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1)
- 2023(5954)
- 2022(5130)
- 2021(4960)
- 2020(4191)
- 2019(9732)
- 2018(9668)
- 2017(18172)
- 2016(10297)
- 2015(11660)
- 2014(11706)
- 2013(11550)
- 2012(10664)
- 2011(9643)
- 2010(10084)
- 2009(9602)
- 2008(9757)
- 2007(9168)
- 2006(8559)
- 2005(7953)
- 学科
- 管理(41398)
- 业(36445)
- 济(34593)
- 经济(34557)
- 企(32913)
- 企业(32913)
- 财(14362)
- 方法(12594)
- 策(12422)
- 农(11120)
- 中国(10466)
- 制(9987)
- 务(9665)
- 财务(9627)
- 数学(9620)
- 财务管理(9601)
- 数学方法(9442)
- 业经(9326)
- 企业财务(9056)
- 贸(8881)
- 贸易(8876)
- 易(8688)
- 划(8150)
- 银(8002)
- 银行(7986)
- 行(7531)
- 地方(7255)
- 学(7201)
- 理论(7115)
- 农业(6981)
- 机构
- 学院(142401)
- 大学(139765)
- 管理(58921)
- 济(56887)
- 经济(55324)
- 研究(49018)
- 理学(47557)
- 理学院(47027)
- 管理学(46449)
- 管理学院(46098)
- 中国(41521)
- 财(31007)
- 京(30950)
- 科学(28501)
- 所(25131)
- 江(24833)
- 中心(23267)
- 农(22414)
- 研究所(22217)
- 财经(22004)
- 北京(20165)
- 经(19786)
- 州(19625)
- 业大(18704)
- 院(17984)
- 范(17445)
- 省(17404)
- 师范(17292)
- 农业(17243)
- 技术(16050)
- 基金
- 项目(83205)
- 科学(64725)
- 研究(62566)
- 基金(58642)
- 家(50499)
- 国家(50029)
- 科学基金(42778)
- 社会(37162)
- 社会科(35169)
- 社会科学(35161)
- 省(32367)
- 基金项目(29749)
- 教育(28972)
- 自然(28245)
- 自然科(27540)
- 自然科学(27533)
- 划(27403)
- 自然科学基金(27089)
- 编号(26622)
- 资助(25344)
- 成果(22998)
- 课题(19121)
- 重点(18575)
- 部(18295)
- 发(17780)
- 创(16986)
- 性(16693)
- 项目编号(16407)
- 创新(15787)
- 教育部(15528)
共检索到24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小龙 王景伟 杨建新 吕彬 沈燕军
我国正面临电子废弃物国内迅速产生与国外非法进口的双重压力。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过程复杂,回收处理活动涉及利益相关方多,环境管理工作也牵涉诸多政府部门。辨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中的关键节点,开展面向全过程的生命周期管理是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论文分析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发展概况及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生命周期思想、生命周期过程、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工程四方面提出了电子废弃物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体策略,并对其发展前景和趋势作了展望,以期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升级发展和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和平 胡诗诺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和平 胡诗诺
包装废弃物问题的治理,根本在于明晰包装产业链及生命周期与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关系,构建闭环的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与回收模式。为此,在揭示包装废弃物形成和产生的要素与环节的基础上,试图阐明减少包装废弃物产生与便利回收处理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包装废弃物治理必须秉承材料撷取是基础,包装设计是关键,制品生产工艺优化是重点,回收体系与模式是保障的思路和原则,绿色低碳是目标。在大力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绿色包装材料的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包装制品设计规范和审批制度,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能,着力打造由政府主导、政策支持、区域协同、效益驱动、自主与约束相结合的回收体系与模式,建立从回收到分类再到加工处理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对包装废弃物实现标本兼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江军
首先分析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现状。然后指出了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回收渠道结构不合理、拆解造成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等。最后提出了一些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策略,如完善电子废弃物有关政策法规、规范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为、建立电子废弃物生产者责任延伸制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利伟 刘宝学
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并呈急剧上升趋势,合理地回收与利用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化处理电子废弃物使之能够变废为宝。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与利用 环境保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阳 刘浩 赵奕
降低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固体废弃物排放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逐步走上资源减量化和环境减压化的轨道,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借用生态足迹方法和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民用建筑生命周期各阶段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资源环境压力计算模型,并以沈阳市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水泥排放引起的资源环境压力分别占施工阶段生态足迹的48.56%,占使用与维护阶段生态足迹的82.78%,占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的56.73%;而废弃商品混凝土排放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在施工阶段生态足迹和拆除及废弃建材处置阶段生态足迹中的比例分别为31.90%和37.26%;就生命周期各阶段而言,拆除及废弃建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慧
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电子废弃物立法政策制度、回收管理模式、逆向物流网络、回收系统主体行为几方面对目前有关电子废弃物物流管理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物流管理 展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军 冯耕中
系统分析了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处理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政策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对策体系,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提出了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社会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社会化监管和产业发展激励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管理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兆华 尹建华
产品报废以后的资源化问题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以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推行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成为发达国家普遍接受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将循环经济理论与延伸生产者责任制度进行了有效融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构建电子废弃物管理体系和资源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朋蔚
在分析中国和印度两国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法律规范、回收体系和经济技术体系三个方面比较两国在该产业发展上的异同,结果发现:中印两国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规模增长趋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方式以及处理方式上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但是相对中国而言,印度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管理的制度建设上存在明显滞后。同时,作为两个发展中大国,两国均存在回收和处理方式落后、规则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中印两国应进一步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并通过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国际非法电子废弃物进口;同时合理利用和整合正式与非正式回收渠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体系,加大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产业 管理 国际比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枚莲 刘静思
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电子产品的需求与消费增加,电子产品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广西电子废弃物迅速增加,对广西循环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始凸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与回收政策法规的制订情况,根据广西1990年到2006年的电子产品拥有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了电子废弃物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针对广西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现状,总结了广西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存在的主要障碍:广西电子废弃物总量分布不确切;对电子废弃物的潜在价值和危害认识不足;民间作坊处理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针对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废弃物回收 回收处理 电子废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阳 贺政楚
为揭示矿业企业破坏或污染环境的深层次原因,应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矿业企业废弃物处理进行的博弈分析表明:当不处理矿业企业废弃物的收益大于处理其废弃物的收益、对不处理其废弃物的企业处罚力度过轻或政府环保部门监测费用过高时,矿业企业的废弃物污染环境必然发生。为加强对废弃物的处理,需要构建一个消除矿业企业和政府环保部门之间演化博弈关系的责任与利益因果循环系统。在这一因果循环系统中,存在着非演化博弈关系:矿业企业和政府环保部门共同承担处理废弃物的责任,分享处理废弃物的利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三红 肖序
循环经济的全面开展使得传统废弃物被循环再利用,但废弃物价格的缺失使得其再利用困难重重。本文在分析废弃物定价障碍的基础上,分析了废弃物定价的影响因素,从废弃物的内部生产成本和外部环境损害的角度提出可供操作的定价策略。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废弃物 定价 环境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娟 孔令丞
废弃物利用能为参与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提高,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在消费者对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产品(简称产品B)和以原生材料为原料的产品(简称产品R)存在需求偏好的条件下,首先分析了废弃物交换具备经济性的条件,然后构建了一个"单一产生企业—单一利用企业"废弃链决策优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发现了成本节约函数的4个临界值。接着通过案例,详细探讨了废弃物的废弃率、产品B对产品R的替代系数,以及产品R的价格弹性变动对企业决策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当废弃物可能存在剩余时,产生企业的价格决策和产量决策与利用企业的生产决策无关。第二,当利用企业只生产产品B时,产生企业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需求偏好 废弃物利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根 周传斌 朱慧芳 王如松
农村地区有机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处置已成为热门议题。以典型旅游型村庄——浙江省桐庐县阳山畈村为例,通过实地问卷及采样分析方法,探讨了农村废弃物产生特征、居民资源化利用意愿以及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处置策略。结果表明:1阳山畈村的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0.29 kg·人-1·d-1,其中有机废弃物为0.15 kg·人-1·d-1,约占总量52.5%;村农业有机废弃物主要是黑木耳菌棒,产生量约为180 t·a-1。2当具备垃圾分类设施时,大多数村民愿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且有94.6%的人愿意使用废弃物资源化产生的有机肥,47.6%的人愿意承担资源化设施的部分运行费用。3提出了源头分类-就地处置的资源化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