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7)
- 2023(17240)
- 2022(14469)
- 2021(13226)
- 2020(11443)
- 2019(25985)
- 2018(25692)
- 2017(50073)
- 2016(26914)
- 2015(29887)
- 2014(29719)
- 2013(29216)
- 2012(26518)
- 2011(23770)
- 2010(23500)
- 2009(21973)
- 2008(21588)
- 2007(19271)
- 2006(16421)
- 2005(14607)
- 学科
- 济(109192)
- 经济(109049)
- 管理(83087)
- 业(78646)
- 企(66071)
- 企业(66071)
- 方法(50795)
- 数学(44625)
- 数学方法(44109)
- 财(32006)
- 农(30061)
- 中国(26224)
- 业经(25623)
- 制(24611)
- 贸(22497)
- 贸易(22492)
- 学(22249)
- 易(21921)
- 务(20548)
- 地方(20536)
- 财务(20492)
- 财务管理(20442)
- 企业财务(19380)
- 农业(19371)
- 环境(18684)
- 技术(17519)
- 体(17395)
- 银(17043)
- 银行(16982)
- 和(16250)
- 机构
- 学院(384945)
- 大学(383517)
- 济(157749)
- 经济(154684)
- 管理(150003)
- 理学(130726)
- 理学院(129352)
- 管理学(127130)
- 管理学院(126445)
- 研究(125075)
- 中国(93178)
- 京(78908)
- 科学(78513)
- 财(73207)
- 农(68823)
- 所(62884)
- 业大(61072)
- 中心(58834)
- 财经(58729)
- 研究所(57475)
- 江(56941)
- 农业(54592)
- 经(53259)
- 经济学(48781)
- 北京(48347)
- 范(46900)
- 师范(46241)
- 院(45303)
- 州(44697)
- 经济学院(44319)
- 基金
- 项目(266515)
- 科学(209837)
- 基金(195231)
- 研究(188164)
- 家(172196)
- 国家(170818)
- 科学基金(146647)
- 社会(121346)
- 社会科(115258)
- 社会科学(115228)
- 省(105338)
- 基金项目(104151)
- 自然(96963)
- 自然科(94742)
- 自然科学(94712)
- 自然科学基金(93029)
- 划(88531)
- 教育(86202)
- 资助(79065)
- 编号(74241)
- 重点(60515)
- 部(58639)
- 成果(58556)
- 发(57238)
- 创(56401)
- 创新(52813)
- 科研(52305)
- 国家社会(50784)
- 课题(50701)
- 制(50515)
- 期刊
- 济(166671)
- 经济(166671)
- 研究(103222)
- 中国(68580)
- 学报(65238)
- 农(61442)
- 财(58965)
- 科学(58079)
- 管理(53968)
- 大学(48902)
- 学学(46802)
- 农业(41104)
- 技术(32463)
- 教育(31784)
- 融(31722)
- 金融(31722)
- 财经(29046)
- 业经(28981)
- 经济研究(27489)
- 经(24956)
- 问题(22481)
- 业(21775)
- 版(19699)
- 技术经济(18588)
- 商业(18515)
- 科技(18423)
- 统计(17917)
- 贸(17658)
- 理论(17317)
- 策(17072)
共检索到545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田雯 郭静 国清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线性和非线性影响,并引入营商环境视角,进一步考察电子商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电子商务对产业高级化和合理化均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电子商务与产业合理化指数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通过系统GMM法、工具变量法及更换解释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保持一致;第三,营商环境在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升级提质增效中起到中介效应作用。最后,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提出加强电子商务创新、积极构建营商环境、加强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军 刘晓莹 桑义汉 易帅湘
本文基于2013~2019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电子商务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高度化,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没有显著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电子商务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边际促进作用递减,但减少的幅度较小。异质性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对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作用最强、中部其次、东部最弱。此外,现阶段,电子商务促进了第三产业的结构升级,对制造业结构升级没有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淑蓉
现实生活中,电子商务产业链具备技术推动型、特殊的产业链构成和产业链链条长等明显特征。电子商务产业链中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有二类:一是以网络接入服务商、网络运营服务提供商、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和商业服务提供商为主体的系统服务商;二是以B2B、B2C、C2C为内容的提供交易平台的和以信用认证、电子金融、物流配送为内容的提供服务平台的中介服务商。
关键词:
产业链 电子商务产业链 电子商务服务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地 林木西
在分析数字经济、营商环境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2014~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应用交互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看,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分区域观察,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的交互效应对我国南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驱动效应,而这种驱动效应并未体现在北方地区;市场化水平、法治建设水平、政务服务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应因地制宜制定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并推动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耦合"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然 侯冠宇
基于系统理论和组态视角,构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DPQCA方法揭示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发现,政策环境的稳定性、市场竞争的公平性、法治环境的完善度以及社会信用环境的健全度都对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影响路径呈现出“非对称性”和“多重并发”的特征。政府能力驱动型和开放水平主导型路径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同却重要的角色。此外,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科技人才的短缺、政策环境的不完善则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堵点。因此,要持续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须着力打通“堵点”,优化和完善营商环境,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靳豆豆
本文基于基建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三大维度构建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12-2021年全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数字营商环境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分样本回归结果看,数字营商环境三大维度均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金融环境数字化、市场环境数字化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在东中部地区更强,而数字基建环境对西部地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更明显。据此,提出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金融设备应用及产品研发、打造优质数字化市场环境的建议,以期为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理论指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忠杰
文章利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2003—2016年中国各省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现阶段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和国际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但是存在通过社会需求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完全中介效应。(2)环境规制、人均GDP、城镇化率和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人数占比的提升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哲 高文海
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时效性、跨地域性等特点,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就电子商务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第一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2703682,且在1%条件下显著,表明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一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我国第二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0793484,且表现出1%显著水平,即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弱;我国第三产业解释变量(EC)系数为0.3619341,且在1%水平下显著,即电子商务发展能够显著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结构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博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发展通过资本和人力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呈现显著性,在添加控制变量后相关影响机制依旧不变。资本配置、人力资源配置要素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本配置仅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高级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把握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加大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转变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兵 裴馨
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有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选取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交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即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同时,促进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与城市化、财政支出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相互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鑫垚 叶家硕 李杰 胡瑜洁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省份的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年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提升趋势明显,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省份乡村振兴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既直接促进乡村振兴,又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而间接助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强,但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地区不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在数字经济高关注地区比较显著,在数字经济低关注地区并不明显。第四,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中存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要按照系统集成的改革思路,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设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乡村发展硬实力,注重农村居民教育以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凡 王紫薇
本文基于2013-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系统GMM模型,对电子商务与绿色GDP的经济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静态层面,电子商务发展对绿色GDP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动态层面,电子商务发展对绿色GDP的短期赋能效应仍然存在但低于静态层面效果,长期中对绿色GDP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电子商务发展对绿色GDP赋能效应的地区异质性明显,存在自东向西递减特征。最后,本文提出深入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规范电商行业竞争规则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长平 施佰发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数字经济影响营商环境优化进而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产业数字化对产业结构升级驱动效果最好。(2)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为东部优于中部优于西部,且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时间异质性分析显示,2013年之后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要优于2013年之前。(3)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4)市场环境、人文环境、商贸环境以及公共环境均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而政务环境的路径机制还有待考察。基于实证结果,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纽带作用和各地区要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差异化措施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国琴
文章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FDI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但是实证结果分析表明,FDI对于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足,而对于第二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影响过大,从而导致了三次产业间的结构不合理,为了改变这一格局,我们建议加大第一产业对FDI的优惠力度,降低第三产业对于FDI的进入壁垒,同时改变第二产业对于FDI的吸收策略。
关键词:
FDI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影响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晓玲 李浩 邸勍
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二者间的良性互动,对促进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化至关重要。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面板数据,应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产业结构升级在促进生态环境优化的同时,弱化了环境规制强度;环境规制具有"倒逼"机制,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也能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分区域看,产业结构升级均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但受资源禀赋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环境规制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互动机制存在差异。发挥环境规制的功能性作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环境优化的可行性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