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88)
- 2023(3658)
- 2022(2884)
- 2021(2809)
- 2020(2338)
- 2019(5457)
- 2018(5760)
- 2017(11401)
- 2016(5903)
- 2015(7101)
- 2014(7230)
- 2013(7192)
- 2012(6325)
- 2011(5724)
- 2010(5891)
- 2009(5399)
- 2008(5192)
- 2007(4549)
- 2006(4137)
- 2005(3753)
- 学科
- 济(20481)
- 经济(20462)
- 管理(16465)
- 业(14078)
- 企(12246)
- 企业(12246)
- 方法(10120)
- 数学(8786)
- 数学方法(8630)
- 贸(7318)
- 贸易(7312)
- 易(7208)
- 理论(5866)
- 中国(5773)
- 制(5598)
- 农(5473)
- 银(5394)
- 银行(5389)
- 财(5365)
- 行(5134)
- 业经(4983)
- 电子(4523)
- 融(4356)
- 金融(4355)
- 教学(4252)
- 网上(3931)
- 网上贸易(3931)
- 学(3913)
- 度(3597)
- 制度(3596)
- 机构
- 学院(83696)
- 大学(82441)
- 济(31476)
- 管理(31280)
- 经济(30570)
- 理学(25902)
- 理学院(25667)
- 研究(25430)
- 管理学(25079)
- 管理学院(24966)
- 中国(23727)
- 京(17764)
- 财(16222)
- 科学(15007)
- 中心(13307)
- 江(12878)
- 所(12690)
- 财经(12536)
- 北京(11628)
- 经(11349)
- 研究所(11248)
- 州(11090)
- 范(10913)
- 师范(10747)
- 农(10660)
- 业大(10628)
- 技术(10384)
- 经济学(9802)
- 融(9509)
- 财经大学(9438)
- 基金
- 项目(52004)
- 科学(39913)
- 研究(38538)
- 基金(36366)
- 家(31469)
- 国家(31243)
- 科学基金(26752)
- 社会(22726)
- 社会科(21635)
- 社会科学(21629)
- 省(20295)
- 教育(18954)
- 基金项目(18714)
- 自然(17465)
- 划(17284)
- 自然科(17076)
- 自然科学(17074)
- 自然科学基金(16762)
- 编号(16693)
- 资助(16412)
- 成果(13687)
- 重点(11786)
- 课题(11712)
- 部(11148)
- 创(11070)
- 发(10387)
- 创新(10330)
- 项目编号(10285)
- 大学(10100)
- 教育部(9745)
共检索到131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江晴 陈诤直
电子支付系统的广泛应用导致传统货币体系中的基础货币界定变得困难。货币乘数对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的约束逐渐减弱。本文从乘数范式基础、货币工具杠杆支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三个方面 ,阐述了电子支付系统对货币乘数范式的冲击 ,提出电子支付系统对货币体系的深刻影响 ,是信用经济迈向新阶段的必然
关键词:
电子支付系统 货币乘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范武聪 陈孝明
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支付规模不断发展扩大,本文基于电子货币中第三方电子支付视角,探讨第三方电子货币支付对货币供需的影响机制,研究第三方电子支付货币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采用2006-2015年的第三方支付交易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方电子支付将对我国货币供需机制、流动性以及货币乘数产生影响。
关键词:
电子货币 第三方电子支付 货币乘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平 杨德林 许晓静
数字金融极大地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实现方式,对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作用效果产生了影响。文章把数字金融变量导入IS-LM-CC均衡模型,对利率传导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进行理论分析,运用微积分和弹性分析法对货币乘数的各个变量进行理论推导,并且以2007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一季度数据为基础,运用VAR和IVAR模型对数字金融影响利率传导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再运用VEC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货币供给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疏通了利率传导渠道,提升了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数字金融对货币乘数产生了一定冲击,对狭义货币乘数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传导可能存在短暂失效,但总体上强化了广义货币供给传导机制与效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斌 王成珠
电子货币的产生影响着货币定义及货币乘数。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流通中的现金,在银行准备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将减少,货币乘数将变大。在货币供应量将难以测度和控制的电子货币时代,央行可以考虑选取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网络银行 电子支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弋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的产生不仅改变了货币形态和支付方式,更给传统货币创造理论和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电子货币纳入货币供给的研究范畴中,考察了不同主体通过不同方式发行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的影响,构造了包含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三级创造体系。研究发现,电子货币能够通过货币创造机制影响货币供给,而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放大货币乘数方面尤为明显,需要中央银行在政策制定中更加关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高洁超 杨源源 范从来
文章构建新凯恩斯模型,研究了供求冲击和异质性预期下,不同货币政策调控范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中国的经济波动主要由需求冲击所驱动,预期呈现出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混合的异质性特征,货币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相机抉择倾向;需求冲击导致经济波动向稳态收敛的时间明显长于供给冲击,预期的理性程度提高有助于增进整体福利,事前承诺不一定优于相机抉择,尤其当预期呈现异质性特征时;货币政策忽视利率稳定化操作将导致更多的整体福利损失,需求冲击下这一损失又显著大于供给冲击下。文章认为:在当前预期呈现异质性特征的背景下,相机抉择型调控具有合理性,货币政策不宜盲目向事前承诺转型;在经济波动主要由需求冲击所驱动时,货币政策应考虑利率稳定化因素,保持稳健中性基调可防止不必要的利率扰动影响金融稳定,从而减少福利损失;长期来看,改善公众预期,逐步摆脱外需依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稳定作用。
关键词:
异质性预期 新凯恩斯模型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都红雯 徐斌
以货币乘数理论为依据建立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分析框架,并运用2008-2014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货币的发行会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不同类别的电子货币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乘数有不同的影响:卡基电子货币会放大货币乘数m_1和m_2,而网基电子货币会减小货币乘数m_1、放大货币乘数m_2。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军
人类进入21世纪,电子商务必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社会商务活动的核心,也是internet应用的发展方向。而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居举足轻重的地位,电子货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电子货币的引入使传统的货币银行学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丹丹
电子货币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支付方式,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以银行卡中的消费金额和转账金额数据代表电子货币,建立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模型,研究发现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作用,增大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电子货币对现金有替代作用,促使流通中的现金向活期存款转化,同时加快了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央行对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增加了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强 唐安宝
本文选取1990~2007年的中国相关数据,以狭义货币乘数为因变量,以现金漏损率、电子货币使用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为自变量,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后,进一步建立状态空间模型,通过动态系数展现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尤其在2002年以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光友
本文选取我国1990—2004年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以及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电子货币 货币乘数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赵国栋
数字货币的诞生将颠覆现有的支付体系、重塑其逻辑。本文探讨数字货币对第三方支付的冲击及变革效应,并提出推进数字货币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正式拉开了我国数字货币研发的序幕。数字货币是随着密码学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新一代货币形式。与电子货币相比,虽然数字货币也采用电子化的方式进行交易,但却有着与电子货币截然不同的特点,如去中心化、开放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机构 数字货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莉萍
随着货币供给内生性日趋增强,发达国家业已放弃货币总量指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这反映出货币乘数论的前提条件已大大弱化,那么,货币乘数是否真的失效?本文从货币乘数论的起源、作用和面临的挑战入手,认为货币乘数的本质是描述货币创造的基本机制,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确实弱化了货币乘数论的基础,狭义的货币乘数论随着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的复杂性逐步失效,狭义的货币乘数已不复存在,而在更加广义的货币乘数和更加复杂的货币创造机制下,中央银行面临着巨大挑战。中央银行只有与其他监管部门配合,才能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增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关键词:
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预测 货币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