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2)
- 2023(11450)
- 2022(10072)
- 2021(9439)
- 2020(7994)
- 2019(18275)
- 2018(18184)
- 2017(35271)
- 2016(19109)
- 2015(21452)
- 2014(21232)
- 2013(21007)
- 2012(19206)
- 2011(17325)
- 2010(16987)
- 2009(15464)
- 2008(14696)
- 2007(12678)
- 2006(11057)
- 2005(9509)
- 学科
- 济(73323)
- 经济(73235)
- 管理(54597)
- 业(51042)
- 企(43000)
- 企业(43000)
- 方法(35847)
- 数学(31042)
- 数学方法(30654)
- 农(18862)
- 财(18652)
- 中国(18557)
- 学(17907)
- 业经(16431)
- 地方(14474)
- 贸(14472)
- 贸易(14467)
- 易(14076)
- 理论(12836)
- 农业(12749)
- 制(12304)
- 和(12254)
- 环境(11947)
- 技术(11923)
- 务(11909)
- 财务(11844)
- 财务管理(11822)
- 企业财务(11190)
- 划(10538)
- 银(10497)
- 机构
- 大学(270371)
- 学院(267199)
- 管理(107451)
- 济(102274)
- 经济(99989)
- 理学(94133)
- 理学院(93081)
- 管理学(91352)
- 管理学院(90906)
- 研究(90121)
- 中国(64676)
- 科学(59089)
- 京(57897)
- 农(46125)
- 所(45662)
- 财(45404)
- 业大(43427)
- 研究所(42167)
- 中心(40166)
- 江(37511)
- 财经(37282)
- 农业(36621)
- 北京(36374)
- 范(34858)
- 师范(34432)
- 经(34062)
- 院(33239)
- 州(30759)
- 经济学(30079)
- 技术(28778)
- 基金
- 项目(192165)
- 科学(149989)
- 基金(139620)
- 研究(136707)
- 家(123329)
- 国家(122333)
- 科学基金(104390)
- 社会(84368)
- 社会科(79866)
- 社会科学(79842)
- 省(74994)
- 基金项目(74730)
- 自然(70525)
- 自然科(68889)
- 自然科学(68870)
- 自然科学基金(67639)
- 划(63731)
- 教育(62274)
- 资助(57799)
- 编号(55256)
- 成果(44020)
- 重点(43018)
- 部(41747)
- 发(40393)
- 创(39925)
- 课题(37750)
- 科研(37386)
- 创新(37176)
- 计划(35959)
- 教育部(35401)
- 期刊
- 济(107192)
- 经济(107192)
- 研究(76807)
- 学报(47828)
- 中国(47197)
- 科学(42652)
- 农(41083)
- 管理(38954)
- 大学(35405)
- 学学(33334)
- 财(32450)
- 农业(29103)
- 教育(28996)
- 技术(22171)
- 融(19677)
- 金融(19677)
- 业经(17867)
- 经济研究(17591)
- 财经(17374)
- 图书(15619)
- 业(14935)
- 经(14746)
- 科技(13984)
- 问题(13730)
- 理论(13546)
- 业大(12666)
- 版(12626)
- 实践(12606)
- 践(12606)
- 技术经济(12522)
共检索到377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超然 奚明旺 赵嘉欣 赵艳凝
γ-ray和电子束是高能辐照源,高能射线不仅可以处理被加工物表面,同时可深入其内部,且工艺控制简单,可进行常温或者低温加工,具有节能、无环境污染等特点.分别采用γ-ray和电子束辐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凝胶含量和拉伸实验等表征手段对不同的辐照效应进行研究,旨在改善纤维表面惰性,探索合理使用两种辐射源辐照改性材料的适用范畴,为更好地利用辐照技术对UHMWPE纤维表面改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芳 乔勇进 陈召亮 王海宏
以500、1 000、2 000 Gy剂量电子束辐照花椰菜,采用保鲜膜单花球包装,置于2~3℃、相对湿度85%~95%的冷库中贮藏,研究其对花椰菜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有效控制花椰菜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减轻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现象。其中500和1 000 Gy电子束辐照能显著抑制花椰菜的呼吸强度,减轻失重、丙二醛(MDA)积累等对其品质的不良影响,延缓花椰菜营养品质下降。1 000 Gy处理组,贮藏60 d时失重率为8.56%,MDA含量为1.84 nmol.g-1,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花椰菜 微生物 贮藏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戚文元 王海宏 岳玲 陈志军 颜伟强 郑琦 包英姿 张艳艳 孔秋莲
【目的】研究电子束辐照对罗非鱼片冷藏期间相关生物学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冰鲜罗非鱼片物理冷杀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经0,2,4,8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于4℃冷藏18 d,于0,4,11,18 d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挥发性盐基氮(TVBN)、色泽、鱼肉硬度、嗅感、pH值。同时对10 kGy电子束辐照灭菌的罗非鱼肉糜接种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检测0,0.4,0.8,1.2,1.6,2 kGy电子束辐照后病原菌的存活率,确定电子束辐照D_(10)值。【结果】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带菌量较高,菌落总数达1.6×10~6 CFU/g,且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都有检出。电子束辐照杀灭病原菌效果良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D_(10)值均小于0.5 kGy。电子束辐照可显著抑制鱼片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增幅,减缓鱼肉硬度降幅。综合考虑感官品质因素,以4 kGy辐照保鲜罗非鱼片效果最佳。4 kGy辐照结合4℃冷藏,11 d时罗非鱼片无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TVBN含量为20.91 mg/hg,嗅感显著优于未辐照处理和8 kGy辐照处理。【结论】用4 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延长罗非鱼片冷藏时间,提高冷藏品质,4℃下可保鲜11 d。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罗非鱼片 冷藏期 感官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秋芳 乔勇进 乔旭光
【目的】探讨高能电子束辐照对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为电子束在葡萄等果蔬类保鲜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以400、700、1000、1500、2500Gy等不同剂量电子束处理巨峰葡萄,置于温度-0.5—0.5℃、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处理对巨峰葡萄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400、700、1000Gy剂量电子束辐照巨峰葡萄并结合低温冷藏能够有效抑制Vc及单宁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膜脂过氧化进程,进而达到保鲜的目的。其中700Gy处理组贮藏后期Vc含量达3.79mg/100g,SOD、POD活...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巨峰葡萄 生理品质 保鲜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伟强 岳玲 孔秋莲 王海宏 陈志军 戚文元
【目的】研究电子束辐照对蛋黄粉品质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为蛋黄粉杀菌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以蛋黄粉为原料,分别用0,1,2,3,4,6和8 kGy电子束进行辐照处理,比较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蛋黄粉乳化性能、脂质氧化性能、色泽的影响,并分析辐照后贮藏30 d蛋黄粉中微生物的变化,综合不同辐照剂量对蛋黄粉品质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确定蛋黄粉电子束辐照处理的适宜加工工艺。【结果】蛋黄粉在辐照剂量为1~4 kGy时,其乳化能力、乳化稳定性及脂质过氧化值分别为392.4~351.4 mL/g,27.8~24.7 min和1.80~1.98 mmol/kg,与CK组(0 kGy)乳化能力(40.6 mL...
关键词:
电子束 辐照剂量 蛋黄粉 杀菌技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月学 刘丽 唐凤兰 韩微波 刘杰淋 蒿若超 徐香玲 李集临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苦荬菜干种子,研究比较其与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苦荬菜根尖细胞的遗传学效应.实验结果表明:与地面对照组相比,种子空间飞行可促进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而γ射线则抑制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并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丝分裂指数逐步下降.二者均可诱发根尖细胞产生微核、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粘连、落后染色体、游离染色体、桥等畸变.但空间飞行诱发畸变的频率明显低于γ射线辐照.在γ射线辐照剂量0-30Gy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单微核、多微核和染色体总畸变频率逐步升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魏力军 王俊敏 杨谦 骆荣挺 张铭铣 鲍根良 徐建龙 孙野青
【目的】了解空间环境诱变对水稻当代生长促进和生长抑制及M2代株高和抽穗期的诱变效应。【方法】从辐射敏感的粳稻品种Lemont与钝感的籼稻品种特青的重组自交系后代选择空间搭载处理当代效应不同的两组株系,比较其后代株高和抽穗期的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结果】空间搭载导致“促进组”苗高平均比对照增高34.9%,“抑制组”比对照降低39.1%,两组的结实率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两组株系M2代均出现株高和抽穗期突变,但“促进组”出现高秆、矮秆、早熟和迟熟的平均突变频率和诱变效率都显著低于“抑制组”。地面γ辐照诱发两组材料的当代平均生理损伤无显著差异,诱发M2代抽穗期的突变频率与诱变效率是“抑制组”高于“促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皓 陈学珍 韩世文 李博 白宝良 于同泉 路苹
利用不同辐照剂量的60Co-γ射线对3个品种的大豆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CK),50,100,150,200,250和300 Gy 7个水平,剂量率为1.2 Gy/min。根据大豆M1的成株率和M2农艺性状的变异率确定辐照的最佳剂量以及对M2的致变效应。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对M1的农艺性状有抑制作用,其性状平均数与辐照剂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式为y=0.000 1x2-0.381x+102.9(R2=0.962 7**);品种间最佳剂量有差异,平均为144.3 Gy;不同辐照剂量对M2植株的株高、主茎节数、荚长、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剂量越大,影响越大;由于基因...
关键词:
大豆 辐照 农艺性状 致变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悦 马继凤 赵葵 龙攀
采用2种能量5种剂量的7Li离子束处理2个不同类型的春大豆品系,研究各处理对大豆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种子下胚轴伸长、田间出苗率和成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活力产生了一定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不同能量与剂量的7Li离子束辐照对大豆种子活力影响不尽相同,不同的种质材料对各处理的反应亦有较大差异;各处理发芽率在83.33%~100%,多数处理的田间成苗率在70%左右;4.24 MeV 60 Gy 7Li离子束辐照处理大豆种子,可显著提高其发芽势和发芽率.
关键词:
7Li离子束 大豆 种子活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秀莲 张莹婷 何岭 李海燕 陈贡伟 王良桂
#N/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忠祥 徐大鹏 姚泽恩 寇思荣 王晓娟 杨彦忠 连晓荣 周玉乾 何海军 李志明
为了探索快中子辐照玉米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筛选适宜的中子辐照剂量,以获得基因定位、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的突变体材料,采用252Cf裂变中子源对玉米自交系LY8405和PH6WC种子进行辐照,结果表明,低吸收剂量(0.36~4.19 GY)的中子辐照玉米干种子后,对自交系LY8405的出苗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自交系PH6WC的出苗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份材料M1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有逐步升高的趋势,其中辐照剂量为4.19 GY时对LY8405最为有效,畸变率、变异率、遗传总变异率分别为27.8%,38.9%,66.7%;辐照剂量为2.48 GY时对PH6WC最为有效,畸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富伟 邓乐晔 翁群芳 胡美英
【目的】研究辐照对不同虫态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的杀灭效果,确定有效的辐照剂量,以达到检验检疫目的。【方法】用不同剂量Co60-γ射线辐照处理卵、幼螨、前若螨(0,100,200,300,400Gy)和成螨(0,200,400,600,800Gy),研究辐照强度对不同虫态柑橘全爪螨卵孵化率和成螨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柑橘全爪螨24h卵经200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后均不能正常孵化,故200Gy的γ射线对柑橘全爪螨的24h卵具有明显致死效果;幼螨期柑橘全爪螨经400Gy剂量处理后,死亡率达到96%,300~400Gy的γ射线可以使幼螨期的柑橘全爪螨不育;4...
关键词:
柑橘全爪螨 辐照 致死作用 不育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若泰 耿胜荣 刘杨岷 王利平 王红 张金木 陈玉霞 徐盈 姚思德
【目的】研究冷却真空包装辐照猪肉异味气体主要成分和寻找异味源,为探明异味产生机理及去除方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真空系统液氮冷却装置收集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收集气体成分,确定异味气体成分并推测异味源。【结果】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是二甲硫、二甲二硫、甲硫醇、乙酸甲硫醇酯;辐照异味气体来源于肉中半胱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B1。异味气体量随辐照剂量增加而增加(0~3kGy),随辐照后冷藏时间延长而下降,与包装类型密切相关(P<0.05)。【结论】冷却真空包装猪肉辐照异味气体主要成分为含硫化合物,来源于含硫氨基酸和维生素B1。
关键词:
辐照 猪肉 异味 GC-M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会君 刘录祥 韩微波 赵世荣 李家才 赵林姝 王晶
【目的】分析高能混合粒子场(CR)辐照冬小麦所产生的突变效应,并与60Co-γ射线处理相比较,研究其诱变效率。【方法】以0、145、195、284和560Gy剂量的CR和γ射线分别处理两个冬小麦品种ZY9和ZH7,室内发芽鉴定处理当代的损伤效应,田间筛选表型变异突变体并做考种分析。【结果】高能混合粒子场与γ射线处理对这两个小麦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并且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的损伤效应明显高于γ射线,ZH7的辐射敏感性大于ZY9,处理小麦的适宜剂量在200~300Gy之间。M2代群体中出现了包括株高、穗型、生育期等多种性状变异,在适宜或稍高剂量时可以引起明显高于γ射线处理的有益突变。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