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
2023(1021)
2022(890)
2021(861)
2020(715)
2019(1884)
2018(2140)
2017(5153)
2016(2547)
2015(2303)
2014(2352)
2013(2441)
2012(2248)
2011(2074)
2010(1980)
2009(1829)
2008(1785)
2007(1522)
2006(1286)
2005(1212)
作者
(5486)
(4456)
(4398)
(4342)
(2857)
(2153)
(2143)
(1752)
(1704)
(1655)
(1523)
(1502)
(1490)
(1487)
(1481)
(1378)
(1341)
(1332)
(1273)
(1227)
(1188)
(1111)
(1091)
(1084)
(1028)
(963)
(933)
(913)
(886)
(883)
学科
(9203)
经济(9201)
方法(5613)
数学(5433)
数学方法(5414)
(5119)
贸易(5117)
(5078)
管理(4547)
(3398)
电子(2923)
(2915)
(2727)
企业(2727)
网上(2626)
网上贸易(2626)
(2498)
(2406)
银行(2405)
(2330)
(2064)
(2058)
制度(1927)
(1927)
(1841)
金融(1841)
中国(1718)
理论(1531)
(1490)
(1441)
机构
大学(28938)
学院(28885)
(15206)
经济(14903)
管理(10865)
中国(10372)
研究(9257)
理学(8982)
理学院(8926)
管理学(8837)
管理学院(8790)
(7749)
(6288)
金融(6232)
财经(6060)
(5575)
(5539)
经济学(5503)
(5502)
银行(5372)
中心(5261)
经济学院(5040)
人民(5004)
(4901)
财经大学(4706)
国人(4645)
中国人(4631)
中国人民(4591)
(4455)
科学(3994)
基金
项目(16952)
科学(13306)
基金(13061)
研究(12465)
(10868)
国家(10803)
科学基金(9474)
社会(8516)
社会科(8207)
社会科学(8207)
基金项目(6528)
资助(6480)
(5704)
教育(5690)
自然(5650)
自然科(5537)
自然科学(5537)
自然科学基金(5458)
(4983)
编号(4979)
(4150)
成果(4023)
教育部(3854)
国家社会(3805)
重点(3675)
社科(3644)
人文(3603)
大学(3494)
(3471)
(3448)
期刊
(15048)
经济(15048)
研究(10750)
(9479)
金融(9479)
(5848)
中国(4896)
管理(3729)
经济研究(3575)
财经(3336)
学报(3019)
(2836)
科学(2722)
(2516)
国际(2498)
大学(2467)
(2444)
技术(2381)
学学(2322)
业经(2230)
理论(2191)
商业(2128)
实践(1958)
(1958)
问题(1863)
统计(1549)
世界(1492)
农业(1443)
上海(1434)
图书(1326)
共检索到4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不断扩大,作为支付媒介的电子货币日益普及。以中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以电子货币替代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与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与作用机理,并运用1999~2017年的季度数据实证分析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电子货币能够放大货币乘数、增加货币供应量,其中,银行卡电子货币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不仅扩大了央行监控下的货币供给,而且也扩大了央行监控外的货币供给。因此,央行应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原则,尽快建立起电子货币统计监测系统及指标体系,借鉴国外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经验,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光友  张逸佳  
电子货币对现有货币的替代给传统金融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本文以第三方支付为表现形式的电子货币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引入货币供给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建立基于消费者和商家的博弈模型,分析微观主体持币动机和电子货币替代的驱动因素,并分析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同时构建了S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使用量是影响广义货币乘数的内生变量。综合来看,在中长期两个内生因素对广义货币乘数冲击反馈的贡献度分别稳定在1. 18%和4. 92%。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新鹭  周政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电子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与电子支付、电子货币有关的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电子支付发展为背景、从电子货币替代视角出发,将电子货币划分为银行卡电子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分别研究了这两类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效应。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分为交易需求、投机需求和预防需求,因此,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系统研究了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交易需求、投机需求还是预防需求,银行卡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代都是不完全的,而第三方支付电子货币则能够对现金产生完全替代。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指出未来应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在积极促进我国电子支付发展、推动货币电子化进程的同时,探索电子支付背景下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崇明  张亦春  牟敦国  
本文认为,经济波动和金融危机均可视为源于资产相对收益率和风险变化所引发的公众大规模资产替代的结果。本文对资产替代的概念、效应、成因和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构建了理论模型并对我国资产替代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认为,要防范资产的异常替代,必须理顺相对收益率体系,关注资产价格,实行规则型的货币政策,用流动性总量与结构的控制来取代传统的单一货币量控制,并通过调节利率和汇率来促进有益的资产替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申红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 ,货币发展也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普遍的信用本位货币制度下 ,货币单一化表现为国际货币一体化 ,其实质是世界货币信用化。世界货币信用化和货币一体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货币发展的内在规律 ,其实现的途径是当前多样化国际货币的归一。以货币替代与再替代表现的国际货币竞争将贯穿货币一体化进程。世界货币信用化需要超国家权威的国际货币管理机构 ,国际货币的融合需要国际合作。铸币利差的归属与分配 ,将成为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国际货币一体化的过程 ,就是一个世界货币信用本位化的过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段伟杰  陈文晖  
随着电子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第三方互联网和移动支付蓬勃发展,电子货币逐渐取代现金和银行卡成为最主流的支付方式,而这对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以Romer (1986)构造的简单一般均衡家庭货币需求模型以及Miller-Orr(1966)企业货币需求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电子货币的货币需求模型,以研究电子货币对于家庭及企业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同时采用ARDL模型,选取2007-2018年季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长期电子货币替代程度的增加会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水平,增加货币需求总量预测难度,进而弱化货币政策执行效率,也会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巨大挑战。为此建议创新利率调控手段,有效控制货币供给数量;拓展经营业务,增强银行竞争力;顺应数字化支付发展趋势,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工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光友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相关的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供给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电子货币模糊了各种货币层次之间的界限,也改变了货币的供给结构,从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启于民间,或兴于国定。尤其是近年来,社会无现金支付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法定(央行)数字货币竞相推进。据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的调查显示,在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较2018年增长10%。其中,专注于批发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开发的占15%,专注于零售型CBDC开发的占32%。另外,被调查的中央银行近半数则在同时着手批发型和零售型CBDC的开发和研究。数字货币丰富和发展了现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强化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促进金融在更广范围和限度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数字货币发展也有望打破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现有格局,推动国际货币跨境交易的通信和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和公平、公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粟勤  
货币竞争的基础是经济主体的理性选择,其结果就是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实质上是人民币积极参与区域货币竞争,并试图替代区域内其他货币的过程。尽管在货币竞争中胜出的收益大于成本,但享受利益与承担成本的主体不同,常常使一国政府在面临本币国际化时犹豫不决。鉴于目前人民币在区域货币竞争中的地位,为取得人民币区域货币竞争的最后胜利,应在维持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同时积极寻求区域货币联盟,同时加快经济与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光友  施怡波  
本文以互联网发展为背景,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其引入货币需求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惠伦模型的修正,建立了基于电子货币的货币需求模型,从而揭示电子货币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同时对电子货币与预防性需求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电子货币是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产生促进了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2)电子货币的发展不仅会对预防性现金需求产生替代,还会加速不同层次货币之间的转化,使转化成本降低,从而减少预防性货币需求。(3)实证结果显示,转化成本、机会成本、流动性比率及电子货币替代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存在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杜朝运  郑瑜  
近年来,两岸经贸交流持续发展,货币合作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引入货币替代理论,对新台币的货币替代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其货币替代程度很低,主要表现为需求方的货币替代。本文同时对港币的货币替代进行考察,并将其与新台币的货币替代比较。分析表明,港币可以采取货币替代的模式实现与人民币的货币一体化,但新台币不适合采取这一模式。笔者认为可以参考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模式来实现两岸的货币一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光友  
文章以电子货币为视角,将电子货币引入传统货币层次理论的分析框架,在对电子货币的替代效应对货币层次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电子货币对传统货币层次的划分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而加大了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难度,并对电子货币条件下货币层次划分的可能性、可行性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靠性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冯鑫明  卜亚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开始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行动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不仅仅是单纯的货币兑换和流通条件的改变,而是一项涉及经济金融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匹配都有可能引致巨大的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其中潜在的大规模的货币替代、反向货币替代风险,更易导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逆转,必须加以重点关注并积极进行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文章分析了资本大规模流动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引发货币替代、反向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亚斌  刘希岩  罗少卿  韩峰  
货币替代对我国贸易水平是一种扰动性因素,其在不同的滞后期对贸易净值有不同的效应。货币替代的存在使贸易净值水平波动加大。要从货币替代的根源着手,从非贸易外汇来源分析,采取加强资本账户管理,控制通货膨胀率及使人民币国际化等措施来预防货币替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