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5)
2023(1850)
2022(1524)
2021(1345)
2020(1095)
2019(2650)
2018(2831)
2017(5500)
2016(2792)
2015(3121)
2014(3123)
2013(3210)
2012(2880)
2011(2520)
2010(2571)
2009(2355)
2008(2211)
2007(1852)
2006(1667)
2005(1499)
作者
(6953)
(5826)
(5797)
(5373)
(3804)
(2687)
(2658)
(2232)
(2213)
(2183)
(1972)
(1935)
(1930)
(1891)
(1791)
(1773)
(1707)
(1662)
(1653)
(1650)
(1460)
(1378)
(1370)
(1351)
(1331)
(1279)
(1273)
(1221)
(1215)
(1196)
学科
(9453)
管理(7228)
(6914)
经济(6908)
服务(5994)
工作(5014)
服务业(4812)
(4613)
贸易(4611)
(4554)
(4387)
企业(4387)
中国(3635)
读者(3524)
电子(2964)
(2763)
方法(2685)
(2471)
网上(2393)
网上贸易(2393)
业经(2303)
制度(2289)
(2289)
数学(2085)
数学方法(2056)
理论(1918)
(1789)
银行(1789)
图书(1747)
(1744)
机构
大学(35262)
学院(34551)
管理(14355)
(12431)
经济(11937)
理学(11900)
理学院(11757)
管理学(11615)
管理学院(11533)
研究(10647)
中国(8427)
(7869)
图书(6433)
书馆(6312)
图书馆(6311)
科学(6092)
(5922)
(5844)
中心(5435)
(5417)
师范(5383)
北京(5124)
(4949)
(4923)
技术(4476)
财经(4338)
研究所(4335)
师范大学(4333)
(4029)
职业(3959)
基金
项目(23173)
研究(19222)
科学(17969)
基金(15767)
(13292)
国家(13154)
社会(12030)
科学基金(11334)
社会科(11315)
社会科学(11311)
编号(9306)
(8948)
教育(8501)
成果(8259)
基金项目(8246)
(7490)
项目编号(6342)
自然(6165)
自然科(6025)
自然科学(6025)
自然科学基金(5925)
资助(5854)
服务(5762)
课题(5658)
(5460)
(5412)
(5114)
重点(5099)
国家社会(4926)
(4920)
期刊
(15257)
经济(15257)
研究(10431)
中国(9515)
图书(8809)
书馆(6594)
图书馆(6594)
教育(5865)
管理(4935)
学报(4371)
(4126)
情报(3635)
技术(3530)
科学(3515)
大学(3406)
(3132)
金融(3132)
业经(3069)
(2917)
经济研究(2857)
(2742)
论坛(2742)
商业(2602)
学学(2592)
(2216)
理论(2128)
实践(2058)
(2058)
农业(1907)
财经(1826)
共检索到579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建林  
本文从流、服务概念的要素以及信息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揭示电子服务的概念和内涵,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电子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洁莹  
"职业"是人类生活的外在表现,这些活动因其结果而让个人感到有意义;"技术"的五个层面的含义、三种存在状态只是认识论中的"技术","技术"知识只有进入教育场域成为可传授的知识,才能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场域中的"技术"知识。教育立场中"技术"知识的内在构成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符号标准、逻辑形式和意义性。因此,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和"技术"知识再生产为中介的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建龙  王建冬  胡磊  刘合翔  
将国内现有关于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关系的研究观点划分为三类,即服务发展阶段论、服务基底改变论、价值取向转型论,并深入剖析其理论观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入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从服务者、服务对象和服务工具三方面对知识服务和信息服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深入剖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李一  
通过对信息通信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探讨,构建了包含4项评价维度(服务投入、服务资源、服务提供和服务效果)和16项具体指标的信息通信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李一  
通过对信息通信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探讨,构建了包含4项评价维度(服务投入、服务资源、服务提供和服务效果)和16项具体指标的信息通信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建龙  王建冬  胡磊  谢飞  
在回顾当前图书情报学界对知识服务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图书情报学界对知识服务概念的界定不明,导致过分贬低信息服务而自身又缺乏完善理论体系的问题,最后从知识服务产业实践分析的角度,给出了对知识服务概念新的界定方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长云  
近年来,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引起了部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务院还专门成立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但是,在理论界、政府管理部门乃至相关行业,对于什么是家庭服务业,如何理解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天舒  马钦海  杨春江  
顾客服务己化是顾客与服务间的广义拥有性关系,是契合营销理论与实践发展阶段中顾客与企业提供物(产品/服务)间关系认识的一个较新概念,对于加深顾客心理和行为机理的理解、提升顾客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哲学、心理学和营销学领域的己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回顾,提出存在主义哲学、拥有性心理理论、占有心理学理论、心理所有权理论和"占有物作为延伸自我"的理论观点是顾客服务己化的理论基础;整理和比较已有研究对己化概念的理解和释义及维度划分;梳理营销领域己化相关研究脉络,归纳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总结顾客服务己化的影响因素及结果效应。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顾客服务己化量表开发、顾客服务己化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研究、顾客服务己化结果效应研究和共享经济背景下顾客对共享产品/服务的己化关系等问题都需后续实证探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李一  
通过对信息通信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和探讨,构建了包含4项评价维度(服务投入、服务资源、服务提供和服务效果)和16项具体指标的信息通信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并采取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成海清  李敏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关注的视角从行业与竞争转向了顾客及其所关注的价值。企业希望通过价值创新,提供与众不同的、能满足顾客价值需要的产品来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回报,并建立持续的经营优势。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价值创新设计、创造和交付顾客价值。理解顾客价值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其评价标准是企业进行价值创新,实现顾客价值并进而实现企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崔有祥  
赶超和收敛是思考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经常用到的两个重要概念,由赶超和收敛又衍生出经济赶超、技术赶超、经济收敛、技术收敛4个关系非常密切却又有不同的概念。回顾这4个概念是如何伴随着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而出现和演化的,并在此基础上对这4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比较。厘清这4个概念,对系统思考我国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型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曼丽  汪永铨  
一、“通识教育”概念“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亦译“普通教育”、“一般教育”)一词在19世纪以前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第一个把它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人是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colege)的帕卡德(A.S.Packa...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选民  殷志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的到来,扁平化组织、网络组 织等很多新组织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新环境下组织的变革。我们根据这些组织的边界模糊化和可渗透 性,将它们统称为无边界组织。本文对无边界组织形成的原因、概念和内涵做出了详细的阐述,还提出 可以通过打破组织的垂直边界、职能边界、外部边界和地理边界等四种边界来构建无边界组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宝贡敏  周明建  谢凤华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国顺  张煊  
消费安全文化是保障消费安全的重要力量。基于对安全文化、消费安全等相关概念的梳理,认为消费安全文化是人们在消费实践领域内所建立起的具有稳定性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影响经营者、监管者、消费者等消费领域参与主体的行为,最终实现消费安全,在本质上体现了以人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