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107)
- 2022(1921)
- 2021(1898)
- 2020(1766)
- 2019(3931)
- 2018(4048)
- 2017(7951)
- 2016(4624)
- 2015(5466)
- 2014(5686)
- 2013(5463)
- 2012(5298)
- 2011(4714)
- 2010(4993)
- 2009(4816)
- 2008(4980)
- 2007(4820)
- 2006(4507)
- 2005(4539)
- 2004(3961)
- 学科
- 济(14401)
- 经济(14376)
- 管理(13692)
- 业(11994)
- 企(9785)
- 企业(9785)
- 农(6164)
- 中国(5556)
- 制(5453)
- 财(5438)
- 贸(5110)
- 贸易(5108)
- 法(5074)
- 易(4988)
- 业经(4387)
- 银(4088)
- 银行(4082)
- 行(3876)
- 方法(3869)
- 学(3831)
- 农业(3799)
- 融(3613)
- 金融(3612)
- 理论(3527)
- 税(3355)
- 教育(3196)
- 务(3179)
- 地方(3169)
- 度(3169)
- 制度(3167)
- 机构
- 学院(67164)
- 大学(66277)
- 研究(24542)
- 济(22733)
- 管理(22254)
- 经济(21932)
- 中国(20873)
- 理学(17390)
- 理学院(17156)
- 管理学(16764)
- 管理学院(16639)
- 京(15476)
- 科学(15268)
- 所(14106)
- 财(13641)
- 农(12336)
- 江(12202)
- 研究所(12185)
- 中心(11874)
- 北京(10619)
- 州(10172)
- 范(10024)
- 师范(9941)
- 财经(9796)
- 省(9574)
- 农业(9384)
- 业大(9051)
- 院(8634)
- 经(8604)
- 技术(8367)
共检索到11850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海群 宗诚
把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电子签名纳入统一的框架是必然趋势。电子政务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电子政务的法律框架,本质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平、透明、和谐的环境。电子政务立法中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模式、立法层次、立法效力等。参考文献10。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法 立法体系 法律框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雷 陈敬良
考察美国电子政务的立法行为,总结其电子政务立法的特点与规律,并提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简述了美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现状之后,详细讨论了美国的电子政务立法行为,对不同领域的政策进行了梳理,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三条特征,即:立法的渐进性,新型信息技术的导向性,政策行为与机构设置的关联性。随后,提出了我国在电子政务立法方面借鉴美国经验的几点原则:首先,我国的电子政务立法应符合我国的政治机构框架以及治理理念;其次,应在技术方面具有适当的前瞻性;同时,电子政务立法还需要整合各方利益,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立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宝文 王天梅
电子政务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复杂阶段,出现诸多管理上的典型病症,对其实施过程展开治理研究迫在眉睫。本文以IT治理理论为研究背景,结合电子政务成熟度模型、钻石模型、技术执行框架、利益相关者理论,剖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关键性管理问题,提出并界定了电子政务治理的概念及其关键要素,构建了电子政务治理理论的理论研究框架。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治理 研究框架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义堃
通过深入分析电子政府环境对政府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影响,结合国内外各类政府网站调查总结当前政府网站信息服务的现状,指出尽管政府网站普及度不断提高,网上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用户网上信息获取能力不断提高,但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可度、实际利用率以及满意度仍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网站用户分化问题应引起重视,进而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艳辉 李宗伟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开发商利益冲突和行为特点,指出要顺利推进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必须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此,建立了相应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分别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对开发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激励机制 委托代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龙文 张伟 杜俊超
SaaS在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却凤毛麟角。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应用SaaS的可能性,提出SaaS模式下的电子政务系统框架设计方案,并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在应用SaaS时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软件即服务 电子政务 框架设计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杨雅芬
本文从概念界定、文献综述、构建思路、构建过程等方面对电子政务知识体系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子政务,有必要对电子政务已有的学术成果进行分析与整合,以便从中提炼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电子政务知识体系,并建立起适合的知识体系框架。研究采用"逻辑起点论"与"问题系统论"两种方法论,最终提出一个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规律、技术理论知识、管理服务理论知识五个模块构成的电子政务知识体系框架,每个模块中的知识内容来源于电子政务问题研究者的各种思想和观点。通过该电子政务知识体系框架,人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电子政务各种属性和关系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审视当前电子政务研究的状态和效果,同时也对电子...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知识体系 知识框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磊 张文卿
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危机进行有效预防、快速处理和综合评估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详细介绍了以危机安全预警子系统、危机状态跟踪子系统、危机应急处理子系统、危机影响评估及理赔子系统四大部分为主体的框架及其主要功能。该框架可作为电子政务环境下我国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基础。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危机管理系统 框架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兴寿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务管理技术,正在各国蓬勃发展,安全问题时电子政务的关键问题。本文就当前电子政务安全技术和安全问题的解决作了剖析,并力图找到我国的电子政务安全的模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武魁
该文设计了6层林业电子政务企业架构框架静态模型FSM,以及FSM各层次中包含的参考模型,这些参考模型可用于描述构建林业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方法、技术标准规范和用于交互的信息。FSM各参考模型中包含的信息被存储在数据库中并通过网络发布,以便各林业管理机构能够共享企业架构信息。该企业架构设计可以帮助决策者对IT项目进行选择,对IT投资进行评估;能够帮助林业管理机构实现软件重用,进而降低系统TCO;能够帮助林业管理机构实现机构之间的互操作性或信息共享。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郑成思 薛虹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作 为信息传播的媒体,具有与传统的商务活动不同的特点。现有的调整商贸活动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活动形式需要新的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围绕电子商务进行的立法活动已经在全球范围形成浪潮。截至2000年8月,全球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制订实施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框架”也即将出台,这将是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重要政策性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郗继宏 李朝鹏 杨历
在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框架分析后,指出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将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和协同发展等要素以更加科学、系统和全面的视角相整合,从而促使城市发展系统处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不同发展阶段均有其最优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大小城市发展之争、制度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活力、向最优布局要发展空间、多方主体参与下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城际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等5个核心问题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动力模型,探究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高质量发展条件,进而探究人口规模提升路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最优空间布局、多元社会治理模式和最优协同发展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建设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宁红
电子政务的成本与效益分析是一项复杂的研究课题。电子政务的效益不仅包括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电子政务效益评估的复杂性和高难度,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出现参差不齐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对电子政务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电子政务效益评价模型,提出了提高电子政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几个途径。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成本 效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芳
电子政务作为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因其自身具有需要保护大量的数据和信息的特点,因此,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就成为电子政务系统所要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缺乏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系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务网络化。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安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康贻建
数字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我国“数字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电子政务的实施将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的诸多限制,为城市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城市的管理方式,进而促进“数字城市”建设。
关键词:
电子政务 数字城市 创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