别在不同化学环境(如不同温度和气氛)预处理/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的差异,因此准原位XPS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搭建可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预处理/反应气体混合装置并联合XPS进样室内的反应池装置,开发了准原位XPS测试系统并进行了应用,从而为研究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随化学环境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实验基础。基于近期对3家不同单位课题组提供的准原位XPS表征技术服务作为典型案例,该文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应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表面物种化学态的成果,可为开发和应用准原位XPS表征技术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